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瘂弦「斷柱集」異國風情的反諷場景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張瑞欣
作者(外文):Chang, Rui-shin
出版日期:2011
卷期:7
頁次:頁323-353
主題關鍵詞:瘂弦異國風情現代化反諷場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60
瘂弦 (1932~ ) 是以一本詩集立足台灣現代詩壇,學術界爭相研究瘂弦詩歌對詩壇重要的影響,尤其《瘂弦詩集》的「斷柱集」發人省思。研究者以此集中〈巴黎〉、〈倫敦〉、〈芝加哥〉為主,其餘詩歌較少論及,本篇論文將全面性論述此集詩歌,從中呈現出詩歌所表達出強烈的社會意識與社會批判。 本文從「反諷」角度切入,分析瘂弦「斷柱集」核心問題:(1) 瘂弦如何透過詩行描繪他沒去過異國他鄉?(2) 此集詩歌營造各國城市氣氛,並點出那些社會議題。(3) 作者如何在中國現代化的社會,為逐漸沒落民族意識感到憂心。(4) 為何歌頌印度之父甘地,並強調人類需要精神領袖。
期刊論文
1.李桂媚(20070600)。瘂弦詩作的色彩美學。臺灣詩學學刊,9,157-1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宗翰(2004)。穿不穿燈草絨的衣服--瘂弦〈中國街上〉點評。詩探索(天津社會科學),秋冬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貞吟(2002)。為城市塑像(上)論瘂弦詩〈在中國街上〉、〈巴黎〉、〈芝加哥〉藝術技巧。中國語文,5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瀅周(2009)。如何「過」一首詩瘂弦 VS.白靈。文訊,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相會鋒、史曉麗(2008)。詩人身份與芝加哥書寫--卡爾‧桑德堡「城市情結」之解讀。安徽文學,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簡文志(2004)。存在形式荒謬性--瘂弦詩歌探析。天津社會科學院,55-56(秋冬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立樹(2005)。美國文化史--民主與平等。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存仁(2001)。抗戰時代生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udelaire, Charles、莫渝(1985)。惡之華。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瘂弦(1981)。中國新詩研究。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萬偉成(199712)。中華酒經。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元洛(1990)。詩美學.五官的開放與交感。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oucault, Michel、劉北城、楊遠嬰(1992)。瘋癲與文明:理性時代的瘋癲史。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柳鳴九(1990)。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淑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商禽(2009)。商禽詩全集。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慎、徐鉉(1963)。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宋兆麟(2001)。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瘂弦(1981)。瘂弦詩集。臺北:洪範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2008)。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亞敏(1994)。敘事學‧附錄金聖嘆的敘事理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袁珂(1991)。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蕭(1994)。詩儒的創造--瘂弦詩作評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慶萱(1990)。修辭學。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士文(2004)。咖啡精神--咖啡與咖啡館的文化記憶。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聖澄華、安德烈‧紀德(2002)。地糧。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余光中(2004)。余光中集‧第七卷。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余光中(2004)。余光中集‧第一卷。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曾聖提(2007)。在甘地先生左右。新加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克魯(2008)。法國文學史教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象愚、曾豔兵(2003)。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龍彼得(2006)。瘂弦評論。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大衛‧李維特(2005)。佛羅倫斯。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瘂弦(2006)。瘂弦 弦外之音。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鈕先鐘、Liddell Hart, Basil H.(1995)。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第一冊)。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孫介銘(2004)。登陸安齊奧。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世華(2003)。義大利文藝復興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董學文(2005)。西方文論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賈士蘅(1986)。英國史(下)。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馬蕊(2010)。中印婚嫁習俗之比較。青年文學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