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民政治參與中的民粹主義傾向
書刊名:思想
作者:叢日雲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9
頁次:頁57-96
主題關鍵詞:平民主義民眾主義網民政治參與民粹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邵建(2014)。極權主義的「德先生」--〈新青年〉民主論。領導者,57,134-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叢日雲(2005)。當代中國政治語境下的「群眾」概念分析。政法論壇,200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奎松(2011)。新中國鎮反運動始末。江淮文史,2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2012)。中國公眾的民粹化傾向調查報告(2012)。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2(1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紅(2013)。馴服民粹--現代國家建設的征程。讀書,20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叢日雲(2009)。Nationalism and Democrat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62,831-848。  new window
7.叢日雲(2008)。當代中國激進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領導者,2008(10)=48,97-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Taggart, Paul、袁明旭(2005)。民粹主義。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明澍(2013)。中國人想要什麼樣民主:中國「政治人」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奧爾特加.加塞特、劉訓練、佟德志(2004)。大眾的反叛。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納德.英格爾哈特、張秀琴(2013)。發達工業社會的文化轉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Zelinsky, Wilbur(1992)。The Cultural Ge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6.塞奇•莫斯科維奇、許列民(2003)。群氓時代。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埃利亞斯.卡內提、馮文光(2003)。群眾與權力。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e Bon, Gustave、佟德志、劉訓練(2004)。革命心理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叢日雲(1999)。當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Le Bon, Gustave、馮克利(2007)。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亞里士多德、吳壽彭(1981)。政治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Inglehart, Ronald(1990)。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袁偉時(2012)。「造反有理」是民粹主義的荒唐觀點,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special/yuanweishi/detail_2012_09/27/17944268_0.shtml, 2012/09/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秦琿(20110818)。為什麼人們厭惡帝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