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3D遊戲中視覺輔助與玩家方向感之研究
書刊名:工業設計
作者:陳冠嘉孫春望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4:2=115
頁次:頁149-154
主題關鍵詞:尋路行為介面設計遊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6
由於電腦繪圖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需求,3D遊戲已經成為市面販售流通的遊戲主流,而目前3D遊戲中有極大多數都是需要玩家探索遊走於其中的虛擬世界當中,因此「尋路行為」是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必定經歷的過程,若玩家的尋路行為太過複雜且耗時,將會降低玩家對於遊戲的趣味性,因此遊戲中將設計輔助介面來幫助玩家。但目前大部分玩家仍使用2D平面螢幕來進行3D遊戲中的尋路行為,也就是說玩家需要透過遊戲設計師所設計的2D的介面來瞭解3D虛擬世界,3D與2D之間的轉換就有賴於介面上的輔助了。3D遊戲中常用來輔助玩家有視角、輔助地圖和路標3種方式。本研究選擇視角與輔助地圖來進行討論,將視角分成第三人稱視角與關聯式視角兩種,輔助地圖分為絕對位置與相對位置兩種,並將視角與輔助地圖相互配對,成為2*2共4種模式進行研究。研究中將自行建立一個迷宮,邀請受測者實際操作四種模式中的一種,實驗結束後將比較各種操作模式下對玩家的尋路行為有何影響,尋路過程花費的時間是否有所差異,來探知何種介面較為合適。
期刊論文
1.Elvins, T. T.(1997)。Virtually lost in virtual worlds--wayfinding without a cognitive map。Computer Graphics,31(3),15-17。  new window
2.許子凡(20041200)。從空間概念分析虛擬實境的尋路。設計學研究,7(2),4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Norman, Donald A.、卓耀宗(2000)。設計心理學。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ollings, Andrew、Adam, Ernest、上奇(2003)。大師談遊戲設計。台北:上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rthur, Paul、Passini, Romedi(1992)。Wayfinding: People, signs, and architecture。Toronto:McGraw-Hill Ryerson。  new window
4.Dietrich, Sim、Baggaley, Sean Timarco(2002)。Game Design Perspective。Charles River Media。  new window
其他
1.Charitos, D.(1997)。Designing Space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for Aiding Wayfinding Behavior,http://citeseer.ni.nec.com/c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Allen, G. L.(1999)。Spatial abilities, cognitive maps, and wayfmding。Wayfinding behavior: Cognitive mapping and other spatial processe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Darken, R. P.、Peterson, B.(2002)。Spatial orientation, wayfinding and representation。Handbook of virtual environment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s。Erlbau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