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書》收「賦」的史學奧義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林郁迢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Yu-tiao
出版日期:2014
卷期:39
頁次:頁21-44
主題關鍵詞:魏書魏收北朝史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4
  • 點閱點閱:201
《魏書》問世以來,即飽受「穢史」之譏,雖屢有學者為其辯誣,然卻未見翻轉,畢竟「褒貶失實」之筆屢現於書。不過,關於「黨齊毀魏」的批評,則有其時代背景而迫於無奈,況且在北朝史禍不斷的陰影籠罩及其切身遭遇的雙重壓力下,魏收其實沒有喪失身為史官的主體自覺,他基本上仍然是想方設法通過層層限制,委曲傳達其所認定的歷史真相或史學哲思,如其巧妙運用當時的賦作,在「述史」的表象下「作意」即是明證。本文無意捲入《魏書》的穢史公案,惟欲透過《魏書》極為特殊的收賦現象,闡究魏收置身於當時由高氏掌權的政治現實之下,如何運用賦去陳述當時北朝政治社會環境下難以秉筆的敏感事件;曲訴高氏父子參預其間歷史發生事實,並藉由賦的諷諭特質寄寓其史學批判,乃至史學思想。希望透過這樣的研究,可以深入魏收史學的特殊義法,探究其操牘秉筆之際的曲折心意。或許將發現《魏書》其實並未如歷來諸多誤解所言之不堪。
期刊論文
1.許東海(20110600)。貴遊天堂與世變京都--《洛陽伽藍記》的賦化觀照及其世變圖像。文與哲,18,143-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美秀(20030600)。論《洛陽伽藍記》載存文學資料的意義。國文學報,33,189-2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旭、張一妮(201004)。《文選》不錄張融之作的歷史考察--兼論蕭衍的忌刻個性及其在蕭子良集團中的實際地位。欽州學院學報,25(2),8-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逵夫(2012)。承傳道統賦為詩史--論李諧及其〈述身賦〉。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4(5),48-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爽(2007)。河陰之變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2007(4),309-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同勛(19611000)。「穢使」辯誣。幼獅學報,4(1/2),(5)1-(5)17+左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識仁(2009)。《洛陽伽藍記》與北朝史學。中國中古社會與國家史料典籍研讀會。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67-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唐普(2011)。《文選》賦類研究(博士論文)。四川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統、李善(1994)。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建江(199707)。北朝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約(1998)。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子顯(1998)。南齊書。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百藥(1998)。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知幾、蒲起龍、呂思勉(1975)。史通釋評。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紀昀(1997)。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翼(1992)。二十二史劄記。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福助(1995)。史記題解。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勇(1982)。洛陽伽藍記校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家駱(1994)。二十五史識語。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鍾書(1996)。管錐篇。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一良(1963)。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先寧(199309)。北朝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延壽(1998)。南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謝靈運、顧紹柏(2004)。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延壽(1999)。北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嚴可均(1958)。全晉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司馬遷(199710)。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章學誠、葉瑛(2000)。文史通義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魏收、謝崑(1998)。魏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Welzer, Harald、季斌、王立君、白錫堃(2007)。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衒之、范祥雍(2006)。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鳴盛、黃曙輝(2005)。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余英時(1988)。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班固(1997)。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文月(1989)。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程章燦(2001)。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雷家驥(1990)。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勰、周振甫(1997)。文心雕龍譯注。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魏徵(1997)。隋書。鼎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簡宗梧(1998)。賦與駢文。臺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韓高年(2004)。文化心態對詩賦文體的呼求--對北朝詩賦的特質成因的文體學考察。詩賦文體源流新探。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瞿林東(1992)。說《魏書》非「穢史」。中國史學散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識仁(1998)。北魏修史略論。結網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