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汪暉
作者(外文):Wang, Hui
出版日期:2000
卷期:37
頁次:頁1-43
主題關鍵詞:現代性現代化新啟蒙全球化ModernityModernizationNew enlightenmentGlob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6) 博士論文(8) 專書(3)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59
     本文通過對1980至1990年代中國大陸的思想狀況的綜述性批評,分析在這一歷史巨變的過程中,知識分子如何喪失了他們對於現實的批評能力。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文化討論建立在封建╱現代的二元論之上,從而將對歷史的批判轉化為對當代進程的自我確證:這一思想方式在1990年代則轉化為新的市場主義意識形態,無法對市場化過程及其與政治的關係作出有力的分析,從而無法切實有效地提供民主實踐的理論思考。1990年代的思想和文化計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束縳在現代化的意識形態框架內部,一方面未能開掘隱藏在1980年代思想遺產中的批判思想,另一方面則喪失了對日益激進化的「全球化」和「自發私有化」過程的批判能力。
     The paper aims at an analysis of how Chinese intellectuals lost their critical ability on reality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1980 to 1990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in 1990s. In 1980s, the movement of thought liberation and cultural discussions started from the dichotomy of feudalism and modermization and transformed the critique of modern history into a self-assertion of contemporary process itself. In 1990s, the dichotomy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new market ideology wich failed to reveal the inter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and mainland context. The intellectual discussions in 1990s were limited by the ideological tele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failed to develop critical factors of new enlightenment in 1980 on the one hand, lost the ability to criticize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so-called "spontaneous privatization".
期刊論文
1.鄧正來、景躍進(1992)。建構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58-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法、張頤武、王一川(1994)。從「現代性」到「中華性」。文藝爭鳴,2,10-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漢生(1994)。改革以來中國農村的工業化與農村精英構成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9,18-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汝倫、王曉明、朱學勤、陳思和(1994)。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一--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讀書,1994(3),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再復(1985)。論文學的主體性。文學評論,6,1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再復(1986)。論文學的主體性。文學評論,1,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崔之元(19940800)。制度創新與第二次思想解放。二十一世紀,24,5-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季衛東(19941000)。第二次思想解放還是烏托邦?。二十一世紀,25,4-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甘陽(1993)。鄉土中國重建與中國文化前景。二十一世紀,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秦暉(1994)。「離土不離鄉」:中國現代化的獨特模式?--也談「鄉土中國重建問題」。東方,19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英(19940500)。關於中國市民社會的幾點商榷意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7,108-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施雪華(19940500)。現代化與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7,115-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炳耀(19941100)。鄉鎮社團與中國基層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9,2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壽仙(1996)。制度創新與明清以來的農村經濟發展。讀書雜誌(大陸),5,123-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峪平(1998)。始終不能忘記農村的發展-訪國務院研究中心農業問題專家盧邁。三聯生活周刊,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蘇文(1996)。山重水複應有路-前蘇東國家轉軌進程再評述。東方(大陸),1,37-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福明(1996)。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序曲-談實踐標準一文的寫作修改和發表過程。開放時代,1/ 2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長江(1998)。我與真理標準討論的開篇文章。百年潮,3,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沐(1994)。中國鄉鎮企業的奇蹟-三十個鄉鎮企業調查的綜合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9,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96)。鄉土中國的當代圖景。讀書雜誌(大陸),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宗智(1993)。中國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間的第三領域。Modern China,2,216-2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夏維中(1993)。市民社會中國近期難圓的夢。中國社會科學季刊,5,176-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蕭功秦(1993)。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中國社會科學季刊,5,183-1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德里克(1993)。現代中國的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中國社會科學季刊,4,1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蔣慶(1993)。儒家文化:建構中國式市民社會的深厚資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魯品越(1994)。中國歷史進程與市民社會之建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8,173-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俞可平(1993)。社會主義市民社會: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天津社會科學,1993(4),4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戚衍(1993)。關於市民社會若干問題的思考。天津社會科學,5,5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徐勇(1994)。現代政治文化的原生點。天津社會科學,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汪暉(1985)。秩序還是失序?-阿明與他對全球化的看法。讀書雜誌(大陸),7月號,106-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吉爾伯特‧羅茲曼(1988)。中國的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穎(1996)。新集體主義:鄉村社會的再組織。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毅夫(1992)。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上海:上聯書店上海分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小楓(1988)。拯救與逍遙:中西方詩人對世界的不同態度。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arx, Karl、伊海宇(1990)。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宗智(1992)。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穎、折曉葉、孫柄耀(1993)。社會中間層--改革與中國的社會組織。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Polanyi, Karl(1957)。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Beacon Press。  new window
9.金觀濤、劉青峰(1993)。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毛澤東(1966)。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選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喬木(1984)。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81)。人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人性、人道主義問題論集。人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人性、人道主義問題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斯大林(0)。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觀濤、劉青峰(1984)。興盛與危機。興盛與危機。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澤厚(1984)。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曙光(1995)。個人權利和國家權力。個人權利和國家權力。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布羅代爾(1997)。資本主義的動力。資本主義的動力。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