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爺要發威--談童乩超越媒介者的深層意義
書刊名:人類與文化
作者:賴冠蓉
出版日期:2005
卷期:37
頁次:頁29-49
主題關鍵詞:童乩臺灣廟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5
  • 點閱點閱:198
期刊論文
1.陳祥水(1974)。關乩記。人類與文化,4,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榮杰(1987)。閒談童乩之巫術與其民俗治療。高雄文獻,30/31,69-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世忠(19860100)。試論中國民俗宗教中之「通神者」與「通鬼者」的性別優勢。思與言,23(5),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飯沼龍遠、林永梁(1955)。關于臺灣的童乩。南瀛文獻,2(3/4),8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和(19760500)。童乩是什麼?。健康世界,5,3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分直一(19621200)。童乩的研究。南瀛文獻,8,4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avis, Scott(19970600)。語與女:試探乩童修辭學。思與言,35(2),267-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光弘(20000100)。臺閩地區漢人民間信仰中「上身的」現象初探。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4,97-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恭啟(19870600)。多重宇宙觀的分辨與運用:竹北某乩壇問乩過程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81-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80500)。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8,83-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溢嘉(19760500)。神喻與童乩。健康世界,5,4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翁台生(1977)。童乩的根在哪裡?。仙人掌雜誌,1(3),219-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枝萬(1981)。臺灣之Samanism。臺灣文獻,54(2),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瑞芳(1975)。乩童:從中國的醫學演變談乩童的由來。南杏,22,62-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蔡瑞芳(1975)。從台灣民間信仰探討今日乩童存在。南杏,22,6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文榮光、林淑鈴、陳正宗、周文君、黃曉玲(1992)。靂魂附身現象:台灣本土的壓力因應行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3,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余光宏(2000)。台灣區神媒的不同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91-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文榮光(1982)。要神也要人:精神疾病與民俗醫療。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臺中: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0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迪生(1995)。創建新廟宇:神媒的塑造與信眾的參與。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秀婷(2002)。一個女乩童的生活世界--從啟乩到冷爐的社會網絡發展(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碧珠(1998)。尪姨與其儀式表演:當代臺灣女性靈媒的民族誌調查(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俊南(2002)。三寮灣:臺灣漢人庄頭的社會構成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小靈醫(1977)。童乩桌頭之研究。臺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光棣(1999)。澎湖的五營:以空間角度來看。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玉堂(2002)。三寮灣東隆宮大事紀--照片話宮史。臺南縣北門鄉:三寮灣東隆宮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還月(1994)。台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台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佩如(2001)。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臺北:唐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有興(1997)。道士、法師、乩童。澎湖民間信仰。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信雄(1975)。從精神醫學論乩童及個案報告。南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董芳苑(1984)。臺灣民間的神巫--童乩與法師。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芳苑(1986)。「巫術醫療」在台灣。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亦園(1978)。是真是假論乩童。信仰與文化。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翹宏、莊英章(1997)。夫人媽與查某佛:金門惠東地區的女性神媒及其信仰比較。從之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紀念論文集 \\ 黃應貴 ; 葉春榮 (主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Wolf, Margery(1992)。The Woman Who Didn't Become a Shaman。A Thrice- Told Tale: Feminism, Postmodernism, and Ethnographic Responsibility。Stanford。  new window
13.Seaman, Gary(1996)。權威面前中國靈媒團體扮演的階級角色。文化與行為:古今華人的正常與不正常行為 \\ Kleinman Arthur (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珣(1989)。民俗醫生--童乩。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鄕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otter, Jack M.(1974)。Cantonese Shamanism。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林瑋嬪(2002)。血緣或地緣?台灣漢人的家、聚落與大陸的故鄉。「社群」研究的省思。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文博(1989)。忘了我是誰--乩童巫器揮祭汨鮮血。臺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瑋嬪(20040000)。臺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