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唱片樂音的隔代傳承與音樂傳統的認知建構--從桃園林祺振、謝旺龍等八音樂師的學習與表演經歷談起
書刊名:臺灣音樂研究
作者:林曉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Hsiao-yi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6
頁次:頁167-198
主題關鍵詞:客家八音林祺振謝旺龍和成八音團Hakka BayinLin Chi-ChenShieh Wang-LungHe-Cheng Bayin ba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48
期刊論文
1.葉龍彥(20000600)。戰後臺灣唱片事業發展史。臺北文獻,132,65-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訴上(1954)。臺灣流行歌的發祥地。台北文物,2(4),9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君玉(19550505)。日據時期台語流行歌概略。臺北文物,4(2),22-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龍彦(19990900)。日治時期臺灣「唱片」史。臺北文獻(直字),129,49-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杰廷(2007)。聽見1933年的「跳舞時代」─以敘事的時間性探論臺灣日治時期現代機械與技術的意涵。臺灣音樂研究,4,39-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曉英(2001)。臺灣客家採茶戲的發展與變遷─以各時期有聲出版為中心的討論。苗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運棟(2003)。由九腔十八調談到何阿文。臺北。48-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洪惟助(1996)。桃園縣傳統戲曲與音樂錄影保存及調查研究計畫報告書。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麟玉(2007)。日本コロムビア外地録音の臺湾データの作成について。日本大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榮興(2001)。臺灣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Jones, Andrew F.、宋偉航(2004)。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orkheimer, Max、Adorno, Theodor Wiesengrund(2003)。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ttali, Jacques、宋素鳳、翁桂堂(1995)。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亞湘(2006)。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龍彥(2001)。臺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武昌、林鶴宜、李坤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榮興(2004)。臺灣客家音樂:客家音樂的風格展現與戲曲歌謠的演變。晨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承機(2007)。殖民地時期臺灣大眾文化的歷史記憶─戰前流行歌與戰後「日曲合唱」的「日本」要素。国際セミナー:音盤に聴く近代東アジア。日本大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曉英(2007)。打八音、唱北管:林祺振、謝旺龍與和成八音團。打八音、唱北管:林祺振、謝旺龍與和成八音團。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惟助(2004)。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抄本整理研究。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抄本整理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范揚坤(2007)。唱片─作為音色組織與試探意識的場域。国際セミナー:音盤に聴く近代東アジア。日本大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范揚坤(2007)。和成‧八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櫻芬(2006)。聽見臺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臺灣音樂史研究上的意義。日本コロムビア外地錄音の文化史的意義。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dorno, Theodor Wiesengrund、李紀舍(1997)。文化工業再探。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