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教師知覺親師衝突類型及其因應對策之研究--以臺南市一所國小為例
書刊名:教育研究論壇
作者:張美娜
作者(外文):Chang, Mei-no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1
頁次:頁15-34
主題關鍵詞:親師衝突親師衝突類型及原因親師衝突因應策略Perception of types and causes of leading to parent-teacher conflictParent-teacher conflict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parent-teacher confli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
  • 點閱點閱:38
期刊論文
1.李柏佳(20090300)。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權利之探討--以國民教育階段為例。學校行政,60,140-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怡雯(20060900)。學校如何在親師衝突的夾縫中求生機--探究衝突的原因、功能及因應策略。學校行政,45,226-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秋虹(20091000)。運用《西遊記》進行人際「衝突與挫折」情緒智能教學個案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3(2),107-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乃文(200706)。從認知科學看情緒素養課之建立。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第十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全球化衝擊下的課程與教學研討會。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327-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乃文(2005)。臺北縣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宜穎(2006)。親師衝突對私立幼兒園教師教學情緒及教學承諾之影響(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素捷(2002)。台中市國民中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教師因應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瓊婷(2003)。國民小學親師衝突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淑文(2000)。國小一年級導師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鍾婷婷(2004)。幼稚園教師因應親師衝突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惠文(2007)。幼稚園家長因應親師衝突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珍瑜(2006)。一個幼教師親師溝通觀點與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正平(2005)。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知覺與衝突管理策略之研究。輔仁大學,台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羅永治(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親師衝突原因知覺及其因應策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建清(2004)。國民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銘傳大學,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Verderber, R. F.、Verderber, K. S.(1995)。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Wadsworth。  new window
2.吳明隆(2003)。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肯昕(2004)。親師合作。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uane, Janet M.、王修曉(2007)。研究方法概論。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淑俐(2000)。做個「教學溝通」的智者。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cNiff, Jean、Lomax, Pamela、Whitehead, Jack、吳美枝、何禮恩(2002)。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濤石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饒見維(2004)。情緒涵養。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瑞珠、方紫薇(1996)。教師情緒管理。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邱如美(2000)。親師新主張--借鏡美國教改經驗。台北: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進材(2001)。高效能教師的教學錦囊。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Froyen, L. A.(1993)。Classroom management: The reflective teacher-leader。New York:Merrill:Macmillan。  new window
12.單文經、林素卿、張民杰、蘇順發、黃繼仁、高博銓、張嘉育、張如慧、王前龍、葉興華、高建民、Manning, M. L.、Bucher, K. T.(2003)。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臺北:學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 : 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永吟、單文經(1995)。教學原理。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McNiff, Jean、Whitehead, Jack、朱仲謀(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民杰(2005)。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杜宜展(2009)。初任教師班級經營指南。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怡禮、林明地、魏惠娟(2005)。學校問題與衝突解決:多元取向的觀點。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詹智慧(2002)。家長動起來。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萬佩萱(2002)。班級家長會DIY。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柯貴美(2004)。家長教育參與。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鄭玉疊、郭慶發(1994)。班級經營:做個稱的教師。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Humphreys, T.、曾玲泯、曾端真(2000)。教師與班級經營。台北:智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Brown, L. D.(1983)。Managing conflict and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Reading, MA。  new window
28.王淑俐(2007)。你的溝通有沒有用:教師與父母的說話效能。台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林進材(2000)。教師教學效能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