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專排球運動員認知型態之探討
書刊名:國北教大體育
作者:李純慧黃英哲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24-35
主題關鍵詞:運動心理學心理競技能力排球運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4
  • 點閱點閱:21
目的:探討大專男女排球運動員的認知型態。方法:以參加九十學年度排球聯賽決賽第一級男女排球運動員為對象,男生六隊共67人;女生六隊共63人,共計130人,平均年齡為21.88歲。結果:一、不同性別之排球運動員在訓練年數、抗焦慮及信心等因素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t=3.016; -2.354; -2.053, P<.05)。二、不同訓練年數之男子排球運動員在抗焦慮及動機分量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t=2.022; 2.105, P<.05);不同訓練年數之女子排球運動員在專注及信心分量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t=3.365; 3.215, P<.05)。三、不同運動水準之男子排球運動員在抗焦慮及信心分量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F=6.676; 5.500, P<.05);不同運動水準之女子排球運動員在抗焦慮、信心及動機等分量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F=8.976; 9.346; 4.176, P<.05)。四、不同運動位置的男子(F=1.826; 2.710; 2.714; 0.325; 0.229, P>.05)和女子(F=1.826; 2.710; 2.714; 0.325; 0.229, P>.05)排球運動員,在認知型態之五個分量,並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結論:一、女子球員訓練年數長於男子;而男子球員在抗焦慮及信心分量高於女子球員。二、男子球員訓練年數八年以上並含八年者在抗焦慮及動機分量高於訓練年數八年以下者;女子球員訓練年數十年以上並含十年者在專注及信心分量優於訓練年數十年以下者。三、曾入選國家排球代表隊之男子球員在抗焦慮分量高於曾入選區運之球員及未曾入選之球員,在信心分量高於未曾入選之球員;曾入選國家排球代表隊之女子球員在抗焦慮及信心分量高於曾入選區運之球員及未曾入選之球員,在動機分量高於未曾入選之球員。四、不同運動位置之男女排球運動員,在認知型態各分量皆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差異。
期刊論文
1.柯秋溢、季力康、林美玲(2000)。國內游泳選手心理競技能力之探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公報,89(2),251-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玉林(1995)。優秀籃球運動員認知型態之探討。成大體育,28(1),2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素鑾(19960400)。大專田徑運動員心理競技能力之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159-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主民(19931200)。探索臺灣優秀運動員的認知型態--「運動員認知型態量表」的編製。體育學報,16,437-4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顯宗(19920100)。大專學生參與合球運動之動機因素調查分析。亞洲體育,15(1)=57,37-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淑貞(19980200)。競技體操選手運動心理技能之研究。臺灣體育,95,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主民(19930600)。誰能超越巔峰?--談優秀運動員的認知型態。中華體育季刊,7(1)=25,100-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文祥(19931200)。桌球運動員運動心理技能之探討。體育學報,16,487-5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古國華(19941200)。國中校隊運動員運動心理競技能力表現初探。體育學報,18,369-3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榮聰、吳福明(19970600)。男女排球運動員運動心理技能之研究--以八十二年臺灣區運動會選手為對象。藝術學報,60,151-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蕭瑞國(1995)。國內體育科系男女學生之目標取向與運動樂趣之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四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539-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彭文蓉(1995)。不同運動目標取向的成敗歸因及其對情緒反應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