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甲骨文中合文的「借筆」現象
書刊名:輔大中研所學刊
作者:簡汎純
作者(外文):Chien, Fan-chu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20
頁次:頁51-63
主題關鍵詞:甲骨文合文借筆借筆合文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Shutting gentlyBorrows pensBorrows pens to shut gentl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9
期刊論文
1.朱歧祥(20010500)。論研讀甲骨文的方法--文例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1(5)=94,20-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永進(1997)。碑別字借筆結構分析。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振武(2000)。古文字中的借筆字。古文字研究,20,308-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立(20061200)。殷商至春秋之際「合文」書寫形式的變化。國文學報. 高師大,5,113-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毓周(19920500)。甲骨文中的合文字。國文天地,7(12)=84,68-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宗焜(1995)。殷墟甲骨文字表(博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旼姈(1999)。甲骨文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夢家(1992)。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海波(1963)。甲骨文編。板橋: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語言學大辭典編委會(199202)。中國語言學大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鴻縉(1956)。毛公鼎集釋。台北: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立編譯館(2001)。十三經注疏。台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煒湛(198705)。甲骨文簡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董作賓(1977)。董作賓先生全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姚孝遂、肖丁(1989)。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明(1986)。古文字類編。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引之(1963)。經義述聞。台北:廣文書局: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沫若、胡厚宣(1982)。甲骨文合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裘錫圭(1992)。甲骨文中重文和合文重複偏旁的省略。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錦炎(1979)。甲骨合文研究。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五銘(1981)。兩周金文數字合文初探。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釗(2001)。古文字的合文、借筆、借字。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