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傳仔戲」論臺灣亂彈戲裡的活戲演出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簡秀珍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ian, Hsiu-je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81
頁次:頁49-96
主題關鍵詞:演員臺灣亂彈戲活戲傳仔戲劇目PerformerTaiwan luantan theaterImprovisational performanceTuān-á-hìReper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136
期刊論文
1.林良哲(1995)。呂仁愛女士訪談錄—宜蘭庶民生活口述史料系列之六:北管藝人。宜蘭文獻,15,58-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良哲(1997)。「浮浮沉的戲臺人生」--北管藝人莊進才先生訪談錄。宜蘭文獻,25,6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萬川(20101000)。民間文學口傳性特質之研究--以臺灣民間文學為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199-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秀珍(20100100)。臺灣亂彈戲《打登州》中的地方特色。戲劇學刊,11,195-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秀珍(20110100)。北管婚變戲《三官(關)堂》抄本的口語傳統套式運用敘事結構。戲劇研究,7,65-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鶴宜(20120300)。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的演員即興表演與劇目創作參與。民俗曲藝,175,107-1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振家(19970300)。臺灣亂彈小戲音樂初探。民俗曲藝,106,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永義(20080100)。論說「折子戲」。戲劇研究,1,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健銘(19911100)。從大榮陞戲班到楊麗花。民俗曲藝,74,45-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曉英(2010)。臺灣亂彈戲劇本研究五題(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宣貝(2012)。臺灣亂彈戲演員彭繡靜及其在《斬經堂》中的表演(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文政(1988)。臺灣北管暨福路唱腔的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昭文(2001)。台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秀婷(2011)。臺灣客家採茶戲之發展及其文本形成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曉英、蘇秀婷(2011)。兩臺人生大戲:劉玉鶯與曾先枝。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火榮、邱昭文(2000)。北管排子音樂曲集。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運棟、范揚坤(2007)。重修苗栗縣志卷廿九.表演藝術志。苗栗:苗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auman, Richard.(1977)。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Massachusett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new window
5.林松輝(19941203)。員山林松輝宅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榮興(2000)。苗栗地區客家八音音樂發展史:田野日誌。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錘寬(20050000)。北管藝師生命史:葉美景.王宋來.林水金。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片岡巖(1924)。臺灣風俗誌。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錘寬(2011)。北管音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秀芳(1980)。臺灣所見的北管手抄本。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陶君起(1982)。平劇劇目初探。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游永傅、游榮華(2002)。羅東鎮志。宜蘭縣羅東鎮:宜蘭縣羅東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薛宗明(2003)。臺灣音樂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坤良(1983)。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Foley, John Miles(1990)。Traditional Oral Epic: the Odyssey, Beowulf, and the Serbo-Croatian return song。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施穎彬(2012)。黑四門,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2311, 2012/06/30。  new window
2.蔡振家(1996)。1 月29 日訪問王金鳳的記錄,http://xiqu.tripod.com/fw.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坤良(1991)。臺灣地區北管戲曲資料蒐集、整理計劃(期末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oyer, Pascal(2012)。Orale Tradition,http://www.universalis.fr/encyclopedie/tradition-orale。  new window
5.王慶芳(20121210)。苗栗後龍王慶芳宅(蔡晏榕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三江(19950503)。羅東福蘭社館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阿質(20120713)。羅東李阿質宅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增華(20120713)。羅東李阿質宅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進才,李阿質(20120808)。羅東莊進才宅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莊進才,李阿質(20120817)。羅東莊進才宅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莊進才(20120510)。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彭繡靜(20110430)。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廳後臺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繡靜(20120408)。苗栗往新竹的自強號上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游丙丁(19911201)。宜蘭市游丙丁宅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游振池(19920928)。宜蘭文化中心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玉鶯(20120522)。木柵臺灣戲曲學院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財團法人公共電視臺,尖端公司(2005)。臺灣北管見證者:葉美景,臺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