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49年以降臺灣傳統戲曲發展初探
作者:陳新瑜
作者(外文):CHEN,HSIN-YU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羅麗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戰後戲曲傳統戲曲臺灣戲曲藝文政策文化政策Post-war OperaTraditional OperaTaiwanese OperaArt and Literature PolicyCultural 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臺灣傳統戲曲從繁花盛開期、凋落衰頹期而至轉化重生期,皆始於終戰後,戰後的卅年間(1949-1979),從百廢待興到百花競放,本土傳統戲曲隨之復甦,隨國民政府播遷來臺之新移民湧入的中國地方戲曲亦登臺展演,於此卅年間,京劇受文化政策保護而一枝獨秀,臺灣本土戲曲則接連迎來興盛期與衰亡期;一九八零年代迄今,是傳統戲曲從衰頹走向創新轉型的重要階段,透過有意識的異文化重組與結合,跨文化、跨領域合作,形成嶄新的傳統戲曲藝術。故而本論文將討論內容限定於臺灣傳統戲曲於戰後之發展,時間限定在民國三十八年至民國一零六年(1949-2017),討論範圍則為臺灣本土戲曲與外來劇種在臺之發展。本論文之書寫架構分為上、中、下等三編。上編「本土戲曲」篇,介紹具有臺灣本土特色的北管戲、歌仔戲、客家戲、七子戲、高甲戲與四平戲等「本土戲曲」。中編「外來劇種」篇,討論民國卅八年後,隨國民政府來臺深耕發展者,如京劇、豫劇、崑劇等「外來劇種」。下編「偶戲」篇,論述傀儡戲、皮影戲與布袋戲等「偶戲」之發展。
就歷史的發展進程而言,當代的政治政策制定與社會經濟面向,是推展或抑壓戲曲發展的重要因素,故而結論將透過國家文化政策之作用力,觀察傳統戲曲於此中的體質變化,及其自我調適與自我定位之歷程,藉以評述傳統戲曲受到整體文化政策影響之程度,及國家政策理念與現場藝術實踐之差距。易而言之,本論文的上、中、下等三編乃是從歷史演進與藝術發展之角度來看戲曲的變化及劇種之發展,至於結論則轉換觀看角度,改從政治體制與文化政策討論傳統戲曲的進程,觀察傳統戲曲於此中之轉變,並藉此討論國家政策理念與戲曲藝術實踐之差距。本論文內容雖看似繁雜,然筆者以戲曲史為經,文化政策為緯,配合相關藝術實踐與文史資料,竭其駑鈍,不揣淺陋,希冀本文能融會各家之說,統整歷代學者之看法,以戲曲的「歷時性」、「藝術性」與「政策性」、「實踐性」為主軸,相互交織,貫串全文,達成四項成果:其一,整合臺灣各類劇種發展史;其二,增補西元二千年後臺灣傳統戲曲發展相關資料;其三,結合戲曲、政策與藝術實踐;其四,分析藝文政策對於戲曲藝術實踐之影響。冀能藉以明晰一九四九年迄今臺灣傳統戲曲之發展脈絡,探討國家文化政策對戲曲發展之影響與作用。
The flourishing, withering, and transforming / rebirth eras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operas all fell within the post-war period. Local traditional operas awakened in the midst of the thirty years post-war (1949 – 1979), from when the nation was awaiting its time to blossom until it was prospering. Within the thirty years, Chinese local operas penetrated through Taiwanese opera market and presented itself on stage through the new immigrants who entered Taiwan along with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Peking opera dominated the market at the time as it was protected by the cultural policy, whereas the Taiwanese local operas successively encountered its prospering and withering era. Traditional operas went through an important stage of revolution - from deterioration to innovation, since the 1980s. A new traditional operatic art was developed through an intentional multi-cultural reorganization and combination, as well as through cross-cultural and cross-domain cooperation. Hence, the content of this study will surround the post-war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operas within the 38th and 106th year of Republic (1949 – 2017), targe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nd foreign operas in Taiwan.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ries. First being “The Local Opera” series, introducing local operas that are full of Taiwanese essence, such as the Beiguan Opera, Gezaixi (Taiwanese) Opera, Hakka Opera, Chi-zi Opera, Gaojia Opera, Siping Opera, etc. Third being “The Puppet Show”,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ppet shows, such as the Puppetry, Shadow Play, Glove Puppetry, etc.
Based on the progression of history,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policies and economic trends of the societ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on whether to push forward or to suppress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s. For this reason, the study will conclude on the impact level of cultural policies on traditional operas and the gap between government policy concept and live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cultural policies as well as the observations on tangible changes and the journey of re-adjusting and re-positioning of traditional operas throughout history. In simple words, the three series of this study are to observe changes on operas and development of operatic type through the angle of historic progression and artistic development. To conclude, the study will switch lenses to observe and discuss traditional operas’ progression and changes through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policies. In addition, the study will also discuss the gap between government policy concept and live performance. In all its seemingly complexity, the author hopes that by positioning the history of operas on the longitude, cultural policies on the latitude, history, art, politics, and practicality on the main axis, and by exhausting relevant live performance and literature history information, the study is capable of integrating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and opinions from scholars to achieve four results. First is to integrat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various Taiwanese operatic categories, second is to supplement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operas after 2000, third is to combine operas, politics and live performance, and last 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ultural policies on operas’ live performance, in hope that this can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thread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operas since 1949 and discuss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cultural polic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s.
一、傳統文獻(依作者時代先後為序)
[明]盧若騰著,吳島校釋:《島噫詩校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朱景英:〈來鷗館詩存〉,收入《畬經堂詩續集》,北京:北京出版社,《四庫全書未收書輯刊》,2000年,冊19。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1958年5月。
[清]林焜熿:《金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80種,1960年10月。
[清]林豪纂,[清]薛紹元刪補:《澎湖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二十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0種,1983年3月。
[清]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1959年4月。
[清]郁永河:《裨海記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1959年4月。
[清]連橫:《雅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66種,1963年。
[清]連橫:《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有限公司,1979年。
〔清〕方鼎等修,朱升元等纂:《晉江縣志》,臺北:成文書局,《中國方志叢書》,清乾隆三十年刊本影印,1967年。
〔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歷代史料筆記叢刊》,1997年。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中華學術院臺灣叢書本,1968年。
〔清〕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中華學術院臺灣叢書本,1968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冊二,福建卷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主編:《鹿港南管音樂的調查與研究》,彰化:鹿港文物維護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1982年。
方靜琦、傅寯:《豫聲傳雲岫:書寫豫劇藝人張岫雲》,宜蘭:傳藝中心,2003年。
王元富:《電視國劇論述》,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王安祈:《尋路:臺北市京劇發展史》,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12年4月。
王振義:《臺灣的北管》,臺北:百科文化,1982年。
王嵩山:《扮仙與作戲》,板橋:稻鄉出版社,1997年。
王耀華、劉春曙:《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潮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年。
布魯諾‧費萊(Bruno Frey)著,蔡宜真、林秀玲譯:《當藝術遇上經濟:個案分析與文化政策》,臺北:典藏藝術家,2003年。
石光生:《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生命史(I)──皮影戲張德成藝師》,臺北:教育部,1995年。
石光生:《皮影戲藝師:許福能生命史》,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石光生:《南臺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研究》,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2000年。
石光生:《永興樂皮影戲團:發展紀要》,宜蘭:傳藝中心,2009年。
石光生:《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臺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
托比‧米勒(Toby Miller)、喬治‧尤帝斯(George Yudice)著,蔣淑貞、馮建三譯:《文化政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7年。
江武昌:《懸絲牽動萬般情──臺灣的傀儡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著:《文化建設重要法令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年。
吳明德:《臺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基金會,1994年。
吳紹蜜、王佩迪撰稿:《蕭守梨生命史》,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1999年。
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5年7月再版。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1991年9月再版。
呂錘寬:《泉州弦管指譜叢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6年。
呂錘寬:《北管音樂概論》,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0年。
宋錦秀:《傀儡、除煞與象徵》,板橋:稻鄉出版社,1994年。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9月。
李國俊、徐亞湘:《桃園縣四平戲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李殿魁、劉慧芬:《露華凝香:徐露京劇藝術生命紀實》,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
杜學知等纂修,廖漢臣整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
汪季蘭:《中國民間藝術的今昔》,臺北:大華晚報社,1972年。
沈平山:《中國掌中藝術--布袋戲》,臺北:沈平山自印,1986年。
辛晚教:《南管戲》,臺北:漢光文化,1998年。
周秦:《蘇州崑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孟樊:《臺灣世紀末觀察》,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2年。
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3月。
林水金:《北管全集》,臺中:臺中縣大里市樹王里萬安軒,2001年。
林宜貞:《臺灣崑曲發展的傳承脈絡》,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7年。
林美容主編:《彰化縣曲館與武館》,臺北:晨星出版社,2012年。
林茂賢:《宜蘭的北管戲曲音樂》,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林經甫、劉還月:《變遷中的臺閩戲曲與文化》,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
林麗紅、李國俊《臺灣高甲戲的發展:周水松先生紀念專輯》,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2年。
林鶴宜、蔡欣欣:《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傳藝中心,2004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出版,1979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2年。
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臺北:臺原出版社,1997年1月。
金清海:《臺閩地區傀儡戲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3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紀慧玲:《廖瓊枝:凍水牡丹》,臺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
夏學理等編著:《藝術管理》,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年。
徐亞湘:《桃園縣本土戲曲、音樂團體調查計畫報告書》,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2000 年3月。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書局,2006年。
徐亞湘:《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9年。
徐亞湘:《臺灣劇史沉思》,臺北:國家出版社,2015年。
徐麗紗:《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臺北:學藝出版社,1991年。
馬紫晨編:《中國豫劇大辭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馬紫晨主編:《豫劇》,河南:河南文藝出版社,2011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臺北:望月文化,2000年。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張瓊慧總編輯:《許國良與小西園》,臺北:生活美學館,2003年。
教育部編:《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論文集》,臺北:教育部,1984年5月。
陳木杉:《雲林縣布袋戲發展史暨布袋戲宗師黃海岱傳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6月初版。
陳正之:《民樂瑰寶:臺灣的北管與南管》,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0年。
陳正之:《掌中功名》,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91年6月初版。
陳君玉纂修:《臺北市志》,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2年。
陳芳、嚴立模:《臺灣豫劇五十年圖志》,臺北:國立國光劇團,2003年。
陳芳:《莎戲曲──跨文化改編與演繹》,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陳芳英:《戲曲論集:抒情與敘事的對話》,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09年。
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陳耕、曾學文、顏梓和:《歌仔戲史》,北京:光明日報,1997年。
陳健銘:《野臺鑼鼓》,臺北:稻鄉出版社,1989年。
陳鄭愃:《皮影戲雜談》,福建:漳州市地方志編委會、漳州市歷史學會出版,1991年10 月。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陳藍谷等:《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論述稿》,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02年。
陶君起:《平劇劇目初探》,台北:明文書局,1982 年。
曾永義:《說民藝》,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6月。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4月。
費約翰(John Pick)著,江靜玲編譯:《藝術與公共政策:從古希臘到現今政府的「藝術政策」之探討》,,臺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
黃心穎《臺灣的客家戲》,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編:《歌仔戲資料匯編˙賽月金傳略》,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年3月。
楊桂發:《臺灣豫劇發展史》,臺北: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未出版,2001.10。
楊馥菱:《臺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1年12月。
楊馥菱:《臺灣歌仔戲史》,臺中:晨星出版社,2002年。
溫秋菊:《臺灣平劇發展之研究》,臺北:學藝出版社,1994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9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9年。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編:《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と臺灣演劇調》,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28年。
劉念茲:《南戲新証》,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劉美枝:《臺灣亂彈戲之腔調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
劉還月《風華絕代掌中藝:臺灣的布袋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歐陽予倩:《歐陽予倩回憶錄》,臺北:新銳文創,2017年。
蔡欣欣:《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蔡欣欣:《臺灣戲曲景觀》,臺北:國家出版社,2011年。
鄭榮興:《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鄭榮興:《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慶美園文教基金會,2001年。
鄭榮興:《客家戲的榮興》,苗栗: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2011年。
鄭榮興:《臺灣客家戲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年。
盧世標總纂,陳芳草等纂:《宜蘭縣志》,臺北:成文書局,1983年。
謝一如、徐進堯:《客家三腳採茶戲與客家採茶大戲》,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2年4月。
羅麗容:《南戲˙崑劇與臺灣戲曲》,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蘇秀婷《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蘇玲瑤:《聲震竹塹城──新竹市北管子弟團振樂軒專輯》,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蘇桂枝:《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露絲‧溫斯樂(Ruth Rentschler)編,羅秀芝譯:《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臺北:五觀藝術管理公司,2003年。

三、會議、期刊、專書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施博爾手藏臺灣皮影戲抄本〉,《民俗曲藝》,第三期,1982年
〈臺北「靈安社」118周年專輯〉,《民俗曲藝》,第47期
王安祈:〈崑劇表演傳承中京劇因子的滲入〉,收入《戲劇研究》,第10期,2012年。
王育德:〈臺灣演劇の今昔〉,《翔風》第22期,1941年7月9日
王拓:〈歌仔戲仍是尚未定型的地方戲──訪問陳聰明導演〉,《電視週刊》,第742期
王明山:〈談談歌仔戲的連臺好戲──雷峰塔〉,《電視週刊》,第五期,1962年10月
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年
王順隆:〈臺灣歌仔戲的形成年代及創始者的問題〉,《臺灣風物》四十七卷一期,1997年3月
王愛群:〈泉腔論〉,福建省戲曲研究所等共同主編:《南戲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石文戶口述,古嘉齡紀錄整理:〈談臺灣歌仔戲的精緻化──以實際的編導經驗為例〉,《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7年。
江武昌:〈臺灣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67、68 期「布袋戲專輯」,1990年10月
竹內治:〈臺灣演劇の誕生〉,收於濱田秀三郎編:《臺灣演劇の現況》,東京:丹青書房,1943年。
竹內治:〈臺灣演劇志〉,收入濱田秀三郎:《臺灣演劇の現況》,東京:丹青書局,1943年。
何佩芬:〈布袋戲裡玩魔術的人〉,《電視週刊》1055期,1982年12月
吳明德:〈開創布袋戲新紀元-論「霹靂布袋戲」的藝術成就〉,《1999 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99 年6月。
吳明德:〈慧口傳雅韻 巧掌蘊悲歡──臺灣布袋戲的傳承與演變〉,「戲曲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2006年12月
吳逸生:〈亂彈非平劇之變質〉,《臺北文物》,第八卷第二期,1949年6月
呂秀蓮:〈臺灣人的音樂心靈:「臺灣的歌」序〉,《臺灣文藝》,第九十七期,1985年
呂清夫:〈藝術本土化與現代化思潮之研究〉,《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年。
呂訴上:〈光復後的臺灣劇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臺北文物》第3卷第3期,1954年
呂訴上:〈臺灣的戲劇〉,《臺灣文化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10月,冊三。
呂訴上:〈臺灣皮猴戲的研究〉,收於《戲劇學報》,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中國戲劇組編印,1967年7月,第一期
李亦園:〈文化復興與國家現代化〉,收入《現代化建設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8年。
李亦園:〈臺灣光復以來文化發展的經驗與評估〉,《文化的圖像──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李國俊:〈一齣唱不完的拖棚戲—評蘇桂枝所著《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4年5月號
沈繼生:〈海澄戲劇文化的新發現——兼述「朱文」清皮影本與明刊梨園本的比較〉,《藝術論叢》,福建省藝術研究所,總第十六期,1996 年10月
周正:〈有新潮派風格的雲州大儒俠〉,《電視週刊》389期,1970年3月
林永昌:〈從商品經濟看臺灣內臺歌仔戲的變遷--以《中華日報》戲院廣告為對象〉,《民俗曲藝》第146期,2004年
林良哲:〈日治時期歌仔戲的商業活動──以唱片發展過程為例〉,《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論文集》,宜蘭:傳藝中心,2003年。
林佳儀:〈論徐炎之、張善薌在臺灣的崑曲薪傳及表演特色〉,收入《戲劇研究》,第13期,2014年1月
林茂賢:〈從漢陽歌劇團看臺灣北管戲曲的興衰〉,《傳統藝術》第11期,2001年
林鋒雄:〈臺灣亂彈子弟的一個實例──彰化梨春園所藏目錄初輯〉,《書評書目》10期,1974年2月
林鋒雄:〈臺灣民俗調查研究-遊樂篇〉,《臺灣地區民俗調查研究》,1990年
林懷民:〈先談文化 再說產業:從雲門經驗看臺灣表演藝術產業化的可能性〉,《文化創意產業:全球思考‧臺灣行動國際研討會》,2003年
林麗紅:〈60、70年代高甲戲班赴菲演出之現象思考〉,《傳藝》,2010年12月
林麗紅:〈臺中南管新錦珠劇團之經營演出及其影響〉,《兩岸高甲戲演討會論文集》
林鶴宜:〈潘玉嬌生命史〉,《傳統藝術》第5期,2001年
邱坤良:〈臺灣的傀儡戲〉,《民俗曲藝》23-24期,1983年5月
邱坤良:〈臺灣近代亂彈班初探〉,《民俗曲藝》第71期,1991年
邱坤良:〈臺灣近代戲劇/電影發展及其互動關係──以臺北永樂座為中心〉,《民俗曲藝》,第131期
邱坤良:〈理念、假設與詮釋:臺灣現代戲劇的日治篇〉,《戲劇學刊》第十三期,2011年
邱坤良:〈時空流轉,劇場重構:十七世紀臺灣戲劇與戲劇中的臺灣〉,《戲劇研究》第12期,2013年7月
施忠賢:〈從史的角度描繪電視布袋戲的關鍵轉變──由十大事件談起〉,《臺灣布袋戲與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年4月。
洪惟助:〈1963年臺灣七子戲培訓班始末及其影響〉,收入曾永義主編:《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8年4月。
洪惟助:〈臺灣崑劇活動與海峽兩岸的崑劇交流〉,收錄於《千禧之交—-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0年。
紀慧玲:〈一切從商業著眼的霹靂布袋戲〉,《傳統藝術》28期,2003年2月
范揚坤:〈前「民間劇場時期」臺北市北管子弟團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論述稿,2002年7月
徐亞湘:〈臺灣四平戲的發展與變遷──一個消失劇種的歷史回顧〉,收於《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1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京劇之發展面向及文化意義〉,收入《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宜蘭:傳藝中心,2001年。
徐亞湘:〈三角作用:現代化、政治力與市場機制多層影響下的20世紀臺灣戲曲〉,「第六屆華文戲劇節「華文戲劇百週年」學術研討會」,2007年01月15-21日
徐亞湘:〈從外江到國劇:論臺灣民間京劇傳統的形成與失落〉,《民俗曲藝》,第170期,2010年12月
徐亞湘:〈省署時期臺灣戲劇史探微〉,《戲劇學刊》第二十一期,2015年
康尹貞〈日治時期臺灣戲曲之研究(1895-1937)〉,《戲劇學刊》第21期,2015年
莊子沅:〈戲臺上的文化守成──「高雄皮影戲劇團」陳政宏〉,收入《老字號與活水》,臺北:麥田出版,2015年08月。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的變遷(一)〉,《臺南文化》,第四卷第一期,1954年9月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三)〉,《臺南文化》,第四卷第三期,1955年
許丙丁:〈臺南地方戲劇的變遷(二)〉,《臺南文化》,第四卷第四期,1955年6月
陳保宗:〈臺南の音樂〉,收入《民俗臺灣》,第二卷第五號,通卷十一號,昭和17年5月5日,1942。
陳彬:〈國樂加入歌仔戲音樂的伴奏〉,《表演藝術》第40、41期,1996年02月-1996年03月
陳勝國口述,黃雅蓉紀錄整理:〈臺灣歌仔戲編導經驗──從明華園的創作談起〉,《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7年。
陳德馨:〈泉州提線木偶的傳入和發展〉,收入陳瑞統編:《泉州木偶藝術》,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
陳龍廷:〈電視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見《民俗曲藝》67、68 期「布袋戲專輯」
陳鏡波:〈臺灣の歌仔戲の實際的考察と地方青年男女に及ける影響(一)〉,《臺灣教育》,1931年
陳艷秋:〈譜出臺灣女性堅貞純情嬌媚的旋律:訪作家陳秋霖〉,《臺灣文藝》第八十五期,1983年11月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之近況及其因應之道〉,《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6年6月。
楊美煊:〈「興安劇團」在臺灣〉,《湄洲在線》,2008年04月14日
楊國鑫:〈客家三腳採茶戲〉,《新個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年2月二版。
董婷:〈黃俊雄苦心孤詣演出布袋戲--新濟公傳〉,《電視週刊》522 期,1973年5月
劉秀庭:〈歌仔戲最佳消費品牌--評明華園《燕雲十六州》〉,《表演藝術》,第48期,1996年11月
劉秀庭:〈本地歌仔演藝初探兼述歌仔戲的初期發展與影響〉,《復興劇藝學刊》,第21期,1997年10月
劉南芳:〈都馬班來臺始末〉,《漢學研究》第八卷第一期,1990年6月
劉南芳、陳彬:〈兩岸歌仔戲音樂表演風格之形成與比較〉,收入《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6年。
劉新圓:〈外來劇種對客家戲之影響〉,收錄於《苗栗縣客家戲曲發展史˙論述稿》,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蔡茂堂:〈近三十五年來的臺灣流行歌〉,《臺灣風物》第十一卷第五期,1961年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收入孫文,《三民主義》,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鄭溪和:〈歌出豁達大度〉,《表演藝術》,第47期,1996年10月
鄭榮興:〈臺灣客家戲劇的現況與展望〉,《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1994年。
謝松輝:〈傀儡戲薪傳有人:林讚成喜上眉梢〉,《民俗曲藝》第23、24期,1983年
羅斌:〈荷蘭文獻中的臺灣早期戲劇活動〉,《臺灣的聲音》,水晶唱片,1997-1998年。
羅斌:〈論二十世紀亞洲偶戲——從地方娛樂到民族象徵的發展〉,《1999 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99 年6月。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石婉舜:《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1895-194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江彥瑮:《臺灣客家戲劇團之經營管理研究──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06月
周于甄:《國樂樂師對當代歌仔戲音樂發展之影響探討》,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心慈:《當代臺灣傀儡戲比較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103年7月
林宜瑾:《劉海霞從藝生涯與臺灣豫劇發展之研究(1959-2000)》,臺南: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林素春:《宜蘭本地歌仔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林偉瑜:《臺灣崑曲發展的傳承脈絡》,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林曉英:《臺灣亂彈戲劇本研究五題》,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邱一峰:《閩臺偶戲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邱昭文:《臺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施如芳:《歌仔戲電影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施秀芬:《崑曲在臺灣傳播之研究》,新竹: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柯秀蓮:《臺灣皮影戲的技藝與淵源》,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年 6月
紀慧玲:《國家政策下的外臺歌仔戲班──以1990年代後期迄今之創作演出為觀察重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高美瑜:《戰後初期來臺上海京班研究:以「張家班」為論述對象》,,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祖慈:《文化政策下的臺灣歌仔戲--1982~2002》,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陳憶蘇:《復興閣皮影戲劇本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7月
黃秀錦:《歌仔戲劇團結構與經營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廖秀紜:《藝師蘇登旺的北管戲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劉建幗:《新世紀臺灣豫劇創新與實驗之探討(2000-201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劉美芳:《七子戲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謝一如:《臺灣客家戲曲之流變與發展──從客家腳採茶戲到客家大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謝昌益:《臺灣本地京調票房之研究──兼論其本地化發展的文化意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鍾廷采:《臺灣業餘崑劇團觀眾發展之研究──以水磨曲集崑劇團為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魏雅惠:《飛馬豫劇隊之研究(1953~1995)》,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蘇秀婷:《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以桃、竹、苗三縣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五、計畫研究(依主持人姓氏筆畫為序)
石光生:《傀儡戲新錦福梁寶全保存計畫第一年度成果報告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7年12月
花佳正:《「2014 年表演藝術產業環境與趨勢研究」案結案報告》,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計畫,2016年8月
邱坤良:《臺灣地區北管戲曲資料蒐集整理計畫期末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計畫,1991年
徐亞湘:《臺灣民間京劇傳統之研究 結案報告書》,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99-2410-H-034-042-MY2,2000年
張建一:《「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生態觀察與分析計畫」分析報告書》,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計畫,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5年12月
陳雅琴:《藝文政策間接補助機制規劃之研究》,財團法人臺灣經濟研究院計畫,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2011年4月



六、相關網站(依網站名稱筆畫為序,網址皆於2018年07月01日複查)
網站名稱網址
1/2Q劇場官方網站http://halfqtheatre.tw
104年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生態觀察與分析計畫成果網http://events.ncfta.gov.tw/events/ncftaproject/page5.asp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34559
公共電視臺《歌仔傳奇》網站http://web.pts.org.tw/~web02/opera_dfilm/index.php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Default.aspx
文化部團隊名錄http://cyberstage.moc.gov.tw/troupe/
文建會公告https://park.org/Taiwan/Culture/Resources/cartgroup/folk/index093.htm
水磨曲集崑劇團http://shuimokun.pixnet.net/blog
民族藝師數位博物館之
「東華影藝震九州 張德成與皮影戲」http://techart.tnua.edu.tw/twmemory/folkart/subject/theater1/index1.html
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專區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list/preserve.aspx
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專區˙崑曲傳習計畫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list/proj_items.aspx?id=12199603
西田社官方網站http://seden1985.blogspot.tw/
東寧雅集部落格http://tainan-dnkunqu.blogspot.com/
表演藝術評論臺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
客家藝文資訊網https://arts.hakka.gov.tw/ActivityTeam/List1.aspx?PerformCategory=3
幽蘭樂坊官方網站http://yulanyuehfang.rumotan.com/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客家音樂戲劇人才資料庫」https://data.gov.tw/dataset/7867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
「客家藝文團隊」條目https://data.gov.tw/dataset/7745
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崑曲傳習計畫http://www.folk.org.tw/project2/page20.htm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大事紀https://www.ncfta.gov.tw/todayhistorylist_64_588_104.html
國光劇團官方網站https://www.ncfta.gov.tw/guoguangopera_71.html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8205
詠風劇坊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solefer_jh/twblog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官方網站http://www.koo.org.tw
當代傳奇劇場官方網頁http://www.twclt.com/
臺北市中山堂藝文資料庫http://www.zsh2.gov.taipei/cht/index.php?act=metadata&code=list&main=1
臺北崑曲研習社官方網站http://www.tkqs.org.tw/
臺灣民俗文化研究室http://www.folktw.com.tw/
蓬瀛曲集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ngYing.KunQu
霹靂多媒體官方網站http://www.pili.com.tw/

七、報紙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中華日報》
《臺南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報》
《聯合報》
《蘋果日報》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