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字句修改與篇章結構的關係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白琬綺
作者(外文):Pai, Wan-chi
出版日期:2007
卷期:6:4
頁次:頁217-236
主題關鍵詞:觀巴黎油畫記修改篇章結構薛福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8
  • 點閱點閱:53
〈觀巴黎油畫記〉一文,是清人薛福成修改他在光緒十六年閏二月二十四日記後,所產生之作品。從與文章修改有關的故事中,可以得知修改對於作品優劣,有一定程度的辨別作用,所以不論在探討修辭學或是篇章組構的著作裡,常常提及修改對文章的影響。修改的方式大致不出增補、刪削、移位、改換等四種方式;因,文中即從此四方面著手,比較〈二十四日記〉與〈觀巴黎油畫記〉字句修改前後的差異,以及呈現於文章上的效果,進而分析其與篇章結構間的關係,從中探究〈觀巴黎油畫記〉成為薛福成代表作之因。
期刊論文
1.吳錫根(1997)。語言的發展與名家改筆研究。修辭學習,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凱符、張會恩(1992)。中國古代寫作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頤壽、林承璋(1987)。新編修辭學。廈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仇小屏(2005)。篇章結構-類型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統、李善(1997)。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壽康(1990)。文章學導論。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黎運漢、張維耿(1991)。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福成(1971)。庸盦全集。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滿銘(20050000)。篇章結構學。臺北市: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左高(1990)。中國史略日記。中國史略日記。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倪寶元(1992)。漢語修辭新篇章─從名家改筆中學習修辭。漢語修辭新篇章─從名家改筆中學習修辭。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葆心(1965)。古文辭通義 (上)。古文辭通義 (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倪寶元(1964)。增訂本中國修辭學。增訂本中國修辭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凱符、吳繼路(1991)。寫作。寫作。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戴磊(1983)。修辭與篇章結構─讀《修辭學發凡》得到的啟示。修辭學發凡與中國修辭學─紀念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出版五一周年。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齊元濤(2000)。篇章應用通則。篇章應用通則。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應天(1990)。文章結構學。文章結構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德春、陳晨(1983)。現代修辭學。現代修辭學。南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寧宗一(1993)。文馨篇(上)。文馨篇(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延禮(2001)。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一)。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滿銘(2001)。論幾種特殊的章法。章法學論粹。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滿銘(2001)。談篇章結構分析的切入角度。章法學新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吳曾祺(1966)。涵芬樓文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何薳(1997)。春渚紀聞,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梁章鉅(1918)。退庵(菴)論文,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魏禧(1918)。日錄論文,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唐彪(1977)。讀書作文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南朝梁)劉勰(1985)。文心雕龍,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