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76-1985:大陸文革小說研究
作者:黃淑祺
作者(外文):Huang,Shu Ch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唐翼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文革小說敘事現實主義毛文體現代漢語尋根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2
本論文主要選擇文革結束後,以「文革」此一歷史階段作為主要寫作題材的小說為研究對象。「小說」是中國當代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形式之一,更是新時期文學的主潮,因此本論文選擇從「小說」這種文體作為觀照文革的視角。文本的時間跨度設定在1976-1985年間,橫跨新時期文學從傷痕、反思、改革到尋根的幾個重要文學階段。
第一章導論。在「文革」與「文革小說」相關論述的背景資料分析下,說明主要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梳理毛澤東思想與其文藝大眾化的成果——毛文體的建構過程以及毛文體在中國當代文學中引起的相關問題。第三章透過新時期初期主要文藝思潮及論爭資料的彙整,重新建構1976-1985年間的文學現場,並指出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在新時期的發展脈絡,以便與第四章、第五章的文本分析互為對照。
第四章開始,側重在實際上的小說文本分析。首先討論文學對「文革」苦難的控訴,小說透過愛情、家庭倫理悲劇的指控,召喚大寫的人與「人道主義」。此外,文革作為長達十年的政治苦難,如何在新時期的「時間觀」中被排除於革命時間之外,並以此歷史敘述修復黨國的政治傷痕,並塑造「四化」新人,是此章重點。第五章則討論疾病隱喻與主體修復,分析知識份子、改革新人與紅衛兵/知青一代人在新時期的「新型社會關係」中,如何療癒自身,並在新時期社會中再造主體。然而個人主體並未在黨國的拯救中獲得療癒,文革創傷在一代新人身心留下難以抹除的罪責感。本章並試圖從紅衛兵小說的文本分析中,探討何以紅衛兵一代人拒絕懺悔,以及懺悔失效的原因,以此說明政治力對文學的規範作用,其結果是造成小說成為一種「不可靠敘述」。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全文,並指出並未痊癒的文革創傷在日後的「家常化」以及創傷延宕與固著(fixed)的現象,以此聯繫到1985年以後未竟的文革敘事。
一、作家專著

(一)單篇作品
王 蒙:〈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人民文學》(1956年第9期),頁29-43。
王願堅:〈足跡〉,《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頁48-50。
王願堅:〈標準〉,《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頁51-52+27。
李國文:〈車到分水嶺〉,《人民文學》(1980年第6期),頁3-6。
徐光耀:〈望日蓮〉,《人民文學》(1977年第3期),頁30-41。
張一弓:〈黑娃照相〉,《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頁4-11。
張抗抗:〈北極光〉,《收穫》(1981年第3期),頁4-61。頁56
葉文玲:〈丹梅〉,《人民文學》(1977年第3期),頁13-18。
葉文玲:〈沒有發現新問題〉,《人民文學》(1984年第12期),頁34-41。
賈大山:〈取經〉,《河北文學》(1977年第3期),《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轉載),頁74-79。
鄒志安:〈工作隊長張解放〉,《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頁53-61。
劉賓雁:〈人妖之間〉,《人民文學》(1979年第9期),頁83-102。
劉賓雁:〈本報內部消息〉,《人民文學》(1956年第6、10期),頁6-21;頁48-59。
劉賓雁:〈在橋梁工地上〉,《人民文學》(1956年第4期),頁1-17。
蕭育軒:〈心聲〉,《人民文學》(1977年第4期),頁14-35。
叢 深:〈祝你健康〉,《劇本》(1963年Z1期),頁2-43。
葉文福:〈祖國啊,我要燃燒〉,《文匯增刊》(1980年第3期)。
葉文福:〈將軍,不能這樣做〉,《詩刊》(1979年第8期),頁50。
葉文福:〈將軍,好好洗一洗〉,《蓮池》(1981年第1期)。

(二)小說/文集/傳記
上海市署國營農場三結合創作組:《農場的春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
中國建設出版社編輯部:《震撼人心的四篇爭鳴小說選》(北京:中國建設出版社,1989年)
孔捷生:《大林莽》(廣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5月)
王 朔:《王朔文集‧純情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2年7月)
王 朔:《王朔文集‧摯情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2年7月)
王 朔:《王朔文集‧諧瘧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2年7月)
王 朔:《王朔文集‧矯情卷》(北京:華藝出版社,1992年7月)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第二卷(雜文:我的精神家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王小波:《青銅時代‧萬壽寺》,(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年3月)
王 蒙:《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廣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5月)
王 蒙:《王蒙自傳(第二部:大塊文章)》(廣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4月)
王 蒙:《王蒙自傳(第三部:九命七羊)》(廣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4月)
王 蒙:《王蒙集》(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年9月)
王安憶:《啟蒙時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4月)
北 島(趙振開):《波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年初版,1991年再版)
北 島:《波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修訂新版)
古 華:《芙蓉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11月初版,2005年12月)
史鐵生:《史鐵生精選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2月)
成仿吾:《成仿吾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5年1月)
艾 偉:《身心之毒》(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6月)
竹 林:《生命的酒杯》(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
竹 林:《生活的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8月初版,2013年1月新版)
余 華:《十八歲出門遠行》(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10月)
余 華:《許三觀賣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5月)
余 華:《世事如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 華:《活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 華:《戰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 華:《我膽小如鼠》(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 華:《現實一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 華:《鮮血梅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 華:《黃昏裡的男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余 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余 華:《在細雨中呼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
余 華:《兄弟》(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11月)
余 華:《兄弟》(下)(台北:麥田出版社, 2006年4月)
余 華:《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1月)
李 銳:《厚土》(台北:洪範書店,1988年10月)
李 銳:《舊址》(台北:洪範書店,1993年2月)
李 銳:《無風之樹——行走的群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李 銳:《萬里無雲——行走的群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
李舫舫:《我倆——北京玩主在紐約》(北京:群眾出版社,1995年6月)
李舫舫:《我倆——一九九三》(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汪 雷:《劍河浪》(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創作叢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
林斤瀾著/鄧九平編:《林斤瀾文集一:小說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林斤瀾著/鄧九平編:《林斤瀾文集二:小說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月)
林斤瀾著/鄧九平編:《林斤瀾文集三:小說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林 白:《致一九七五》(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11月)
阿 城:《棋王樹王孩子王》(台北:新地出版社,1999年9月第24版)
阿 城:《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范小青:《香火》(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9月)
姜 戎:《狼圖騰》(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5年1月)
郁達夫著/吳秀明主編/李杭春編:《郁達夫全集(全十二卷)》第八卷 雜文(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4月初版,2000年11月初版六刷)
高行健:《沒有主義》(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2001年2月初版第三刷)
高行健:《高行健短篇小說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6月)
高行健:《論創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4月初版,2011年2月初版第三刷)
高曉聲:《高曉聲1983年小說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年12月)
張抗抗:《分界線》(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創作叢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
張承志:《金牧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再版)
張承志:《金草地》(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張炯主編/丁玲著:《丁玲全集》全12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賢亮:《中國文人的另一種思路》(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8年2月)
張賢亮:《青春期》(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7月)
張賢亮:《張賢亮小說自選集》,(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年)
張賢亮:《張賢亮中短篇精選》(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
張賢亮:《感情的歷程》(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再版)
張賢亮:《寫小說的辯證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10月),
梁曉聲:《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台北:泰電電業,2006年6月)
梁曉聲:《紅暈》(又名《紅色驚悸》)(台北:泰電電業,2006年11月)
梁曉聲:《今夜有暴風雪》(上海:文匯出版社,2009年6月)
莫應豐:《將軍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6月初版,2010年1月第
陳 村:《從前》(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
陸文夫:《美食家》(台北:新地出版社,1988年12月)
殘 雪:《黃泥街》(台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9月)
賀敬之、丁毅等著:《白毛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7月,原作於1944年,此版本根據原作者1962年修改版印行)
葉 辛:《蹉跎歲月》(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1月)
葉兆言:《我們的心多麼頑固》(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3月)
葉兆言:《沒有玻璃的花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3月)
靳 凡:《公開的情書》(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86年9月)
蔣光慈:《蔣光慈文集(全四卷)》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
蕭 軍:《蕭軍全集》第12卷(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6月)
閻連科:《四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閻連科:《我的現實‧我的主義:閻連科文學對話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閻連科:《為人民服務》(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閻連科:《夏日落》(台北:聯經出版社,2010年1月)
閻連科:《堅硬如水》(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閻連科:《最後一個女知青》(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年8月)
閻連科:《發現小說》(台北:印刻出版社,2011年10月)
韓少功:《大題小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韓少功:《山南水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韓少功:《同志時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韓少功:《在後臺的後臺》(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韓少功:《爸爸爸——韓少功作品精選集》(台北:正中書局,2005年1月)
韓少功:《馬橋詞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韓少功:《報告政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韓少功:《暗示》(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韓少功:《歸去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5月)
叢 深:《千萬不要忘記》(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64年3月)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3卷(文學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1月)
禮 平:《晚霞消失的時候》(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1年初版,2011年1
月再版)

(三)作品選集
人民文學編輯部編:《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作品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1月)
人民文學編輯部編:《1979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5月)
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選編:《新時期爭鳴作品叢書:黑玫瑰》(長春:時代文 藝出版社,1986年10月初版,1992年1月四刷)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1980年短篇小說年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文藝報編輯部編:《1977-1980全國獲獎中篇小說集》(上、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1982年7月初版二刷)
白樺等著/阿老編註:《大陸傷痕文學選集3:苦戀》(台北:遠流出版社,1982年4月)
李克定等著/阿老編註:《大陸傷痕文學選集1:疙瘩媽告狀》(台北:遠流出版社,1982年4月)
李劍等著/阿老編註:《大陸傷痕文學選集2:醉入花叢》(台北:遠流出版社,1982年4月)
李敬澤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第十三集‧短篇小說卷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4月)
孝英、余同、理晴選編:《中國幽默小說選》(當代卷一 1979-1985)(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12月)
郭沫若、周揚編:《紅旗歌謠》(北京:紅旗雜誌社社,1964年版)
劉文田、丁茂遠主編:《當代短篇小說名篇賞析》(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7年)。


二、文獻資料

(一)史料文獻
人民日報社論〈文匯報一個時期的資產階級方向〉(1957年6月14日),第1版。
人民日報社論〈這是為什麼?〉(1957年6月8日),第1版。
丁 玲:〈田保霖〉,《解放日報》(1944年6月30日),第4版。
丁 玲:〈我們需要雜文〉,《解放日報》(1941年10月23日),文藝副刊。
任 平:〈一幫禍國殃民的害人蟲——批判“四人幫”破壞抓革命促生產的罪
江 青:〈談京劇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人員的座談會上的講話〉,《紅旗》(1967年第6期),頁25-27。
西 戎:〈《講話》引我走向生活〉,《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2期),頁106-107。
束 為:〈沃土上的野花〉,《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2期),頁110-112。
初 瀾:〈中國革命歷史的壯麗畫卷——談革命樣板戲的成就和意義〉,《紅旗》  (1974年第1期),頁59-64。
姚文元記錄整理:〈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刊登於《人民日報》(1967年5月29日)第1版。
紅 文:〈共產主義一代新人的典型——讚門合的“四個一切”〉,《人民日報》
紅旗雜誌編輯部社論:〈歡呼京劇革命的偉大勝利〉,《紅旗》(1967年第6期),頁28-29。
胡 風:〈時間開始了〉,《人民日報》(1949年11月20日),第7版。
茅 盾:〈必須徹底地全面地展開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人民日報》(1955年3月8日),第3版。
孫 謙:〈第一次下鄉〉,《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2期),頁108-109、117。
袁水拍:〈從胡風的創作看他的理論的破產〉,《人民日報》(1955年2月20日),第3版。
馬 烽:〈晉綏邊區文聯培養青年作者的一些情況〉,《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2期),頁104-105。
郭沫若:〈新華頌〉,《人民日報》(1949年10月1日),第7版。
陳 涌:〈蕭也牧創作的一些傾向〉,《人民日報》(1951年6月10日),第5版。
陳伯達:〈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人民日報》(1966年6月1日),第1版。
陶 鑄:〈勝利得來不易〉,《人民日報》(1959年10月1日),第12版。
評論員文章:〈紅衛兵贊〉,《紅旗》(1966年6月第12期),頁15-17。
新華社:〈小將揮起千鈞棒 敢教日月換新天〉,《人民日報》(1966年9月7日)
新華社:〈破壞抗震救災十惡不赦——唐山、豐南地震災區人民怒斥‘四人幫’陰謀篡黨奪權,不顧人民死活的滔天罪行〉,《人民日報》(1976年11月12日),第1版。
新華社記者:〈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出燦爛的藝術之花——記大幅油畫《毛主席去安源》的誕生〉,《人民日報》(1968年7月9日),第1版。
楊 耳:〈胡風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者”呢,還是馬克思主義的反對者?〉,《人民日報》(1955年3月17日),第3版。
歐陽山:〈活在新社會裡〉,《解放日報》(1944年6月30日),第4版。
蕭 軍:〈雜文還廢不得說〉(1942年5月14日),《穀雨》(1942年第5期)
羅 烽:〈還是雜文時代〉,《解放日報》(1942年3月12日),文藝副刊。

(二)文學文獻
于 建:〈人生價值的思索——讀《晚霞消失的時候》〉,《讀書》(1981年第8期),頁30-35。
王 堯:〈覆舟之後的“玩主”〉,《讀書》(2010年第11期),頁133-137。
王若水:〈再談南珊的哲學〉,《文匯報》(1985年6月4日)
王若水:〈南珊的哲學〉,《文匯報》(1983年9月27-28日)
石明輝:〈論《第二次握手》〉,《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頁31-37
何立智:〈對宗教意識和抽象人性的膜拜——評《晚霞消失的時候》及作者的《所思所想》〉,《咸寧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頁49-58。
何言宏:〈正典結構的精神質詢——重讀靳凡《公開的情書》和禮平《晚霞消失的時候》〉,《上海文化》(2009年3月),頁86-95。
何其芳(遺作刊登):〈毛澤東之歌〉,《人民文學》(1977年第9期),頁84-89。
何其芳(遺作刊登):〈試看天翻地覆——學習毛主席詞二首《重上井岡山》和《鳥兒問答》〉,《詩刊》(1978年第1期),頁69-74。
何其芳:〈我們最偉大的節日〉,《人民文學》(1949年第1期),頁18-20。
李長慶、孫乃民:〈評《晚霞消失的時候》的宗教傾向〉,《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3年第1期),頁63-67。
李國文:〈為改革者吶喊〉,《十月》(1983年第6期),頁?
若 水:〈再評南珊〉,《讀書》(1985年第7期),頁54-61。
海文化》(2009年第3期),頁39-47。
張 潔:〈我為什麼寫〈沉重的翅膀〉〉,《讀書》(1982年第3期),頁81-85。
張志忠:〈有待展開的當代文學可能性——以《波動》、《公開的情書》和《晚霞消失的時候》為例〉,《文學評論》(2010年第4期),頁147-153。
張抗抗:〈啟動文思的新潮〉,《社會科學》(1984年第8期),頁68-70。
張抗抗:〈無法撫慰的歲月〉,《文匯報》(1998年4月13日),第12版。
張賢亮:〈今日再說《大風歌》〉,《詩刊》(2002年第11期),頁57
張賢亮:〈在中國文聯第一次座談會上的發言〉,《文藝情況》(1984年第6期)。
張賢亮:〈我比“80後”還激情〉,《文學界》(2009年第1期),頁13-15。
敏 澤:〈道德的追求和歷史的道德化〉,《光明日報》(1982年2月8日),重點摘錄於〈小說創作中如何寫人性〉,《文藝理論研究》(1982年第2 期),頁176
畢汝諧:〈關於《九級浪》的一段回憶〉,《黃河》(1999年第6期),頁109-113。
莊臨安、徐海鷹、夏志厚:〈評《晚霞消失的時候》——兼評《公開的情書》、《人啊,人!》〉,《文藝理論研究》(1982年第1期),頁31-36。
陸文采:〈評《第二次握手》中的人情人性描寫〉,《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2期),頁10-15。
程光煒:〈文學“成規”的建立——對《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時候》的“再評論”〉,《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2期),頁20-29。
程光煒:〈文學的緊張——《公開的情書》、《飛天》與八十年代“主流文學”〉,《南方文壇》(2006年6月),頁14-22。
楊 健:〈手抄本的傳閱史〉,《南風窗》半月刊(2006年8月上期),頁38-39
萬宗周:〈匠心獨運 扣人心弦——試談《第二次握手》的藝術結構〉,《殷都學刊》(1982年第4期),頁104-109。
劉白羽:〈論《第二次握手》〉,《人民日報》(1979年12月10月)第3版。
劉自立:〈教我如何來想他:畢汝諧和他的《九級浪》〉,《博覽群書》(2003年第5期),頁75-79。
劉青峰、黃平:〈《公開的情書》與70年代〉,《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頁96-101。
樊 星:〈宗教與人心——《晚霞消失的時候》與《金牧場》的一個比較〉,《當代作家評論》(1988年第6期),頁63-67。
燕 翰:〈不要離開社會主義的堅實大地〉,《解放軍文藝》(1980年第9期),收入新時期爭鳴作品選 第1卷西北大學出版社,1988年)。
禮 平:〈我寫《晚霞消失的時候》所思所想〉,《文學青年》(1982年第3期)。
禮 平:〈談談南珊〉,《文匯報》(1985年6月24日)
禮 平:〈寫給我的年代——追憶《晚霞消失的時候》〉,《青年文學》(2002年第1期),頁4-21。
禮平、王斌:〈只是當時已惘然——《晚霞消失的時候》與紅衛兵往事〉,《上海文化》(2009年第3期)
禮平、王斌:〈昨夜星辰昨夜風——《晚霞消失的時候》與紅衛兵往事(續)〉,《上海文化》(2010年第1期),頁105-127。

(三)論爭文獻
上海文學評論員:〈為文藝正名——駁“文藝是階級鬥爭的工具”說〉,《上海文學》(1979年第4期),頁4-9。
于廣禮:〈略談新時期社會主義新人形象的基本特徵〉,《山東文學》(1982年第3期),頁68-69+72。
于晴:〈如此“歌德”〉,《文藝報》(1979年第8期)。
大 坎:〈努力描寫和培養時代的新人——記一次塑造社會主義新人的討論會〉,《山花》(1982年第2期),頁54-55。
丹 晨:〈“寫本質”與“寫光明”不能劃等號〉,《人民日報》(1980年8月27日),第5版。
丹 晨:〈“寫真實”!文學的新潮頭來了〉,《上海文學》(2012年第2期),頁73-77。
元敖整理:〈陳涌著文評《假如我是真的》和《在社會的檔案裡》〉,《語文教學通訊》(1980年第5期),頁62。
公 劉:〈創作自由臆說〉,《清明》(1985年第4期),頁229-235。
文 中:〈否定“寫真實”是錯誤的〉,《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第3期),頁184。
王 蒙:〈反真實論初探〉,《文學評論》(1979年第5期),頁89-92。
王 蒙:〈是一個扯不清的問題嗎?〉,《人民日報》(1980年8月27日),第5版。
王若望〈春天裡的一股冷風——評〈“歌德”與“缺德”〉,原載《光明日報》(1979年7月20日),《人民日報》(1979年7月31日),第3版轉載摘要。
王若望:〈《人妖之間》引起的爭論〉,《當代文壇》(1982年7月),頁21-24。
王雲縵、陳敦德:《“文藝是階級鬥爭的工具”是個反科學的口號——寄自北京的對話》,《上海文學》,(1979年第9期),頁79-83。
以 群:〈談陳涌的“真實論”〉,《文藝報》(1958年11期),頁33-41。
以 洪:〈是“暴露文學”嗎?〉,《文藝報》(1978年第2期),頁3637。
朱 寨:〈文學的新時期〉,《十月》(1983年第2期)。
朱光潛:〈關於人性、人道主義、人情味和共同美問題〉,《文藝研究》(1979年第3期),頁39-42。
何 直:〈從特寫的真實性談起〉,《人民文學》(1956年第6期),頁59-61
何 直:〈論尖銳之風〉,《文藝之風》(1956年6月)。
何 直:〈現實主義——廣闊的道路〉,《人民文學》(1956年第9期。),頁1-13。
何 直:〈關於“寫真實”〉,《人民文學》(1957年第3期),頁1-3。
何西來、田忠木:〈革命變革時期的文學——讀一九七八年的短篇小說創作〉,《文藝報》(1979年第2期),頁28-32。
何積全:〈努力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山花》(1982年第5期),頁67-69。
何錫章、魯紅霞:〈“寫真實”:一個口號的歷史考察〉,《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1月),頁14-18。
吳世常:〈“文藝是階級鬥爭的工具”是個科學的口號〉,《上海文學》,(1979年第6期),頁86-90。
吳得后:〈給《上海文學》評論員的一封信〉,《上海文學》(1979年第6期),頁82-86。
吳元邁:〈蘇聯三十年代“寫真實”口號提出的前前后后〉,《俄羅斯文藝》(1981年第1期),頁100-103。
吳義勤:〈“寫真實”與“真實性”〉,《南方文壇》(1999年第6期),頁19-24。
李 準:〈對“本質真實”的一點理解〉,《人民日報》(1980年8月27日),第5版。
李 劍:〈“歌德”與“缺德”〉,《河北文藝》(1979年第6期)。
李玉銘、韓志君:〈對“寫真實”說的質疑〉,《紅旗》(1980年第4期),頁39-43+48。
李竹君:〈創作的歧路〉,《人民日報》(1981年11月4日),第5版。
杜 哉:〈到底誰該受審判——評短篇小說《重逢》〉,《文匯報》(1979年6月22日)。
沙 汀:〈祝賀與希望〉,《人民文學》(1979年第4期),頁8。
沙 汀:〈發揮文學創作“輕騎兵”的作用〉,《人民文學》(1978年第11期),
沙 汀:〈短篇小說我見〉,《人民文學》(1977年第12期),頁82-84。
沙葉新:〈扯“淡”〉,《文藝報》(1980年第10期),頁24-26。
汪 芷:〈建設高度精神文明 培養社會主義新人〉,《電影藝術》(1981年第7期),頁1-3。
兩報一刊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人民日報》(1977年2月7日)第1版。
周 揚:〈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國文學前進的道路〉,《人民日報》(1953年1月11日),第3版。
周 揚:〈文藝戰線上的一場大辯論〉,《人民日報》(1958年2月28日),第2版。
周 揚:〈關於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文學藝術問題——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九日在廣東省文學創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分載1979年2月23日第2版、24日第3版)。
周揚、徐中玉等:〈真實與寫真實問題(座談記錄)〉,《學林縱橫》(2001年2月),頁72-78。
周 岳:〈阻擋不住春天的腳步〉,《人民日報》(1979年7月31日),第3版。
周介人:〈要善於刻畫人物的靈魂〉,《人民日報》(1980年3月26日),第5版。
周忠厚:〈“寫真實”不容否定〉,《延河》(1980年第1期)。
周忠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是主張“寫真實”的〉,《紅旗》(1980年第12期),頁42-43。
周忠厚:〈“寫真實”是否定不了的——答胡義成同志〉,《社會科學輯刊》(1982年第6期),頁151-154。
奔 眾:〈為培養社會主義新人作出貢獻——全省文藝、文化工作會議情況簡述〉,《山花》(1980年第7期),頁53-54。
奔眾、易農:〈讓社會主義新人出現在作家筆下——讀近兩年來《山花》的部分小說〉,《山花》(1981年第5期),頁54-55。
金 河:〈我為什麼寫《重逢》〉,《上海文學》(1979年第8期),頁72-75。
胡義成:〈寫真實”的歷史地位及其片面性——與周忠厚同志商榷〉,《社會科學輯刊》(1981年第6期),頁133-143。
胡耀邦:〈在劇本創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紅旗》(1981年第1期),頁2-20。
茅 盾:〈關於所謂寫真實〉,《人民文學》(1958 年第2期),頁19-21。
夏康達:〈也談歌頌與暴露〉,《新港》(1979年第9期)。
孫紹振:〈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詩刊》(1981年第3期),頁55-58。
徐文新、安國啟、黃志堅:〈培育共產主義新人的理論指導——學習《鄧小平文選》中有關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論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頁1-4。
徐敬亞:〈崛起的詩群〉,《當代文藝思潮》(1983年第1期)。
秦兆陽:〈解放思想 要用思想〉,《光明日報》(1979年11月14日)
秦兆陽:〈我所知道的陸地〉,《新文學史料》(1992年第2期),頁179-181。
秦忠翼:〈塑造社會主義新人的理論是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新發展〉,《湖南城市學院學報》(1983年第4期),頁2-8。
高 山:〈不能把社會主義新人和普通人混同起來〉,《戲劇文學》(1982年第2期),頁56-58。
崔承運〈要鼓勵作者大膽創作——〈‘歌德’與‘缺德’〉,原載《河北日報》(1979年7月22日),第4版;《人民日報》(1979年7月31日),第3版轉載。
康 濯:〈努力描寫社會主義新人〉,《文藝研究》(1982年第3期),頁21-27
張建業:〈文藝應該為政治服務〉,《文藝理論》(1980年第2期),頁48-51。
敏 澤:〈文藝要為政治服務〉,《文藝研究》(1980年第1期)。
曹 禺:〈思想要解放 創作得繁榮〉,《文藝報》(1979年第6期)。
陳 涌:〈保衛魯迅的方向,粉碎胡風集團的反革命思想〉,《文藝報》(1955年第16號)。
陳 涌:〈為文學藝術的現實主義而鬥爭的魯迅〉,《人民文學》(1956年第10期),頁1-20。
陳 涌:〈從兩個劇本看文藝的真實性和傾向性〉,《人民日報》(1980年3月19日),第5版。
陳 涌:〈文藝的真實性和傾向性〉,《電影藝術》(1980年第10期),頁1-8、29。
陳 涌:〈魯迅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問題〉,《人民文學》(1981年第10期),頁66-82。
陳恭敏:〈“傷痕”文學小議〉,《上海文藝(《上海文學》前身)》(1978年12月),頁94-95。
陸貴山:〈怎樣理解“寫真實”——談革命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界限〉,《紅旗》(1980年第9期),頁45-48。
程繼田:〈“寫真實”口號異議——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學習札記〉,《山西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頁53-57。
馮 牧:〈新時期文學的廣闊道路〉,《人民日報》(1984年9月24日),第7版。
馮 牧:〈對於文學創作的一個回顧和展望——兼談革命作家的一個莊嚴職責〉,《文藝報》(1980年第1期)
黃思安:〈向前看呵!文藝〉,《廣州日報》(1979年4月15日)。
秋耘(黃秋耘):〈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閉上眼睛〉,《人民文學》(1956年第9期),頁58-59。
黃秋耘:〈刺在哪裡?〉,《文藝學習》(1957年6月號)。
葉 新:〈關於《假如我是真的》 戲劇創作斷想錄之三〉,《上海戲劇》(1980年第6期),頁2-5
葉文玲:〈努力學習 努力探索〉,《文學評論》(1979年第6期),頁27-29。
葉伯泉:〈努力塑造社會主義新人形象——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一點體會〉,《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2期),頁1-4。
暢廣元:〈否定“寫真實”是錯誤的——與《對“寫真實”說的質疑》一文商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頁81-90。
劉心武:〈根植在生活的沃土中〉,《人民文學》(1978年第9期),頁72-76。
劉心武:〈從安全感說起〉,《文學評論》(1979年第5期),頁86-89。
劉再復、楊志杰:《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方向與四個現代化——揭露“四人幫” 對文藝工農兵方向的一個重大竄改》,《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3期),頁245-250。
劉再復、樓肇明:〈論文藝作品中英雄人物的“悲劇結局”〉,《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1期),頁249-255。
劉再復:〈新時期文學的主潮〉,《文匯報》(1986年9月8日)。
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續)〉,《文學評論》(1986年第1期),頁3-20。
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文學評論》(1985年第6期),頁11-26。
劉叔成:〈為“寫真實”一辯〉,《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1期),頁33-40。
劉賓雁:〈文學要議政、議經、議文〉,《上海文學》(1979年1月),頁76。
潔 泯:〈革命的現實主義力量——讀近來的若干短篇小說〉,《文藝報》(1978年第2期),頁38-41。
潔 泯:〈關於“向前看”文藝〉,《光明日報》(1979年8月21日)。
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辭〉,《人民日報》(1979 年10月30日),第1版。
黎 明:〈論“解凍文學”與“傷痕文學”的差異性〉,《荊州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1期),頁35-41。
澱 清:〈歌頌與暴露〉,《河北文藝》(1979年第6期)。
閻 綱:〈現在還是放得不夠〉,《人民日報》(1979年7月16日),第3版。
閻 綱:〈再談社會主義新人的塑造〉,《山花》(1982年第12期),頁2-7。
謝 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報》(1980年5月7日)。
譚好哲:〈略論“寫真實”與“寫本質”〉,《江漢論壇》(1982年第2期)。

三、期刊論文
丁 帆:〈血色,正淹沒於浪漫〉,《粵海風》(2005年第2期),頁42-46。
丁 帆:〈論近二十年文學與文學史斷代之關係〉,《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頁14-19。
丁 玲:〈作家是政治化了的人〉,《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第3 期),頁20-21。
丁 玲:〈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前前後後〉,《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2期),頁37-47。
丁帆、王彬彬、費振鐘座談:〈民間話語立場與“寫實”的價值魔方〉,《文藝爭鳴》(1998年第2期),頁46-53。
丁智才:〈顛覆與挪用:美學的辯證法——《玉米》中革命話語的一種解讀〉,《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45-48。
于會泳:〈讓文藝界永遠成為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陣地〉,《文匯報》(1968年5月23日)。
孔建平:〈質疑“民間立場”〉,《當代文壇》(2002年第2期),頁6-7。
文學自由談等:〈文學與“文革”〉,《文學自由談》(1989年第1期)。
毛琴霞、范欽林:〈荒誕世界的欲望敘事——析余華小說《兄弟》〉,《語文學刊》(2009年12月),頁54-55。
王堯:〈“非知識分子寫作”:“文革文學”的一種潮流與傾向〉,《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4月第2期),頁88-96。
王 堯:〈矛盾重重的“過渡狀態”——關於新時期文學“源頭”考察之一〉,《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5期),頁22-32。
王 堯:〈“文革”對“五四”及“現代文藝”的敘述與闡釋〉,《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1期),頁61-102。
王宏圖等:〈“文革后一代”的精神資源和文化想象〉,《作家》(2001年第4期),頁61-64。
王春林:〈“說出複雜性”的“反現代化”敘事——評王蒙長篇小說《青狐》〉,《南方文壇》(2004年4月),頁71-75。
王春林:〈“偉大的中國小說”(上)〉,《小說評論》(2011年第3期),頁12-22。
王 瀾:〈苦難歷史的文學記憶——王松近期小說的主題闡釋〉,《當代文壇》(2006年第6期),頁63-64。
王德領:〈感官文學的生成和意義──以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為中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 卷第5 期,總85 期)(2006年9月),頁9-18。
王德領:〈性與政治的複雜纏繞──重評張賢亮上世紀80 年代的小說〉,《長城》(2011年第1期),頁183-189。
王玉林、周睿:〈論“反右”、“文革”題材小說的主題嬗變〉,《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2月)96-99。
王立新、王旭峰:〈傳統敘事與文學治療——以文革敘事和納粹大屠殺后美國意識小說為中心〉,《長江學術》(2007年2月),頁69-74。
王秀峰:〈海峽兩岸文革題材文學辨析〉,《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7年第3期),頁74-77。
王 燁:〈黨的文藝路線調整與傷痕文學的生成〉,《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2月),頁142-146。
王瑩瑩、張小剛:〈論鐵凝小說中兒童視角的產生機制〉,《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4月),頁5-8+12。
王 苗:〈嚴歌苓小說《白蛇》:歷史與神話的雙重結構敘事〉,《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0年2月),頁69-71。
王 苗:〈身體與革命的激情碰撞:嚴歌苓小說的“身體敘事”〉,《廣西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8月),頁33-36。
王亞男:〈《啟蒙時代》:“文革”背景下的青春敘事〉,《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4月),頁84-85。
王淼、巫曉燕:〈“文革”中的日常敘事——評范小青的兩個短篇小說〉,《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 49-50。
付美青:〈家族苦難的碎片敘事——評李銳的《舊址》〉,《平頂山學院學報》(2007年12月),頁78-81。
北 島:〈關於《今天》〉,《天涯》(2008年4月),頁197-199。(本文係北島於1992年6月6日在倫敦大學「中國當代詩歌研討會」上的發言,由劉洪彬整理。刊於《天涯》時略有刪節。)
申丹:〈敘事學〉,《外國文學》(2003年第3期),頁60-65。
申丹:〈敘事學研究在中國與西方〉,《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頁110-115。
石曉楓:〈張賢亮小說中知識份子的身體/心靈史——以《感情的歷程》為例〉,《清華中文學報》(第七期,2012年6月),頁145-188。new window
朱壽桐:〈深切痛創的虛假癒合——“傷痕文學”重評〉,《時代文學》(1996年第6期),頁85-90。
朱大可:〈國家修辭和文學記憶──中國文學的創傷記憶及其修復機制〉,《文藝理論研究》(2007年第1期),頁81-89。
何言宏:〈當代中國文學的“再政治化”問題〉,《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何冠驥:〈《桃源夢》與《遠方有個女兒國》——當代中國反烏托邦文學的兩個路向〉,《中外文學》(第19卷第5期,1990年10月),頁23-45。new window
何鎮邦:〈簡論王蒙“季節系列”的文體特徵——兼論騷體小說〉,《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37-40。
吳雪麗:〈“現代性”視野下的苦難敘事——以“文革”后小說為考察對象〉,《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頁43-48。
吳舒潔:〈重放的鮮花與“撥亂反正”〉,《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3期),頁153-162。
吳義勤、施戰軍、黃發有:〈代際想像的誤區——也談60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長篇小說創作〉,《上海文學》(2006年第6期),頁48-55。
吳騰凰、徐航:〈蔣光慈與魯迅筆戰始末〉,《江淮文史》(2002年第2期),頁120-137。
吳琪:〈馮驥才中篇小說《啊!》再解讀〉,《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9年12月),頁10-11。
宋文壇:〈歷史敘述的“默契”與“偏離”——對“傷痕、反思”小說與“主流”話語關系的考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頁104-107。
宋聲泉:〈“文革”敘事的女性主義書寫——論徐坤的《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婦女研究論叢》(2007年3月),頁46-57。
李 陀:〈汪曾祺與現代漢語寫作——兼談毛文體〉,《花城》(1998年第5期),頁126-142。
李 陀:〈丁玲不簡單——毛體制下知識份子在話語生產中的複雜角色〉,《今天》(1993年第3期),全文由《北京文學》(1998年第7期)轉載,改題為〈丁玲不簡單——革命時期知識份子在話語生產中的複雜角色〉,頁29-39。
李陀、李靜:〈漫說“純文學”——李陀訪談錄〉,《上海文學》(2001年第3期),頁4-15。
李敬澤:〈遮蔽與敞開〉,《南方文壇》(1998年第5期),頁14-15。
李運摶:〈群體亮相與個性堅守——論當代小說創作的流派現象〉,《江漢論壇》(1998年8月),頁100-103。
李運摶:〈為什麼不是個人化〉,《思考》(1999年2月),頁143-146。
李遇春,〈拂不去的陰霾──張賢亮小說創作中的死亡心理分析〉,《小說評論》(2000年第5期),頁66-72。
李遇春:〈作為歷史修辭的“文革”敘事——《古爐》論〉,《小說評論》(2011年第3期),頁23-32。
李遇春:〈走出“文革”敘事的迷惘——從閻連科和劉醒龍的二部長篇新作說起〉,《小說評論》(2003年第2期),頁51-57。
李秀蘭:〈“文革敘事”對當代文學的影響〉,《中國西部科技》(2005年第20期)頁74-75。
李顯鴻:〈文化敘事:“文革”題材小說的去政治化轉向〉,《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12月),頁1-5。
李顯鴻:〈正典‧反典‧邪典:“文革”題材小說中情愛修辭的價值形態〉,《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14期),頁28-32、39。
李震、翟傳鵬:〈論《古爐》的敘事藝術〉,《小說評論》(2011年第3期),頁33-39。
沈杏培:〈“巨型文本”與“微型敘事”——新時期歷史小說中兒童視角敘事策略的文化剖析〉,《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9月),頁49-55。
沈杏培:〈我們如何敘述文革——以蘇童新作《河岸》的解讀為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3月),頁70-76。
沈杏培、姜瑜:〈被消費的“文革”歷史與當代現實——消費文化語境下《兄弟》的生產與傳播〉,《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3月),頁 155-160。
沈嘉達:〈“文革”敘事:身體鏡像與語言指渉〉,《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4月),頁95-99。
汪 暉:〈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天涯》(1997年第5期),頁133-150。
汪 政:〈請體會沈喬生的創作意圖〉,《文學自由談》(2003年3月),頁139-141。
肖 濤:〈病魔歲月的反思備忘錄——讀閻連科的《堅硬如水》〉,《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3月),頁78-81。
谷海慧:〈“文革”記憶與表述——“老生代”散文的一個研究視角〉,《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1月),頁85-91。
周紹華:〈傷痕文學:帶著鐐銬跳舞〉,《齊魯學刊》(1988年第6期),頁31-36。
孟繁華:〈逃離意識與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創作〉,《當代作家評論》(1996年第6期),頁31-34。
孟繁華:《長篇小說觀潮(之二)》《當代文壇》(2007年6月),頁9-11。
岳 雯:〈血色浪漫——另一種青春的可能〉,《理論與創作》(2006年6月),頁 79-83。
房 偉:〈破裂的概念:在先鋒死亡“偽宏大敘事年代”——來自《兄弟》的語境症候分析〉,《文藝爭鳴》(2008年第2期),頁133-138。
昌 切:〈身體經驗、“文革”記憶、啟蒙敘事——《兄弟》(上)、《後悔錄》合論〉,《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5月),頁74-86。
林賢治:〈胡風“集團”案:20世紀中國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下)〉,《魯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5期),頁35-46。
林賢治:〈胡風“集團”案:20世紀中國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上)〉,《魯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4期),頁30-44+7。
武艷偉:〈試論《堅硬如水》中身體敘事的成敗〉,《當代小說(下半月)》(2009年3月),頁22-23。
祁春風:〈文革記憶與後現代敘事——畢飛宇論〉,《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月),頁94-96。
金 鋼:〈論張抗抗的知青文學創作歷程〉,《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5月),頁369-372。
南方人物周刊報導:〈那些經歷根本算不了什麼——對話北島〉,《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46期),頁74-79。
南方都市報:〈《今天》的故事——採訪北島〉,《南方都市報》(2008年7月10日)。
姚莫詡:〈“文革小說”的另一種敘事〉,《小說評論》(2003年3月)頁63-66。
姚新勇:〈藝術的高蹈與政治的滯累〉,《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頁23-29。
段守新:〈2008年度中國短篇小說創作一瞥〉,《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頁77-80。
洪治綱、李敬澤、汪政、朱小如:〈文學“瓶頸”與精神“窄門”——漫談60
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長篇小說創作〉,《上海文學》(2006年第3期),頁
62-68。
洪治綱:〈多重文體的融會與整合〉,《文學評論》(2007年第3期),頁115-120。
科大衛、劉志偉:〈「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2008年10月),頁1-21。new window
徐友漁:〈西方學者對中國文革的研究〉,《二十一世紀》總第31期,(1995年10月),收入徐友漁:《直面歷史——老三屆反思錄1999》(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2月)。new window
徐 賁:〈“文革”時期的物質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當代中國研究》(2006年第3期),頁141-154。
徐阿兵:〈尋找,終于失落——“文革敘事”價值缺失一探〉,《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頁50-55。
徐慶全:〈“天安門詩抄”出版前後〉,《讀書文摘》(2012年4月),頁52-57。
秦林芳:〈丁玲與“傷痕文學”〉,《文藝爭鳴》(2009年第2期),頁97-101。
袁 敏:〈我所經歷的1976〉,《收穫》(2006年第6期),頁122-138。
馬冰霜:〈殘忍與溫情——《兄弟》(上)所引發的思考〉,《安徽文學》(2007年第8期),頁28。
郜元寶:〈關於文革研究的一些話〉,《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4期),頁74-77。
國麗芸:〈被改寫的青春文化——重讀傷痕文學〉,《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3月),頁59-62。
崔慶蕾、吳義勤:〈探險與冒險——李浩小說論〉,《山花》(2009年3月),頁136-145。
張 弦:〈慘淡經營——談我的兩個短篇的創作〉,《上海文學》(1981年第1期),頁57-59
張賢亮:〈以簡代稿談《龍種》〉,《朔方》(1983年第2期),頁78。
張賢亮:〈文化型商人宣言——致我親密的商業伙伴〉,《朔方》(1993年第2期),頁2-3。
張志忠:〈從狂歡到救贖:世紀之交的文革敘述〉,《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4期),頁28-37。
張志忠:〈“文革”文本中的“五四”:對歷史化與的深度梳理〉,《書屋品茗》(2002年9月),頁22-26。
張志忠:〈有待展開的當代文學可能性——以《波動》、《公開的情書》和《晚霞消失的時候》為例〉,《文學評論》(2010年第4期),頁147-153。
張光芒、童娣:〈“想像的共同體”的解體——論新時期文學的“文革敘事”及“革命群眾”的形象塑造〉,《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張紅巖:〈血色並不浪漫〉,《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2月),頁3-6。
張 潔:〈論《傷痕》〉,《文藝爭鳴》(2007年第6期),頁119-124。
張紅秋:〈路遙:文學場上的“紅衛兵”〉,《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2期,2007年3月)頁12-20。
張琴:〈《啟蒙時代》:成長敘事與“革命”意義的消解〉,《語文知識》(2010年第3期),頁24-27。
張麗軍:〈《古爐》:一種新的“文革敘事”〉,《社會觀察》(2011年第3期),頁80-81。
梁 豔:〈如何面對“傷痕”?——重探《今天》與“傷痕文學”之關係〉,《名作欣賞》(2010年15期),頁18-21。
畢飛宇、汪 政:〈語言的宿命〉,《南方文壇》(2002年4月),頁26-33。
許子東:〈對“文革”的兩種抗議姿態——〈上海生死劫〉、〈血色黃昏〉〉,《讀書》(1989年第5期),頁59-66。
許子東:〈先鋒派小說中有關“文化大革命”的“荒誕敘述”──“文革小說” 敘事研究〉,《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6期),頁63-67。
陳思和:〈民間的浮沉——對抗戰到文革文學史的一個嘗試性解釋〉,《上海文學》(1994年第1期),頁68-80。
陳思和:〈民間的還原——文革後文學史某種走向的解釋〉,《文藝爭鳴》(1994年第1期),頁53-61。
陳思和:〈民間和現代都市文化——兼論張愛玲現象〉,《上海文學》(1995年第10期),頁62-72。
陳思和:〈胡風對現實主義理論的貢獻〉,《海南師院學報》(1997年第2期),頁9-18+8。
陳曉明:〈絕對的女性歷史——評徐小斌的《羽蛇》〉,《南方文壇》(1999年第3期),頁35-37+41。
陳 遼:〈中國作家的“代”更迭和“群”沉浮〉,《貴州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頁56-60+67。
陳慧娟:〈近年“文革”題材小說的敘事轉變〉,《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1期), 頁310-312。
陳萍萍:〈論《血色浪漫》的敘事策略〉,《商洛學院學報》(2008年6月),頁58-61、80。
陳建新:〈血緣時代的最後紀念——《血色浪漫敘事分析》〉,《作家雜誌》(2008年12月),頁157-159。
陳雲哲、楊丹丹:〈思想解放前期的“啟蒙敘事”——劉心武《班主任》的非文本化解讀〉,《求索》(2011年2月),頁204-206、231。
陶東風:〈「七十年代」的碎片化、審美化與「去政治化」——評北島、李陀主編的《七十年代》〉,《文藝研究》(2010年第4期),頁142-151。
彭配軍:〈試論嚴歌苓作品中的后革命敘事〉,《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5月),頁43-47。
程光煒:〈“後革命時代”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南方文壇》(2002年4月),頁19-20。
程映虹:〈向世界輸出革命——“文革”在亞非拉的影響初探〉,《當代中國研究》(2006年第3期),頁75-103。
馮俊鋒:〈論王小波“文革”題材小說的敘事模式〉,《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頁78-80。
黃玉梅:〈論“文革”題材小說的災難敘事〉,《電影文學》(2007年9月),頁81-83。
黃 靜:〈新生代作家筆下的“成長性文革敘事〉,《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1期),頁58-62。
楊小濱:〈《紅旗歌謠》及其他〉,《二十一世紀》(總48期,1998年8月),頁66-71。new window
楊小濱:〈中國前衛藝術中的紅色記憶幽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一期,2007年9月),頁149-183。new window
楊 慧:〈“真假瘋人”的癲狂表演——解讀《芙蓉鎮》的政治敘事學〉,《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月),頁90-92。
楊玉成:〈聲口:明清之際文學評點的多音性〉,《暨南大學中文系與政治大學中文系合辦「百年論學」會議論文》(2010年12月)。
楊丹丹:〈新時期初期“文革小說”中的暴力敘事〉,《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第1期),頁108-112。
萬月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試析《黃金時代》中呈現的荒誕邏輯〉,《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月),頁51-52。
葛紅兵:〈2002年的“文革敘事”〉,《中國文化報》(2002年12月25日第3版)
董小玉、婁吉海:〈家園的籬笆——從地域分區上看文壇的“四個作家群”〉,《文藝評論》(1998年4月),頁35-41+53。
路文彬:〈公共痛苦中的歷史信賴——論“傷痕文學”時期小說的歷史敘事〉,《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月),頁13-20。
路文彬:〈公共痛苦中的歷史信賴——論“傷痕文學”時期的小說歷史敘事〉,《廣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頁140-145。
鄒忠民:〈歷史的失語癥——文革題材創作論〉,《小說評論》(1995年5月),頁70-76。
翟永明、高小弘:〈李銳《無風之樹》的敘事策略與詩意營造〉,《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6月),頁55-57。
趙 牧:〈青春、革命與文本性態度——論“文革”敘事的三個面向〉,《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頁44-51。
趙棚鴿:〈試析畢飛宇小說的敘事結構模式〉,《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9月),頁88-89。
趙啟鵬:〈重復、變異和缺失——《兄弟》與當下文壇“文革”的苦難敘事〉,《山東文學》(2007年4月),頁66-67。
趙樹勤、龍詠熹:〈歷史境遇的別樣敘說——新世紀女性小說創作的一種走向〉,《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2010年9月),頁5-9。
趙燕梅:〈沉痛的狂歡——王蒙對文革敘事方式的模擬與反諷〉,《大眾文藝》(2010年11月),頁85。
鳳 群:〈評飛宇長篇小說《玉米》〉,《文藝爭鳴》(2003年第6期),頁48-50。
蒯樂昊:〈盧新華 傷痕文學注定是短命的〉,《南方人物週刊》(2008年第4期),頁26-27。
黎 娜:〈歌德之後的“缺德”者——從李劍的作品探尋中國知青文學創作的另類源起〉,《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2011年3月),頁77-79。
劉 江:〈論“文革”題材小說的嬗變〉,《廣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頁98-103。
劉可可:〈尋根文學:文革思維的超越與殘留——《棋王》《爸爸爸》的敘事學分析〉,《齊魯學刊》(2005年第5期),頁104-106。
劉強、張瑜:〈“歸來作家”20世紀80年代中期后“文革敘事”轉型原因剖析〉,《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1月),頁83-85。
劉宏志:〈以革命的名義——談墨白的“文革”敘事〉,《揚子江評論》(2011年第1期),頁74-81。
劉志勇:〈鍍金的權力金字塔——淺評王小波中篇小說《黃金時代》〉,《當代小說(下)》(2011年3月),頁14-15。
劉文蘭:〈女性視閾中的“文革”敘事〉,《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5月),頁35-37。
樊 星:〈“文革”記憶——“當代思想史”片段〉,《文藝評論》(1996年第1期),頁29-38。
樊 星:〈當代作家筆下的“文革”日常生活〉,《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3月),頁14-21。
滕梁瑩:〈《天雲山傳奇》:宏大歷史中的個體突圍〉,《語文學刊》(2011年4月),頁59-60。
蔡翔、費振鐘、王堯:〈文革與敘事——關於文革研究的對話〉,《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4期),頁56-65。
蔡翔、羅岡、倪文尖:〈當代文學六十年三人談〉,《21世紀經濟報導》(2009年2月16日)。
談鳳霞:〈歷史苦難的邊緣性詮釋——“文革”背景的童年敘事考察〉,《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2月),頁124-129。
魯雪莉:〈文革夢魘中的人性記憶與傳達──評艾偉小說集《鄉村電影》〉,《當代學報》(2006年第4期),頁17-21。
曉 谷:〈沒有忘卻的記憶——回憶我的父親胡風〉,《新文學史料》(1996年第1期),頁126-137+205。
盧政、姜家君:〈殘缺人性的完美展示——淺析蕭平“文革”題材小說〉,《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6月),頁64-66。
戴錦華:〈自我纏繞的迷幻花園——閱讀徐小斌〉,《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1期),頁46-56。
戴錦華:〈面對當代史——讀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4期),頁115-118、109。
謝有順:〈文體革命的邊界〉,《大家》(1999年第2期),頁195-197。
謝 泳:〈右派作家群和知青作家群的歷史侷限〉,《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5期),頁51-54+65。
謝 泳:〈解讀一份文件——以《中央宣傳部關於胡風及胡風集團骨幹份子的著作和翻譯書籍的處理辦法的通知》為例〉,《南方文壇》(2004年第1期),頁56-63。
謝新華:〈《班主任》不是傷痕文學〉,《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3月),頁1-6。
謝 剛:〈歷史與欲望——畢飛宇早期小說敘事的兩個要素〉,《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頁17-21。
韓少功:〈“文革”為何結束?《開放時代》(2006年第1期),頁140-145。
韓冬梅:〈余華帶給我們什麼——簡析余華的“文革”敘事模式〉,《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7月),頁42-44。
韓彬:〈秦兆陽與《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對一樁歷史公案的再認識〉,《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頁38-45。
豐雲:〈“文革”敘事與新移民作家的敘述視角〉,《東岳論叢》(2009年1月),頁120-123。
曠新年:〈寫在“傷痕文學”邊上〉,《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1期),頁4-12。
羅 成:〈話語密林中的精神漫游——論《啟蒙時代》〉,《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4月),頁121-123。


四、中文專書
卜偉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六卷):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1966-1968)》(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編寫:《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八十題問題》(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198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
孔東梅:《與王海容談毛澤東外交往事:改變世界的日子》(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8月)
王 丹:《王丹獄中回憶錄》(台北:新新聞,1997年5月)
王 丹:《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1月)
王 丹:《王丹回憶錄:從六四到逃亡》(台北:時報出版社,2012年10月)
王家平:《紅衛兵詩歌研究:「瘋狂」的繆斯》(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3月)
王 堯:《「文革」對「五四」及「現代文藝」的敘述與闡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12月)
王 堯:《“思想事件”的修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8月)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史》(新北市:華藝數位,2008年9月)
王光東:《民間的意義》(長春:吉林出版社,2009年6月)
王紹光著/王紅續主譯:《超凡領袖的挫敗:文化大革命在武漢》(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原名:《理性與瘋狂》(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Failure of Charisma: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北島、李陀:《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北島、曹一凡、惟一主編:《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史衛民主編:《知青書信選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8月)
史雲、李丹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八卷):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從批林到批鄧(1972-1976)》(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石鳳珍:《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2月)
申 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申 丹:《敘事、文體與潛文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申 丹、王麗亞著:《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任知初:《「紅衛兵」與「嬉皮士」》(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9月)
印紅標:《失蹤者的足跡——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青年思潮》(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4月)
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9月)
朱學勤:《思想史上的失蹤者》(廣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朱汝瞳:《1951-1978中國文藝界現象輯略》(台北:秀威資訊,2012年3月)
自由兄弟:《熱島知青潮(上、中、下):海南生產建設兵團的血淚見證》(台北:釀出版,2011年12月)
何西來:《新時期文學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85年12月)
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5月)
余開偉:《懺悔還是不懺悔》(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年1月)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5月)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秀威資訊,2002年1月)new window
宋永毅主編:《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與集體記憶》(上、下)(香港:田園書屋,2007年3月)
李 銳:《三十歲以前的毛澤東》(台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6月)
沈志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三卷):思考與選擇——從從知識分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汪澍白:《毛澤東思想的中國基因》(香港:商務書局,1990年)
阮 銘:《鄧小平帝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年8月)
周 寧:《天朝遙遠: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孟 悅:《歷史與敘述》(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
孟繁華:《1978:激情歲月》(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2002年4月第2刷)
定宜莊:《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北京:中國當代出版社,2009年2月)(原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房 偉:《文化悖論與文學創新:世紀末文化轉型中的王小波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8月)
於可訓:《當代中國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易 暉:《“我”是誰——新時期小說中知識份子的身份意識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林蘊輝:《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二卷):向社會主義過渡——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轉型(1953-195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林蘊輝:《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四卷):烏托邦運動——從大躍進到大饑荒(1958-1961)》(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金春明、黃裕冲、常惠民著:《“文革”時期怪事怪語》(北京:求實出版社,1989年)
金春明:《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十講》(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
金觀濤、劉青鋒:《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
金觀濤、劉青鋒:《毛澤東思想和儒學》(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5月)
金觀濤、劉青鋒:《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台北:風雲時期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
金觀濤、劉青鋒:《興盛與危機》》(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
金觀濤、劉青鋒:《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初版,2012年8月重印)
侯且岸:《當代美國的“顯學”——美國現代中國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南 帆:《文學的維度》(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姚新勇:《主體的塑造與變遷——中國知青文學新論(1977-1995)》(廣州:暨南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洪治綱:《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1994年1月)
胡平、曉山編:《名人與冤案:丁玲、馮雪峰、周揚、羅烽、白朗卷》(北京:群眾出版社,1998年10月)
胡 風:《胡風全集》全10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胡鞍鋼:《中國崛起之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鞍鋼:《毛澤東與文革》(台北:大風出版社,2008年)
胡少卿:《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性”敘事(1978-)》(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韋政通:《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的性格與命運》(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9年10月)
韋政通:《一陣風雲震世界: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01年7月)new window
唐翼明:《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台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4月)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出版社,1996年9月)
唐翼明:《寧作我》(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10月)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修訂版)》(台北:唐山出版社,1990年6月)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簡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年)
徐友漁:《精神生成語言》(重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徐友漁編:《1966:我們那一代的回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年10月)
徐友漁:《形形色色的造反——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徐友漁:《直面歷史——老三屆反思錄1999》(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2月)
徐慶全:《文壇撥亂反正實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徐慶全:《風雨送春歸:新時期文壇思想解放運動紀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徐 賁:《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7月)
徐 賁:《在傻子和英雄之間:群眾社會的兩張面孔》(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9月)
祝 勇:《反閱讀》(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10月)
郝海彥主編:《中國知青詩抄》(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2月)
高行健:《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廣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9月)
高皋、嚴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上、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
高名潞:《世紀烏托邦大陸前衛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5月)
高名潞主編:《“無名”:一個悲劇前衛的歷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高 華:《革命年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高 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2011年出版,2012年重印)
逄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全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
康正果:《出中國記:我的反動自述》(台北:允晨文化,2005年11月)
張 鍾、洪子誠、趙祖謨等編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觀(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子樟:《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2月)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張秉真、黃晉凱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1998年8月二刷)
張志揚:《創傷記憶:中國現代哲學的門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12月)
張光芒:《混沌的現代性》(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張景蘭:《行走的歷史——新時期以來「文革」題材小說研究》(台北:秀威資訊,2008年7月)
張賢亮等著:《親歷歷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
曹長青:《理性的歧途——東西方知識分子的困境》(台北:允晨文化,2005年10月)
曹惠英:《中國知識青年題材小說研究——從文革時期到90年代》(台北市:臺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9月)
曹萬生:《中國當代文藝價值觀流變史》(台北:秀威資訊,2011年8月)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覺醒一代的聲音》(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梁 豔:《暗夜中的潛行者:對“新時期文學起源”的一種探討》(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11月)
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4月)(繁體版更名:《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出版。))new window
許志英、丁帆主編:《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5月)
許紀霖、羅崗等著:《啟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來中國思想文化界重大論爭研究》(長春:吉林出版社,2007年9月)new window
郭小東:《中國敘事:中國知青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2月)
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說的敘事張力》(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6月)。(繁體版題名作〈革命敘事與現代性:中國大陸十七年文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4月)
郭劍敏:《中國當代紅色敘事的生成機制研究:基於1949-1966年革命歷史小說的文本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9月)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陳學明主編:《讓日常生活成為藝術品——列菲伏爾、赫勒論日常生活》(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袪魅與當代文學變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2月)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10月)new window
陳佩華:《毛澤東與紅衛兵的故事》(台北:智典出版社,2007年6月)new window
陳 樂:《現代性的文學敘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陳亞傑:《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起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6月)
陶東風:《文體學叢書: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義》(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1999年7月重印)
陶東風主編:《中國革命與中國文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單少傑:《毛澤東執政春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11月)
賀桂梅:《人文學的想像力——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與文學問題》(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賀桂梅:《“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程中原:《1975~1982:難忘這八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1月)
馮驥才:《一百個人的十年》(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初版。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10月新版)
黃子平:《倖存者的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10月)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黃昌勇編:《王實味:野百合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
黃 擎:《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9月)
黃淑祺:《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台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05年4月)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12月)
楊 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學》(北京朝華出版社,1993年1月)
楊 健:《中國知青文學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
楊曦光:《牛鬼蛇神錄——文革囚禁中的精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楊小凱(楊曦光):《楊小凱經濟學文集》(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4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new window
楊小濱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年10月)
楊志今、劉新風主編:《新時期文壇風雲錄》(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楊劍龍:《後新時期文化與文化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5月)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6月)
鄒 讜:《中國革命再闡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劉增杰等著:《中國解放區文學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5月)
劉濟昆編:《毛澤東詩詞全集》(台北:海風出版社,1992年7月一版二刷)
劉青鋒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劉 曉:《意識形態與文化大革命》(台北:洪葉文化,2000年8月)
劉錫誠:《在文壇邊緣上:編輯手記》(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與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北京:中國當代出版社,2009年4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蔡明芩:《回憶文革:在超越與再現間的選擇視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2009年)
蔡 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鄧 賢:《中國知青夢》(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9月)
鄧 賢:《中國知青終結》(武漢: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魯禮安著/王紹光校:《仰天常嘯——一個單監十一年的紅衛兵獄中籲天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曉 明:《廣州文革痛史鉤沉》(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6年4月)
蕭冬連:《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十卷):歷史的軌跡——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1979-1981)》(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錢理群:《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與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上、下)(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1月)
錢庠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五卷):歷史的變局——從挽救危機到反修防修(1962-196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戴錦華:《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戴錦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龐守英:《新時期小說文體論(增定版)》(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初版,2004年8月重印)
譚好哲、任傳霞、韓書堂著:《現代性與民族性:中國文學理論建設的雙重追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顧 準:《讀希臘史筆記》(台北:網路與書出版社,2005年12月)
顧 準:《顧準經濟文選》(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1年1月)
 

五、譯著/外文書籍
〔美〕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朱金鵬、朱荔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德〕特奧多‧阿多爾諾(Theodor W. Adorno)著/張峰譯:《否定的辯證法》(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年)
〔美〕韋恩‧布斯(Wayne C. Booth)著,華明等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英〕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1月)
〔美〕馬歇爾‧伯曼(Marshall Berman)著/徐大建、張輯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
〔法〕斯古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The Crowd)(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俄〕蘇霍姆林斯基(Васи́л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ухомли́нский)著/蔡汀等編:《年輕一代共產主義信念的形成》、《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收入《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第2卷)(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8月)
〔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王寧等譯:《後革命氛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美〕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翁賀凱譯:《1919-1937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Revolution and History: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1919—1937)(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荷〕馮客(Farnk Dikotter)著/郭文襄等譯:《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Mao's great famine :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新北市:印刻出版社,2012年1月)
〔美〕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TESTIMONY: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and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劉尊祺譯:《偉大的中國革命》(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1800-1985)(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9月)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台北,1985年9月初版,1999年7月再版)
〔英〕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朱乃長譯:《小說面面觀:英漢對照》(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12月)
〔奧〕弗蘭克(Viktor E. Frankl)著/趙可式、沈錦惠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Man’s Serch for Meaning)(台北:光啟文化,2008年3月)
〔英〕F.A.哈耶克(Hayek,F.A.)著/馮克利、胡晉華譯:《致命的自負——社會主義的謬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
〔法〕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與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1月)
〔美〕浦安迪(Plaks Andrew H.)著:《中國敘事學》(“Chinese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2011年1月重印)
〔法〕朱莉婭‧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中國婦女》(About Chinese Women),New York,1970年。
〔美〕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著,胡國成、趙梅譯:《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Governini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版完成於1995年,本版本依據2004年修訂版譯出,2010年1月)
〔英〕華萊士‧馬丁(Wallece Martin)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英〕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著/魏海生、艾平等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內部的矛盾》(北京:求實出版社,1989年)
〔英〕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著/魏海生、艾平等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躍進》(北京:求實出版社,1990年)
〔英〕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瑞〕沈邁克(Michael Schoenhals)/關心譯:《毛澤東最後的革命》(台北:左岸文化,2009年6月)
〔美〕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譯:《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烏托邦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
〔美〕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三版)》(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彼得‧J.拉比諾維茨(Peter J. Rabinowitz)主編/申丹、馬海良、寧一中、喬國強、陳永國、周靖波譯:《當代敘事理論指南》(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法〕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著/劉紀蕙、林淑芬、陳克倫、薛熙平譯:《歧義:政治與哲學》(La mésentente)(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美〕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著/伍協力譯:《漫長的革命》(The Long Revoluti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4月。根據Random House,New York,1971版譯)
〔美〕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革命與戰爭——革命與戰爭》(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台北:時報出版社,2001年)
〔美〕傅高義(Ezra F. Vogel)著/馮克利譯:《鄧小平時代》(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匈〕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著/陳蓁美譯:《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台北:左岸文化,2011年1月)
〔日〕溝口雄三著/王瑞根譯:《中國的衝擊》(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
〔日〕溝口雄三著/孫軍悅譯:《作為方法的中國》(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
XiaoBing Tang(唐小兵):“ Chinese Mondern:The Heroic and the Quotidian”(《中國現代:英雄與凡人》),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Mobo Gao(高默波)“Gao Village:A Portrait of 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9)
Mobo Gao(高默波):“THE BATTLE FOR CHINA’S PAST:Mao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London:Pluto Press,2008)


六、學位論文
(一)碩士論文
丁 玲:《“傷痕文學”的自我解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田 方:《1978:轉型期的文學生產——以《傷痕》的發表和評論為例》(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5 月)
李 晶:《新時期小說“人”的建立》(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房 芳:《世紀末文壇的“民間”與“知識份子”論爭》(吉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施 路:《論“改革文學”的發展及演變》(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
孫高順:《論“改革文學”的盛衰及其文學史價值》(南京師範大學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4月)
徐挺漢:《回歸與轉向——“歸來的一代”作家創作研究》(福建師範大學高等學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12月)
徐運源:《少數族裔題材的“傷痕文學”——《民族文學》百期(1981-1989)考察》(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5月)
張紅玲:《新時期改革題材小說創作論》(華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5月)
張玲愛:《論新時期小說的苦難書寫》(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梁紅敏:《新時期小說中的苦難與救贖》(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游雲雲:《改革小說的政治文化闡釋》(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
楊少華:《歷史記憶中的“傷痕文學”》(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4月)
劉念波:《反思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劉會娟:《新時期小說中的苦難敘事》(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劉虎波:《新時期小說中的“審父”意識》(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4月)
劉崇華:《傷痕文學的繼承與超越——從三組矛盾關鍵詞重新解讀傷痕文學》(貴州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劉風雷:《傷痕文學的“重”與“輕”》(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6月)
謝聖婷:《記憶與創傷——“傷痕文學”新論》(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韓 波:《試論四川“傷痕油畫”》(四川師範大學,2007年4月)

(二)博士論文
于啟宏:《論文革後的中國自然主義文學》(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5月)
文貴良:《危機與新生——戰爭年代(1937-1948)的文學話語轉型》(復旦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3年4月)
王 堯:《“文革文學”研究》(蘇州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1999年3月)
王 瓊:《作為文藝思潮的“傷痕文學”(1976-1984年)》(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4月)
王朝暉:《美國對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東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4月)
宋文壇:《1977-1984:新時期文學的話語重建》(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4月)
李 敏:《“傷痕”與“反思”文學中的創傷敘事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4月)
李曙豪:《解構與顛覆的喜劇——黑色幽默與新時期中國黑色幽默小說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4月)
沈杏培:《小說中的“文革”——當代小說對“文革”的敘事流變(1977-2009)》(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年5月)
肖敏:《文革主流小說的話語形態及其延伸》(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5月)
周聚群:《“紅色”中國的“雜色”呈現——論海外華文/華人小說中的“文革”書寫》(蘇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
俞佩淋:《作為癥候的“文革”記憶書寫》(浙江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年)
張川平:《主體建構與困境救贖——王小波及其文學世界》(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梁 豔:《《今天》(1978-1980年)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3月)
陳純塵:《“文革文學”研究》(福建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9年)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景銀輝:《“文革”後中國小說中的創傷性童年書寫》(上海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賀淑瑋:《黑色幽默在中國: 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台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黃 河:《論新時期小說的“文革”敘事》(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5月)
楊丹丹:《新時期以來小說中的“文革敘事”》(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6月)
楊素秋:《“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聯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11月)
劉可可:《知青小說敘事的演變及其背後》(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10月)
鄭納新:《新時期(1978-1989)的《人民文學》與“人民文學”》(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4月)
韓袁紅:《王小波小說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七、資料彙編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6月)
中共中央文獻室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
中央文獻出版社編輯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6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代文學研究室編:《“革命文學”論爭資料選編》(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1月)
孔範今、施戰軍主編;陳晨編選:《中國新時期新文學史研究資料(上、中、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孔範今、施戰軍主編;路曉冰編選:《中國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資料(上、中、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文振庭編:《文藝大眾化問題討論資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9月)
吳義勤主編;房偉、胡健玲編選:《中國新時期小說研究資料》(上、中、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延安文藝叢書編委會主編:《延安文藝叢書》第四卷「散文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洪子誠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五卷 1949-197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2月)
胡健玲主編;王永兵編選:《中國新時期小說研究資料》(上、下)(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八、中共領導人重要文獻
毛澤東:〈論十大關係〉(1956年4月25日),再次刊載於《人民日報》(1976年12月26日),第1版。
毛澤東:《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1984年2月再刷)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全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2008年6月重印)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全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月)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全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鄧小平:《鄧小平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9年7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9月修訂第二版,2000年12月重印)


九、網路資料(最後引用時間2013/6/12)
1、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53.html
2、朱筱超:〈莫言與延安文藝〉,http://tw.aboluowang.com/2012/1030/266240.html
3、高小華官方網站:
http://gaoxiaohua.artron.net/main.php?pFlag=exhibi_2&;aid=A0003224&;cate=63
13&;wrkid=brt000322400001#showPicTop
4、華夏知青網:http://www.hxzq.net/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