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
作者:張啟豐
作者(外文):Chi-Feng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汪其楣
施懿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掌中戲亂彈戲戲曲梨園戲戲臺Li-yuan-xiLuan-tan-xistagepuppet-playtraditional opera(Xi-q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7) 博士論文(8) 專書(8)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4
臺灣從荷蘭、明鄭時期開始,已經有若干戲曲活動。清廷領臺二百餘年間,臺灣戲曲活動極度貼近人民日常生活,不論歲時節慶、社會規約等戲曲演出,或文人戲曲活動,都有全面且繁盛蓬勃的發展,戲曲劇種更衍成遍地繁花之勢,遞嬗興替。以上種種,均為清代臺灣戲曲活動發展的重要面向,亦留下了豐富、珍貴的史料。本論文依照清代臺灣戲曲發展的特質與態樣,分為「康熙時期」、「雍正、乾隆時期」、「嘉慶、道光、咸豐時期」、「同治、光緒時期」等四個階段。(一)康熙時期(1683-1722):此一時期的戲曲活動雖然蓬勃,但主要還是依附在歲時節慶活動中,主流劇種是梨園戲。(二)雍正、乾隆時期(1723-1795):這個時期的戲曲發展已經包括所有面向,除了歲時節慶演戲場合更為繁多外,在社會規約方面,並有「演戲申禁」、「違禁罰戲」等形式;另外,朱景英等文人士宦以及臺南北郊商人的戲曲活動,標誌崑曲在臺演出的事實。(三)嘉慶、道光、咸豐時期(1796-1861):在保生大帝聖誕、媽祖聖誕等重要節令上,有連演多日的字姓戲或拼臺競演,而夜戲演出也成為普遍現象,此皆為戲曲活動的多元發展。「演戲申禁」、「違禁罰戲」等社會規約演戲,已經出現在「水利開發」、「埤圳維護」等規約中,更突顯「演戲申禁」、「違禁罰戲」本身所具備的「準司法罰則」特性。至於嘉慶時期泉州通淮關岳廟的〈勿褻〉碑文,記載臺南演出的關公戲事件,內容則顯示出文人教化思想與禁戲主張。亂彈戲、皮影戲、傀儡戲接廣受民眾喜愛,中部呂世芳已蓄有「家班」。(四)同治、光緒時期(1862-1895):文人戲曲活動最值得注意,如唐贊袞、劉銘傳等人請京劇戲班演出;《詩畸》與《謎拾》表徵了文人對戲曲活動的欣賞與了解,也是臺灣戲曲發展中,首度出現以文人社群為主體,而創留下來的珍貴戲曲資料;在家班方面,有新竹鄭家家班「小童臺」,以及霧峰林家家班;另外,霧峰林家及板橋林家戲臺,不僅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私人園邸的戲曲活動,也標誌文人戲曲的主要面向。清代晚期,梨園戲、亂彈戲、崑曲、京劇、高甲戲、四平戲、車鼓戲、採茶戲,還有傀儡戲、掌中戲、皮影戲等,已經都熱鬧地登上了臺灣戲曲舞臺。歲時節慶演戲,是人民在宗教信仰習俗中,對神祇誠心回報、虔誠酬謝、熱烈祝誕的主要形式,不論是排日演戲、神明會演戲、拼臺演戲等,都達到空前的繁盛榮景;而社會規約演戲,則是人民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布達禁制規定、服從罰則效力的具體表現,罰戲的規約種類日廣,更突顯「違禁罰戲」本身的準司法罰則性格。這兩大類戲曲活動分別從習俗信仰、社會生活上,密切參與人民生活,清代臺灣人民的一生,幾乎無所外於戲曲。清代臺灣戲曲的盛況,延續到日治晚期之前,其間北管子弟班社演出大盛,而歌仔戲的產生與發展,更引領一代風華,為臺灣劇壇開拓另一片江山。
參考書目

一、志書
蔣毓英,《臺灣府志》,北京市:中華書局,1984年重印,康熙24年(1685)。
金 鋐,《康熙福建通志》,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康熙25年(1686)。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65種,康熙35年(1696)。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66種,康熙51年(1712)。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1種,康熙55年(1716)。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03種,康熙58年(1719)。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24種,康熙58年(1719)。
陳夢林,《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1種,康熙56年(1717)。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74種,乾隆7年(1742)。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13種,乾隆17年(1752)。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6種,乾隆29年(1764)。
余文儀, 《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05種,乾隆12年(1747)。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09種,乾隆36年(1771)。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0種,嘉慶十二年(1807)。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60種,道光十二年(1832)。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8種,道光15年(1835)。new window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92種,道光15年(1835)。
周 璽,《彰化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56種,道光15年(1835)。
穆彰阿,《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68種,道光22年(1842)。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72種,同治9年(1870)。
林 豪,《澎湖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64種,光緒19年(1893)。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59種,光緒19年(1893)。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5種,光續19年(1893)。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5種,光續20年(1894)。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5種,光續20年(1894)。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52種,光緒20年(1894)。
蔣師轍,《臺灣通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5種,光緒21年(1895)。
不著撰人,《嘉義管內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58種,明治30年(1897)。
蔡振豐 ,《苑�塈荂n,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48種,明治30年(1897)。
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63種,明治31年(1898)。
連 橫 ,《臺灣通史》(1917),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6。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宜蘭縣志》,宜蘭縣政府,1963。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台北市志》,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通志•宜蘭防勇開山中伏陣亡優恤案》,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30種,1962。
張炳楠監修,《臺灣省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二、檔案、文書、碑刻
《宜蘭廳調查•西皮福路之歷史調查》,台灣慣習研究會編,台北市:台灣總督府台灣慣習研究會,1903。
《欽定平臺紀略》,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02種,1961。
《台灣私法人事編》,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17種,1961。
《台灣私法商事編》,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91種,1961。
《台灣私法債權編》,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50種,1963。
《清仁宗實錄選輯•嘉慶二十年(1852)》,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87種,1963。
《台灣彙錄丁集》,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78種,1963。
《清宣宗實錄選輯(二)•道光十九年(1839)》,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88種,1964。
《清高宗實錄選輯》,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86種,1964。
《台灣彙錄己集》,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91種,1964。
《清季申報台灣紀事輯錄(三上):同治十三年(1874)三月二十八日•台灣土番考(下)》,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247種,1968。
何培夫,《南瀛古碑誌》,臺南縣新營市:南縣文化局,2001。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宜蘭縣、基隆市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屏東縣、臺東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5。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苗栗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8。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高雄市、高雄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5。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雲林縣、南投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6。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新竹縣市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8。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補遺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嘉義縣市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彰化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中縣市、花蓮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市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南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
何培夫,《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澎湖縣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3。
邱秀堂,《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
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黃耀東,《明清臺灣碑碣選集》,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劉枝萬,《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三、詩文雜著
丁紹儀,《東瀛識略》,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2種,1957。
王實甫、王季思,《西廂記》,台北市:里仁書店,1995。
朱景英 ,《海東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9種,1958。
朱景英 ,《畬經堂集》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
江日昇 ,《臺灣外紀》,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60種,1960。
吳大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道光四年(1824)至同治七年(1868)〉,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297種,1971。
吳子光 ,《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36種,1959。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虎井再生圖記》,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82種,1960。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72種,1960。
林謙光,《臺灣紀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new window
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台北市:龍文出版社,1992。
施懿琳等編,《全臺詩》,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4。
郁永河 ,《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44種,1959。
恠我氏,《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縣:新竹文獻委員會,1952。
唐景崧 ,《詩畸》,台北市: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印行,1982。
唐景崧 ,《謎拾》,光緒19年(1893)刊本。
唐景崧原著、黃朝傳編注,《謎拾評注》,臺北市:新興書局,1958。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30種,1958。
孫元衡,《赤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0種,1958。
徐宗幹,《治台必告錄》,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7種,1959。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39種,1960。
徐 珂,《清稗類鈔選錄》,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214種,1965。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7種,1962。
連 橫 ,《雅言》,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66種,1957。
連 橫 編《臺灣詩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44種,1959。
郭子奇,《宛在堂文集》卷28,明崇貞訓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陳懋仁 ,《泉南雜志》。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4種,1957。
黃逢昶 ,《臺灣雜記》,北京 : 中華書局,1985。
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市:北京古籍,1998,
楊 英,《從征實錄》,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32種,1958。
蔣師轍,《臺遊日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6 種,1957。
諸 家,《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台北市:龍文出版社,台灣文獻類編,1992。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41種,1959。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稿本》。
藍鼎元,《平臺紀略》,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獻叢刊第14種,1958。

四、近人專著
不著撰人,《臺中萬和宮史略》,台中市:萬和宮,1967。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new window
方豪,《臺灣早期史綱》,臺北:臺灣學生,1994。
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1999。
王世慶,《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臺北:臺灣學生,1986。new window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附明傳奇鉤沉集目》臺北:大安,1990。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燬戲曲小說史料》,上海:古籍,1981。
王振義,《臺灣的北管》臺北:百科文化,1982。
王雅倫,《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臺北:雄獅圖書,1997。
王嵩山,《扮仙與做戲》,臺北:稻鄉,1997。
王遐舉、金耀章編,《戲曲切末及舞台裝置》,北京:中國戲劇,1960。
王遠廷編《閩西漢劇史》,福州:海潮攝影藝術,1996。
王璦玲、華瑋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98new window
王耀華、劉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建:福建人民,1987。
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臺北:玉山社,2000。
石光生,《南台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研究》,台北市:傳統中心籌備處,2000。new window
朱羲冑,《林琴南先生學行譜記四種》,臺北市:世界書局,1965。
江武昌,《臺灣的傀儡戲》,臺北:臺原,1990。
行政院建設委員會,《台灣地區第一級古蹟圖集》,台北市:行政院建設委員會,1984。
何培夫,《臺灣碑碣的故事》,南投市:台灣省政府,2001。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1990。new window
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臺北:施合鄭基金會,1993。
吳毓琪,《南社研究》,臺南市: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new window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眾文,1980。new window
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1。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1991再版。new window
呂錘寬,《臺灣的南管》,臺北:樂韻,1986。new window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1993。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1996。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六版二刷,臺北市:雄獅圖書,2001。new window
李國俊、徐亞湘,《桃園縣四平戲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new window
沈 冬,《南管音樂體制及歷史初探》,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第七十三種,1986。
辛晚教,《南管戲》,臺北:漢光,1998。
周育德,《中國戲曲文化》,北京:中國友誼,1995。
周宗賢,《台灣的民間組織》,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3。
周秦,《蘇州崑曲》,台北市:國家,2002。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聯經,1997。new window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等編,《明清時期的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台北市:文津,2002。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文津,1999。
林仁川、黃福才,《臺灣社會經濟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林文隆,《臺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1999。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new window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的曲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new window
林經甫、劉還月,《變遷中的臺閩戲曲與文化》臺北:臺原,1990。new window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1997。new window
林衡道,《台灣一百位名人傳》,台北市:正中書局。
林衡道口述、林秋敏記錄整理,《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6。
林麗紅、李國俊,《臺灣高甲戲的發展》,彰化市:彰化縣文化局,2000。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北縣蘆洲市:空大,2003。new window
林鶴宜主持,《閩台戲曲關係之調查研究計畫》,國科會專題計畫,1997
邱 婷,《戲臺明滅》,臺北:幼獅,1996。
邱一峰,《臺灣皮影戲》,臺中市:晨星,2003。new window
邱旭伶,《臺灣藝妲風華》,臺北:玉山社,1999。new window
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1979。
邱坤良,《野臺高歌》,臺北:皇冠,1980。
邱坤良,《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1983。
邱坤良,《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1992。
邱坤良,《民間藝術保存與傳習計畫傳統戲劇組規劃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臺北市:臺原,1997。
邱坤良主持,《台灣地區北管戲曲資料蒐集整理計畫》,1991
金清海,《臺閩地區傀儡戲研究》,臺北市:學海,2003。
施子清等編,《南戲遺響》,北京市:中國戲劇,1991。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洪淑苓,《關公民間造型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95。
胡忌、劉致中,《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1986。
容世誠 《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1997。new window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2000。new window
徐亞湘,《桃園縣本土戲曲、音樂團體調查計畫報告書》,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6。
徐亞湘撰輯,《消逝的風華—台灣的四平戲》,宜蘭縣五結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徐進堯、謝一如《客家三腳採茶戲與客家採茶大戲》,新竹縣竹北市:竹縣文化局,2002。
徐麗紗,《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臺北:學藝,1991。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文津,1996。
馬少波等,《中國京劇發展史》,臺北:商鼎,1992。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1996。
常靜之,《中國戲曲及其音樂》,臺北:學海,1995。
張 庚,《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1986。
張介人主編,《臺北保安宮專誌》,臺北市:財團法人臺北保安宮董監事會,1981。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臺北:臺灣商務,1978。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北京:中國戲劇,1992。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1996。
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臺灣風物雜誌社,1999。
張炫文, 《歌仔調之美》,臺北:漢光,1998。
張發穎,《中國家樂戲班》,北京:學苑,2002。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瀋陽:瀋陽,1991。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灣:聯經,1979。new window
莫光華,《臺灣各類型地方戲曲》,臺北:南天,1999。
莊永明,《臺灣紀事》,臺北:時報,1989。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1999。new window
莊萬壽,《論臺灣》,臺北:玉山社,1996。
許常惠等著,《彰化縣音樂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第五十九期,1990。new window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1954。
陳 香編,《臺灣竹枝詞選集》,臺北:台灣商務,1983。
陳正之,《民樂瑰寶-臺灣的北管與南管》,南投: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0。
陳正之,《草臺高歌》,南投: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3。
陳正之,《臺灣的傳統藝陣》,南投: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5。
陳正之,《掌中功名》,南投: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6。
陳正在等,《清代臺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86。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7。new window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灣書店,1999。new window
陳郁秀,《臺灣音樂》,臺北:時報,1996。
陳郁秀編,《臺灣音樂閱覽》,臺北:玉山社,1997。
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臺北:幼獅,1995。
陳健銘 ,《野臺鑼鼓》,臺北:稻鄉,1988。
陳捷先,《清代台灣方志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1996。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new window
陳藍谷等作,《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論述稿》,臺北市:臺北市文化局,2002,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02。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1988。new window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1997。new window
曾永義,《我國的傳統戲曲》,臺北:漢光文化,1998。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2000。new window
曾永義主編《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8。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臺灣傳統戲曲之美》,台中市:晨星,2002。new window
曾永義等著,《鄉土的民族藝術》,台北市:文建會,1988。
曾國棟,《臺灣的碑碣》,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2003。
程大學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眾文圖書,1991。
華東戲曲研究所編輯,《華東戲曲劇種介紹》,上海:新藝術,1955。
黃天縉執行主編,《臺灣三百年》,臺北:戶外生活,1986。
黃心穎,《臺灣的客家戲》,臺北:臺灣學生,1998。
黃文博,《臺灣藝陣傳奇》,臺北:臺原,1991。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1992。new window
黃金土主編《臺北古今圖說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2。
黃素貞,《鑼鼓喧天話北管.亂彈傳奇》,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6。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室《閩臺民間藝術散論》,廈門:鷺江,1991。
楊仁江,《台中縣龍井林宅研究》,豐原市:中縣文化,1996。
楊家駱主編,《中國俗文學》,臺北:世界書局,1995。
楊碧川,《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1988。
楊馥菱,《臺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臺北市:學海,2001。new window
葉石濤,《臺灣文化史綱》,高雄:春暉,1987。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臺北:駱駝,1993。
葉振輝,《臺灣開發史》,台北:台原,1995。
路應昆,《中國戲曲與社會諸色》,吉林:吉林教育,1992。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廖風德,《清代之噶馬蘭》,台北市:正中樞局,1990。
福建省戲曲研究所編,《福建戲史錄》,福州:福建人民,1983。
臺灣省建築師公會,《臺灣建築》,臺中市:臺灣省建築師公會,1995。
赫治清,《天地會起源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初版社,1996。
劉 捷,《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1994。
劉秀庭總編,《臺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專輯》,臺北:臺縣立文化中心,1995。
潘光旦,《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影印本。
蔡欣欣主編,《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
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1982。
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二: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1982。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論》,台北:志一,1995。
蕭國亮編,《中國娼妓史》臺北:文津,1996。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new window
薛化元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
謝宗榮,《台灣傳統宗教文化》,台中市:晨星,2003。
謝柏梁,《中國分類戲曲學史綱》,臺北:商務,1994。
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3。
嚴 明,《中國名妓藝術史》臺北:文津,1992。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灣總督府,1919。
片岡巖 《臺灣風俗志》,臺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田仲一成,《中國祭祀演劇研究》,日本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1。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 臺北:同人研究會,1942。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清代台灣史概說》,台北市:海峽學術,2000。
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1989。new window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及臺灣演劇調》,臺北:臺灣總督府, 1928。
濱田秀三郎編,《臺灣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青書房,1943。
Colin, Mackerras著 馬德程譯《清代京劇百年史》,臺北:文化大學,1989。
Elam, Keir著 王坤譯《符號學與戲劇理論》,臺北:駱駝,1998。
John Dodd著,陳政三譯,《北臺封鎖記》,臺北市:原民文化,2002。
Mailla《臺灣訪問記》,《臺灣經濟史》五集。

五、期刊論文:
王一剛,〈臺北三郊與臺灣的郊行〉,《臺北文物季刊》第六卷第一期,1957,頁13。
王見川,〈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的歌仔戲-兼談其起源問題〉,《宜蘭文獻》第卅八期,1999。new window
王嵩山、江宜展,〈臺灣民間戲曲的形式與意義:兼論傳統的轉型與現代發展〉,《民俗曲藝》第廿八期,1984。new window
王嵩山,〈臺灣民間戲曲研究總論-一個人類學的初步研究〉,《民俗曲藝》第廿八期,1984。new window
王詩琅,〈西皮福祿之爭〉,《臺灣風物》第十七卷第一期,1967。
王櫻芬,〈南管音樂〉,《臺灣音樂便覽》,臺北:玉山社,1997。
江武昌,〈台閩偶戲藝術的衍變關係〉,《表演藝術》第3期,1993
吳松谷,〈艋舺業餘樂團概況〉,《臺北文物》第八卷第四期,1960。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1860-1920),稿本,1929。new window
李乾朗,〈臺灣的戲臺建築〉,《民俗曲藝》第8期,1981,頁29-32。new window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五卷第二期,1978,頁131-159,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6,頁112。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廿二卷第三期,1993。new window
沈冬,〈清代臺灣戲曲史料發微〉,《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8。
沈冬,〈書寫與表演-臺灣戲曲史料析論〉,《明清時期的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市:文津,2002,頁268-300。
林茂賢,〈凝聚宗族向心力:臺灣的字姓戲〉,《傳統藝術》第18期,宜蘭縣六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頁1。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1980。new window
邱坤良,〈臺灣近代民間戲曲活動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第十一卷第二期,1982。
邱坤良,〈「中國劇場之儀式劇目」研究初稿〉,《民俗曲藝》第卅九期,1986。new window
邱坤良,〈臺灣近代亂彈戲班初探〉,《民俗曲藝》第71期,1991,頁10-41。new window
邱坤良,〈臺灣戲劇史的傳播網絡〉,《歷史月刊》158期,2001,03,頁28-34。
胡台麗,〈南屯字姓戲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四十八期,1979。
徐亞湘,〈台灣四平戲的發展與變遷—一個消失劇種的歷史回顧〉,收於《2001苗栗客家文化月—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1。new window
張啟豐,〈從傳統到現代-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家家姓戲之遞嬗與發揚〉,臺北市保安宮「保生大帝信仰學術論文研討會」,2002,06。
張啟豐,〈帝國陰影下的臺灣傳統戲曲-從泉州通淮關岳廟「勿褻」碑談起〉,《島語:臺灣文化評論》第3期,頁19-37,2003,09。
張啟豐,〈清領時期臺灣戲曲碑刻初探〉,《中國文化月刊》第278期,2004,02。
許丙丁, 〈臺南地方戲劇的變遷〉(一),《臺南文化》第四卷第一期,1954。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二),《臺南文化》第四卷第三期,1955。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三),《臺南文化》第五卷第一期,1955。
陳其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九期,1981。
陳芳英,〈市井文化與抒情傳統的新結合-古典戲劇〉,《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二-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1982。
陳健銘 ,〈從大榮陞戲班到楊麗花〉,《民俗曲藝》第七十四期,1991。new window
陳德馨,〈泉洲提線木偶的傳入與發展〉,《泉洲木偶藝術》,北京市:中國藝術出版社,1988
黃文博,〈臺灣的王爺信仰〉,《臺灣廟宇文化大系(四)五府王爺卷》,臺北市:自立晚報,1994,頁6-29。
劉枝萬,〈臺灣中部古碑文集成〉,《文獻專刊》5:3,4,1954,12。
蔡淵洯,〈清代臺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原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1986,頁141-160,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主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6,頁149-174。new window
賴鶴洲, 〈斐亭吟會、牡丹詩社〉,《臺北文物》第6卷第4期,頁90-107,1958。
龍彼得著,王秋桂、蘇友貞譯,〈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典考〉,《中國文學論著譯叢》下,臺北:臺灣學生,1985。new window
田仲一成著,吳密察譯,〈中國地方劇的發展構造〉(一)、(二)、(三),《民俗曲藝》第十二、十三、十四期,1981。new window
田仲一成著,楊清發、張素精譯,〈祭祀戲劇的傳播原理〉,《民俗曲藝》第卅九期, 1986。new window

六、學位論文
博士論文: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臺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new window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new window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new window
臧汀生 《臺灣閩南語民間歌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9。
蔡相煇,《明清政權更迭與臺灣民間信仰關係之研究》,臺北市: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new window
碩士論文:
吳天泰,《台灣皮影戲劇本的文化分析》,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李文政,《台灣北管暨福路唱腔之研究》,國立臺彎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李秀娥,《民間傳統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臺北市南管社團的活動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林素香,《宜蘭本地歌仔戲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林清涼 ,《臺灣子弟戲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林淑慧,《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維儀 ,《臺灣北管崑腔(細曲)之研究》,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
邱昭文,《臺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范揚坤,《亂彈福路系統之平板曲腔研究》,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徐亞湘,《臺灣地區戲神-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郝譽翔,《民間目連戲中庶民文化之探討-以宗教、道德與小戲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張啟豐, 《潘之恆及其品劇觀研究》,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0new window
郭侑欣,《憂鬱的亞熱帶: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的臺灣圖像及其衍異》,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
陳孝慈,《北管館閣梨春園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秀娟,《臺灣歌仔戲的演變過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陳雨璋,《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賣茶郎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虹如,《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衍吟,《南管音樂文化研究-由歷史向度、社會功能與美學體系談起》,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曾國棟,《清代臺灣示禁碑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史語所碩士論文,1996。
黃秀錦,《台灣仔戲劇團結構與經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楊湘玲,《清季臺灣竹塹地區士紳的音樂活動》,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劉育嘉,《清代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new window
劉南芳,《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蘇玲瑤 《Tit-to、場域、子弟戲-從play觀點看北管子弟團的演出與脈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七、工具書
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編,《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上海:上海辭書 ,198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6。
王森然遺稿,《中國劇目辭典》,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江蘇省博物館編,《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集》,北京市:三聯書店,1959
吳福助主編,《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臺北:文津,1999。
李漢飛編,《中國戲曲劇種手冊》,北京:中國戲劇,1991。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縣五結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時期》,臺北市:國家圖書館,2001。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199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