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警詢階段辯護人在場實證分析研究
書刊名:警察法學
作者:林裕順施志鴻胡僑芯
出版日期:2010
卷期:9
頁次:頁363-390
主題關鍵詞:警詢階段辯護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3
  • 點閱點閱:92
期刊論文
1.Yue, M.(2007)。A Comparative View of the Law of Interrogation。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Review,17(1),5。  new window
2.林裕順(20100515)。權利告知乃莊嚴的承諾--實質有效辯護之國家宣誓。臺灣法學雜誌,152,9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裕順(20091101)。從大法官釋字第六五四號解釋論「接見交通權」--兼評刑訴法第三四條增修草案。臺灣法學雜誌,139,4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志鴻(20100300)。美國偵訊模式之論析。警學叢刊,40(5)=189,27-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裕順(20100700)。「公費辯護」論理與運用之研究--兼評「接見通信」修法新制。全國律師,14(7),4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邱忠義(200903)。辯護權及其界限--兼論釋字第六五四號解釋之因應。全國律師,13(3),37-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運財(20041000)。被告接受辯護人援助之機會。月旦法學教室,24,115-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裕順(20080900)。論偵訊中辯護人之在場權。法學新論,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蕙華(1996)。司法警察偵訊制度之研究-以辯護人在場為中心(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妍汝(2006)。刑事被告受律師協助的憲法權利(碩士論文)。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維凱(1997)。我國刑事警察人員執行偵訊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僑芯(2010)。警詢程序辯護權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彭國能(2000)。辯護人之法庭活動--兼論偵查活動(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钰雄(200409)。刑事訴訟法。林钰雄: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東熊、吳景芳(2005)。刑事訴訟法論。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Inbau, F. E.、Reid, J. E.、Buckley, J. P.、高忠義(2000)。刑事偵訊與自白。台北市:商業周刊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運財(19980000)。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臺北:月旦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上口裕、後藤昭、安富潔、渡辺修(2006)。刑事訴訟法。有斐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