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誹謗罪的真實性要件--兼論釋字第五○九號解釋之影響
書刊名:刑事法雜誌
作者:陳奕廷
出版日期:2007
卷期:51:6
頁次:頁99-127
主題關鍵詞:誹謗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7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段重民(19970500)。媒體之新聞報導與誹謗--報導與評論之界限?。全國律師,1(5),47-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建志(20040600)。誹謗罪之體系建構與法理分析:二元化言論市場管制模式。臺北大學法學論叢,54,101-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冶平(19691100)。論誹謗罪--刑法實用研究之二。法律評論,35(11/1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志龍(2002)。誹謗罪與言論自由的界線--二個憲法權利衝突:「言論自由權」與「名譽權」衝突。月旦法學教室,2,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鈺雄(20030300)。誹謗罪之實體要件與訴訟證明--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五0九號解釋。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2(2),67-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徐偉群(2005)。論妨害名譽罪的除罪化(博士論文)。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明宜(2003)。論刑法誹謗罪--從大法官釋字509號解釋談起--(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庭晃(200501)。妨害名譽罪之研究(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仲夫(200503)。刑法精義。臺北: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家馨(200108)。刑法總則理論與應用。許家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山田(2004)。刑法各罪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前田雅英、董璠輿(2000)。日本刑法各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麗卿(200108)。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台北:張麗卿。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金桂(2003)。利益衡量與刑法之犯罪判斷。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常仁(2001)。刑法總論--邏輯分析與體系論證。瑞興圖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甘添貴(2001)。體系刑法各論。臺北:甘添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榮堅(2003)。基礎刑法學。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許家馨(200412)。釋用五○九號解釋應否適用於民事案件?--為最高法院新新聞等法院八十九年上易字第一五四號判決評釋。刑法問題評釋。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412)。檢視刑法誹謗罪之正當性--從釋字五○九號解釋與新新聞案觀察。刑法問題評釋。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正豪(198407)。妨害名譽罪之研究。刑法分則論文選輯。臺北:元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聖偉(200401)。論罪疑為輕原則之本質及其適用。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金桂(2002)。論刑法對個人名譽保護之必要性及其界限。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二)--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東茂(200203)。誤想防衛。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法治斌(2003)。保障言論自由的遲來正義--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法治國家與表意自由。臺北:正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