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碑與帖的交會--錢泳《攀雲閣帖》在清代書史中的意義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作者:盧慧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u, Hui-we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31
頁次:頁205-276+324
主題關鍵詞:錢泳攀雲閣帖金石學碑學帖學漢碑大觀Qian YongModel Calligraphy of PanyungePanyunge tieJinshixueBeixueTiexueGrand Collection of Han StelesHanbei dag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7
  • 點閱點閱:135
本文以清代書法家錢泳(1759-1844)主持刊刻的《攀雲閣帖》作為研究主題,探討嘉、 道時期書家如何統整乾、嘉金石學者積極訪碑、考碑與校碑的成果,使其成為有系統且易於入手的 書法學習典範。這是第一部以漢隸為內容的大規模刻帖,標誌著碑版石刻正式被納入書學體系中, 在中國書史上極為重要,然至今尚未引起學界足夠的重視。本文除考察《攀雲閣帖》的版本、內 容、選件、臨書風格與編集原則,也從明清的書法臨古與刻帖、嘉慶至道光初期「金石學」、「碑 學」與「帖學」交會的時代脈絡,還有此帖由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的多種化身,來考察它在清代 書史中的意義。
期刊論文
1.石守謙(20090300)。以筆墨合天地:對十八世紀中國山水畫的一個新理解。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6,1-19+21-36+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守謙(19970600)。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5,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長源(1992)。阮元摹刻《西嶽華山廟碑》和摹補碑中缺字的巨硯。文物,1992(8),8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侯怡利(2010)。聖主明君的形塑與文物的再詮釋--論乾隆重刻石鼓。故宮學術季刊,27(4),75-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靜靈(2008)。建立典範:王時敏與《小中現大冊》。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4,175-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廣棪(2008)。《乾隆石經》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1),7-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鴻茹(1997)。王子若《百漢碑硯拓》。文物,9,76-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祿山(2009)。龍蛇郁律端溪石,風月蕭條董井苔--百漢碑硯及百漢碑硯拓。收藏家,11,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增田知之(2008)。董其昌法帖刊行事業見權威確立構想。史林,91(5),783-8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盧慧紋(2009)。漢碑圖畫出文章--從濟寧州學的漢碑談十八世紀後期的訪碑活動。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6,37-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杉村邦彥(1979)。百漢硯碑追蹤。書論,14,6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宇野雪村(1979)。金石縮摹硯雜記。書論,14,57-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角井博(1976)。宋拓の漢石經殘字--東京國立博物館新收「錢泳舊藏本」の紹介--。MUSEUM 東京國立博物館美術誌,309,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傳馨(2008)。王澍《積書巖帖》及其書學初探。香港。425-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承權(2000)。呂世宜書法研究--兼論與臺灣書壇發展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勝利(2009)。錢泳《書學》研究。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恆(1999)。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震鈞(1991)。國朝書人輯略。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方綱(1976)。兩漢金石記。臺北市:台聯國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惜華(1950)。漢代畫像全集。巴黎: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芑孫。淵雅堂全集。愛如生中國基本古藉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燮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故宮博物院(2010)。蓬萊宿約:故宮藏黃易漢魏碑刻特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維樸(1996)。何紹基臨漢碑十種。何紹基臨漢碑十種。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攀龍(1987)。高子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大庭脩、戚印平、王勇、王寶平(1998)。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章濤(2003)。阮元年譜。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寶貴(2008)。石鼓文整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玉珉(2003)。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廖新田(19930000)。清代碑學書法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穎、錢泳(2006)。梅溪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錢泳。寫經樓金石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錢泳、張偉(1979)。履園叢話。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容庚(1984)。叢帖目。華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洪适。隸續。欽定四庫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昶。金石萃編。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錢泳摹(1979)。漢碑大觀。石刻史料新編. 第二輯。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錢泳(1984)。漢碑大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余集。秋室學古錄。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錢泰吉。曝書雜記。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嚴可均。鐵橋漫稿。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顧燮光(1986)。漢劉熊碑考。石刻史料新編. 第三輯。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翁方綱。復初齋文集。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維屏。國朝詩人徵略。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馮桂芬。蘇州府志。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易。小蓬萊閣金石目。上海圖書館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易(1976)。小蓬萊閣金石文字。臺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褚峻摹、牛運震。金石經眼錄。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十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史善長。弇山畢公年譜。愛如生中國基本古籍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阮元。擘經室集。愛如生中國基本古藉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有正書局(1926)。黃小松藏漢碑五種。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朱惠良(1980)。百漢碑硯。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吳守禮、林宗毅(1976)。呂世宜西邨先生研究資料--附呂世宜年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金石拓本研究會(1994)。漢碑集成。京都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業強(1999)。漢延熹西嶽華山廟碑順德本。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施安昌(1997)。漢華山碑題跋年表。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神田喜一郎等、洪惟仁等(1989)。書道全集。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徐蜀、朱安莉(2003)。中國近代古藉出版發行史料叢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張伯英(2005)。張伯英碑帖論稿。石家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鄧秋枚(1908)。神州國光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阮元(1978)。南北書派論。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王靖憲(2002)。清代叢帖綜述。中國法帖全集。武漢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陳雅飛(2007)。從金石學到碑學--以十八世紀晚期幕府學術圈為中心。合璧聯珠二--樂常在軒藏清代楹聯。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黃惇(2001)。漢碑與清代前碑派。中國碑帖與書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Tseng, Lillian Lan-ying(2010)。Between Printing and Rubbing: Chu Jun´s Illustrated Catalogues of Ancient Monument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Reinventing the Past: Archaism and Antiquarianism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Chicago。  new window
其他
1.葉廷琯。鷗陂漁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朱彝尊(1989)。曝書亭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康有為(1979)。廣藝舟雙楫。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惠良(1993)。董其昌書法藝術。董其昌法書特展研究圖錄。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雅飛(2008)。乾嘉幕府的碑帖風尚--以錢泳為視角。書海觀瀾。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