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八仙故事與民眾生活之關係
作者:張逸品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I-Pin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陳益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八仙民間故事民眾在地化民間文化localizationfolk culturepopulacefolkloreBaxi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6
本論文針對台灣民間流傳的八仙故事,探討其在地化過程。乃將故事還歸其被傳述的歷史與地理脈絡,以及傳述故事的個人和所屬群體之中,用以探討故事存在的原因,關涉的文化脈絡,及其表現的民眾心理。人在特定時空的生命經驗,共同構築的民間文化特質,將影響著故事的深度、意義與價值。
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the folklore of Eight Immotals (Baxian) in Taiwan, and its localization.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Baxian folklores, the present study traces back th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 and especially the specific narrator. As a number of interpretive options are explored, such as existence of folklore, culture context, and feelings of residents. The Narrators’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the local human spirits and thoughts will constitute the speciality of folk culture collectively. The cultural overtones induced by them, and will affect the folklores’ purport, profundity, and merit eventually.
參考書目
壹、專著

(明)《明成化說話詞話叢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明)《盤古至唐虞傳》,《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寶顏堂秘笈》,上海:文明書局,1922年。
(明)王世貞輯次、汪雲鵬補遺:《有象列仙全傳》,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北京:現代出版社,1991年。
(明)吳元泰著、凌雲龍校、萬曆年間余象斗刊本:《東遊記》,《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洪自誠:《逍遙墟經》,《道藏》,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1926年。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清)《重修臺灣縣志》,台北市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2005年。
(清)林豪總修:《澎湖廳志》,台北市:大通書局,1984年。
(清)胡建偉:《澎湖紀略》,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清)徐道纂集、程毓奇續:《歷代神仙通鑒》,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清)無垢道人:《八仙得道》,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
(清)楊潮觀著、胡士瑩校注:《吟風閣雜劇》,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藍關走雪》,北京巿 :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1年。
(清)顧張思:《風土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大字足本紅鬃烈馬》,台中市:瑞成書局,1939年。
《韓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鼓詞),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館藏,出版地不詳。
山曼:《八仙:傳說與信仰》,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善本俗曲室館藏:《韓湘子九度文公十度妻》,上海:燮記書局。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北京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北京市:中國ISBN中心,1998年。
中國曲藝志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曲藝志?河南卷》,中國ISBN中心,1995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台北:眾文圖書,1980年。
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王秋桂、陳慶浩編:《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王健旺:《台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桃園市: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王健旺:《臺灣的土地公》,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3年。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台北市:稻香出版社,1997年。
王詩琅:《台灣民間故事》,台北:玉山社,1999年。
王詩琅主修:《台北市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3年。
王?苡:《神靈活現:驚艷八仙彩》,台北:博揚文化,2000年。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台北文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台北文獻》,臺北市 :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2年。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舊刊)《臺南文化》,台北:成文書局,1983年。
台南市文獻委員會:(新刊)《臺南文化》,台北:成文書局,1983年。
台灣日日新報社:《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台灣慣習研究會:《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台北:古亭書屋,1969年。
江肖梅:《臺灣民間故事》,新竹:新竹市政府,1990年。
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9年。
西川滿、池田敏雄:《華麗島民話集》,台北:致良,1999年。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吳子光:《一肚皮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2001年。
吳光正:《八仙故事系統考論──內丹道宗教神話的建構及其流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吳光正主編:《八仙文化與八仙文學的現代闡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吳新榮編:《南瀛文獻》,台北:成文書局,1983年。
吳瀛濤:《台灣民俗》,台北:台灣時代書局,1975。
呂順安主編:《台中縣鄉土史料》,南投市:省文獻會出版,1994年。
呂順安主編:《澎湖縣鄉土史料》,南投市:省文獻會出版,1994年。
李約瑟等著、陳維綸等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2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
李喬:《中國行業神》,台北:雲龍出版,1996年。
李喬:《行業神崇拜:中國民眾的造神運動》,北京市: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 年。
李讓禮(Charles W. Le Gendre):《台灣番事物產與商務》,台北市:大通書局,1987年。
沈清松主編:《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台北市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遠流,2005年。
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台北:武陵出版社,1990。
林茂賢主持:《歌仔戲重要詞彙編算計劃》第二期期末報告書,2002年12月5日。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1997年。
林曙光:《打狗搜神記》,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94年。
邱坤良:《宜蘭縣口傳文學》,宜蘭市:宜蘭縣政府,2002年。
金榮華:《台灣桃竹苗地區民間故事》,台北縣新店市:中國口傳文學會,2000年。
金榮華:《金門民間故事集》,金門縣:金門社教館,1997年。
金榮華:《澎湖縣民間故事》,臺北縣新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0年。胡萬川:《臺南縣民間故事集》,台南縣新營市:台南縣文化局,2001年。
姜佩君:《澎湖民間傳說》,台北市:聖環圖書,1998年。
施乾:《孤苦人群錄》,臺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1994年。
洪連成編纂:《基隆市志》,基隆市:基隆市政府,2001年。
祈連休、馮志華編:《道教傳說大觀》,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
胡萬川、王正雄總編輯:《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台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胡萬川、陳師益源總編輯:《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雲林縣斗六市:雲林縣文化局,1999年。
胡萬川、黃晴文編輯:《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台中縣豐原市,1996~1997年。
胡萬川總編輯:《石岡鄉閩南故事集》,豐原市 :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胡萬川總編輯:《桃園市閩南語故事》,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
胡萬川總編輯:《楊梅鎮客語故事》,桃園市: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
胡萬川總編輯:《彰化縣民間文學集》,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胡萬川總編輯:《龍潭鄉客語故事》:桃園市: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胡萬川總編輯:《龜山鄉閩南語故事》,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
胡萬川總編輯:《龜山鄉閩南語歌謠》,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台北:南天書局,2006年。new window
財團法人臺灣省臺中聖賢堂:《韓湘子寶傳》,臺中:聖賢雜誌社,2004年。
馬卉欣:《盤古之神》,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市文物》,台北:成文書局,1983年3月。
高賢治:《臺灣宗教》,臺北市,眾文圖書公司,1995。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許金用:《臺灣民俗文化彙編》,桃園:內海國小鄉土文化研究會,1991年。
連雅堂:《台灣通史》,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郭立誠:《行神研究》,台北市 : 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7年。
陳文尚編纂:《高雄縣產業》,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年。
陳正祥:《澎湖群島》,台北:敷明農業地理研究所出版,1955年。
陳幸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2年。
陳炎正:《神岡鄉土志》,台中縣:台中縣詩學研究會,1982年。
陳炎正:《新廣莊》,台中:豐原一週雜誌社,1984年。
陳炎正主編:《豐原市志》,台中:豐原市公所,1986年。
陳炎正編:《台中傳奇》,台中縣神岡鄉 : 新廣莊文史工作室,1997年。
陳碧笙:《台灣人民歷史》,台北:人間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陳錦昌:《圖解魔幻八仙》,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麗娜整理:《屏東後堆客家民間故事》,台北市:口傳文學會,2006年。
曾勤良:《民間信仰與封神演義之比較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
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文化,1995年。
隋樹森編:《全元散曲》,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黃文博:《台灣民間信仰見聞錄》,台南縣新營市:南縣文化,1988年。
黃健銘:《野台鑼鼓》,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
黃寬重、李孝悌、吳政上主編;湯蔓媛編輯:《俗文學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4年。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新竹文獻會通訊》,台北:成文書局,1983。
楊雲萍收藏:《石平貴王寶川》(歌仔冊),新竹:竹林書局出版,1953年。
溫紹炳, 葉茂榮計劃主持:《臺灣樟腦產業與客家人散佈?究》,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3年。
雉衡山人:《繪圖韓湘子全傳》,《中國近代小說史料續編》,台北:廣文書局,1986年。
趙莒玲:《台北市古街之旅》,台北市:市府新聞處,1992年。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new window
劉寧顏主編:《重修臺灣省通志資料》,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
劉寧顏總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劉鍚誠主編:《八仙人物的傳說》,河北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1995年。鄭志明:《臺灣民間信仰的神話思維》,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new window
鄭志明:《台灣神明的由來》,台北市: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
賴志彰撰:《台中縣街市發展:豐原,大甲、內埔、大里》,豐原市:中縣文化,1997年。
賴燕聲著:《麗島搜異》,嘉義:經濟新報社,1960。
薛明卿:《澎湖搜奇》,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羅秀華:《台灣的老行業》,台北:遠足文化,2004年。
?、期刊論文
Blusse,Leonard:〈追尋被遺忘的臺灣社會之本源--一個荷蘭臺灣史學者的研究報告〉,《當代》103,1994年11月,頁70-91
Katz,Paul:〈臺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新史學》6:4,1995年12月,頁21-43。
丁乃通:〈民間故事類型第二次修訂版的介紹及評價〉,《清華學報》7:2,1969年8月,頁233-238。new window
丁仁傑:〈當代臺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臺灣社會研究》41,2001年3月,頁205-270 。new window
丁肇琴:〈包公民間造型初探--以包公居官時期之生活傳說為範圍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7,1997年7月,頁207-248 。
方麗娜:〈八仙考述〉,《國教之友》38:2=502,1986年10月,頁48-50。
王士峰:〈住宅風水與健康之研究:理論與實務〉,《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創刊號》,2005年6月,頁248~290。
王年雙:〈南宋文學中之呂洞賓傳說〉,《中華學苑》24/2,1981年9月,頁217-249 。new window
王秀珍:〈民間故事研究的治學門徑--評金榮華著《民間故事類型索引》評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19, 2008年11月,頁84-86 。
王良友:〈戲談「蓬萊大仙」李鐵拐〉,《國文天地》18:11=215,2003年4月,頁43-47。new window
王晉光:〈俗諺南傳──略說俚諺擴散與變異〉,《語文建設通訊》第76期,2003年12月,頁36~45。
王連雙:〈呂洞賓故事的原始風貌〉,《民俗曲藝》49期,1987年9月,頁9-18。new window
王漢民:〈八仙戲曲作品考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4=32,1998年12月,頁185-203。new window
王樹村:〈塑神秘譜〉,《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4:2=127,2004年2月,頁4-19 。new window
玄真子:〈呂祖新傳〉,《道教文化》2:3,1979年03-04期,頁7-15。
石弘毅:〈臺灣神像的彫刻藝述--以自家為中心來探討〉,《道教學探索》8,1994年12月,頁454-496 。
石弘毅:〈臺灣神像的彫刻藝術〉,《臺灣文獻》45:2,1994年6月,頁113-122 。new window
向大鯤:〈我國民間傳述的八仙傳奇〉,《藝文誌》182期,1980年11月,頁52-53。
朱越利:〈北宋何仙姑與曹仙姑〉,《宗教哲學》37期,2006年9月,頁140-145。new window
江志宏:〈善書與社會控制--以清代臺灣社會為例〉,《臺灣歷史學會會訊》15,2002年12月,頁56-66 。
江國貞:〈孟姜女哭倒了長城﹖--故事的流變與省思〉,《國文天地》19:1=217,民92.06,頁33-36 。new window
江寶釵:〈試論民間故事之定義與特色〉,《國文天地》9:2=98,民82.07頁48-52new window
何耀坤:〈從臺灣社會史探索臺灣人的傳統性情〉,《臺南文化》55,民2003年9月,頁54-63 。
余蕙靜:〈「狗耕田」故事初探〉,《高雄師大學報》14,民92.04,頁279-291 。new window
吳光正〈道教與文學互動關係個案分析──張果老故事考論〉,《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第5卷第3期,2003年9月。
吳安清:〈民間故事中的雷神--關於雷神形象、故事類別及意識意涵的研究〉,《東方人文學誌》7:1,2008.03,頁187-210 。new window
吳祥:〈臺灣社會的轉型與宗教信仰活動的演變綱要〉,《雲林文獻》42,1998年6月,頁83-88。
吳道西:〈八仙是八卦的衍繹〉,《獅子吼》12:9,1973年9月,頁21-22。
呂紹理:〈臺灣社會生活史:研究回顧與展望〉,《國史館館刊》40, 民95.06,頁7-25 。
宋龍飛:〈神像雕刻的種類與製作〉,《藝術家》51,1979年,頁112-121 。
李加耀、黃中興:〈清代臺灣社會的尚武思想〉,《國北教大體育》1 ,2006年12月,頁83-90 。new window
李威熊:〈中國神仙信仰的形成與談仙文學〉,《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3=180,1983年3月,頁21-25 。
李若文:〈清代臺灣社會史研究與嘉義地區〉,《嘉義文獻》27,1997年12月,頁3-12 。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講義彙編》81:冬, 1992年,頁137-185
李遠國:〈鍾離權丹法思想初探〉,《宗教哲學》3:4=12,1997年10月,頁104-118。new window
李豐楙 、胡萬川:〈不死的探求--從變化神話到神仙變化傳說〉,《中外文學》15:5=173,1986年10月,頁36~59 。new window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卷3期,1993年8月,頁116~154。new window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1999年,頁135~172。
李豐楙:〈昇遊與謫凡:道教文學中的永恒主題〉,《當代》第一七五期,2002年3月,頁49~50。
李豐楙:〈王船、船畫、九皇船:代巡三型的儀式性跨境〉,《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8年3月。
李?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華文藝》134期,1982年4月,頁39-46 。
周榮杰:〈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厭勝物〉,《高雄文獻》28/29, 1987年4月,頁51-91 。
周麗麗:〈瓷器八仙圖研究〉,《龍語文物藝術》6期,1991年4月,頁105-112。
岡本太郎著、鄭明進譯:〈談面具.神像與人類生活〉,《百代美育》18,民1975年2月,頁26-37 。
拙緣:〈漫談臺灣神像雕刻〉,《民俗曲藝》53,1988年5月,頁140-147 。new window
林文寶:〈臺灣民間故事書目--並序〉,《東師語文學刊》5,民81.06,頁217-307 。
林呈彥:〈可愛的八仙系列:細說藍采和、李鐵拐-上-〉,《文物雜誌》11期,1993年7月,頁108-115。
林呈彥:〈可愛的八仙系列:細說曹國舅、呂洞賓、鍾離權-中-〉,《文物雜誌》12期,1993年8月,頁108-114。
林呈彥:〈可愛的八仙系列:細說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下-〉,《文物雜誌》13期,1993年9月,頁98-103。
林武憲:〈民間故事的文化透視〉,《精湛》19,1993年7月,頁70-71 。
林芝眉:〈臺灣的民間故事〉,《臺灣文藝》91,1984年11月,頁158-164 。
林保淳:〈呂洞賓形象論--從劍俠談起〉,《淡江大學中文學報》3期,1996年12月,頁41-79。
林保淳:〈八仙法器異說考〉,《東亞文化研究》第八輯,2006年8月,頁413~432。
林彥如:〈澎湖「彭祖公的故事」試探〉,《澎湖縣文化局季刊》29,民2002年12月,頁24-27 。new window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13,2005年12月,頁59-93。new window
林國義:〈《醉八仙》在傳統劇種間的文化風貌探討〉,《屏東文獻》9期,2005年12月,頁38-103。
林淑卿:〈說故事動人心--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壁畫故事之淵源概述〉,《臺灣學研究》5期, 2008年6月,頁74-96。new window
林雪鈴:〈宗教與非宗教的共構--論神仙文學之創作〉,《應華學報》2, 2007年6月,頁109-139 。new window
林雪鈴:〈俗世願望的鏡影:神仙及其文學書寫之人文意涵研究〉,《文學新鑰》7, 2008年6月,頁17-36 。new window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的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3 ,2005年9月,頁511-568 。new window
林瑋嬪:〈臺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臺灣人類學刊》1:2 ,2003年12月,頁115-147 。new window
林瑤棋:〈台中圳堵張氏家族的移民史〉,《歷史月刊》,2002年5月,頁7。
林鋒雄:〈宜蘭「本地歌仔」的調查與研究〉,《民俗曲藝》148期,2005年6月),頁248~281。new window
林鍾隆:〈寓言、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中國語文》51:5=305,1982年11月,頁13-18 。
邱煇塘:〈官田西庄之俗諺〉,《台灣學研究通訊》第二期,2006年12月,頁113~124。new window
金榮華:〈臭頭皇后和臭頭皇帝--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縣文化局季刊》29,2002年12月,頁18-22 。new window
芶波:〈道教與神魔小說〉,《宗教哲學》,第六卷第四期,2000年12月,頁162~172。new window
姜佩君:〈談民間故事的採錄〉,《澎專學報》2,1998年7月,頁71-80。
建雲:〈有水斯有財:葫蘆墩圳的滄海桑田〉,《臺灣月刊》,2004年11月,頁62~64。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空間、力與社會》,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new window
施翠峰:〈臺灣民間故事的發展及其內容〉,《漢學研究》8:1=15,1990年6月,頁677-681 。new window
洪健榮:〈風水習俗與清代台灣區域開發的互動〉,《臺灣文獻》第五十七卷第一期,2006年3月,頁226~254。new window
洪健榮:〈明鄭治臺前後風水習俗在臺灣社會的傳佈〉,《臺南文化》60, 民2006年6月,頁16-52 。
洪健榮:〈風水葬俗在清代臺灣社會的版圖擴張及區域特性〉,《臺北文獻直字》157 ,2006年9月,頁95-149 。new window
洪健榮:〈當「風水」成為「禍水」--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糾紛-上-〉,《臺南文化》61, 2007年2月 ,頁27-54 。
祈連休:〈試論中國機智人物故事中的類型故事〉,《民俗曲藝》111,1998年1月,頁45-60 。new window
胥端甫:〈臺灣民間故事的研究〉,《臺灣風物》10:5 ,1960年5月,頁10-17 。new window
胡怡君:〈臺灣民間故事圖畫書的藝術表現--以曹俊彥的作品為例〉,《兒童文學學刊》10,2003年11月,頁45-69 。new window
胡長茵:〈試論民間故事中「朱洪武」的形象〉,《豐商學報》12 ,2007年6月,頁81-94。
胡新生:〈古代巫術靈物的厭勝辟邪法術〉,《歷史月刊》第248期,2008年9月,頁51。
范純武:〈評Paul Katz, ?Images of the Immortal--The Cult of Lu Dongbin at the Palace of Eternal Joy?〉,《新史學》12:4,2001年12月,頁207-218。
孫愛玲:〈華文教學與民間文化〉,《華文世界》102 ,2008年12月 ,頁134-139 。new window
徐之卉:〈白蛇故事與白蛇戲曲的流變〉,《臺藝戲劇學刊》1, 2005年7月,頁48-67 。new window
浦江清:〈八仙考〉,《清華學報》11:1,1936年1月,頁89-136。
秦丘:〈民間故事的製作〉,《幼獅文藝》35:2,1972年2月,頁200-212 。
高木森:〈神仙思想與秦漢時代的畫像藝術-上-〉,《故宮文物月刊》7:5=77民,1989年8月,頁22-29 。new window
高木森:高木森:〈神仙思想與秦漢時代的畫像藝術-下-〉,《故宮文物月刊》7:6=78,1989年9月,頁118-127 。new window
高明瑋:〈「呂蒙正」歌仔冊之研究──兼論其與本地歌仔「呂蒙正」之關聯〉,《台灣民俗藝術彙刊》第1期,2004年10月,頁1~22。
婁子匡:〈變Transformation〉,《文史薈刊》1,1959年,頁11-17 。
婁子匡:〈臺南民間故事漫譚〉,《南瀛文獻》8, 1972年12月,頁29-45 。
張俐雯:〈八仙人物淵源考述〉,《高雄工學院學報》1期,1994年6月,頁197-216。
張國興:〈日本殖民統治時代(1895-1945年)臺灣社會的變化〉,《現代學術研究》5,1993年1月,頁189-201 。
張清榮:〈由「白水素女」故事的演變談民間故事的研究範疇〉,《國語文教育通訊》8,1994年6月,頁16-30 。
張維用:〈八仙過海﹣﹣關於八仙〉,《國文天地》8:1=85,1992年6月,頁54-58。new window
張劍葳:〈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厭勝文化〉,《二十一世紀》104, 2007年12月,頁89-100 。new window
曹俊彥口述、羅琳整理:〈從視覺藝術來看民間故事圖畫書〉,《精湛》19,民1993年7月,頁72-74 。
莊宏誼:〈鍾、呂的仙道思想初探--以「小乘安樂延年法」為主的討論〉,《輔仁宗教研究》5期,2002年6月,頁229-250。
許達然:〈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23,1996年7月,頁1-81 。new window
郭立誠:〈八仙故事與戲曲小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3,1984年12月,頁57-63。new window
郭伶芬:〈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探索〉,《 台灣人文生態研究》第3卷第1期,頁92。
郭英三:〈台南柳營「大路東庄」敗莊傳說群的探討〉,《東亞文化研究?南台灣地方傳說研究專號(上)》第九輯,2007年8月。
郭振昌:〈泉、福州神像雕刻的基本認識(木雕部份)〉,《雄獅美術》91,民1978年9月,頁66-72 。
陳主顯:〈民間故事的神學解釋﹣﹣以孟姜女故事為討論的事例〉,《臺灣神學論刊》13,1991年3月,頁65-84 。new window
陳志梧:〈我所知牠的二三事--臺灣城鄉地景的神話學〉,《空間》73,1995年8月,頁16-25 。
陳秀琪:〈客家民間故事的跨國性〉,《國文天地》17:2=194,2001年7月,頁23-29 。new window
陳炎正:〈臺中地方早期移民社會與譜牒及宗祠建構〉,《臺灣源流》,2004年3月,頁26。
陳勁榛:〈澎湖曾元步先生:能久親王傳說--講述過程敘事現象析例〉,《澎湖縣文化局季刊》34,民93.03,頁4-22 。new window
陳昭明:〈我國的神像造型〉,《中國手工業》64期,1964年2月,頁8~9。
陳玲玲:〈八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12,1978年12月,頁59-64。
陳玲玲:〈元明雜劇中的八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2:10,1979年10月,頁44-56 。
陳玲玲:〈臺灣扮仙戲中的八仙〉,《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4:6,1981年6月,頁46-61。
陳香:〈既逸又俠遊戲人間的呂洞賓〉,《東方雜誌》17:11,1984年5月,頁68-72。
陳萬鼐:〈從「藍采和」雜劇談元代戲班優伶的生活情形〉,《臺灣戲專學刊》9期,2004年7月,頁347-366。new window
陳萬鼐:〈從《藍采和》雜劇談元代戲班的「伶倫門戶」〉,《臺灣戲專學刊》10期,2005年1月,頁93-114。new window
陳萬鼐:〈元佚名《藍采和》雜劇的著作年代及其傳本考〉,《國家圖書館館刊》94:1,2005年6月,頁165-187。new window
陳萬鼐:〈元代優伶與士夫交遊考?〉,《臺灣戲專學刊》12期,2006年1月,頁19-47。new window
陳萬鼐:〈八仙的美學〉,《故宮文物月刊》296期,2007年11月,頁100-107。new window
陳鈴琴:〈死生之境--臺南南郊竹溪沿岸墳場地景之文化與構成分析〉,《南瀛文獻》4,2005年9月,頁213-223。
陳德智:〈日治前期臺灣社會與國家:以豐原地區的保正為例〉,《臺灣人文(師大) 》10 ,2005年12月,頁55-67 。
陳麗文:〈文化的斷裂與延續:以臺灣社會為例〉,《空大人文學報》16 ,2007年12月 ,頁79-112 。new window
陳麗娜:〈「蛇郎」故事在臺灣的流傳與變異〉,《美和專校學報》16,1998年6月,頁187-200 。
陳麗娜:〈中國傻女婿故事試探〉,《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1,2002年9月,頁94-110 。
陳麗娜:〈中國民間故事中的龜〉,《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3:1,2004年4月,頁107-123 。
陳麗娜:〈從屏東「崔文帥與七姑星」看中國民間故事的變易性〉,《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3:2,2004年10月,頁251-262 。
陳麗娜:〈論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後母〉,《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2:1,2003年4月,頁141-157 。
陳麗禎:〈白蛇故事中的兩性關係〉,《國文天地》23:10=274, 2008年3月 ,頁72-76 。new window
傅志翔:〈韓湘子〉,《史蹟勘考》7期,1979年6月,頁80-87。
嵇童:〈壓抑與安順--厭勝的傳統〉,《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頁28-35 。
彭衍綸:〈「白賊七的趣話」本事與人物心理淺論〉,《臺北文獻直字》122,1997年12月,頁203-234 。
彭衍綸:〈臺灣民間故事「白賊七」的早期流傳〉,《歷史月刊》114,1997年7月,頁90-93 。
彭衍綸:〈白賊七故事在臺灣的演變〉,《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4:2,1997年12月,頁82-97 。
彭衍綸:〈臺灣白賊七故事探源〉,《景文技術學院學報》9,1998年7月,頁29-44 。new window
彭衍綸:〈淺論臺灣民間故事發展概況〉,《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5, 1998年12月,頁109-121 。
彭衍綸:〈臺灣地區所見白賊七故事的搜羅與整理〉,《景文技術學院學報》9:3,1999年4月,頁31-36 。new window
彭衍綸:〈日治時期(1895~1945)日文臺灣民間故事集重要性試論--以漢族為主〉,《臺灣文學學報》12 ,2008年6月,頁103-142 。new window
曾子良:〈基隆俚諺之蒐集及其內容〉(上),《國文天地》17卷3期,2001年8月,頁19~25。
曾子良:〈基隆俚諺之蒐集及其內容〉(中),《國文天地》17卷4期,2001年9月,頁78~83。
曾子良:〈基隆俚諺之蒐集及其內容〉(下),《國文天地》17卷4期,2001年10月,頁58~63。
曾永義:〈從西施髦梁祝--略論民間故事的基型觸發和孳乳展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3:3,1980年3月,頁11-16。new window
曾淑姿:〈「牛郎織女」、「董永」民間故事中織女形象的初探〉,《東吳中文系刊》19 ,1993年,頁15-23 。
焦國模〈造船與熬腦〉,《臺灣林業》34卷第5期,2008年10月。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第44卷第3期,1994年,頁13-49。new window
集雙齋主:〈從民間故事談節令票〉,《新光郵鈔》161,1980年11月,頁4-5 。
黃小琪〈屏東先鋒堆(萬巒)客家地方傳說初探〉,《東亞文化研究?南台灣地方傳說研究專號(上)》第九輯,2007年8月,頁295~316。
黃月銀:〈明華園「劍神呂洞賓」的美學義涵〉,《臺灣人文》(師大)9期,2004年12月,頁15-30。
黃玉緞:〈從澎湖「甘羅的故事」看民間文化對故事情節的影響〉,《澎湖縣文化局季刊》29,2002年12月,頁28-33 。new window
黃有志:〈傳統風水的當代詮釋:「民俗風水」與「環境風水」〉,《高雄師大學報》第十期,頁301~325。new window
黃東陽:〈顛狂的真相--《濟公全傳》所呈顯濟公「狂行勸喻」之思維模式及其社會意義〉,《新世紀宗教研究》7:2 ,2008年12月,頁57-101 。new window
黃孫權:〈「地景理念」二重性的歷史爭論〉,《空間》68,1995年3月,頁100-103 。
黃崇鐵:〈牡丹的吉祥圖意與其象徵意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6年4月,頁22~25。new window
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食貨月刊》11:1,1981年4月;又11:2,1981年5月。
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第16卷第25期,1998年2月,頁61~78。new window
黃藿:〈當前臺灣社會的精神處境〉,《社會文化學報》18,2004年6月,頁21-37 。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花蓮縣:靜思精舍,1997年10期。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花蓮縣:靜思精舍,1997年11期。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花蓮縣:靜思精舍,1998年4期。
楊玉君:〈民間故事中反映的祭灶心理〉,《民俗曲藝》65,1990年5月,頁52-59 。new window
楊振良:〈「孟姜仙女寶卷」所反映的民間故事背景〉,《漢學研究》8:1=15,1990年6月,頁135-147 。new window
楊富斗、楊及耕:〈金墓磚雕叢探〉,《文物季刊》,1997年第四期。
葉玟芳:〈銅鏡避邪內涵之探討〉,《藝術論壇》4 ,2006年5月,頁175-190 。
葉程義:〈八仙考述〉,《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0期,1979年12月,頁38-39。new window
董芳苑:〈臺灣社會諸宗教的醫療倫理〉,《臺灣醫學人文學刊》6:1/2 ,民2005年9月,頁157-165 。new window
詹石窗:〈明代的神仙道化劇考論〉,《道教學探索》9,1995年12月,頁396-412 。
過偉:〈姜佩君的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澎湖縣文化局季刊》29,民2002年12月,頁2-17 。new window
廖宏昌:〈田螺姑娘民間故事之演化及流佈〉,《中國工商學報》10,1990年6月,頁67-78。
廖哲強:〈鄉村地景轉變初探--以澎湖石滬為例〉,《澎湖縣文化局季刊》51 ,2008年6月,頁96-106 。new window
趙御均:〈〈中國民間故事型式〉與《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初探〉,《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集刊》2 ,2007年11月 ,頁137-151 。
劉三豪:〈臺灣神像〉,《藝術家》24,1977年5月,頁144-147 。
劉士永:〈醫療、疾病與臺灣社會的近代性格〉,《歷史月刊》201,2004年10月,頁92-100 。
劉文三:〈臺灣神像的雕造〉,《藝術家》60,1980年5月,頁106-113 。
劉向仁:〈試論元雜劇中幾齣有關呂洞賓的度脫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7期,1981年5月,頁30-38。
劉秀美:〈澎湖民間故事中的艱困意識〉,《澎湖縣文化局季刊》34,民2004年3月,頁24-38 。new window
劉邦鎮:〈臺灣文學的八仙過海〉,《臺灣文藝》155期,1996年6月,頁5-14。
潘朝陽、池永歆:〈康熙時期臺灣社會文化空間:朱一貴事變為軸的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7,1997年11月,頁11-44 。new window
蔡林波:〈「神仙亦人」:道教人本思想管窺〉,《宗教哲學》41 ,2007年9月,頁15-24 。new window
蔡玫芬:〈中國最可愛的神仙:八仙〉,《故宮文物月刊》1:7=7,1983年10月,頁69-75 。new window
鄭土有:〈仙話: 神仙信仰的文學〉,《中外文學》19:7=223,1990年12月,頁111-124 。new window
鄭明進:〈擅長用水墨畫民間故事--楊永青〉,《雄獅美》術288,1995年2月,頁85-89 。
鄭美惠:〈臺灣「屙屎嚇番」傳說及「大人國」民間故事之探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 ,2006年10月,頁121-146 。new window
鄭清文:〈民間故事的改寫〉,《文學臺灣》43,2002年7月,頁45-47 。new window
鄧詩豪:〈臺灣道教神像的視覺表現研究--以三級以上古蹟廟宇為例〉,《臺灣美術》62,2005年10月,頁16-29 。new window
鄧歟:〈八仙酒令牌和八仙酒令〉,《漢聲》38期,1992年2月,頁67-70。
蕭新煌:〈臺灣社會生活變遷〉,《中國統計通訊》11:11,2000年11月,頁10-13 。
蕭瓊瑞:〈人神之際〉,《藝術家》58:1=344,1994年1月,頁256-261 。
應裕康:〈神仙思想與通俗文學〉,《高雄師大學報》3,1992年3月,頁33-59 。new window
謝宗榮:〈厭勝物所反映的臺灣民間信仰空間觀念〉,《臺北文獻直字》124,1998年6月,頁131-160 。
謝宗榮:〈臺灣傳統厭勝物的信仰意涵與藝術風貌〉,《臺北文獻直字》123,1998年3月,頁107-170 。
謝宗榮:〈臺灣傳統空間厭勝物的藝術風貌〉,《歷史月刊》132,1999年1月,頁51-58 。
謝宗榮:〈寺廟藝術(3)--臺灣的神像藝術〉,《臺灣工藝》9,2001年10月,頁98-108 。
謝宗榮:〈臺灣神像藝術〉,《陶藝》42,2004年1月,頁72-77 。
謝宗榮:〈宗教藝術在道教醮典中的運用--以大龍峒保安宮癸未年三朝慶成福醮為例〉,《文資學報》2, 2006年1月,頁37-69 。new window
謝貴文:〈臺灣民間故事〈林半仙〉初探〉,《高市文獻》20:3 ,2007.09,頁145-162 。
謝貴文:〈報恩、報仇與報應--臺灣民間故事〈林半仙〉再探〉,《高市文獻》21:3,2008.09 ,頁102-115 。
鍾宗憲:〈劉守華《中國民間故事史》與兩種「中國民間文學史」的比較--兼論臺灣地區大學的民間文學課程〉,《輔仁國文學報》21 ,1995年7月,頁281-319 。new window
簡炯仁:〈「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清據與日據臺灣社會發展模式互異之探討〉,《臺灣風物》43:4,1993年,頁113-144 。new window
簡榮聰:〈臺灣土地信仰面面觀〉,《台灣史蹟》第39期,2001年12月,頁141~188。
羅錦堂:〈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封面說明)〉,《大陸雜誌》12:8,1956年4月30日,頁32。
譚達先:〈評劉守華著《中國民間故事史》〉,《漢學研究》18:2=37 ,2000年12月,頁433-439 。
蘇雪林:〈<趣味民間故事> 自序〉,《中國語文》56:6=336,1985年6月,頁4-7。

參、學位論文
丁殊嫣:《光復以來的埔里產業》,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2001年6月。
林千惠:《北管扮仙戲「劇」與「樂」之研究: 以「大醉八仙」和「三仙白」為例》,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佳驊:《臺灣八仙文化內涵與造型藝術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2月。
柯榮三:《有關新聞事件之台灣歌仔冊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文車:《日治時期台灣福佬歌謠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黃世文:《詹文贊的福路《大醉八仙》排場之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張俐雯:《八仙故事淵源考述》,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