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嘉靖刊荔鏡記》的方位成分探索
書刊名:臺灣語文研究
作者:趙靜雅連金發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o, ChingyaLien, Chinfa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
頁次:頁93-108
主題關鍵詞:方位成分後置詞前置詞處所荔鏡記格式LocalizerPostpositionPrepositionLocativeLi Jing JiConstr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51
本文主要研究《明嘉靖刊荔鏡記》中「在+X+方位成分」、「X+方位成分」與「在+X」三種格式所表示的意義、修飾動詞的情況以及在句子中所扮演的語法功能。
Based on the Jiajing edition of Li Jing Ji (1522-1566AD), a play script written in Southern Min dialect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ree types of locative constructions featuring zai4 在and a number of localizers is given and close attention will be focused on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features of the constructions.
期刊論文
1.曾憲通(1991)。明本潮州戲文所見潮州方言述略。方言,1991(1),10-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漢君、連金發(2007)。萬曆本荔枝記指示詞研究。清華學報,37(2),561-5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賈布基娜(1957)。現代漢語中的後置詞上。中國語文,12,2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丹青(2002)。漢語中的框式介詞。當代語言學,4(4),241-253+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言勝(2005)。世說新語方位詞(博士論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赬(2002)。漢語介詞詞組詞序的歷史演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守禮(2001)。清光緒刊荔枝記戲文校理。臺北:從宜工作室:吳守禮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丹青(2003)。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