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女性主義史觀下作品詮釋範例研究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廖天聰
作者(外文):Liao, Leo
出版日期:2008
卷期:71
頁次:頁56-65
主題關鍵詞:女性主義性別歧視父權主義FeminismSexismPatriarch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33
摘要 本文欲藉由中世紀以降至今,幾件時空各異、但表現具有強烈的獨立自主個性的傑作,在女性主義的史觀下重新建構出作家、作品原本具有的創作意識及訊息。女性美術家在紀元前就有了,然而數千年來,由於強勢的父權政治、男性居上的偏差意識,我們因此失去了欣賞釵h精彩女性藝術傑作的機會,在本文中,也希望經由對這些藝術家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因素的重新探討,讓我們更清楚了解,以往限制她們的諸多障礙、難關,希望在今日的藝術創作的世界裏,兩性能有平等、相互尊重的機會空間。即使這些才華洋溢、氣勢懾人的女性藝術家創作時,性別歧視(sexism) 下的男性藝術家運用了不利於她們的社會壓力、社會勢力,對她們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桎梏,然而,藝術史的發展過程,斯人雖已遠,不過,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終將在歲月的篩選下留存下來,並且變成強而有力的時代見證。
期刊論文
1.曾曬淑(19970600)。女性主義觀點的美術史研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5,81-1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Archer, Michael(2002)。Art Since 1960。London:Thames & Hudson。  new window
2.石田一良、王勇(1994)。文化史學:理論與方法。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華棟、楊少波(2005)。你不可不知道的改變電影歷史的100位名人。台北市:高談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poto, Donald、韓良憶(2000)。天才的陰暗面--緊張大師希區考克。台北市:遠流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孟濤(2002)。電影美學百年回眸。台北市:揚智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urgin, Victor(1986)。The End of Art Theory: Criticism and Postmodernism。Atlantic Highlands, NJ: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new window
7.廖雯(2001)。美國女性藝術家訪談錄。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歐用生(199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Andrew, Geoff(2005)。導演視野--遇見250位世界名著導演。台北市:麥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Adams, L. S.(1996)。The methodologies of art: An introduction。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new window
11.琳達.諾克林、游惠貞(1989)。女性,藝術與權力。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