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觀看界面:台灣電影的美學政治與視覺模式的轉化(1980-2010)
作者:何寶籃
作者(外文):Pao-lan Ho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王志弘
賴鼎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美學政治台灣電影感知配置視覺模式文化展演文化政策aesthetic politicsTaiwan film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visual patterncultural performancecultural 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3
「觀看影像界面」為本文論述的關鍵核心,全文依循著專注的看、檢視影像表面而開展,意味對台灣電影提出不同視角的分析研究,亦透過洪席耶獨特的方法論與折衷主義立場,解除主客觀、結構與能動、觀看與行動等對立關係,得以從其美學與政治的相互為核心,所連結的「不證自明」的先決形式體系,重新檢視1980年代以降台灣電影的發展與變遷,從觀看電影界面特性,理解整體與局部、可見性及意義的權力、感知配置與社會階序間的多重關係。
隨著愈益明顯的視覺現代偏好,與大眾化影像成為傳載社群普遍觀視經驗的重要界面,電影成為接合藝術與大眾影像的重要媒介;同時,以電影藝術體現美學政體的邏輯整體為基礎,梳理出1980年代以來台灣電影表面形式特性所構築的五種影像類型(如同不可化約的分母):凝視現實形式、創新反身形式、辯證真實形式、游移界限形式、主觀參與形式。此五種影像表面形式呈現流動、交疊的狀況,並體現為從「對話框」的構築深化為「褶曲框」到「溢出框架」的觀視模式,其中裂解的歷程就包括了政治化的過程,換言之,非共識象徵所操作的不僅是論述與影像形式,還包括特定時空社群的感受性及意識;從而,相對應的社群感知,即從去魅意識的「追求現實」轉變結合多元意識的「多樣真實」,乃至「去差異化」的新社群意識。
在此分析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對應整體社會感受性及物質階序的變遷,透過各種資料庫及統計資料加以論證,包括言論主導權、生活及時間感受性、經濟產業結構、媒介使用與慣性等層面,輔以相關政策及論述內存的秩序與配置關係的揭露,指出一種去差異化的偽平等現象。
儘管洪席耶的美學政治概念對感知分配及共同物質表面的連結,的確提供本文清楚的理論視角,然而在理論應用上卻也出現無法完全適用的問題,包括三種視覺政體難以清楚對應台灣的歷史殊異性與藝術發展,以及對觀視者美學解放計畫的過度理想性,於是本文透過「轉譯者」概念,策略性地和緩這種緊張關係,在採用西方理論視野分析台灣脈絡時,產生一有趣的辯證關係;轉譯者不僅接收來自外來與本土的雙重觀點,尚須考量其所能運用的經濟、文化資本及技術條件,及其欲望或不欲望的觀看過程。
總而言之,本文透過對台灣電影表面的觀看,處理洪席耶概念下的「影像表面形式─社群感知」關係,但更進一步討論「社會結構/物質階序─轉譯者」間的相應關係,透過多重檢閱,確認觀看影像表面的適用性,及在地挪用的補充修正。同時,本文從兩個層次提供貢獻,一是以洪席耶的美學政治觀點,及可見性概念探討1980年代以降的台灣電影,一是以台灣電影為例,闡釋分析視覺的美學政治及觀視者等課題。
With the modern picture developing of tendency and visualize existence, film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medium for widespread transmission art and popular images. By the recovering of film topics and the appreciations of the modern film, it is appearing the structure transforming of political aesthetic and visual pattern. Through the unique views of methodology and eclectic research habits of Jacques Ranci?嫫e, merging subjectivity, objectivity, structure and dynamic, view and actions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are understood since Taiwan film developing history after 1980s.
In a word, the article is summery of the film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classified five image forms: stare reality, innovative and reflective, dialectical reality, trans- boundary, subjective participation. The five forms sh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sual pattern and sensible of the particular community, furthermore reveal as flow, overlapping status. It also reflects on three layers: from configuration of the ‘framing’, serious conversion ‘folding’ breaking with the ‘flowing’ pattern includes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the other words, “non-consensus” is not only a symbol of the discourse and image but also concretes proposals to reconfiguration of meaning, spirit and substance. As a result, the corresponding sense of community from consciousness of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to a diverse sense of ‘multi-reality’ and ‘de-differentiation’.
Base on the analysis,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more derails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material hierarchy through a variety of databases and statistics to be demonstrated which including speech rights, life and time sensitivity, economic structure, media access and new technique, supplemented with relevant policies and discourses configuration of the order, that kind of pseudo-quality phenomenon of de-differentiation.
Although Ranci?嫫e’s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provided practical perspective, the article has to take local appropriate into account when the theory involves with West Art history and an ideal of radicalism, so translating subject’s work is a historical practice that always takes place within a social framework needing to consider the cultural capital,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esire as well.
Final, reviewing of the Taiwan film since 1980s provid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mage surface’--‘the distribution of sensible of the community’ from Ranci?嫫e, it also revi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cal structure/ material hierarchy’ and ‘translating subject’. It is a multiple review and confirm. Meanwhile, the article offers contributions from the two levels, used Ranci?嫫e’s thoery to investigate Taiwan film since 1980s, and, based on Taiwan film to study and discussion about visuality, aesthetic politics and audience.
王志弘(2001)〈學術翻譯的文化政治:1949-2000台灣社會學類譯作初探〉,《世新大學學報》第11期,pp.1-50。
──(2002)〈技術中介的人與自我:網際空間、分身組態與記憶裝置〉,《資訊社會研究》,pp.1-24。
──(2010)〈文化如何治理?一個分析架構的概念性探討〉,《世新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pp.1-38。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創刊號,pp.169-195。new window
尹章義(1992)〈台灣發展的軌跡與台灣人的精神特質〉,《台灣文獻》第43卷第2期,pp.1-5。
朱立元編(1997)《法蘭克福學派美學思想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呂紹理(2005)《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
李亦園(1986)〈期待文化的清流〉,《中國時報》,民國75年5月26日人間副刊。
李政亮(1998)〈台灣新電影運動:以創作制度保障電影〉,《中央日報》民國78年7月29日23版。
李天鐸、陳蓓芝(1990)〈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上),《電影欣賞》46期,pp.68-77。
──(1990)〈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再探〉(下),《電影欣賞》47期,pp.74-81。
李振亞(2001)〈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劉紀蕙編),台北:麥田。new window
李豐楙(1996)〈七十年代新詩社的集團性格及其城鄉意識〉,《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
李道明(1992)〈在陽台上演講的電影工作者──兼談我拍社會運動紀錄片的經驗〉;李道明,張昌彥計畫主持(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
李泳泉(1997)〈告別奮不顧身的年頭──回顧台灣反對運動影像紀錄〉;李道明,張昌彥計畫主持(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
李達義(2002)〈蘇古洛夫的諾亞方舟《創世紀》〉,《電影欣賞》113期,pp.84-88。
汪冠明(1992)〈邊地發聲──一份非主流影像傳播的觀察報告〉,《自立早報》民國81年1月3日第19版。
阮美慧(2007)〈詩的力學──七O年代《笠》的詩作精神及其語言表現〉,《苦悶與蛻變:六O、七O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台北:文津。
林文淇(2001)〈九O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劉紀蕙編),台北:麥田。new window
林清亦(1989)〈序〉,《回頭是彼岸》,台北:皇冠。
林志明(2005)〈理論之後,狂歡之後?〉,《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After theory)(Eagleton, Terry),台北:商周,pp.3-6。
邱貴芬(2007)〈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鄉土、本土、在地:鄉土文學三十年》(思想編輯委員會編),台北:聯經,pp.87-103。new window
吳其諺(1990)〈歷史記憶、電影藝術與政治〉,《電影欣賞》第45期,pp.40-47。
──(1991)〈台灣經驗的影像塑造〉,《新電影之死》(迷走、梁新華編),台北:唐山,pp.179-183。
吳偉立(2010)《血汗超商──連鎖加盟如何變成鏈鎖枷盟》,台北:群學。
吳音寧(2007)《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台北:INK印刻。
周蕾(2005)〈頸痛、「亂倫」場景、及寓言電影的其他謎團:蔡明亮的《河流》〉,《中外文學》33:8,pp.177-192。new window
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1992)《電影檔案:中國電影資深影人王童》,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邵懿德(1994)〈努力朝向夢醒的時刻──訪八釐米獨立電影工作者高重黎〉,《新電影之外/後》(迷走、梁新華編者),台北:唐山。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高千惠(2003)《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台北:藝術家。
倪再沁(1991)〈西方美術.台灣製造:台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第242期,pp.114-133。
──(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90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葉玉靜編),台北:雄獅,pp.177-216。
──(2005)《水墨畫講:文人美學與當代水墨的世紀之辯》,台北:典藏藝術家。
孫松榮(2008)〈迎向恐怖的時代:台灣新電影時期的楊德昌〉,《電影欣賞》第134期,pp.51-56。
黃建業(1986)〈台灣新電影面對的成見〉,《當代》第6期,pp.114-118。
──(1988)〈一九八三年台灣電影回顧──最後的曙光〉,《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著),台北:時報,pp.48-60。
──(1988)〈青梅竹馬──楊德昌的台北故事〉,《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著),台北:時報,pp.163-165。
──(1988)〈海灘的一天──平凡的海灘.深邃的一天〉,《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著),台北:時報,pp.155-157。
──(1990)《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遠流。
黃建業等著(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黃仁等編(2004)《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下),台北:視覺印象。
黃建宏(2004)〈無人稱的政治性〉,《文化研究月報》第43期。
──(2006)〈模糊遊走的革命之途──實驗電影的實驗與紀實電影的實驗性〉,《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王慰慈編),台北:同喜文化,pp.152-160。
黃櫻棻(2001)〈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台灣電影美學趨勢的辯證〉,《拾掇散落的光影: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劉現成編),台北:亞太,pp.63-95。
陸蓉之(1997)〈台灣當代藝術的跨世紀展望──東方主義的新世代〉,《藝術家》260期,pp.363-364。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pp.177-234。
──(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社。
傅大為(2004)〈翻譯STS始末記〉,《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pp.15-20。
焦雄屏編著(1988)《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
──(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
焦桐(1998)《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台北:時報。
葉月瑜(1995)〈從民族主義到後現代性:台灣電影與流行歌曲互動之初探(1970年中期至1990年中期)〉,《電影欣賞》77期,pp.44-57。
──(1999)〈台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27:8,pp.43-67。
葉玉靜(1994)〈導論:舊戰爭裡的新和平──從九O年代美術論述風潮,看台灣當代美術本土化之前景與盲點〉,《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90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
張碧華(1989)〈台灣80年代的街頭史詩──王智章談反叛媒體〉;李道明,張昌彥計畫主持(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
張嘉驊(2001)〈發掘一座城的身世〉,《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盧建榮編),台北:麥田,pp.237-250。
張世倫(2003)〈新電影.影展與「後」新電影〉,《當代》196期,pp.98-107。
張誦聖(2007)〈台灣七、八O年代以副刊為核心的文學生態與中產階級文類〉,《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pp.275-316。
張士達、朱梅芳(2007)〈抗議台灣電影環境,拒絕上片〉,《中國時報》民國96年7月2日A3焦點新聞。
張慧瑜(2008)〈「被看」的「看」與三種主體位置:魯迅「幻燈片事件」的後(半)殖民解讀〉,《文化研究》第7期,pp.105-148。new window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Colonial Modernity: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Perspectives on Taiwan),台北:麥田。new window
陳光興(2002)〈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pp.243-248。
──(2008)〈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異議:台社思想讀本》(徐進鈺、陳光興編),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陳儒修(1993)〈歷史鏡像的回歸與幻滅──心理分析學說與《悲情城市》〉,《電影欣賞》第62期,pp.68-76。
陳飛寶(1987)〈論台灣新電影〉,《文星》第109期,pp.126-137。
陳國富(1988)〈童年往事──時代的記憶〉,《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著),台北:時報,pp.140-142。
陳昭瑛(1987)〈導論〉,《美學的面向》(The Aesthetic Dimension)(Herbert Marcuse著;陳昭瑛譯),台北:南方叢書,pp.7-59。
陳韋綸(2009)〈逆襲起義?藝術家如何介入「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破報》。網址:http://www.pots.com.tw/node/3179。
游崴(2005)〈知識份子與一群不怕死的混混:林其蔚談龐克與台灣學運反文化〉,《典藏.今藝術》156期,pp.94-95。
──(2007)〈塗改過的耐吉T恤,比正版賣得更好:Bbrother與塗鴉二三事〉,《典藏.今藝術》178期。
詹宏志執筆(1986)〈民國七十六年台灣電影宣言〉,《中國時報》民國76年1月24日人間副刊。
──(1988)〈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著),台北:時報,pp.25-39。
──(2003)〈台灣的下一個繁榮:發展創意產業的三個理由與兩個策略〉,《數位時代》。網址: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6394。
路況(1990)〈懷舊電影──歷史終結的記憶影像〉,《電影欣賞》第45期,pp.48-53。
齊隆壬(1986)〈電影批評是這樣寫的嗎?〉,《當代》第六期,pp.119-122。
──(1988)〈電影批評──聽不到的說話〉,《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著),台北:時報,pp.108-110。
楊凱麟(2008)〈分裂分析傅柯IV:界限存有論與邊界─事件系譜學〉,《中外文學》第37卷第3期,pp.45-61。new window
楊照(1991)〈殺人者與被殺者一般無辜?評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檔案:楊德昌》(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pp.40-43。
──(2007)〈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鄉土、本土、在地:鄉土文學三十年》(思想編輯委員會編),台北:聯經,pp.71-86。
廖朝陽(1995)〈《無言的山丘》──土地經驗與民族空間〉,《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張京媛編),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廖新田(2008)《台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2009)〈台灣當代藝術評論中的當代思潮介入:朝向一個文化研究的理念探析〉,《文化研究月報》第90期。
裴元領(2000)《台灣的日常生活結構—對1980-1998年社會經濟史的考察》,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2004)〈自我作主的經濟?──對1994-2004年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觀察〉,「2004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走過台灣─世代、歷史與社會』研討會」,新竹。
趙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2期,pp.147-189。new window
蔡英文(2005)〈基進民主理論的政治思辨〉,《政治科學論叢》第23期,pp.1-26。new window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台北:立緒。
──(2006)〈總序/可見性問題與視覺政體〉《文化的視覺系統I:帝國─亞洲─主體性》,台北:麥田,pp.3-13。
──(2008)〈藝術─政治─主體:誰的聲音?論後解嚴與後八九兩岸當代美術的政治發言〉,《文化研究月報》第77期。
劉紀雯(2008)〈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5期,pp.217-260。new window
劉森堯(1988)〈風櫃來的人──電影的寫實主義〉,《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著),台北:時報,pp.323-329。
蔡篤堅(1999)〈兩極徘徊中的台灣人影像與身分認同──來自新電影的反省與質疑〉,《中外文學》27:8,pp.16-42。new window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
──(2005)〈觀看黑暗:觀點、認同、寫實論之重探〉,《電影欣賞》第124期,pp.55-60。
賴守誠(2009)〈從「招牌」到「CF」最短的路是「創意」:現代廣告在台灣文化場域中的象徵轉型(1980-1990)〉,《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5期,pp.115-166。
鍾明德(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台北:揚智。
戴伯芬、魏吟冰(1992a)〈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的社會 觀察──從拍攝內容分析談起〉;李道明,張昌彥計畫主持(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
──(1992b)〈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的歷史觀察〉;李道明,張昌彥計畫主持(2000)《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
薛熙平、林淑芬(2010)〈導讀〉,《例外狀態》(Giorgio Agamben著;薛熙平譯),台北:麥田,pp.7-48。
顏匯增(1987)〈超越「視覺的麥當勞」:台灣新電影的社會與文化意義〉,《當代》第13期,pp.144-151。
謝東山(1987)〈談台灣新電影中的視覺語言:另一種影像時代的來臨〉,《藝術家》25:6:150,pp.186-195。
──(1995)《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美術館。
──(2002)《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藝術家。
──(2005)《台灣美術批評史》,台北:洪葉。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蕭阿勤(1999)〈1980 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pp.1-51。new window
──(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研所。
蕭新煌(1986)〈從文化指標看當前的文化生活品質〉,《劇變與調適:1985台灣文化批判》(李亦園編),台北:敦理。
──(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
魏玓(2002)〈從全球化脈絡重新檢視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意義〉,《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金馬影展委員會。
羅悅全(2007)〈從學運到學院─台灣聲音藝術簡史〉,《典藏.今藝術》174期,pp.113-116。
顧忠華(2006)〈台灣的現代性─誰的現代性?哪種現代性?〉,《當代》第221期,pp.66-89。
Atkins, Robert (1996) 《藝術開講》(Art Speak)(黃麗絹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Appignanesi, Richard(1996)《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for Beginners)(黃訓慶譯),台北:立緒。
Baxandall, Michael (1972)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 Century Italy: A Primer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Pictorial Styl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 by Richard Nice. London, Melbourne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2004)《實作理論綱要》(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宋偉航譯),台北:城邦、麥田。
Bhabha, Homi K. (1990) 〈撒播民族:時間、敘事與現代民族的邊緣〉 (DissemiNation: time, narrative, and the margins of the modern nation),《文化的視覺系統I》(廖朝陽譯)(2006),台北:麥田。pp.97-118。new window
Barsalou, L. W. (1992) ‘Frames, Concepts, and Conceptual Fields.’ In A. Lehrer and E. Kittay, eds. Frames, Fields and Contrasts: New Essays in Semantic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 Hillsdale, NJ:Erlbaum, pp. 21-74.
Barthes, Roland(1996)《明室.攝影札記》(La chambre claire)(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季刊》。
Bordwell, David (1999) 《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李顯立等譯),台北:遠流。
Berger, John (1998) 《影像的閱讀》(About Looking)(劉惠媛譯),台北:遠流。
──(2005)《觀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吳莉君譯),台北:麥田。
──(2006)《另類的出口》〈The Shape of a Pocket〉(何佩樺譯),台北:麥田。
Baran, Stanley J. and Dennis K. Davis(2006)《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發展與未來》(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 Ferment, and Future)(楊志弘等譯),台北:湯姆生。
B?卣ger, Peter(2005)《先鋒派理論》(THEORIE DER AVANTGARDE)(高建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Barker, Chris(2009)《文化研究核心議題與關鍵爭辯》(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Studies: Central Problems and Critical Debates)(吳沛嶸譯),台北:韋伯。
Butler, Judith(2003)〈重新籌劃普遍:霸權以及形式主義的界限〉,《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關於左派的當代對話》(Contingency, Hegemony, Universality: Contemporary Dialogues on the Left)(胡大平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pp.1-37。
──(2003)〈競爭的普遍性〉,《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關於左派的當代對話》(Contingency, Hegemony, Universality: Contemporary Dialogues on the Left)(胡大平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pp.142-190。
Brossat, Alain(2008a)〈傅柯的「布置」觀念〉(La notion de “dispositif” chez Michel Foucault)(洪菁勵譯),《文化研究》第6期,pp.230-240。
──(2008b)〈介於抵抗與治理性之間的集體記憶〉(La m?聱oire collective entre r?臃istance et gouvernementalite)(邱德亮譯),《文化研究》第6期,pp.244-253。new window
Crary, Jonathan(2007)《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Techniques of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蔡佩君譯),台北:行人。
Callinicos, Alex (2007) 《創造歷史:社會理論中的行動、結構與變遷》(Making History: Agency,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Social Theory)(萬毓澤譯),台北:群學。
Deleuze, Gilles and Felix Guattari(2007)《什麼是哲學?》(OU’EST-CEQUE LA PHILOSOPHIE?)(張祖建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Deleuze, Gilles(2000)《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德勒茲訪談錄》(劉漢全譯),北京:商務。
Dent, Tim(2009)《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龔永慧譯),台北:書林。
Eagleton, Terry(2005)《理論之後:文化理論的當下與未來》(After theory)(李尚遠譯),台北:商周。
Foucault, Michel (1977)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New York: Cornell.
──(1980) Power/Knowledge, Edited by Colin Gordon,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8) The Care of The Self: volume 3 of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rans by Robert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劉北成等譯),台北:桂冠。
──(2001)《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Les mots et les choses)(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2)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Routledge.
──(2005)《主體解釋學》(L’HERMEN?舺TIQUE DU SUJET)(佘碧平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包亞明主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pp.18-28。
Giddens, Anthony(2000)《現代性的後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Geertz, Clifford(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楊德睿譯),台北:麥田。
Gillmor, Dan(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陳建勳編譯),台北:歐萊禮。
Hooper-Greenhill, Eilean (2000)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Hoberman, J.(1988)〈世界的邊緣──記侯孝賢回顧展〉,《台灣新電影》(焦雄屏編者),台北:時報,pp.424-429。
Hauser, Arnold(1987)《西洋社會藝術進化史》(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邱彰譯),台北:雄獅。
Highmore, Ben(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周群英譯),台北:韋伯。
Harvey, David(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王志弘譯),台北:群學。
Jameson, Fredric(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 or ,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吳美真譯),台北:時報。
Jimenez, Marc(2005)《當代美學》(L'esth?膺ique contemporaine : Tendances et enjeux)(王洪一譯),北京:文化藝術。
Kellner, Douglas (1995)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Krauss, Rosalind E.(1995)《前衛的原創性》(連德誠譯),台北:遠流。
Lu, Sheldon H. (2005)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Bouncing Angels: Hollywood, Taiwan, Hong Kong, and Transnational Cinema’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eds. By Sheldon H. Lu and Emile Yueh-Yu Yeh, US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220-233.
Lacan, Jacques (1981)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by Alan Sheridan. NY: Norton & Company.
Latour, Bruno (2004) 〈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ise the world)(林宗德譯;雷祥麟校訂),《科技渴望社會》(吳嘉苓等編),台北:群學,pp.219-264。
Mitchell, William J. (1992) The Reconfigured Eye: Visual Truth in the Post- photographic Era.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McGuigan, Jim (1992) Cultural Populism. London: Routledge.
Mirzoeff, Nicholas (1999) 《視覺文化導論》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陳芸芸譯)(2004),台北:韋伯文化。
McLuhan, Eric (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Essential McLuhan)(汪益譯),台北:商務。
Miller, Toby and George Y?攔ice(2006)《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蔣淑貞、馮建三譯),台北:巨流。
McQuail, Denis (2008)《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陳芸芸等譯),台北:韋伯。
Manovich, Lev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MA:MIT Press.
Pick, John(1995)《藝術與公共政策:從古希臘到現今政府的「藝術政策」之探討》(The arts in a state: a study of government arts policies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present)(江靜玲編譯),台北:桂冠。
Pierre, Jon and B. Guy Peters(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Governance, politics and state)(孫本初審訂),台北:智勝。
Ranci?嫫e, Jacques (2004)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Tran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abriel Rockhill.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6) Film fables. Trans by Emiliano Battista. New York : Berg.
──(2007a) On the shores of politics. Trans by Liz Heron. London : Verso.
──(2007b) The future of the image. Trans by Gregory Elliott. London : Verso.
──(2007c) Hatred of Democracy. Trans by Steve Corcoran. London: Verso.
──(2009a) 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 Trans By Steven Corcoran. Cambridge ; Malden, MA : Polity Press.
──(2009b) The emancipated spectator. Trans by Gregory Elliott. London : Verso.
Rockhill, Gabriel (2004)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Jacques Ranci?嫫e’s Politics of Perception’ in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pp.1-6.
Rose, Gillian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London: Sage.
Sandler, Irving (1996) Art of the Postmodern Era: From the late 1960s to the early 1990s. USA: Westview Press.
Stam, Robert (2002) 《電影理論解讀》(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陳儒修等譯),台北:遠流。
Shen, Shiao-ying (2005) ‘Locating Feminine Writing in Taiwan Cinema: A Study of Yang Hui-shan’s Body and Sylvia Chang’s Siao Yu’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eds. By Sheldon H. Lu and Emile Yueh-Yu Yeh, US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267-279.
Smith, Philip(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林宗德譯),台北:韋伯。
Sennett, Richard(2007)《再會吧!公共人》(The Fall of Public Man)(萬毓澤譯),台北:群學。
Sayer, Andrew(2008)《階級的道德意義》(The Moral Significance of Class)(陳妙芬、萬毓澤譯),台北:巨流。
Sturken, Marita and Lisa Cartwright(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陳品秀譯),台北:城邦。
Starn, Randolph(2002)〈文藝復興時期君侯房間的視覺文化〉,《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Essays)(江政寬譯),台北:麥田,pp.285-310。
Throsby, David(2003)《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張維倫等譯),台北:典藏藝術家。
Williams, Raymond(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劉建基譯),台北:巨流。
Wells, Liz(2005)《攝影學批判導論》(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鄭玉菁譯),台北:韋伯。
Wu, Meiling (2005) ‘Postsadness Taiwan New Cinema: Eat, Drink, Everyman, Everywoman’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eds. By Sheldon H. Lu and Emile Yueh-Yu Yeh, US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76-95.
Watson, James L.(2007)〈導論:料理東與西〉,《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Golden Arches East: McDonald’s in East Asia)(Watson主編),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Winner, Langdon(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方俊育等譯;林崇熙校訂),《科技渴望社會》(吳嘉苓等編),台北:群學,pp.123-150。
Yeh, Emilie Yueh-Yu (2005)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Hou Hsiao-hsien’s films’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eds. By Sheldon H. Lu and Emile Yueh-Yu Yeh, US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pp.163-18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