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修辭批評運用於文本閱讀之研究 ──以屏東縣國中語文普測結果為探索起點
作者:丁美雪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松木
孫劍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修辭批評文本閱讀文本修辭批評模式建構閱讀策略功能語文檢測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論文研究主要以屏東縣國語文檢測為探索起點。探索屏東縣於103-104兩年國語文普測後,五視導區在試題分類中,語文知識與閱讀理解兩類成績的消長,與學生答題的難點,目的在於覺察評量後帶來的教學反思。
爾後,據屏東縣國語文普測結果與推論,提出閱讀教學策略與對應。分別為:一、學習者的學習策略。二、多元文本的引薦。三、閱讀理解的基礎──字音字形的辨正與各式複句句型結構的學習。四、文本內容的理解,強調文本教學步驟應導入閱讀認知歷程,以符應學習者學習的過程,且教學過程中應佐以閱讀策略,以助學習者建構完整的學習概念,增進閱讀理解。
研究者以為閱讀理解策略的推動,強調的是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但對於「寫作能力、鑑賞能力」的提升,似嫌不足。研究者的設定為:有效率、便捷的閱讀方式,是在閱讀文本中,不僅要讀出「閱讀力」,也讀出「寫作力、鑑賞力」。因此,在廣義修辭學的概念下,文本不再是單獨孤立的存在,而是創作者與讀者在修辭情境的制約下,兩者的交流。因此,文本如何形成其經典?或是判讀其優劣?經由文體學、敘事學……等相關語言學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對此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探索文本形式的組合。因此,耙梳西方關於「修辭批評」理論,參酌PISA閱讀歷程與實際教學經驗,建構了文本修辭批評模式與示例。
研究者以為:文本修辭批評模式的建構應建立在作者、讀者與修辭情境三個面向,與三個分析步驟過程。依照閱讀心理,就文本分析實際狀況,分別由:一、讀者的接受修辭,反思閱讀效果所來何由。二、作者的修辭策略組構為何,而可以引起讀者共鳴,使作者與讀者兩者趨近「同一」。三、不完全以「文本」為中心,兼採修辭情境的探究,亦即──「文本修辭批評」並不偏廢作者背景(學經歷)對文本創作所產生的影響,但更要求文本修辭批評首先應建立在對於文本語言的細讀上,其探索過程主要從作者的修辭策略:1、文意脈絡,2、寫作形式,3、修辭意圖,三個步驟一一進行,以此作為文本修辭批評的範式。
壹 文獻資料
說明:排列方式依照姓名筆畫順序
丁美雪等2015〈海峽兩岸「民國經典閱讀」同課異構教學交流專輯〉,《國文天地》361,第三十一卷第一期:12-61。
丁美雪、孫劍秋〈課堂觀察──尋找薄荷的小孩〉,《中學語文教學》442:20-22。
文旭、葉狂 2003〈概念隱喻的系統性和連慣性〉,《外語學刊》114:1-7。
文須琢2008《國中國文科語體範文之複句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
毛宣國2008〈修辭批評的意義與價值〉,《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103-108。
王 卉2013《接受美學視野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大陸: 河南大學學科教學碩士。
王 寅2012《什麼是認知語言學》第二次印刷,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 穎2011〈懸念的技巧與懸疑的美感〉,《山東文學》,11期:70-72。
王 麗2011〈希望與歧視輪迴──東野圭吾《信》的解讀〉,《北方文學》,四月刊:35-36。
王希杰2014《漢語修辭學》第三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志偉2012〈中西修辭批評與文學批評:交叉與融合〉,《中國比較文學》第4期(總第89期):74-81。
王松木2014〈從敘事修辭觀點管窺《鏡花緣》的戲謔化書寫〉,第八屆「思維與創作」暨閱讀與修辭學術研討會論文。
王家祥1996〈我所知道的自然寫作與臺灣土地〉,《自立晚報˙本土副刊》,8/28-30。
王基倫2012〈散文語篇的段落結構與文理脈絡〉,《當代修辭學》,第2期(總170期):1-9。
王開志、周洪林2009〈論中國現當代散文的審美流變〉,《思潮與流派˙當代文壇》2006/06:65-69。
王榮生 2014《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王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王榮生2014《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王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
王鳳英2007《篇章修辭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王德蕙、李奕璇、曾芬蘭、宋曜廷2013〈「國民中學學習者基本學力測驗寫作測驗」信度與效度分析研究〉,《測驗學刊》3月:151-184。new window
弗里德里希˙溫格瑞爾 著 彭利貞等譯 2009《認知語言學導論》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申 丹2004《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1998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學。
申 丹2007《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
申丹、王麗雅 2010《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
朱洪祥2007〈構建讀者與讀者構建──美國當代懸疑小說的讀者反應批評研究〉,《牡丹將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總第101期:23-25。
何佳怡2010《提升國中生國文「反思與評價」閱讀素養之教學策略研究-以PISA閱讀試題分析為架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
何縕棋2008〈原住民國中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中等教育》五十九卷第壹期(5):56-70。
余光中2000〈貍奴的腹語──讀鍾怡雯的散文〉,《聽說》臺北:九歌。
吳勇主持、王榮生、沈榮、陸平參與2009〈同課異構為哪般?〉,《小學語文教學》:22-25。
吳禮權2002《修辭心理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呂國康2004〈〈江雪〉詩的背景與意義〉,《柳州師專學報》第19卷第1期 總第87期:17-19。
李 天2015〈時間之環──《解憂雜貨店》的時間變形〉,《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第6期,總第151期:58-59。
李克、王湘云2014〈修辭批評再認知:內涵與外延〉,《外語教學》第35卷第6期:5-10。
李宏偉、王玉英2002〈實用文語體風格淺論〉,《應用寫作理論建設》8-9。
李清筠 2013〈古典散文教學重點與方法──從〈兒時記趣〉出發〉,《中等教育》64,3:52-66。new window
李曉涵2015《閱讀策略教學對九年級學習者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杜金鳳、馮廣龍2013〈試析柳宗元〈江雪〉的意境美〉《文學評論》:44-45
周 周2013《課例研究: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大陸:上海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博士。
周一民、胡曉2008〈關於中學語法教學改革的思考〉,《課程˙教材˙教法》第28卷第3期:29-33。
周一民2006〈修辭學和中學語文教學〉,《課程˙教材˙教法》第26卷第5期:31-34。
周冬梅2011《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學文本細讀策略研究》大陸:東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
周振甫1991《中國修辭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達斌2006〈詩的多重意韻──〈江雪〉賞析〉,《詩詞解讀》,第8期:99-100。
東野圭吾著 王蘊潔譯2015《解憂雜貨店》初版三十刷,臺北:皇冠文化。
林思綺2013《以PISA閱讀理解歷程進行提問教學設計研究──以康軒版國中七年級國文為例》臺灣: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泓 峻2003〈文學修辭批評與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學術品格〉,《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28 (5):63-67。
泓 峻2004〈近年来漢语语境中文學批評的修辭論視角〉,《當代文壇》1月:12-16。
泓 峻2004〈論20世紀80年代文學修辭的復萌〉,《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7卷第2期:208-212。
泓 峻2014〈漢語文學的文體意識及文體互滲〉,《中州大學學報》第31卷第3期:45-49。
泓 峻2015〈敘事的寓言性與漢語文學敘事的語義生成〉,《廣東社會科學》第4期:156-163。
俞曉紅2015〈淺析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的救贖主題〉,《考試週刊》第90期:13-14。
姚文放2004〈文學傳統與文類學辯證法〉,《學術月刊》90-97。
姚亞平1996《當代中國修辭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姚殿芳、潘兆明2001《實用漢語修辭》第二次印刷,北京:北京大學。
柯品文 2008〈細評鍾怡雯《陽光如此明媚》中陽光底下的陰影、死亡與失去〉,《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8/05:47-50。
洪碧霞、林素微、吳裕益2011〈臺灣九年級學習者閱讀樂趣與策略對PISA 閱讀素養解釋力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4(4):1-24。new window
胡壯麟2002〈語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第34卷第3期:161-166。
胡亞敏 2014《敘事學》臺灣:若水堂股份有限公司。
胡愈寧、張瑞蘭2012〈客庄新住民之子女語文能力與生活適應研究〉,《聯大學報》第九卷第二期,十二月:23-36。
孫文獻2000〈話語分析:文學言說中的文化選擇──語言批評方法論之一〉,《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39卷第6期:58-66。
孫海彥2010〈聽〈江雪〉韻律,品千古絕唱──從音韻學角度賞析〈江雪〉〉,《宜春學院學報》第32卷:18-19
孫紹振 2009《演說經典之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孫紹振 2012《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10重印)。
孫紹振 2013《孫紹振論高考語文與作文之道》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孫紹振 2014《審美、審醜與審智-百年散文理論探微與經典重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孫紹振 2015《文學文本解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紹振 2016《經典文本的深層結構──中學語文名篇解讀(上、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孫漢軍2005〈修辭的對話性〉,《外語與外語教學》1(190):13-15。
孫劍秋2012《創新教學與課室觀察》。臺北:五南。
孫劍秋2012《閱讀理解與兩岸課程教學》。臺北:五南。
孫劍秋主編2014《碰撞下的震撼與火花》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孫劍秋等2010《閱讀評量與寫字教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柴改英、酈青2012《當代西方修辭批評研究》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袁 影2011〈中西修辭批評:淵源與特徵簡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總第171期):58-61。
袁 影2012《修辭批評新模式建構研究》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高辛勇1994〈修辭與解構閱讀〉,《中國比較文學》:135-149。
高辛勇1996〈中西修辭比較談:修辭批評的兩種方式〉,《修辭學習》: 1-3。
高辛勇1996〈漢語修辭學研究近況〉,《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58-67。
高萬雲2004〈中國文學的修辭批評〉,《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總第128期):13-19。
高萬雲2005〈文學的修辭批評之中西比較〉,《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5):54-60。
高萬雲2011〈關於文學修辭批評的批評〉,《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總第171期):50-57。
崔海光2007〈前景化概念與文學文體分析〉,《巢湖學院學報》第9卷第6期 總第87期:103-108。
張 毅1993《文學文體概說》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仁青1992《應用文》,1979初版,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宗正2004〈宏觀視野下的行為修辭〉,《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總第128期),哲學社會科學版:7-12。
張春榮2001《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張春榮2009《實用修辭寫作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張春榮2013《現代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張春榮2014〈臺灣修辭學研究(2003-2013)評述〉,《當代修辭學》第3期(總183期)。
張春榮2014《現代修辭教學設計》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張貴林、黃秀霜、鄒慧英2010〈從國際比較觀點探討臺灣學習者PISA 2006 閱讀素養表現特徵〉,《課程與教學季刊》,13(1):21-46。new window
曹雅潔2015〈論非聚焦型敘事視角下的懸疑設置──解析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文本解析》,20期:145-146。
梁語喬2012《國中國文課文本位閱讀教學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碩士。
莊景秀2008《《名作細讀》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大陸:福建師範大學學科教學碩士。
許世英1990《中國文法講話修訂本》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許長謨2014〈文學書目標題之語言鑲飾與指陳〉,第八屆「思維與創作」暨閱讀與修辭學術研討會論文。
郭玉生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精華書局。
郭依菁2011《修辭法融入歷程導向寫作教學之研究》,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郭榮梅2007《宋前詩歌中蓮花文學意象研究》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論文, 南京師範大學。
陳 炯2001《中國文化修辭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陳向明2000〈從一個到全體──質的研究結果的推論問題〉,教育研究與實驗》,第2期:1-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政彥2013〈析論鄭愁予前期詩作中的古典風格〉,《臺灣詩學學刊》,第二十二期:95-124。
陳義芝主編2009《劉克襄經典集》,臺灣:九歌出版社,初版2印。
陳滿銘2003《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陳滿銘2005《篇章結構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陳滿銘2006《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陳滿銘2006《辭章學十論》臺北:里仁書局。
陳滿銘2007《多二一(○)螺旋結構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陳滿銘2011《篇章意象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陳滿銘2012《比較章法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陳滿銘2012《章法結構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陳慶函 2012〈我離開,我回望:鍾怡雯散文的出走與回歸〉《東華中國文學研究》2012/12:181-198。new window
陳麗、夏家楠 2012〈文學文體學分析方法下的顏元叔散文研究──以「走進那一片蓊郁」為例〉,《現代語文》2012/03:53-55。
陳麗雲2006《國小高年級修辭格創思教學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陸儉明2008〈關於漢語修辭研究的一點想法〉,《修辭學習》2(總146):1-5。
曾怡菁2010《穿越時空的長廊──鍾怡雯散文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楮樹榮2014《扣問課堂-語文教學慎思錄》,浙江:文經社。
琹 涵2012《酸橘子》,臺北:文經社。
童慶炳2009〈談談文學文體〉,《語文建設文學視閾》44-47。
童慶炳2009〈談談形式征服內容〉,《語文建設文學視閾》53-57。
華祺蓉2015〈論東野圭吾小說的救贖意識〉,《安徽文學》,第7期,總第384期:93-94。
黃交軍、譚珊丹、王曉紅2007〈對《中古漢語讀本˙宗定伯賣鬼》一處注釋的商榷〉,《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期,第4期:97-101。
黃奕珍2009〈「景語」的作用──以杜甫〈秦州雜詩〉中與「邊塞」有關之詩篇為例〉,《東華漢學》第10期:61-76。
黃慶萱2011〈大家一起來審視修辭格〉,《哲學美學與傳統修辭-「修辭學之多元詮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1-21。
黃慶萱2015《修辭學》,增訂三版九刷,(增訂三版一刷2002)臺北:三民書局。
塗絲佳2004《國中國文「閱讀」教學研究》臺灣: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楊 寧2014〈極致的騙局──東野圭吾推理小說分析〉,《長春教育學院學報》,第30卷第15期:7-8。
楊 濤2011〈關於修辭批評研究的思考〉,《科教文匯》11月(中旬刊):115-117。
楊文雄2003〈五十年來台灣唐詩研究述略及其研究路向探討〉,《立德學報》:141-152。
楊彩鳳2013《國中白話散文閱讀教學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碩士。
楊肅棟1997〈原漢族別、智力與國小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爲例〉,《東臺灣研究》(2):197-216。
溫光華2007《近五十年臺灣地區修辭學研究論著目錄(1949-2005)》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溫科學2007〈20世紀美國修辭批評體系〉,《修辭學習》第5期(總95期)。
溫科學2009《中西比較修辭論:全球化視野的思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溫科學2010《當代西方修辭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社。
葛兆光1999《漢字的魔方》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鄒慧英、黃秀霜、陳昌明2011〈從PISA 2009建構反應剖析臺灣學習者的閱讀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4(4):25-48。new window
趙莎莎2014〈《古詩十九首》中修辭批評的價值與意義〉,《作家》14期:134-135。
趙豔芳2001《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光裕、楊慧文1989《柳宗元新傳》,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世生、朱瑞青2006《文體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安海2014《文學文本言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亞猛2009〈當代西方人文學科的范式轉換及中國修辭學的發展模式〉,《修辭學習》第6期(總156期):17-22。
劉采玟2010《增進國中學生閱讀策略運用之教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碩士。
劉俐俐 2008〈經典文學作品分析的性質、地位、路徑和意義〉,《甘肅社會科學》3:9-16。
劉新芳、王云2015〈西方修辭情境理論研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3期:59-62。
劉潔玲2009〈香港中學習者在國際學習者評估計畫的閱讀表現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啟示〉,《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2):86-105。
潘 湧2012〈閱讀教育的革命-論PISA閱讀素養觀的內涵擴展和昇華〉,《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總第209期):120-125。
潘麗珠2008《閱讀的策略》臺北:商周出版。
蔡宗陽2001《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蔡宗陽2008《國文文法》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蔡宗陽2009《文法與修辭探驪》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
鄧志勇、楊永春2007〈美國修辭批評:范式與理論〉,《天津外國語學報》第14卷第3期:24-30。
鄭圓鈴2013《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鄭圓鈴2013《閱讀素養一本通》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蕭翠雲2010《中國語言學批評:行走在文本與文化之間》,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蕭翠雲2013〈文學修辭批評兩種模式及學科思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80):51-58。
賴瑞雲2014《文本解讀與語文教學新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賴瑞雲2015《文本解讀與多元有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謝萌茹2009《應用修辭課程提升國小三年級寫作能力之研究》,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鍾怡雯 2010〈今晨有雨〉,《現代語文精讀(三)》高雄:麗文文化公司。51-60。
鍾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學月刊》(23):231-258。new window
鞠玉梅2007〈修辭的本質與功能──兼論修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147):79-84。
鞠玉梅2008〈新修辭學的後現代主義特徵〉,《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16-19。
鞠玉梅2011《社會認知修辭學:理論與實踐》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鞠玉梅2013〈伯克受眾觀的後現代性解析〉,《中國外語》第10卷第4期(總第54期):51-54。
顏崑陽2007〈文體與文類的關係及其意涵〉,《清華中文學報》第一期:1-67。
魏伶容2013《六C策略運用於國中國文閱讀教學之研究實踐》》臺灣: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在職進修碩士。
魏素花2008〈雪山悟出人生之靜 寒江垂釣生命律動──淺析柳宗元〈江雪〉〉,《現代語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2-23。
魏聰祺2011《辭格分類及其辨析研究》臺中教育大學。
羅淵、毛麗2007〈從「狹義」到「廣義」:中國修辭學研究轉型及其學術意義〉,《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總第142期),哲學社會科學版:74-80。
譚君強2014《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到後經典敘事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
譚學純、朱玲2001《廣義修辭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譚學純、李洛楓 2008〈修辭學批評:走出技巧論〉,《遼東學院學報》第10卷第5期,社會科學版:68-73。
譚學純、唐躍、朱玲2000《接受修辭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譚學純2002〈古代修辭學和詩學:理論資源共享和研究方法互補〉,《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 哲學社會科學版:393-396。
譚學純2002a〈古代修辭學和詩學:理論資源共享和研究方法互補〉,《淮陰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哲學社會科學版:393-394。
譚學純2002b〈國外修辭學研究散點透視──狹義修辭學和廣義修辭學〉,《三峽大學學報》第24卷第4期,人文社會科學版:8-11。
譚學純2002c〈人是語言的動物,更是修辭的動物〉,《遼寧大學學報》第30卷第5期,哲學社會科學版:18-22。
譚學純2003〈修辭話語建構:自覺和不自覺〉,《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5期,社會科學版:74-77。
譚學純2004〈修辭話語建構雙重運作:陌生化和熟知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總第128期),哲學社會科學版:1-6。
譚學純2005〈修辭學研究:走向大視野〉,《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總第132期),哲學社會科學版:35-37。
譚學純2006〈修辭場、語象系統、修辭認知和文學閱讀〉,《福建論壇 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期:21-24。
Dirk Geeraerts主編 邵軍航 楊波譯 2009《認知語言學基礎》上海:譯文出版社
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 周世箴譯注 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
R.J. Palacio 吳宜潔譯 2012《奇蹟男孩》臺灣:親子天下。
Robert Mckee,戴若棻等譯2016《故事的解剖》初版二十刷,臺北:漫遊者文化。
貳 網路資料
百度百科,童趣(清代沈復散文)http://baike.baidu.com/item/%E7%AB%A5%E8%B6%A3/77662
百度百科,關於「批評」http://baike.baidu.com/view/555520.htm
海峽網,2009海峽詩會http://www.hxnews.com/news/hxjw/jdsg/200912/17/5880.shtml 報載日期2009:12-17。
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標準本位評量http://sbasa.ntnu.edu.tw/SBASA/Subject/SubjectChinese_4.aspx閱讀能力-九年級作業二
國民教育社群網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國立臺灣文學館,琹涵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detail.php?id=1713
國家教育研究院於105年2月4日以教研課字第1051100084號函陳報教育部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語文領域-國語文 (草案)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36/pta_12433_3428325_81298.pdf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4113教育部對外說帖
教育部國教署2014(我國參與國際學習者能力評量計畫(PISA)2012成果)。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21949&wid=ddc91d2b-ace4-4e00-9531-fc7f63364719&Index=1。
教育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https://www.tyc.edu.tw/des/files/edu_read/%E6%95%99%E8%82%B2%E9%83%A8%E9%96%B1%E8%AE%80%E7%90%86%E8%A7%A3%E7%AD%96%E7%95%A5%E6%95%99%E5%AD%B8%E6%89%8B%E5%86%8A.pdf
詩歌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8%AF%97%E6%AD%8C
維基百科,沈復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88%E5%BE%A9
維基百科,劉克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89%E5%85%8B%E8%A5%84
維基百科,鄭愁予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6%84%81%E4%BA%88
維基百科,應用文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7%89%E7%94%A8%E6%96%87
維基百科,鍾怡雯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D%BE%E6%80%A1%E9%9B%AF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計畫概述。http://PISA.nutn.edu.tw/。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PISA應試指南http://pisa.nutn.edu.tw/sample_tw.htm
環境資訊中心〈甜根子草、芒草、蘆葦、蘆竹──將秋天妝點成銀白世界〉http://e-info.org.tw/node/5154
OECD PISA。http://www.PISA.ugent.be/en/about-PISA/what-PISA-assesses/reading-literacy
PISA國家研究中心,PISA閱讀樣本試題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sample_papers/2009/2011_1223_reading.pdf
Yahoo奇摩新聞,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課綱計畫主席哈梅琳 https://tw.news.yahoo.com/%E7%82%BA%E4%BB%80%E9%BA%BC%E8%80%81%E5%B8%AB%E6%98%AF%E5%85%A8%E4%B8%96%E7%95%8C%E6%9C%80%E9%87%8D%E8%A6%81%E7%9A%84%E5%B7%A5%E4%BD%9C-103102190.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