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明中葉「吳中文士」人格重構與《世說新語》復興的關係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金貞淑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
頁次:頁124-144
主題關鍵詞:吳中文士世說新語袁褧王寵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8
  • 點閱點閱:184
前人研究明代《世說》風氣,往往直接切入晚明世說體著作,對於明中葉吳中文壇的士風則往往略而不談。「吳中文士」實為明代中葉開始接受《世說新語》的主要傳播區域以及閱讀群體,包括科場失意的文士如王寵、袁褧、何良俊等人。他們的詩文作品,經常運用《世說》中魏晉名士的典故,嵇阮遂成為在重構人格上的精神典範,藉以表徵吳中文士從仕進轉向堅守自我清高人格以及適意人生的心態。此種人格典範,透過詩酒唱和,在同調之間激起共鳴,將魏晉名士不斷拉向「現場」,重演復現,建立集體認同以及文化記憶,形成一種讀者期待。因此明代中葉袁褧出版《世說新語》、明代第一部世說體著作何良俊《何氏語林》的出現等等的現象,正是反映吳中文士此一共同的時代心聲。
學位論文
1.范宜如(2001)。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宜蓉(2003)。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能憲(2000)。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寵(1997)。雅宜山人集。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石守謙(2011)。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北京:北京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英俊(2011)。語言與意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卓越(2006)。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利華(1995)。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形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世貞(1993)。弇州四部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道振(1987)。文徵明集--補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良俊(1997)。何翰林集。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錢謙益(2008)。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良俊(2007)。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