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學童最大攝氧量與800公尺和1600公尺跑走成績相關研究
書刊名:國北教大體育
作者:蔡仲喬楊忠祥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0
卷期:4
頁次:頁75-79
主題關鍵詞:男女差異皮爾遜積差相關國小六年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44
本研究目的: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童最大攝氧量與800公尺和1600公尺跑走成績的相關。方法:17名臺北縣三重市集美國小六年級學童自願擔任本研究受試者(男童9名、女童8名),每位受試者皆需接受3階段測驗,分別為最大攝氧量測驗、800公尺與1600公尺測驗。最大攝氧量測驗採Mahon & Marsh (1993)的測驗流程,800公尺與1600公尺測驗於標準400公尺跑道上進行,以秒做為成績單位。實驗所得之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2.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分別考驗800公尺和1600公尺跑走成績與最大攝氧量的相關。結果:本研究所測得的800公尺和1600公尺跑走成績與最大攝氧量的相關係數分別為r=-.77、-.70達統計顯著水準(p<.05),若以性別區分為兩組,男童的跑走成績與最大攝氧量相關係數為r=-.92、-.83達統計顯著水準(p<.05),女童的跑走成績與最大攝氧量相關係數為r=-.49、-.47未達統計顯著水準(p>.05)。結論:對男童而言,800公尺與1600公尺跑走成績皆能預測最大攝氧量且可做為評估國小六年級男童的心肺適能測驗,而800公尺跑走比1600公尺距離較短,與最大攝氧量的相關也較高,為較合適的測驗方法,但對女童而言800公尺跑走和1600公尺跑走成績皆與最大攝氧量無顯著相關,顯示800公尺跑走和1600公尺跑走測驗做為評估女童心肺適能的方法可能需要進一步確認。
期刊論文
1.林瑞興(19970100)。11-12歲男童實驗室外測試法預測最大攝氧量之探討。體育學報,22,273-2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先翔、龍田種、林正常(19970100)。三分鐘側跳和八百公尺跑走測驗與最大攝氧量相關之研究。體育學報,22,261-2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lmarwaey, O. A.、Jones, A. M.、Tolfrey, K.(2003)。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with endurance running performance in trained adolescents。Med. Sci. Sports Exerc,35(3),480-487。  new window
4.Buono, M. J.、Roby, J. J.、Micale, F. G.、Sallis, J. F.、Shepard, W. E.(1991)。Validity and relaibility of predicting maximum oxygen uptake via field test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3(3),250-255。  new window
5.Massicotee, D. R.、Gauthier, R.、Markon, P.(1985)。Prediction of VO2 max from, the running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aged 10-17 years。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25(1),10-17。  new window
6.Mccormack, W. P.、Cureton, K. J.、Bullock, T. A.、Weyand, P. G.(1991)。Metabolic determinations of 1-mile run/walk performance in children。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3(5),611-617。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先翔(1997)。男童以負重登階、側跳、800公尺跑走測驗預估最大攝氧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忠勳(2004)。遞增運動負荷登階測驗和800公尺跑走與最大攝氧量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鑑紘(2002)。PACER預測最大攝氧量及相關生理變項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