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媒體誹謗犯罪與定罪狀況之研究
作者:田炎欣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田木、王毓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新聞媒體誹謗犯罪釋字509號日常生活理論定罪news mediaoffense of slanderJ.Y.Interpretation No.509Routine Activity Theory(RAT)convi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新聞媒體近來被批評為社會亂源,新聞報導在沒有查證、平衡與客觀報導時,出現報導誹謗而被新聞當事人提出控告,但是,在大法官釋字509號解釋以後,媒體利用沒有誹謗惡意、新聞真實、內容涉及公共利益、善意評論作為抗辯理由,而法官對於誹謗法條的認定標準不一,判決結果讓當事人或者媒體提出質疑。本研究蒐集2000年7月到2017年6月的媒體被告誹謗案,進行研究分析。
研究發現:一、近17年媒體人誹謗被告計317件634人次,被法院判決無罪331人次,有罪67人次,定罪率16.83%。其中,壹傳媒集團被告人次225最多,壹週刊被告159人次,誹謗樣態最多的是文字誹謗,計有583人次,被告最多的職務是記者,計有231人次,訴訟時間最長的是商業周刊誹謗案,長達9年。二、法官判決時,媒體有三種犯罪模式,若是有直接惡意、無法證明真實、報導內容只有涉及個人私德、對於陳述不實的內容進行評論等10種情況,會被法官裁判有罪。三、媒體如果是在沒有故意、可以證明有真實性、內容涉及公共利益、善意發表評論等四種無罪模式下,符合12種判斷標準,就可以無罪。四、媒體和記者是有動機和有能力的犯罪者,在日常生活理論和理性選擇理論下,挑選新聞題材和對象做報導。五、媒體誹謗判決產生司法漏斗效應,也有判決逆轉,8件從有罪變無罪,6件 從無罪變有罪。六、刑法的法律規範是有能力的監控者,刑事處罰會對被控告的媒體人,產生包括在心理方面、害怕開庭、判決有罪、對媒體環境不信任等四種不安的效應。
  依前開研究成果提出建議:一、對媒體組織的建議,包括(一)建立可以落實執行的倫理規範。(二)建立誹謗評議的內部機制。(三)媒體組織內的員工教育訓練,並以建立媒體人的社會責任和倫理觀念為優先,建立媒體人正確的查證、平衡、客觀等採訪寫作訓練。二、對媒體人的建議,包括(一)具備新聞倫理、熟悉誹謗裁罰標準。(二)採訪時蒐證以利自保、被控告時消弭原告的控告。三、對司法系統偵審的建議,包括(一)建立誹謗法條的一致性解釋。(二)建制媒體誹謗的判決資料庫。(三)建制偵查系統對不起訴書、起訴書的全面公開機制。
另外,對於刑法條文修法的建議,包括媒體誹謗罪在刑法的適用或除罪化、「真實惡意原則」的規定文字明文化、建議法官重新評量媒體誹謗定罪的標準,而在對於未來研究的方向,本研究也提出一些建議,包括增加人口變項的研究、對新聞記者勞動環境的探討、或者利用現有的資料進一步做各種相關的量化分析研究。
News media has been criticized as social chaos recently. Without investigating, balancing, and objective report, the news defamed the person involved the news, then the news media has been sued for the offense of slander. However, after announcement of J.Y. Interpretation No. 509, media takes “no malicious intention to libel or slander”, “the true news”, “the content involved public interest”, and “fair comment” as defense reasons, while the judges’ criteria for recognizing the offense of slander is inconsistent, the persons involve the news or media questions the judgements. The present study collects the cases that media had been charged with offense of slander between July 2007 and June 2017 to study and analyze.
  Six findings are foun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first is that there are 317 cases for the offense of slander, a total of 634 defendants in consecutive 17 years. Among these cases, 331 persons had been judged not guilty, 67 persons guilty. The conviction rate is 16.83%. Of which, 225 persons belong to Next Digital Ltd., 159 in Next magazine. The maximum slander pattern is written defamation, there are 583 cases. The highest accused position is reporters, there are 231 persons. The longest litigation time took 9 years, the defendant is Business Weekly. The second finding is that media has three crime patterns. If the news has one or more than one of ten situations, such as direct maliciousness, unproven truth, the content just involves personal virtue, the guilty are judged. The third finding is that under four not-guilty patterns, including the news reports have no malicious intention, news reports are capable to prove its authenticity, the content involved public interests, goodwill to publish comments, and meeting with twelve judgmental standards, the not guilty is judged. The fourth finding is that media and reporters are motivated and capable criminals. Under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RAT) and Rational Choice Theory (RCT), they select news subjects and objects to report. The fifth finding is that verdicts for media that violate the offense of slander produce the criminal justice funnel effects, the verdicts could be reversed. In the sample of present study, eight cases are reversed from guilty to not guilty, six cases are reversed from not guilty to guilty. The sixth finding is that the legal norms of the criminal code are a capable guardian. Criminal penalty produces four kinds of disturbing effects on (1) accused media people’s psychology, (2) they are afraid to go the court, (3) they are afraid to be judged guilty, and (4) they don’t trust media environment.
  Based on abovementioned finding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Establishing for the media organization, including (1) internal mechanisms for commenting slander; (2) Education training for staff in the media organization. The priority is to establish social media and ethics for media people, developing correct investigation, balancing, and objective reporting and writing training. 2. Suggestions for media people, including (1) the media people should equip with the news ethics, familiarizing the penalty standard for slander. (2) Collecting evidence when reporting for self-protection. These pieces of evidence can be used when being sued. 3. The suggestions for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including (1) establishing consistent explanation for the offense of slander; (2) establishing verdict database for violating the offense of slander by media; (3) establishing the fully open mechanisms for not to prosecute statements and indictments.
For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this study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1.Suggestions on the revision of criminal law provisions include the decriminalization of criminal law, the textualization of the "true and malicious principle", and the criteria for reassessing convictions. 2.including the study of increasing population variables, the research on the journalist's labor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doing various rela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tudies.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天濱(2005),新聞自由:被打壓的台灣媒體第四權。臺北:亞太書局。
王以禮(1998),修改刑法誹謗罪惡法,還第四權發展環境之我見,全國律師,2(4),38-42
王怡今、錢建榮(2006),不可能的任務— 談檢察官對於妨礙名譽罪的舉證責任,月旦法學雜誌,133,42-64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利明、楊立新、姚輝(1997),人格權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王珍玲(1996a),德國法上有關名譽權保護與我國現行法之比較分析,法務部編,名譽權保護之研究(90-92)。臺北:法務部。
王珍玲(1996b),奧國法上有關名譽權保護與我國現行法之比較分析,法務部編,名譽權保護之研究(109-119)。臺北:法務部。
王敏利(2002),從執照取得及頻譜管理探討數位化時代電信與有線電視產業管制政策。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王毅純(2012),誹謗與負責任的新聞報導-英國視角。判解研究,58,194-202
尤英夫(2000),新聞法論(上冊)臺北:三民書局。
尤英夫(2002),誹謗除罪化問題,全國律師,6(6),59-61
孔祥穩(2015),誹謗法除罪化研究—以比例原則為視角。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12,46-48
天下雜誌編輯部(2004),經滴看好,社會看差,人民壓力大。天下雜誌,289,148-156。
白 淨(2012),中國內地與香港媒體誹謗問題比較研究。中國法政大學出版。
白 净(2013a),英國新修誹謗法述評,傳媒透視,6,10-11
白 淨(2013b),兩高司法解釋關於誹謗罪條款評議,傳媒透視,香港電台網站。http://rthk.hk/mediadigest/20131011_76_123048.html  
白嗣宏(2012),從集團到民主-看懂俄羅斯之一。臺北:秀威資訊。38
田炎欣(2016),媒體誹謗犯罪的判決與刑責-以台北士林地方法院為例。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犯罪與刑罰論文集,543-577。桃園:警察大學。
石世豪(2000),我國法院誹謗案件判決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石世豪(2010),遭終審法院「缺席審判」的「新聞自由」 - 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502號等裁判評析,法令月刊,61(4),4-27。
丘忠融、葉宗顯譯(2013),媒體事務,媒體企業與公共利益。臺北:韋伯文化出版。David Croteau & William Hoynes(2002),The Business of Media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甘大空(1994)公眾人物隱私權與新聞採訪、報導自由的衝突及其解決之研究。嘉義:台灣嘉義地方法院印行。
甘添貴(1999),刑法案例解評。臺北:作者自己出版
甘添貴(2001),體系刑法各論(修訂再版)。臺北:瑞興圖書。
李仁淼(2004),表現自由與名譽毀損-評台灣高等法院91年度上訴字第1083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13,236-251
李念祖(1994),廣播電視法修正立法與「接近使用媒體權」的諮詢意見-淺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64號解釋。傳播時代的新興法律問題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
李念祖(2005),從釋字第509號解釋論「陳述不實」是否為「誹謗罪」之構成要件-兼論社會變遷中言論自由憲法解釋對刑法及其解釋之影響,湯德宗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四輯(233-290)。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原書 Earl Babbie〔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李冠儀、邱馨玉(2006),台灣媒體誹謗判決趨勢研究;一個歷時性的分析。2006 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臺北:台灣大學。
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臺北:元照出版社
李曉玲(2004),從新聞自由與媒體自律看——有線電視新聞台遭行政院新聞局 懲處之爭議性案件研究。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震山(1995),基本權利之衝突。月旦法學雜誌,1,60-61
李震山(2011),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臺北:元照出版社
李學權(1997),新聞自由與誹謗— 從亞洲週刊報導台灣對美獻金案之勝訴判決看誹謗罪,法律與你,116,122-131
呂光、潘賢模(1956),中國新聞法概論。臺北:正中書局。
呂秀蓮(2014),新新聞嘿嘿嘿憶往。收錄於尤英夫著,誹謗官司-呂前副總統的名譽官司。臺北:遠景出版。
呂碧宗(2005),台灣地區治安之人文區位分析。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榛穎、林怡臻(2011),媒體侵犯隱私權之判決研究。傳播與管理研究,11(1),3-28
吳永乾(2004),美國誹謗法所稱「真正惡意」法則之研究。中正法學集刊,15,1-91
吳 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臺北:三民書局。
吳銘璿(2011),新加坡政治性言論自由與誹謗之衝突:以誹謗訴訟判決為分析。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學位論文,1–81
吳麗琪(1991),德國刑法之妨害名譽。輔仁法學。10,59-74。
邱小平(2005),表達自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邱忠義(2015),言論、新聞自由與名譽、隱私權的界限衝突。月旦裁判時報,35,65-73。
邱瑞惠(2009),俄羅斯傳播體系:變遷與發展。臺北:風雲論壇。
邱瑞惠(2012),俄羅斯媒體發展與新聞自由,林碧炤、鄧中堅主編,金磚國家俄羅斯及歐亞地區研究(182~220)。臺北:五南圖書
法治斌(1986),論美國妨害名譽法制之憲法意義。政大法學評論,33,81-114
法治斌(2000),保障言論自由的遲來正義-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月旦法學,65,148-155。
林子儀(1992),新聞自由之意義及其理論基礎,臺大法學論叢,22(1),59-103。
林子儀(1997),新聞自由與誹謗,一個嚴肅的憲法課題,全國律師,1(5),35-46。
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出版社
林子儀(2002),言論自由導論」。收錄於於李鴻禧等合著,台灣憲法之縱剖橫切(103-179),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林山田(1999),刑法各罪論上冊。作者自印,臺北:台大法學院圖書部經銷
林天財、陳彥豪(2007),誹謗:台灣本土實證案例分析。臺北:五南書局
林元輝(2006),論「新聞自由」;理念與實踐的平行線。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林元輝(2006),新聞公害的批判基礎-以涂醒哲舔耳冤案新聞為主例。臺北:巨流出版社
林世宗(2005),言論新聞自由與誹謗隱私權。臺北:三民書局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林恆志(1992),誹謗除罪化問題之研究,法律評論,68(1~3),2-12
林紀東(1984),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中國圖書。
林照真(2013),為什麼聚合?有關台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訊息之現象分析與批判。中華傳播學刊,23,3-40
林惠琴(2010),從公民新聞平台的守門機制看公民新聞的實踐:以南韓OhmyNews與國內PeoPo公民新聞平台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2010年7月4日.
林鈺雄(2003),誹謗罪之實體要件與訴訟證明- 兼評大法官釋字第五0九號解釋,台大法學論叢,32(2),67-104。
林筱瓴(2010),裁判書內容分析及詮釋資料設計之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學院數位調查資訊組碩士論文 。
林慶宗(2007),關於新聞記者拒絕證言權之研究—兼論對新聞媒體搜索扣押適法性問題。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麗雲(2000),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究,3,89-148
林麗雲(2002),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收錄於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555-617)。臺北:國史館
周愫嫻、曹立群(2007),犯罪學理論及其實證。台北:五南出版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岳業鵬(2015),英國誹謗法的抗辯體系;傳統構造與最新發展—以《2013年誹謗法案》為中心。求是學刊,42(5),100-108
岳業鵬(2014),媒體誹謗侵權責任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
柯耀程(2004),檢視刑法誹謗罪之正當性—從釋字第五九號解釋與新新聞案觀察。月旦法學雜誌,111,173-1184。
高 中(2011),中國大陸誹官案實證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43-145。
高金桂(2002),論刑法對個人名譽保護之必要性及其界限,收錄於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二)。臺北:學林文化,177-209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59-170)。臺北:巨流。
胡逢瑛、吳非(2006),政治傳播與新聞體制。臺北:秀威資訊
胡逢瑛(2007),透視蘇俄傳媒轉型變局。臺北:秀威資訊
胡逢瑛(2009),俄羅斯傳媒新戰略-從普京到梅普共治的時代。臺北:秀威資訊
馬立君(2010),媒體言論自由的界線-以誹謗案件「真正惡意」法則適用分析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9(2),49-106
馬星野(1948),新聞自由論。南京:中央日報。
徐子婷(2002),新聞自由與刑法之衝突— 以美國法為中心;洩密、誹謗與侵犯隱私之責任,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久生、莊敬華編(1999),德國刑法典。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徐偉群(2005),論妨害名譽罪的除罪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玉書(2004),社會治安與犯罪被害恐懼感。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5,39-58。
陳百齡(2015),50 年代新聞自由與人權保障調查研究案-新聞工作者涉及白色恐怖案件之調查研究結案報告。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世敏(1991),國家與廣電頻道使用權之分析-論「有限頻道,無限使用」。新聞學研究,45,25-37
陳志武(2004),從訴訟案例看媒體言論自由的法律困境。中國法律人,10(2)。
  參考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598e010004xq.html 
陳志武(2005),媒體法律與市場。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陳洪兵(2013),言論自由與誹謗罪,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hi138.c
陳貽男(1986),新聞報導與妨害名譽罪之研究。臺北:文明印刷有限公司。
陳炳宏(2009a),媒體併購案例與媒體產權集中對內容多元影響。臺北: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陳炳宏(2009b),電視服務產業的流變:政經勢力的消與長。收錄於卓越新聞獎主編,台灣傳媒再解構(43-76)。臺北:巨流
陳清河(2005),廣播媒介生態與產業─台灣廣播產業與政策研究1992~2005。臺北:亞太圖書
陳敬旻、沈漠譯(2002),冬天的故事 Charles Lamb,Mary Lamb/編撰 ,寂天
陳雅慧(2008),想像的新聞自由—從台灣媒體之現實檢討第四權理論。台
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碩士論文。
陳新民(1997),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三民書局。
陳新民(2001),新聞自由與人格權的糾葛-談新新聞的誹謗案的法理依據,國家憲政論壇,1(3)。http://old.npf.org.tw/monthly/00103/theme-173.htm
陳國祥(2016),媒體,寶物或怪獸。臺北:天下文化出版。
陳萬達(2007),臺北:網路新聞學。威仕曼文化。
陳嘉鴻、蔡蕙如(2015),新聞自由文獻在台灣:書目分析,1987~2014。新聞學研究,123,197-236
殷玉龍(2006),論新聞自由與隱私權之衝突。東吳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臺北:五南。(原書Jensen& Jankowski(eds.),(1991).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孫義雄(2007),深度訪談法與犯罪成因探索。警學叢刊,38(3),37-55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臺北:巨流。
許春金、馬傳鎮 (1990),暴力犯罪被害者個人特性與日常活動型態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許春金(2010),人本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許春金(2014),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許家馨(2006),釋字第五○九號解釋應否適用於民事案件?為最高法院新新聞案判決翻案。月旦雜誌,132,102-127
許家馨(2008),美國誹謗侵權法歸責體系初探-以歸責內涵及查證義務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154,111-141。
許家馨(2010),什麼樣的民主?什麼樣的新聞自由?~從民主理論視野分析美國新聞自由法制。司法院大法官 99 年度學術研討會「解釋憲法與言論自由之保障」。民國99年12月18日,臺北:政治大學。
許家馨(2013),民刑誹謗二元體系之形成與分析,張永健主編,2011司法制度實證研究(147-215)。臺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許育典(2008),多元文化國下通訊傳播自由的建構。東吳法律學報,20(1),1-60。
許曉菁(2004),美國新聞誹謗判決審查標準之研究--兼論呂秀蓮訴新新聞案。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靜宜(2001),從公眾人物的誹謗案件看言論自由,壢商學報,9,183-201
康建福(2005),論新聞自由與誹謗罪 以釋字第509號解釋為例。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平吾(1990),從被害者學觀點探討少年恐嚇被害者生活特性與被害傾向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志偉(2000),美國法上真正惡意原則之繼受--言論自由與人格權保障的利益權衡。
張永明(2001),新聞傳播之自由與界限。臺北:永然文化。
張佑生(2006),論大法官釋字第五○九號解釋對言論自由「最大限度之維護」的程度;美國與台灣的實務觀點。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璽(2016),美國公共誹謗法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訓嘉(1998),言論自由與公眾人物之名譽權。律師雜誌,221,12-31
張靜廬(1956),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丙編)。北京:中華書局。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臺北:風雲論壇(原書Arthur A. Berger [2000].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
黃仲夫(2010),刑法精義。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黃兆徽(2003),台灣的媒體誹謗與新聞自由之研究_以解嚴後的媒體誹謗判決為探討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浩榮(2005),公共新聞學:審議民主的觀點。臺北:巨流出版公司。
黃茂榮(2011),言論自由與名譽人格權之衝突與權衡。月旦法學雜誌,27(2),28-40。
黃俊杰(1997),論國家緊急權之規範設計-以納粹時代及動員勘亂時期為比較中心,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1161-1206。
黃葳威(1997),多頻道廣播生態下觀眾回饋的定位。廣播與電視,3(2),141-166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臺北:正中書局。452~462
游常山(2002),2002年國情調查:雖不滿意,尚有期待。天下雜誌,248,72-87
游常山(2003),台灣人為什麼對未來悲觀。天下雜誌,266,78-88
彭 芸(1994),各國廣電政策初探。臺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彭 芸(2011),NCC與數位匯流-匯流政策芻議。臺北:風雲論壇
彭 芸(2012),NCC與媒介政策-公共利益、規管哲學與實務。臺北:風雲論壇
彭賢恩、劉怡靖、彭曉珍(2006),刑法應用於網路誹謗案例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11,245-273
葉玟妤(2006),媒體人的法律保護。臺北:商周出版
楊戊龍(2016),美國公務員言論自由的保障與限制; 聯邦最高法院判決分析及其對台灣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68,1-36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在楊國樞、文崇一、吾聰賢和李亦園,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臺北:東華書局。903-927。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2002),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臺北:國史館
楊秀菁(2012),新聞自由論述在台灣(1945‐198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董關鵬、金城譯(2007),運營媒體-在商業媒體與公共利益之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David Croteau , William Hoynes(2001).The Business of Media-Corporate Media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溫祖明(2003),我國現行誹謗罪規定之剖析與實務適用之探討-以台灣高等法院八十八年度上易字第1097號判決、八十七年度上易字第705號判決、九十一年度上訴字第183號判決為評析對象。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
管中祥(2009),台灣媒體改造運動的歷程與展望。收錄於卓越新聞獎主編,台灣傳媒再解構(279-310)。臺北:巨流
鄭文明(2009),西伯利亞研究,3,34-37
鄭自隆(2005),各國傳播媒體自律規範。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鄭逸哲(2002),解剖誹謗罪之構成要件— 評析臺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上易字第六二二九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83,238-247。
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1-73),臺北:橙社。
廖正勝(2007),美國憲法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幸義(1996),由法律用語理論— 區分「成立要件」與「構成要件」之用語與概念。司法週刊,782,第三版
劉昌德(2011),豐盛中的匱乏:傳播政策的反思與重建。新聞學研究,110,281-282
劉靜怡(2004),新聞採訪與新聞自由:發現真實抑或侵犯權利?國家發展研究。3(2),117-162
劉靜怡(2005),言論自由、誹謗罪與名譽權之保障。月旦法學教室,37,36-46
劉靜怡(2009),數位時代的「記者特權」:以美國法制之發展為論述中心。新聞學研究,98,139-192
劉靜怡(2012),媒體是亂源?新聞採訪自由與隱私保護。月旦法學雜誌,205,238-246
蔡念中、張宏源(2001),傳播媒介的功能、種類、生態與制度,張宏源主編,媒體識讀;如何成為新世紀優質閱聽人。臺北:亞太圖書。
蔡明燁(2000),媒體世界。臺北:幼獅文化
蔡明燁譯(2001),媒體與政治。Politics and the Mass Media in Britain , Ralph Negrine, 1994. 臺北:木棉出版社
蔡碧珠(1996),韓國及新加坡有關名譽權保護與我國現行法之比較分析,法務部編,名譽權保護之研究(155-161)。臺北:法務部。
蔡墩銘譯(1993),德日刑法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蔡墩銘(2001),刑法各論。臺北:三民書局
錢建榮(2006),不可能的任務— 談檢察官對於妨礙名譽罪的舉證責任,月旦法學雜誌,133,42-64
賴國洲(2000),新聞自由與大眾媒體,北美洲台灣人教育協會、財團法人台大法學基金會編,新聞自由與大眾媒體(47)。臺北:前衛出版社。
蕭淑芬譯(2004),媒體法。臺北:元照出版公司。松井茂記著。
鍾起惠(2009),通傳會的電視管理政策:對私有化媒體如何實踐公共利益的想像-公民審議的申換照評鑑與機制。臺北:師範大學主辦,媒體公民會議。
鍾蔚文(1993),有線電視,鄭瑞城主編,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1-73)。臺北:橙社。
韓忠謨、吳景芳(2001),刑法各論。臺北:三民書局總經銷。
謝晃庭(2002),論日本法上名譽毀損罪之立法變遷與言論自由。收錄於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集-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二)。臺北:學林文化,211-243
謝庭晃(2005),妨害名譽罪之研究。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
戴韶銘(2011),從「偵查不公開」與「新聞自由」探討警察與媒體的互動關係。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邊道明、陳心懿譯(2005),傳播政策基本原理:電子媒體管制的原則與過程Philip M.Napoli著,臺北:揚智文化
羅世宏(2009),台灣傳媒行政管制體系的解構與重建。收錄於卓越新聞獎主編,台灣傳媒再解構(125-152)。臺北:巨流
羅世宏(2010),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臺北:五南出版社
羅世宏(2011),跨媒體併購潮與NCC監理政策的回顧與反思。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編),2010台灣新聞自由年報(14-17)。臺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羅斌、宋素紅(2007),中美新聞誹謗訴訟理念比較--我國新聞誹謗訴訟中新聞媒體敗訴率居高不下原因初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62-63。
羅嘉薇(2010),言論自由與誹謗罪-「真正惡意原則」適用之案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希亞譯(2012),不得立法侵犯。臺北:商周出版。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1991
蘇俊雄(1999),刑法推理方法及案例研究。臺北:作者自行出版。
蘇 蘅(2002),電視新聞在臺灣的發展,臺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165-192)。臺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蘇蘅、陳憶寧( 2010),公共衛生危機中政府與媒體如何共舞:檢視產生不實新聞的影響因素,廣告學研究,33,1-38.




二、英文部分
Adam Sherwin & Dan Sabbagh.(2005).Computer tax set to replace TV licence fee, Times, 3 March 2005, p.1
Benjamin, L.M.(1992). Defining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protecting the public welfare in the 1920s:Parallels between radio and movie regulations.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12(1),87-101
Block, Richard, Marcus Felson, ad Carolyn R. Block. (1985). “Crime Victimization Rates for Incumbents of 246 Occupations.”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 69: 442-451.
Cohen, Lawrence E. and David Cantor(1980).“The Determinants of Larceny: An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17:1401-1409.
Clarke, R.V. & D.B. Cornish. (1985). "Modeling offenders' decisions: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In M. Tonry and N. Morris, (eds.), Crime and Justice, 6, 147- 185.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live Coleman.(2013). Defamation Act 2013 aims to improve libel laws.
http://www.bbc.co.uk/news/uk-25551640
Cohen, Julie & Thomas Gleason (1990). Social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and Law, Newbury Park: Free Press
Dill, C.C.(1938). Radio law:Practice and procedur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Law Book Company.
Downs, A. (1962).The public interest: it’s meaning in a democracy. Social Research, 29(1),p1
Freedman, D.(2008).The Politics of Media Policy. Polity Press.
Gant, S (2007). We’re all journalists now: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ess and reshaping of the law in the internet age. New York: Free Press.
Garrison v. Louisiana, 379 U.S.64,74(1964)
Garvey, D.E.(1976).Secretary Hoover and the guest for broadcast regulation. Journalism History, 3(3),66-70,85.
Glen O. Robinson (1989). "Origins of Federal Communications Regulation," in M. Paglin, ed., Legislative History of the Communications Ac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ttfredson, Michael R. (1984). “Victims of Crime: The Dimensions of Risk.” Home Office Research Study, 81,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Hall, C. M.,& Valentin, A. (2005). Content analysis. In B. W. Ritchie, P. Burns, & C. Palmer (Eds.), Tourism research methods: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191-209). Wallingford, Oxford shire, UK: CABI.
Horng, J. S., & Tsai, C. T. S. (2009). Government websites for promoting East Asian culinary tourism: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Tourism Management (In press).
Krattenmaker, T.G., & Powe, L.A.(1994).Regulating broadcast programming. Cambridge, MA:MIT Press.
Krasnow,E.G., & Goodman, J.N.(1998).The “public interest”standard:The search for the Holy Grail.Federal Communications Law Journal,50(3),605-636.
Krippendorff, K.(2003).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rugman, D.M, & Reid, L, R.(1980).The “public interest” as defined by FCC policy make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24(3),311-325
Lowenstein R. & Merrill J.(1979).Media, Messages and Men. New York: Longman.
McQuail D.(1992).Media performan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NewburyPark, CA: Sage.
McQuail D.(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4th ed. London: Sage.
McQuail D.(201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6th ed. Sage Publications, Inc.
Minow ,N.N., & LaMay, C.L.(1995).Abandoned in the wasteland:Children, television and the First Amendment.New York:Hill and Wang.
New York Time v. Sullivan, 376 U.S.254(1964)
Piccard R.(1985).The Press and the Decline of Democrac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Pickering v. Board of Education, 391 U. S. 563, 573 (1968), (轉引自林子儀著,「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1993 年版,第27 頁)。
Paternoster, Raymond & Ronet Bachman (2001).Explaining Criminals and Crime. California: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23-42.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 Inc.
Potter, Jeremy. (2016)Independent Television in Britain , 4 , Companies and Programmes, 1968–80。Palgrave Macmillan UK.
Pound, Roscoe & Trevino, A. Javier (1996).Social Control Through Law. Transaction Pub.
Robert P.Weber. (1985). Content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
Rowland, W.D.(1997a).The meaning of public interest in communications policy,part II:Its implementation in early broadcast law and regulation. Communication Law and Policy.2(3),309-328
Rowland, W.D.(1997b).The meaning of public interest in communications policy,part II:Its implementation in early broadcast law and regulation. Communication Law and Policy.2(4),363-396
Siebert F.S., Peterson T.B. & Schramm W.L.(1956).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iegel,L.J.(2003).Criminology.Belmont,CA:Wadsworth.
Streeter,T.(1983).Policy discourse and broadcast practice: The FCC,the US broadcast networks and the discourse of the marketplace.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5,247-262
Streeter,T.(1996). Selling the air: A critique of the policy of commercial broadca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omas Emerson.(1970). The System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Randon House, New York.
Xiao, H. (2006). The making of tourism research: Insights from a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3, 490-507.
Wayne Overbeck, Genelle Belmas , Jason Shepard. (2016). Major Principles of Media Law, 2016 1st Edition. Publisher: Cengage Learning











三、網路與判決資料部分
(一)司法相關網站
日本最高裁判所第一小法廷判決,昭和56年4月16日。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courts.go.jp/app/hanrei_jp/detail2?id=51844
日本東京高裁判所第三刑事部判決,昭和59年7月18日。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courts.go.jp/app/hanrei_jp/detail3?id=20345
日本憲法判例集,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blog.livedoor.jp/cooshot5693/archives/52441217.html
司法院最高法院93年台上字851號判決,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_1.htm
司法院臺灣高等法院以91年上字第403號判決,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_1.htm
司法院臺北地方法院89年訴字5548號判決,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index_1.htm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64、407、414、509、689 號解釋,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
司法院:黃鴻仁、林瑩秋(2000),釋憲聲請書,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uploadfile/C100/509.pdf
行政院法務部,查詢日期:2018.3.31
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indicator/Indicator.aspx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judicial.gov.tw/db/db04/GE-Base-200111.asp
(二)新聞媒體相關網站
中央日報(1944)。漢珍資訊系統公司,「中央日報資料庫」; 8 月29 日,第2 版。
http://www.tbmc.com.tw/ 查詢日期:2016.12.31
中國新聞網:日本記者涉嫌誹謗韓國總統,查詢日期: 2016.12.31
http://big5.chinanews.com/gj/2015/12-18/7676329.shtml
自由時報,中視被起訴案。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922646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查詢日期:2018.3.31
http://eip.want-media.com/portal/intranet/wwAbout
蘋果日報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830/938513/

壹傳媒集團,2018.3.31
http://www.nextdigital.com.hk/investor/download/c_0282_AR_26062018.PDF.06fbdb679bed60268e9486f9b2c82265
聯合新聞網,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udn.com/news/story/6809/1030953-%E6%9D%8E%E9%A1%AF%E9%BE%8D%E5%91%8A%E9%83%A8%E8%90%BD%E5%AE%A2-%E7%B4%A2%E8%B3%A030%E8%90%AC%E7%BE%8E%E5%85%83
Article19(2000),查詢日期;2016.04.09
https://www.article19.org/
CNN,http://edition.cnn.com/ 查詢日期:2016.12.31
THE HUFFINGTON POST. 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en&tl=zh-TW&u=http%3A%2F%2Fwww.huffingtonpost.com%2F2014%2F02%2F06%2Fdavid-bar-katz-national-enquirer_n_4738187.html&anno=2
KSD韓星網,http://www.koreastardaily.com/ 查詢日期:2016.12.31
澳洲新聞網,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huaglad.com/aboutus/
(三)其他個人或公司網站
金石堂書店,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class.aspclass_id=HIC&dis=&sort=sale_desc&sr1=&sr2=&page=4#ClassSec
韋 亮(2015),大馬的新聞自由怎麼了? 查詢日期:2016.12.31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columns/pl20150450
曹長青(2006);誹謗案和新加坡的專制。大紀元網站,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21/n1493886.htm ,查詢日期:2016.12.31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
http://das.ntl.gov.tw/mp.asp?mp=1 《民報》(台灣),1946 年2 月1 日、10 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