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該往處去?--知識社群的思考
書刊名:政治科學論叢
作者:蔡文軒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Wen-shue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29
頁次:頁123-158
主題關鍵詞:公平市場自由主義老左派知識社會學效率國家新左派新權威主義EfficiencyEqualityLiberalismMarketNeo authoritarianismNew LeftOld leftSociology of knowledgeSta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6
  • 點閱點閱:77
期刊論文
1.董立文(19960400)。從《第三隻眼睛看中國》評估中共新「左」派。東亞季刊,27(4),6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曉光(2003)。中國特殊論:對中國大陸25年改革經驗的反思。戰略與管理,2003(4),56-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功秦(2002)。中國後全能型的權威政治。戰略與管理,2002(6),8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汪暉(20010600)。「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根源及其批判--再論當代中國大陸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臺灣社會研究,42,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功秦(20041200)。中國大陸的發展型權威政治演變的過程及其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47(4),107-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紹光、胡鞍鋼、丁元竹(2002)。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52,2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hlapentokh, D.(2002)。Post-Mao China: An Alternative to 'The End of History'?。Communist & Post-Communist Studies,35(3),237-268。  new window
8.卞悟(1996)。淮橘為枳,出局者迷:評中國式的「新左派」與「後學」。二十一世紀(香港),33,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力雄(2000)。中國社會底層的「毛澤東情節」與潛動。當代中國研究,3,94-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思睿(2002)。新權威主義與新左派的歷史根源:評汪暉的「再論當代中國大陸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當代中國研究,3,106-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方紹偉(2003)。經濟學與主體性。二十一世紀(網絡版),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石之瑜(2001)。中國民主文化的再詮釋:開拓現代性辯論中的主體論述空間。中國事務,4,58-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任劍濤(2001)。甚麼是當代中國自由主義的共同底線?。二十一世紀(香港),68,20-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何秀怡(1996)。學術分歧還是政見之爭?中國「新左翼」的標籤與實踐。明報月刊,31(1),1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何清漣(1999)。中國改革的歷史方位。當代中國研究,1,3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和(2004)。中國大陸的改革路徑與意涵。中國大陸研究,47(4),1-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三元(1991)。如何在中國實現民主福利國家:評王紹光「建立一個強有力民主國家」一文。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論文,7,24-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汪暉、張天蔚(1999)。文化批判理論與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問題。战略与管理,4,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姚新勇、王世誠(2000)。虛擬的「路線鬥爭」:關於「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的思考。文艺争鸣,1,4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友漁(2000)。評中國九十年代的「新左派」。當代中國研究,4,3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秦暉(2000)。當代中國的「主義」與「問題」。當代中國研究,4,1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秦暉(2000)。「第三條道路」,還是共同底線。二十一世紀(香港),61,106-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秦暉(2000)。不講邏輯的「經濟學」:關於公正問題的經濟學論爭,上。中國社會科學季刊,31,137-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華(2000)。鞍鋼憲法的歷史真實與「政治正確性」。二十一世紀(香港),58,62-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崔之元(1996)。新權威主義與西方民主以外的選擇:探討非政黨是競爭選舉制度。明報月刊,36(1),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康曉光(1999)。經濟增長、社會公正、民主法治與合法性基礎。战略与管理,4,72-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康曉光(2002)。中國:改革時代的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當代中國研究,3,29-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單正平(2004)。現代中國的自由主義。當代中國研究,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軍寧(2000)。自由與公正:對若干詰難的回答。當代中國研究,4,5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蕭功秦(1998)。從「社會主義初階論」看中國意識型態的轉型-兼論鄧後時期中國政治發展的可能性。當代中國研究,4,4-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蕭功秦(200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政治中的自由派與保守派:兩極衝突及其歷史後果。當代中國研究,2,6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羅曉南(1999)。九0年代「反西方思潮」理路探源-從「後學」論爭談起。東亞季刊,31(4),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蘇紹智(1999)。集權政治體制的形成及其制度性後果。當代中國研究,2,108-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Gong, Ting、Chen, Feng(1991)。Neo-Authoritarian Theory in Mainland China。Issues & Studies,27(1),84-98。  new window
35.Fewsmith, Joseph(1995)。Neoconservatism and the End of the Dengist Era。Asian Survey,35(7),635-651。  new window
36.Petracca, Mark P.、Xiong, Mong(1990)。The Concept of Chinese Neoauthoritarianism: An Exploration and Democratic Critique。Asian Survey,30(11),1099-1117。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紀霖(2002)。兩種民主的反思平衡:對於「自由主義」與「新左派」論戰的反思。香港。307-3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任劍濤(2004)。中國現代思想脈絡中的自由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功秦(2008)。歷史拒絕浪漫:新保守主義與中國現代化。台北:致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erger, Peter L.、Luckmann, Thomas(1990)。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New York:Anchor Bk.s.。  new window
4.楊繼繩(2004)。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香港:特區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立誠、凌志軍(1998)。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Rawls, John、李少軍、杜麗燕、張虹(2003)。正義論。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英明(1995)。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臺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崔之元(1997)。第二次思想解放與制度創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清漣(1998)。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汪暉(2000)。死火重溫。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凌志軍(2003)。變化:1990~2002年中國實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Nathan, Andrew J.、柯洛漪(2000)。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Nozick, Robert(1974)。Anarchy, State and Utopia。Blackwell。  new window
14.王紹光、胡鞍鋼(1994)。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紹光(1997)。挑戰市場神話。挑戰市場神話。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耿曙(2002)。東西不平等的起源:國家、市場、區域開發。21世紀中國,卷一:西部大開發。臺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吳稼祥(2004)。聯邦化:中華第三共和國之路。聯邦化:中華第三共和國之路。紐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紹光(2002)。左腦的思考。左腦的思考。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Dunleavy, Patrick、O'Leary, Brendan(1994)。國家論。國家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Hartz, Louis(2003)。美國的自由主義傳統:獨立革命以來美國政治思想闡釋。美國的自由主義傳統:獨立革命以來美國政治思想闡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Huntington, Samuel P.(1994)。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Joseph, William A.(1989)。極左思潮與中國1958-1951。極左思潮與中國1958-1951。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Nove, Alec(1991)。可行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可行的社會主義經濟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Okun, Arthur M.(1987)。平等與效率。平等與效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Schweickart, David(2000)。市場社會主義:一個辯護。市場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者的爭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山(1994)。第三隻眼睛看中國。第三隻眼睛看中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山(1995)。第四隻眼睛看中國。第四隻眼睛看中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紹光(1992)。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民主國家-兼論「政權形式」與「國家能力」的區別。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論文第一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超華(2004)。歧路中國:當代中國頂尖知識份子探索歧路中的中國。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毛壽龍(2003)。自由主義與「新左派」之爭之評論。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任賾(2003)。中國的「新左派」是「自由左派」嗎?。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慎之、何家棟(2000)。中國的道路。中國的道路。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國光(1994)。變革中的國家能力-一個悖論和三種能力。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吳敬璉(2004)。當代中國經濟改革。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吳稼祥(1989)。新權威:通過市場化開往民主化的特別快車。新權威主義-對改革理論綱領的論爭。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吳稼祥(1991)。新權威主義評述。新權威主義:對中國大陸未來命運的論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吳稼祥(1991)。再談新權威主義。新權威主義:對中國大陸未來命運的論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汪暉(2003)。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汪暉(2004)。新批判精神。歧路中國:當代中國頂尖知識份子探索歧路中的中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阮銘(1991)。二十一世紀與中國民主-在「二十一世紀中國」首屆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新權威主義:對中國大陸未來命運的論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胡鞍鋼(2004)。平等與效率。歧路中國:當代中國頂尖知識份子探索歧路中的中國。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胡鞍鋼(2005)。對中國之路的初步認識。中國與全球化:華盛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徐賁(2006)。後極權和當代中國「問題」。思潮的探索。臺北市。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徐友漁(1999)。徐友漁文選:自由的言說。徐友漁文選:自由的言說。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徐友漁(2003)。一評90年代「新左派」:制度創新與國情。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祖治國(1998)。9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保守主義-觀察未來中國大陸民主主義發展的重點。9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保守主義-觀察未來中國大陸民主主義發展的重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秦暉(1999)。中國現代自由主義的理論商榷。問題與主義。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馬克思、恩格斯(1995)。德意志意識型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炳九(1989)。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過程與協調。新權威主義-對改革理論綱領的論爭。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楊小凱(1988)。一位獨立知識份子對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看法。中國知識份子論政治、社會、經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齊墨(1991)。新權威主義論戰述評。新權威主義:對中國大陸未來命運的論爭。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鄧小平(2002)。計劃與市場都是發展生產力的方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鄧小平(2002)。關於農村政策問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鄧小平(2002)。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劉杰(2006)。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06年。中國政治發展進程:2006年。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韓毓海(2003)。漫長的革命-毛澤東的社會主義。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蕭功秦(1989)。過渡權威論與中國的改革運動。新權威主義-對改革理論綱領的論爭。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蕭功秦(2003)。「新左派」與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思想分化。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Davies, Gloria(2001)。The Self-made Map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ity。Voicing Concerns: Contemporary Chinese Critical Inquiry。0。  new window
60.Misra, Kalpana(2001)。Curing the Sickness and Saving the Party: Neo-maoism and Neo-conservatism in the 1990s。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1989-2000。Armonk, NY。  new window
61.Teiwes, Frederick C.(2000)。The Chinese State in the Post-Mao Era。The Modern Chinese State。New York。  new window
62.Zhang, Xudong(2001)。The Making of the Post-tiananmen Intellectual Field: A Critical Overview。Whither China? Intellectu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0。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國光(1998)。以理性民族主義抗衡「圍堵中國」。全球關係中的中國處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紀霖(2000)。社會民主主義的歷史遺產。知識分子立場:自由主義之爭與中國思想界的分化。長春:時代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信賢(2003)。區域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臺北:揚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思睿(2003)。今日中國的左派光譜。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甘陽(2003)。中國自由左派的由來。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友漁(2003)。二評90年代「新左派」:中國的現代性與批判。思潮:中國「新左派」及其影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