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文音樂中心是幻想還是理想?論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競爭優勢
書刊名:傳播與管理研究
作者:施韻茹
作者(外文):Shih, Yun-ru
出版日期:2004
卷期:4:1
頁次:頁113-138
主題關鍵詞:音樂產業價值鏈產業群聚Music industryValue chainIndustry clust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
  • 點閱點閱:54
「音樂產業」是政府積極投資「文化創意產業」計畫的重點產業,驚人產值成為亞洲第三。如今大陸急起直追,台灣能否持續保有華文音樂中心的美稱,令人好奇。本研究先以Porter價值鏈分析法釐清台灣音樂產業的競爭優勢,發現創作潛力和跨國集團的資本挹注、經營Know-how為競爭優勢,但有創作同質、人才流失的危機,產業必須補強創作端的價值活動。其次,唯有如Porter建言,與媒體產業達成產業群眾,以及因應數位通路嚼起,與網路科技產業合作,透過藝人經濟的善用,創造三造互謀市場的機會,並藉助台北地緣之便,台灣音樂產業方能在華文音樂市場拔得頭籌。
"Music" is the prior one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project the government vigorously invests in. Chased by Mainland China, it's interesting to see if Taiwan can keep the reputation of Chinese music center. By adopting Porter's value chain analysis, this study finds out, Taiwan music industry own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abundant creation capability, entrepreneur capitals, and know-how. But the crisis of creation homogeneity and talents lost emerges. Besides, only follows as Porter suggested, music, media and internet-tech three industries become industry clusters,can Taiwan music industry has the chance to take the initiative victory in Chinese music markets.
期刊論文
1.Ryan, J. W.、Peterson, R. A.(1982)。The product image: the fate of creativity in country music song-writing。Sage Annual Review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10,11-32。  new window
2.Burnett, R.(1992)。The implications of ownership: changes for concentration and diversity in the phonogram industry。Communication Research,19(6),749-769。  new window
3.李天鐸(19980100)。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7=125,5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佳珍(2003)。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價值鏈的轉變:去中心性、創作與消費意識的抬頭。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交通大學 。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秀惠(2001)。音樂產業價值創造系統演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欣宜(2000)。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美雅(1994)。流行產業核心資源與國際化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昭平(1999)。台灣唱片公司華語流行歌曲產製策略研究:滾石國際與新力音樂的個案比較(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容瑛(2002)。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創作系統與空間(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國隆(2002)。數位音樂格式對音樂產製的影響:以臺灣音樂網站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淑明(1998)。全球與本土: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orter, Michael E.、李明軒、邱如美(2002)。國家競爭優勢。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帝國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orter, Michael E.、李明軒、邱如美(2001)。競爭優勢。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牧慈,林士蕙(20030123)。台灣小魚,原創力衝浪國際,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35/035152.as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淑如(20031115)。2007年歐洲數位下載音樂下載營收將佔整體音樂銷售13%,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6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世運(20030107)。B2C電子商務個案探討(三)音樂網站飛行網,http://www.find.org.tw/trend_disp.asp?trend_id=1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財團法人國際唱片交流協會(20040216)。台灣正版唱片銷售統計表,http://www.ifpi.org.tw/activity/2003cdsales.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志峰(20031115)。台灣寬頻上網人口比率世界排名第四,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雅萍(20031124)。中國大陸上網人口突破6千萬大關,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7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任將達,藍永成,鄭鏗彰(20031019)。文化產業的公共平台之可能性及經濟力--以數位下載音樂發展為例,http://www.etaiwannews.com/Forum/2003/04/23/1051426160.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麗君(20031111)。輕輕鬆鬆下載音樂 又不會挨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蕙蘭(20030712)。周華健見證 陳慧琳唱和 滾石環球結成姊妹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穎柔(20031111)。音樂網站強力促銷 麥當勞 百事可樂成合作對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0031024)。台灣蘋果總經理董俊良:數位下載音樂市場呈爆炸性成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祖壽(20030127)。李宗盛時期結束 滾石音樂斷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0123)。文化創意發展計畫,http://www.cca.gov.tw/creative/page/main_02.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Frith, Simon(1992)。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Sage Publication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