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流俗詞源論詞語內部形式的湮滅與重構
書刊名:文與哲
作者:王松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Sung-mu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0
頁次:頁515-557
主題關鍵詞:流俗詞源理據內部形式耗散結構詞義演變Folk etymologyMotivationInner formDissipative structureLexical evol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張軍(2000)。漢語成語中的流俗詞源現象--兼談對流俗詞源的誤解。內蒙古大學學報,增刊,8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維鼎(2003)。語言文化編碼中的理據與任意。外語教學,6,3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鳳、高航(2005)。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象似性與理據--索緒爾的任意性觀點和皮爾斯的象似性觀點解讀。山東外語教學,5,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昭聰(2003)。漢語詞源研究的現狀與展望。暨南學報,4,99-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時儀(200207)。白馬寺寺名探疑。古籍整理研究學刊,4,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銘玉(1998)。對皮爾斯符號思想的語言學闡釋。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8(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伍鐵平(1994)。論詞義、詞的客觀所指和構詞理據。現代外語,1994(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巧蘭(2004)。皮爾斯與索緒爾符號觀比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4(1),115-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基石(1994)。流俗詞源與語言文化心理。延邊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2),8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苗東升(2003)。非線性思維初探。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94-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俞敏(1949)。古漢語裡的俚俗語源。燕京學報,36,4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俞理明(2003)。"香瓜子"的來源和形成機理。語言科學,2003(4),8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良林(2004)。索緒爾與皮爾士符號學觀差異分析。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4(4),115-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良林(2006)。評語言符號任意說與象似說之爭。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11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青棋(1992)。略論自組織理論中的有序與無序問題。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4),102-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建生、楊玉娟(2006)。詞義的範疇化與非範疇化。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06(3),143-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鴻(2004)。索緒爾語言符號與皮爾斯符號學兩大理論系統要點--兼論對語言符號任意性的置疑和對索緒爾的挑戰。外語研究,2004(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曾昭聰(1998)。語言的任意性和詞語的理據揭示。天津師大學報,1998(5),57-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清(1994)。俗詞源現象淺議。外語學刊,1994(4),5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正光(2005)。語言非範疇化的工作機制。外語研究,2005(1),9-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瑞明(2003)。含假"羅漢"、"觀音"的趣難系列詞。語言科學,2003(4),8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劉興均(1998)。試論《釋名》中的流俗詞源。西南民族學報,1998(7),5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衛平(2000)。創造性思維活動的自組織過程。系統辯證學報,2000(2),10-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寶俊(1999)。比較詞源學研究四例。民族語文,1999(2),37-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譚汝為(1998)。因聲起意與流俗詞源。語文建設,1998(1),4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譚汝為(2003)。內部形式、構詞理據和流俗詞源。浙江樹人大學學報,5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國屏(2005)。協同學--大自然構成的奧秘。上海:上海世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通鏘(2005)。漢語結構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語言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普里戈金、沈力(2002)。混沌中的秩序。台北:結構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艾錄(2006)。漢語理據辭典。北京:華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軍(2005)。漢語詞義系統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寅(2005)。認知語言學探索。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De Wall, Cornelis(2003)。皮爾士。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自然(2006)。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海霞(2002)。漢語動物命名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叔湘(1993)。語文常談。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保羅‧西利亞斯、曾國屏(2006)。複雜性和後現代主義--理解複雜系統。上海:上海世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苗東升(1998)。系統科學精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哈肯、郭治安(2000)。大腦工作原理--腦活動、行為和認知的協同學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紹杰(2004)。語言符號任意性研究--索緒爾語言哲學思想探索。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紹麒(2000)。漢語流俗詞源研究。北京:語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黎良軍(1995)。漢語詞彙語義學論稿。桂林:廣西師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Rupp, Rebecca、洪蘭(2004)。記憶的秘密。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Peat, David F.、Briggs, John、王彥文(1993)。渾沌魔鏡。臺北:牛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沙.巴利、阿.薛斯藹、弘文館出版社編輯部(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艾錄、司富珍(2002)。語言理據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Snow, Charles Percy、林志成、劉藍玉(2000)。兩種文化。臺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徐通鏘(1997)。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錢鍾書(1990)。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朱彥(2004)。漢語複合詞語義構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艾錄、司富珍(2001)。漢語的詞語理據。北京: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Hawkins, Jeff、Blakeslee, Sandra、洪蘭(2006)。創智慧--理解人腦運作,打造智慧機器。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士元(2000)。白馬非馬:一個俗詞源的考察。語言的探索。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利瑪竇、朱維錚(2001)。西國記法。利瑪竇中文著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志毅、張慶雲(1994)。詞的理據。詞和詞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永言(1992)。關於詞的"內部形式"。語文學論集。北京:語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