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之實證分析
書刊名:執法新知論衡
作者:許福生
作者(外文):Hsu, Fu-se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8:2=16
頁次:頁1-34
主題關鍵詞:犯罪被害人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政策德菲法Crime victimsCrime victim protection actCrime victim protection policyAssociation for victims supportPolicy Dephi meth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9
  • 點閱點閱:94
期刊論文
1.許福生(20000300)。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立法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5,55-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墩銘(19610100)。論刑法上損害賠償之規定。刑事法雜誌,5(1),14-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紀東(19570800)。刑法上之損害賠償問題。刑事法雜誌,1(4),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福生(20100300)。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178,5-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碧玉(19980400)。犯罪被害人之賠償與刑事司法。律師雜誌,223,4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許福生、盧映潔、林裕顯、張錦麗、黃蘭媖(2012)。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體檢報告。中華警政硏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協昌(2005)。論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訴訟程序之權利保護--以性犯罪被害人之權利保護為中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保進(2005)。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福生(201209)。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台北市: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甘妹(1995)。犯罪學原論。台北:張甘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2003)。台灣婦女權益報告書(全集)。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春金(2001)。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龍輝(2008)。性侵害加害人強制治療鑑定政策與執行評估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韋愛梅(2009)。警察機關防冶性暴力工作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福生(2008)。科技設備監控在性侵害犯之運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甘妹(1965)。被害者學之重要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榕(2009)。我國與日本犯罪被害人保護之比較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止欣(2011)。找國犯罪被害人保護作為之研究--以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為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湯文琦(2008)。警察機關執行出矯治機構毒品人口應受尿液採驗制度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文東(2008)。台灣保護業務之概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麗珍(2008)。台灣社會上作專業人力推估研究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正豪(2008)。我國犯罪被害人保護棲制的檢討與策進--並簡介日本「犯罪被害人等基本計畫」。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高井康行、番敦子、山本剛(2008)。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制解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瀨川晃(2000)。刑事政策における被害者 視點--史的素描 今後 課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009)。犯罪被害者白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