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七絃古琴藝術的道家風貌--靜逸澹遲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張志威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
頁次:頁249-272
主題關鍵詞:大音希聲至樂無聲聽之以氣聲無哀樂靜逸澹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224
「七絃古琴藝術的道家風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主題,也因為「老生常談」,才表示所談內容歷久彌新。本文從《老子》的「大音希聲」談起,銜接後來《莊子》「聽之以氣」、(《禮記》)「至樂無聲」、阮籍「無聲無味」、嵇康「聲無哀樂」、陶潛「絃外之音」、徐青山「清微澹遠」等有關音樂美學的進展理路,作一簡單的述說。並認定本來屬於道家思維發展路線的「清微澹遠」,卻被規範性強的儒家思維所援用至今。可以說,儒家規範性的琴藝發展已臻淋漓,再怎樣的努力,想要超越前輩琴人的(儒家)琴藝恐已不易。是以,筆者大膽從《谿山琴況》截出「靜逸澹遲」的道家琴學理念作一簡單的介紹,期許起拋磚引玉之效,以引發同志者對道家思維的琴藝能有上一層樓的發展。
期刊論文
1.王育雯(20091000)。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0,119-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小盾(2011)。中國音樂學史上的「樂」「音」「聲」三分。中國學術,2011(3),5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承華(1998)。古琴的審美意蘊。七弦琴音樂藝術,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季旭昇(20051100)。《上博三.恆先》「意出於生,言出於意」說。中國文字,新30,183-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清治(19850800)。琴境圖說:古琴藝術的美感境界。故宮文物月刊,3(5)=29,92-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明照(2005)。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志鈞(1978)。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嵇康(1981)。嵇中散集。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季旭昇(200310)。說文新證。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亨、華鍾彥(198003)。老子註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班固、安平秋、張傳璽(2004)。漢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澤厚、劉剛紀(198407)。中國美學史--魏晉南北朝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澤厚、劉剛紀(198407)。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效先(200905)。老子通。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敏杰(200301)。博雅經典--琴。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老子、王弼、袁保新(1986)。老子。台北:金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志鈞(2002)。老子帛書校注。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弼、韓康伯、孔穎達、阮元(1999)。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鐘書(1979)。管錐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鼓應(1984)。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毛亨、鄭玄、孔穎達、杜預(1999)。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玄、孔穎達、李學勤(1999)。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慶藩、郭象、王孝魚、莊子(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銳(2000)。上博簡《慎子曰恭儉》管窺,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162, 2009/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祝鳳喈(1983)。與古齋琴譜、補義。中國古代樂論選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