:::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詩人之遊仙主題研究
作者:陳子梅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時物我主題遊仙自我生命意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2
本論文嘗試藉由「時物我知識體系」和「主題學研究概念」兩大理論基礎,欲在「情的自覺」「遊仙文學」的魏晉社會共相中,呈現出「建安、正始、太康、東晉」時期不同詩人生命的殊相。魏晉文人們彷彿懷著一種鄉愁衝動在追尋自我原鄉,寄情詩酒幻境中,讓流徙靈魂稍事逗留。或是虛懸仙鄉,求取欲望補償或苦難救贖,甚至如能放逐自我於無何有之鄉,也是精神的平寧寄託。透過這些幻境,他們凝視著自我生命的徘徊,及發出對生命意義的叩問。然而身體是一切知覺意識的基礎,感覺主體則是與生存環境同源共生,被身體所記憶的是人事物或各種環境所渾融的整體氛圍。當氣對身心狀態的牽引,以及人與自然經由氣的交流感應,使身體的空間結構處於能動與可變的境域,最終則以內外如一的流動,體現身體與自然的和諧,生命或許就能找到了安頓之處。
(1)古籍資料
1.左丘明《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出版社,十三經注疏本,1979年
2.左丘明《國語》,臺北:漢京出版社,1983年
3.荀況《荀子集解》,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4.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5.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6.司馬遷《史記》,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7.鄭玄《周禮鄭氏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8.鄭玄注《禮記鄭注‧樂記》,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9.高誘《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10.班固《漢書》,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11.班固《漢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84年
12.桓譚《新論》,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13.曹操《曹操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14.王弼《老子道德經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5.葛洪《西京雜記‧兩秋胡曾參毛遂》,臺北:廣文出版社,1981年
16.《无上秘要》,臺北:藝文出版社,1962年
17.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18.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9.劉勰《文心雕龍》,臺北:開明書局,1963年
20.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1年
21.蕭統《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22.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23.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周易》,臺北:藝文出版社,1985年
24.司馬遷著、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
25.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26.李昉《太平御覽》,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27.李昉等著《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28.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年
29.張君房輯《雲笈七籤》,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30.秦觀《淮海集》,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31.朱熹《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出版社,1983年
32.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1年
33.《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
34.《正統道藏》,臺北:藝文出版社,1977年
35.《道藏》,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36.守一子編纂《道藏精華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37.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中:松柏出版社,1964年
38.張溥著、殷孟倫注《漢魏六朝三百家集題辭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39.王夫之著《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8年
40.陶宗儀《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1.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日本京都:株式會中文出版社,1981年
42.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43.黃節《魏文武明帝詩註》,臺北:藝文出版社,1977年
44.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
4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46.《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7.《四部叢刊初編.集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48.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書局,1980年
49.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50.方東樹《昭昧詹言》,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51.郭紹虞編選《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52.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3.葉燮、薛雪、沈德潛著《原詩、一瓢詩話、說詩晬語》,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54.丁仲祜編撰《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55.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56.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7.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58.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59.王叔岷《鍾嶸詩品笺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60.王叔岷《列仙傳校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61.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new window
62.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仁愛書局,1984年
63.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出版社,1992年
64.莊萬壽《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9年
65.楊伯峻《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66.趙幼文、趙振鐸《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67.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68.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69.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70.陳奇猷《呂氏春秋校譯》,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71.陳柏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72.蘇興《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73.費振剛等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74.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75.梁啟超等著、胡曉明選編《楚辭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76.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77.房玄齡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78.陳壽撰、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79.郝立權注《陸士衡詩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80.陸機注、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81.姜亮夫撰《晉陸平原先生機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82.《三曹資料彙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
83.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84.崔富章注譯《新譯嵇中散集》,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85.溫洪隆注譯《新譯陶淵明集》,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86.楊勇《陶淵明集校箋》,臺北:成偉出版社,1975年
87.陶淵明著、曹明綱校點《陶淵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88.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89.詹鍈《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90.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91.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92.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93.鐘嶸著,陳延傑注《詩品注》,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94.王夫之評選、張國星點校《古詩評選》,北京:新華書店,1997年
95.沈德潛評選、王蒓父箋註《古詩源箋註》,臺北:古亭出版社,1970年

(2)現代專書
1.William James著、唐鉞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萬年青書店
2.和过哲郎《倫理學》,東京:岩波書店,1949年
3.F. L. Pogson . Time and Free Will: An Essay on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 London: Geoge Allen &; Unwin LTD. 1950
4.Mircea Eliade.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Rosemary Sheed Trans. New York: Sheed &; Ward, 1958
5.蕭天石《歷代真仙史傳》,臺北:自由出版社,1960年
6.梁思永《侯家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7.大淵忍爾《道教史の研究》,日本:岡山大學共濟會,1964年
8.《歷代筆記小說選—漢魏六朝》,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9.王雲五編《叢書集成簡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10.黃文煥《古典文學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1.Toshihiko Izutsu, The Key Philosophical Concepts in Sufism and Taoism. Tokyo: Keio Institute, 1967
12.尼采著、李長俊譯《悲劇的誕生》,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
13.《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1973年
14.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1973年
15.臺靜農《百種詩話類編》,臺北:藝文出版社,1974年
16.駒井和愛《中國考古學論叢》,東京:慶友社,1974年
17.Joseph Needham著、姚國水等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18.Edward Relph,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 Pion. 1976
19.《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出版社,1977年
20.段義孚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21.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22.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3.余光中《與永恆拔河》,臺北:洪範書店,1979年
24.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室選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
25.《科技史文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年
26.《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27.傅勤家《中國道教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
28.湯錫予《玄學文化佛教》,臺北:育民出版社,1980年
29.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臺北:時報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new window
30.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店,1981年
31.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32.張金儀《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臺北:故宮博物院,1981年
33.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4.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
35.劉岱《中國文化新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36.錢鍾書《新編談藝錄》,1983年
37.湯用彤《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38.《漢學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39.徐道鄰《語意學概要》,臺北:友聯出版社,1983年
40.劉大杰《魏晉思想論》,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41.《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42.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元山出版社,1984年
43.朱光潛《詩論新編》,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
44.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
45.Chaviva Hošek and Patricia Parker edited. Lyric poetry: beyond new critic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5
46.Pascal, Roy. Design and Truth in Autobiography.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85
47.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元山出版社,1985年
48.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49.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50.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51.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52.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53.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54.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55.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56.特里.伊格爾頓《當代文學理論導讀》,香港:旭日出版社,1987年
57.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上海:三聯書店,1987年
58.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9.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60.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61.王向峰《美學辭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
62.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63.雅斯貝爾斯著、余靈靈,徐信華譯《存在與超越》,上海:三聯書店,1988年
64.坂出祥伸《中國古代養生思想の統合的研究》,東京:平河出版社,1988年
65.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66.劉明華、張立偉《生死.享樂.自由-道家和道教的關係及人生理想》,臺北:雲龍出版社,1988年
67.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
68.張法《中國文化與中國悲劇意識》,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69.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70.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時報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71.M.H.Abrams著、酈稚牛等譯《燈與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72.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73.張少康《古典文藝美學論稿》,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74.宗白華《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75.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臺北:自由出版社,1989年
76.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77.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
78.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79.弗里德里希.席勒著、馮至,范大燦譯《審美教育書簡》,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 年
80.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81.鈴木虎雄著、許總譯《中國詩論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82.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83.卿希泰主編《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84.詹石窗《道教與女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5.李元洛《詩美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86.卡西勒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年
87.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88.洪順隆《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89.《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90.《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91.唐曉敏《精神創傷與藝術創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1年
92.許抗生《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93.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94.海德格著、彭富春譯《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
95.山東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古籍整理研究論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年
96.韓少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臺北:時報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97.J.G.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臺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98.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99.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出版社,1991年
100.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臺北:漢光出版社,1991年new window
101.葉明媚《古琴音樂藝術》,臺北:商務印書館,1991年
102.Paul Ricoeur著,鄭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
103.李新泰編《齊文化大觀》,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
104.蕭兵《楚辭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105.傳薌《道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06.王孝廉《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時報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107.李亦園《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出版社,1992年
108.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109.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110.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111.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112.霍旭東等主編《歷代辭賦鑒賞辭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
113.鄭土有、陳曉勤編《中國仙話》,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114.小南一郎著、孫昌武譯《中國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15.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116.鄭金川《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117.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臺北:藍燈出版社,1993年
118.北京魯迅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合編《魯迅輯校古籍手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19.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120.小南一郎著、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21.《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1994年
122.高友工《The Power of Culture: Studies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
123.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
124.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出版社,1994年
125.曾田力《音樂生命的沉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26.鍾優民《中國詩歌史-魏晉南北朝》,臺北:麗文文化出版社,1994年
127.朱光潛《談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
128.松浪信三郎著、梁祥美譯《存在主義》,臺北:志文出版社,1994年
129.曾春海《竹林玄學的典範—嵇康》,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
130.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131.孫明君《漢末士風與建安詩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132.傅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3.葉太平《中國文學的精神世界》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
134.魯迅《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135.楊祖漢《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136.《樂府詩研究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137.《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1996年
138.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139.F.W.Nietzsche著、劉崎譯《悲劇的誕生》,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
140.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141.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142.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143.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144.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145.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年
146.吳小如等撰《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47.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148.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49.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150.王玫《六朝山水詩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1.Sarah Allan.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
152.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153.李建中《心哉美矣-漢魏六朝文心流變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154.徐麗珍《嵇康的音樂美學》,臺北:華泰出版社,1997年
155.張蕙慧《嵇康音樂美學思想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156.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7.郭建勛《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8.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159.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160.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1997年
161.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162.加斯東‧巴舍拉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163.恩斯特.卡西樂著、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164.魯迅《古小說鉤沉》,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165.Joseph Compbell 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出版社,1997年
166.張海明《玄妙之境》,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167.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168.謝大寧《歷史的嵇康與玄學的嵇康—從玄學史看嵇康思想的兩個側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169.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臺北:中華書局,1997年
170.Roger T. Ames edited. Wandering at Ease in the Zhuangzi.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8
171.Christopher Leigh Connery. The Empire of the Text: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8
172.葉舒憲《探索非理性世界》,重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3.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4.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175.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1998年
176.李宗芹《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177.杜小真編選《傅柯集》,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
178.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9.黃頌杰主編《二十世紀哲學經典文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0.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1.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出版社,1999年
182.陳鼓應《存在主義增訂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183.劉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184.孫明君《三曹與中國詩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5.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以學》,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86.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187.王國瓔《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析論》,臺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new window
188.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出版社,1999年
189.Joanne W.Burston著、宋偉航譯《孤獨世紀末》,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190.斐迪南‧滕尼斯著、林榮遠譯《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191.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192.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193.Mircea Eliade著、胡素娥翻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
194.伊利亞德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第二章時間的再生》,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195.Edward W.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196.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197.李文初《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8.王力堅《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199.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200.皮元珍《嵇康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1.《區域與網路-近千年來中國美術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1年
202.陳炎主編《中國審美文化史》,濟南:山東畫報,2001年
203.張興發《道教神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出版社,2001年
204.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三聯出版社,2001年
205.方瑜《不隨時光消逝的美-漢魏古詩選》,臺北:洪建全基金會,2001年
206.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207.德瑞克.沃克特著、奚密編譯《海的聖像學—德瑞克.沃克特詩選》,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01年
208.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年new window
209.莫里斯‧梅洛龐蒂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臺北:商務印書館,2001年
210.《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1年
211.盛源、袁濟喜《華夏審美風尚史.四.六朝清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2.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213.郁沅、倪進《感應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214.胡令遠《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兼論中日之異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215.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new window
216.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new window
217.苑利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218.連鎮標《郭璞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219.《二十一世紀漢魏六朝文學新視角:康達維教授花甲紀念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220.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
221.Paul A. Bell等著、聶筱秋,胡中凡譯《環境心理學》,臺北:桂冠出版社,2003年
222.胡大雷《中古詩人抒情方式的演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223.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224.胡錦媛主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臺北:二魚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
225.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226.葉舒憲等著《山海經的文化尋踪》,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27.陳懷恩《第七種孤獨:以尼采之名閱讀詩》,臺北:果實出版社,2005年
228.陳昌明《沉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229.廖蔚卿《中古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230.方瑜〈空間與夢想中的女性圖像-從《空間詩學》觀點讀李賀〈宮娃歌〉〉,《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頁153-170
231.孫昌武《詩苑仙蹤:詩歌與神仙信仰》,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
232.陳偉強〈「道不若神」—阮籍的宇宙生滅循環論〉,葛曉音《宗教與漢魏六朝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頁215-244
233.查屏球《從游士到儒士漢唐士風與文風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234.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235.Mike Crang著、楊淑華,宋慧敏翻譯《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236.汪涌豪、余灝敏《中國遊仙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237.朱光潛《詩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6年
238.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new window
239.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new window
240.鄭毓瑜《性別與家園—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241.小島毅、溝口雄三主編,田人隆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2.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243.陳怡良《陶淵明探析》,臺北:里仁書局,2006 年
244.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245.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246.廖美玉《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247.田曉菲《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48.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249.張鈞莉《六朝遊仙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250.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new window
251.Donald Holzman(侯斯孟) Poetry and Politics: The Life and Works of Juan Chi (詩歌與政治:阮籍),倫敦:劍橋大學出版社,2009年
252.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253.劉苑如主編《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
254.鮑照著、錢仲聯增補集說校《鮑參軍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55.曾春海《嵇康的精神世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256.張宏《秦漢魏晉遊仙詩的淵源流變略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57.檀晶《西晉太康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258.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9年
259.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260.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261.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262.陳霞主編《道教生態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263.李晟《仙境信仰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264.張森富《六朝文學與思想的心靈境界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265.黃東陽《世俗的神聖:古典小說中的宗教及文化論述》,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266.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
267.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68.劉苑如主編《體現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269.蔡瑜編《迴向自然的詩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3)學位論文
1.康萍《魏晉遊仙詩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系碩士論文,1970年
2.劉漢初《六朝詩發展述論》,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3年new window
3.張鈞莉《六朝遊仙詩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系碩士論文,1987年
4.張森富《莊子心性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1年
5.顏進雄《六朝服食風氣與詩歌》,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1 年
6.林朝成《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7.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8.吳明津《曹植詩賦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9.顏進雄《唐代遊仙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5 年new window
10.劉淑敏《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概念之內涵》,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11.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12.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9年
13.丁威仁《三曹時代北地文士「惜時生命觀」研究-以建安七子與曹氏父子之詩歌為研究對象》,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14.王弘先《曹丕及其詩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15.張超然《六朝道教上清經派存思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年
16.黃偉倫《六朝玄言詩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7.陳篟如《書寫與記憶-漢魏六朝文學現象的一種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18.江明玲《六朝物色觀研究─從「感物」到「體物」的詩歌發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19.呂怡菁《流動與靜止─從空間感知方式論神韻詩朦朧間隔的感知與呈現方式》,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20.吳娟萍《陸機詩歌中的時間推移意識》,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21.周翊雯《魏晉時空下的身體展演-《世說新語》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22.何美諭《嵇康之藝術生命探析》,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23.楊旋《嵇康之養生觀與樂論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24.戴士媛《魏晉文學之生死觀研究:以阮籍、陸機、陶淵明為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25.張澤文《嵇康神仙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26.李文鈺《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27.鄭宜玟《陶淵明的生命哲學》,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28.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new window
29.蘇秋旭《嵇康生命觀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30.吳明芳《阮籍嵇康音樂美學思想及其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31.陳子梅《郭璞遊仙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
32.吳翊良《空間•神話•行旅─漢晉辭賦中的「山水書寫」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33.李紫琳《詩意地棲居:《楚辭》中的空間感與身體感》,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34.江婉瑜《陶淵明儒道人格的美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35.唐維珍《嵇康及其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36.成育瑩《物感與人情:白居易詩中的身體感與審美情趣》,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37.葉書含《魏晉個體自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38.黃國寧《曹操詩文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39.陳□如《書寫與記憶─漢魏六朝文學現象的一種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40.盧明瑜《三李神話詩歌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41.黃昕瑤《魏晉名士的友誼觀-友情與友道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42.高靜慧《曹植及其詩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43.吳星瑩《「徘徊將何見」-阮籍詩賦時空意識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44.沈雅惠《莊子與阮籍、嵇康人生哲學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45.莊孟融《「變與不變」─屈原作品中的自我樣貌》,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46.邱昱錡《潘岳、陸機傷逝詩歌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4)臺灣期刊
1.余遜〈早期道教之政治信念〉,《輔仁學誌》第12卷1-2期,1943年
2.馮承基〈論魏晉名士之政治生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卷第2期,1973年,頁46-65
3.唐亦璋〈神仙思想與遊詩研究〉,《淡江學報》,第14期,1976年 4月,頁121-176
4.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上)-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 9月,頁24-54new window
5.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及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第7卷第11期,1979年 4月,頁4-21new window
6.李豐楙〈嵇康養生思想之研究〉,《靜宜文理學院學報》,第2期,1979年6月,頁53-55
7.李豐楙〈漢武內傳的著成及其流傳〉,《幼獅學誌》,第17卷第2期,1982年10月,頁34-35
8.三浦國雄〈洞天福地小論〉,《東方宗教》,第61號,1983年5月,頁1-23
9.李豐楙〈六朝道教與遊仙詩的發展〉,《中華學苑》,第28期,1983年12月,頁98new window
10.陳昌明〈先秦至六朝「情性」與文學的探討〉,《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1987年5月new window
11.劉翔飛〈古詩中形象描寫的演變〉,《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new window
12.高德耀〈曹植的動物賦〉,《文史哲》,第2期,1990年
13.宇文所安〈Place: Meditations on the Past of Chin-li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第50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417-457
14.張鈞莉〈從遊仙詩看曹氏父子的性格與風格〉,《中外文學》,第20卷第5期,1991年10月,頁104-110new window
15.周大興〈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釋私論〉的道德超越論〉,《鵝湖月刊》,第17卷第5期,1991年11 月,頁34new window
16.林文月〈潘岳陸機詩中的南方意識〉,《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頁81-118new window
17.韋鳳娟〈論陶淵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文學遺產》,第2期,1994年,頁22-31
18.王孝廉〈永劫與回歸〉,《誠品閱讀》,第18期「人文藝術專題:時間」,1994 年10月
19.葉嘉瑩〈建安詩歌講錄.第二講(曹操一)〉,《國文天地》,第11卷第10期,1996年,頁73new window
20.陳怡良〈建安之傑,下筆琳琅-試探曹植生平際遇之逆轉及其對詩歌創作之影響〉,《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頁34new window
21.朱雅琪〈曹操詩歌中的審美意識〉,《思辨集》,第2集,1998年11月,頁1-14
22.駱水玉〈論魏晉詩歌中的遊仙意識〉,《國立編譯館館刊》,第 27 卷第 1 期,1998年 6月,頁99-115
23.歐麗娟〈唐詩裡的「失樂園」—追憶中的開元盛世〉,《漢學研究》,第34期,1999年,頁220
24.李清筠〈三曹樂府詩中的神仙世界〉,《國文學報》,第28期,1999年6月,頁153-178
25.駱水玉〈聖域與沃土—《山海經》中的樂土神話〉,《漢學研究》,第17卷第1期,1999年6月,頁168
26.連鎮標〈郭璞遊仙詩創作動因考〉,《中山人文學報》,第9期,1999年8月,頁65-77
27.鄭志明〈道教生死觀—「不死」的養生〉,《歷史月刊》,第139期,1999年8月,頁55-56
28.畢恆達〈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第8期,2000年,頁55-147
29.廖芳瑩〈宋玉〈神女賦〉、曹植〈洛神賦〉及濟慈〈無情的美女〉中中西男性理想自我追求模式設計下的女性形象與自我個體意識比較〉,《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 Papers》,第15期,2000年,頁38-51
30.廖美玉〈郭璞故鄉∕新鄉∕仙鄉的心靈映象與豔逸詩風的形成〉,《成大中文學報》第8期2000年6月,頁1-30new window
31.尤雅姿〈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53-167。new window
32.李志宏〈試論兩漢遊仙歌詩的生成及其藝術表現〉,《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 6期,2001年 6月,頁 1-29
33.衣若芬〈「瀟湘」山水畫之文學意象情境探微〉,《中國文史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頁317-344new window
34.苟波〈試論道教仙境說的特徵及意義〉,《宗教學研究》,第4期,2002年,頁24-30
35.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541-564new window
36.渡邊登紀〈田園與時間-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論〉,《中國文學報》,2003年4月,頁31-39
37.黃麗月〈精神創傷與藝術創作-以曹植〈鸚鵡賦〉、〈離繳雁賦〉及〈白鶴賦〉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3卷第5期,2003年2月,頁178-201
38.Gernot Bohme著、谷新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10-33
39.王國櫻:〈個體意識的自覺—兩漢文學中之個體意識〉,《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45-75
40.蔡瑜:〈論陶淵明的任真〉,《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4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5-37
41.蔡瑜〈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清華學報》,第34卷第1期,2004年6月,頁151-180new window
42.廖堂智〈曹植遊仙詩探索-兼論屈原對曹植遊仙詩的影響〉,《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第9輯,2004年5月,頁93-106
43.李佳蓮〈試從屈原、曹植、李白「遊仙詩作」談抒情自我的追尋與超越〉,《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5期,2004年7月,頁121-147new window
44.林聰舜〈「達」的多重樣態-魏晉士人對「無待」的渴慕與糾纏〉,《六朝學刊》,第1期,2004年12月,頁81-83+85-97
45.蔡瑜〈從飲酒到自然-以陶詩為核心的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223-268new window
46.盧桂珍〈生命的存在限制與超越—嵇康學說中有關個體存有狀態之顯題化〉,《臺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5年12月,頁189-191+193-234new window
47.涂佩鈴〈詠史詩與遊仙詩的時空意蘊-以左思、郭璞詩為例〉,《中國語文》,第98卷第4期,2006年4月,頁47-60
48.馬行誼〈阮籍的群我意識〉,《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頁103-127new window
49.馬行誼〈試論阮籍著作中理想人格的塑造與衝突〉,《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第20卷第1期,2006年,頁31-52new window
50.蔡瑜〈試論陶淵明隱逸的倫理世界〉,《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07-140new window
51.王文進〈陶謝並稱對其文學範型流變的影響-兼論陶謝「田園」、「山水」詩類空間書寫的區別〉,《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6年7月,頁69-109new window
52.陳昭銘〈試論嵇康詩中之生命意境〉,《致遠管理學院學報》,第1期,2006年8月,頁141-159
53.謝元雄〈羈旅無儔匹,俛仰懷哀傷論阮籍五言〈詠懷詩〉中的孤獨與追尋〉,《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71-189new window
54.劉仲娟〈陸機挽歌詩三首及其生死觀初探〉,《問學》,第11期,2007年6月,頁251-265new window
55.李天祥〈陶淵明詩文中的時間焦慮〉,《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211-244new window
56.許又方〈神話與自傷—論屈原《九歌》中的個人情懷〉,《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頁269
57.吳大堂〈遊仙‧玄理‧玄遠—嵇康玄學思想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古今藝文》,第34卷第2期,2008年2月,頁50-56
58.賴錫三〈〈桃花源記并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陶淵明的道家式「樂園」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40new window
59.陳卓欣〈曹植〈洛神賦〉女神形象探析〉,《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8年9月,頁164-185new window
60.蕭馳〈論阮籍《詠懷》對抒情傳統時觀之再造〉」,《清華學報》,第38卷第4期,2008 年12月,頁635new window
61.李美燕〈嵇康〈琴賦〉中「和」的美學意涵析論〉,《藝術評論》,第19期,,2009年,頁189-207new window
62.許愷容〈郭璞〈遊仙詩〉與《楚辭.遠遊》之比較〉,《東方人文學誌》,第8卷第3期,2009年9月,頁35-56
63.鍾志偉〈潘岳陸機歎逝詩文之對顯探析〉,《人文研究期刊》,第7期,2009年12月,頁27-56new window
64.蔡瑜〈陶淵明的懷古意識與典範形塑〉,《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2期,2010年5月,頁1-34new window
65.李美燕〈嵇康的音樂養生觀與道教之關係〉,《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6期,2010年6月,頁5-19new window
66.何維剛〈魏晉文人挽歌的文化考察-以《文選》所收錄之陸機〈挽歌〉三首為考察中心〉,《中臺學報(人文社會卷)》,第22卷第1期,2010年9月,頁9-29new window
67.邱昱錡〈試析陸機五言樂府中的歎逝類型〉,《思辨集》,第14集,2011年3月,頁59-78
68.郭乃禎〈文人的自我獨白-解析自祭文與自撰墓誌銘〉,《北市大語文學報》,第7期,2011年12月,頁83-104new window
69.蕭馳〈南朝詩歌山水書寫中「詩的空間」的營造〉,《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年3月,頁1-40new window

(5)大陸期刊
1.張文勛〈苦悶的象徵-洛神賦新議〉,《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1985年,頁227
2.龔斌〈論曹氏父子的遊仙詩〉,《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5年,頁8
3.Rudolf Arnheim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北京:光明日報,1987年
4.李洲良〈三曹詩歌的意象與風格〉,《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10期,1991年,頁113
5.鄧仕樑〈論建安以「閑邪」和「神女」為主題的兩組賦〉,香港大學「第二屆國際賦學術研討會」,1992年,頁14
6.龍文玲〈陶淵明〈讀山海經〉的遊仙娛情〉,《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研究生專輯)》,1994年增刊,頁38-40
7.孫明君〈論曹丕詩歌的生命意識〉,《人文雜誌》,第1期,1994年,頁114-118
8.張廷銀〈心靈現實的藝術透視-從嵇康詩歌的意象看他的心靈歷程〉,《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1995年7月,頁7-11
9.祝菊賢〈生命自我與現實自我的糾葛與幻化-陶淵明〈飲酒〉詩七首意象結構探索〉,《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7年,頁45-48
10.連鎮標〈郭璞與道教〉,《道教論壇》,第2期,1999年,頁25-27
11.譚容培〈論魏晉時期自然審美思想〉,《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8卷第1期,1999年,頁24-30
12.王利鎖〈試論阮籍詠懷詩的遊仙描寫與建安遊仙詩模式風格的差異〉,《中州學刊》,第1期,1999年1月,頁100-104
13.田彩仙〈論阮籍詩歌重「意」與重「氣」的美學追求〉,《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0年,頁31-34
14.王麗珍〈求仙道旨在求功業-試論曹操遊仙詩的思想實質〉,《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1年,頁108-112
15.魯紅平〈論阮籍遊仙詩的特色〉,《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1年1月,頁58-62
16.劉玉〈生命與時間的交奏-試析阮籍〈詠懷〉詩的意象結構〉,《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第14卷第3期,2001年9月,頁44-47
17.牛建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憂」-試論曹丕的生存困境及其消解方式〉,《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2年,頁50-55
18.吳承學〈漢魏六朝俛歌考論〉,《文學評論》,第3期,2002年,頁59-68
19.戴建業〈「委心」與「委運」-論陶淵明的存在方式〉,《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1期,2002年3月,頁62-66
20.劉毓慶〈論漢賦對文學進程的意義〉,《中州學刊》,第3期,2002年5月,頁49
21.汪春泓〈從精氣養生說角度對毛詩序的疏證〉,《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2002年9月,頁55-61
22.袁玲玲〈一次對死亡的精神漫遊-評陶淵明的〈挽歌詩三首〉〉,《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3年,頁17-20
23.趙利梅〈仙境縹緲星象言志-曹操〈氣出唱〉其二詩意解析〉,《古典文學知識》,第4期,2003年,頁10-14
24.戴紹敏:〈論〈洛神賦〉的古典美及其傳承〉,《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期,2004年,頁42-44
25.王立、王桁〈陸機潘岳悼挽傷逝文學比較〉,《遼東學院學報》,第7卷第6期,2005年,頁51-62
26.王樂園〈再論郭璞為晉「中興第一」〉,《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2期,2005年6月,頁15-18
27.胡培培〈從魏晉遊仙詩的發展看「人的覺醒」〉,《湖北社會科學》,第7期,2007年,頁113-115
28.翁頻〈論郭璞身分認同的錯位-兼論漢末魏晉時期思想與學術的歷史流變〉,《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7年,頁100-105
29.李劍清〈陸機的天道疏離感〉,《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7年,頁82-84
30.王浩〈論遠遊與曹操遊仙詩之異同〉,《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5期,2007年,頁53-56+120
31.梅國宏〈「仙」與「玄」的二重奏-郭璞〈遊仙詩〉探析〉,《三明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7年9月,頁311-314
32.劉敏〈陶淵明與道教之關係〉,《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3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33-36
33.伍寶娟、彭謀〈從〈詠懷詩〉中的意象看阮籍的生死意識〉,《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12期,2007年12月,頁41-45
34.范子燁〈自由的象徵:對阮籍長嘯的文化闡釋〉,《尋根》,第2期,2009年,頁9-18
35.範子燁〈田園詩人的別調:陶淵明與楚聲音樂〉,《文藝研究》,第11期,2009年,頁54- 61
36.趙沛霖〈「五色筆」的繼承與差異-江淹、郭璞創作之比較〉,《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09年6月,頁85-87
37.王力〈從〈挽歌〉看陸機的死亡觀〉,《陰山學刊》,第22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38-42
38.李小榮〈陶淵明與道教靈寶派關係之檢討-以涉酒詩文為中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10年,頁111-119
39.陳遠洋〈《文選》繆襲、陸機挽歌詩中的死亡意象-《文選》挽歌詩死亡意象論析之一〉,《山花》,第20期,2010年,頁122-123
40.董首一〈試論曹丕詩歌的生命本體意識〉,《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2010年6月,頁48-51
41.趙忠江〈論詩人阮籍的身體語言〉,《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8卷第3期,2010年6月,頁60-64
42.劉艷春〈接受視野中的郭璞與玄言詩〉,《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4期,2010年7月,頁70-72
43.張蓉〈論曹丕〈大牆上蒿行〉中二元對立的悲劇化生命意識〉,《陝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10年9月,頁46-48
44.劉育霞〈論曹操的神仙思想及其遊仙詩〉,《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43-46
45.趙玉霞、劉海波〈論郭璞遊仙詩中的憂患意識〉,《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6期,2010年12月,頁95-99
46.陳琳〈論曹植遊仙詩中的自我價值-兼論曹植遊仙詩中的「風骨」與玄學思想〉,《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75-78
47.鄧彪、鄭燕飛〈淺析李白、郭璞之遊仙詩的寫作特色〉,《南昌教育學院學報(文學藝術)》,第26卷第12期,2011年,頁34-35
48.王薇〈試析東晉遊仙-以《文選》所收郭璞〈遊仙〉詩七首為例〉,《群文天地》,第7期,2011年,頁70-71
49.趙沛霖〈郭璞的生命悲劇意識與〈遊仙詩〉〉,《天津社會科學》,第6期,2011年,頁108-114
50.曹莎〈美感與生命-淺析阮籍與嵇康詩歌中的生命意識及其中「佳人」的超現實意義〉,《文學界:理論版》,第2期,2011年,頁195-200
51.劉莉〈「樂之為體以心為主」-論嵇康的樂象觀〉,《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第2期,2011年,頁25-31
52.殷淩飛〈魏晉神仙道教與阮籍〉,《群文天地》,第7期,2011年,頁10-11
53.趙沛霖〈兩種不同人生價值取向的抉擇-郭璞〈遊仙詩.京華遊俠窟〉試解〉,《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8卷第3期,2011年5月,頁57-63
54.王彥超〈曹植遊仙詩芻議〉,《甘肅理論學刊》,第3期,2011年5月,頁154-156
55.趙沛霖〈從郭璞的神仙道教信仰看他的〈遊仙詩〉〉,《中州學刊》,第5期,2011年9月,頁209-213
56.趙沛霖〈關於郭璞的神仙道教信仰〉,《中州學刊》,第5期,2011年
57.趙沛霖〈郭璞〈遊仙詩〉中的神仙世界與宗教存想〉,《文學遺產》,第4期,2012年,頁15-26
58.範子燁〈陶淵明的服食養生與臨終高態〉,《中華文化畫報》,第11期,2012年,頁83-87
59.王燕〈淺談曹植遊仙詩的藝術底蘊〉,《群文天地》,第12期,2012年,頁64-65
60.蔣麗雲〈論曹植遊仙詩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期,2012年6月,頁206-207
61.趙沛霖〈〈遊仙詩〉方術修煉的藝術表現及其對詩歌發展的貢獻〉,《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12年9月,頁58-64
62.王利鎖、曹豔〈人生命運的悲劇性存在-曹植〈蟬賦〉人生寓意解讀〉,《天中學刊》,第27卷第5期,2012年10月,頁43-45
63.沈揚〈深文隱蔚餘味曲包—論陸機《羽扇賦》的隱喻空間〉,《中國韻文學刊》,第27卷第4期,2013年10月,頁58-6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