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語教學中關於聲調教學之探討
書刊名:華語文教學研究
作者:劉若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Jo-ti
出版日期:2006
卷期:3:1
頁次:頁151-167
主題關鍵詞:聲調四聲聲調教學華語教學ToneFour-tone marksTone teachingTeach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68
期刊論文
1.陳彩娥、李思恩、鍾榮富(2004)。音高與聲調的相互關係及其在華語文教 學上的啓示。華語文教學研究,1(1),109-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廷池(20041200)。語言分析與華語教學。華語文教學研究,1(2),165-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宗濟(1996)。趙元任先生在漢語聲調研究研究上的貢獻。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俐李(2004)。二十世紀漢語聲調理論的研究綜述。當代語言學,6(1),4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余藹芹(1986)。聲調教法的商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美珍、趙金銘(1986)。基礎漢語語音教學的若干問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馮怡蓁(1997)。台灣地區國語四聲的聲學特質(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董同龢(1991)。漢語音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星(1995)。中國語言學史。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秋豫(19900000)。An Acoustic Phonetic Study on Tones in Mandarin Chinese。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元任(198208)。語言問題。臺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董同龢(1989)。漢語音韻學。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常培(1982)。漢語音韻學導論。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尹(1966)。中國聲韻學通論。中國聲韻學通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遜添(1999)。國語正音特殊教本。國語正音特殊教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葛本儀(2003)。語言學概論。語言學概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元任(1982)。中國語的文法。中國語的文法。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德明(2004)。國語注音符號教材。國語注音符號教材。臺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