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語流行情歌之核心衝突關係主題分析
書刊名:輔導季刊
作者:許育光 引用關係林孟宜林子淳
作者(外文):Hsu, Yu-kuangLin, Meng-yiLin, Zih-chu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51:4
頁次:頁28-38
主題關鍵詞:華語流行情歌愛情觀核心衝突關係主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39
本研究旨在探討受歡迎之華語流行情歌歌詞所展現的核心關係衝突主題,運用核心衝突關係主題(Core Conflict Relationship Theme, CCRT)之分析架構,從中理解隱含於情歌歌詞中的衝突愛情觀內涵。研究之文本選擇以2010至2011兩年間每月於台灣著名網站KKBOX受評為點閱下載率最高的前五名為素材,去除重複者共分析57首華語流行情歌中之918句歌詞。結果發現:(一)高點閱率情歌多呈現「描述愛情的美好以及強調自我獨立、內心堅強」等主題;其次則為「關於依賴、軟弱無助」的描述。(二)從歌曲情境來看,高比例的描寫「處於失戀、分手後」情境。(三)歌詞類別部分,以負向類別歌詞描述較多,其中不和諧或負向之歌詞內涵以「獨自一人、想念某人、孤獨」和「痛苦、悲傷、絕望」指標之比例最高;較為和諧導向的歌詞內涵在「信任、有確定感、相信、有信心、感到安全」的指標上,呈現最高比例。而流行情歌的內涵,可從「情感依賴/獨立」(關係的親和或分離),以及「個人需求」(個人內心的安適或受困)來理解華語流行情歌中的描繪主題。研究依據結論進行討論,並據以提出對於情歌研究、情感輔導及學校情感教育工作等實務,提出相關建議。
期刊論文
1.蕭蘋、蘇振昇(20020100)。揭開風花雪月的迷霧--解讀臺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世界(1989-1998)。新聞學研究,70,167-1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柏蓁(2007)。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的愛情價值觀:1998-2007。網路社會學通訊,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慶福、王郁茗(20030100)。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愛情觀及愛情關係的分析研究。中山醫學雜誌,14(1),7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怡真、林以正(20060300)。愛情關係中的情緒表達衝突之縱貫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8(1),53-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曹家榮(20050700)。資訊時代的媒介、速度與愛情。資訊社會研究,9,267-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炳惠(19910800)。九○年代流行歌曲的城鄉意識--以陳明章和朱約信為例。聯合文學,7(10)=82,115-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ternberg, Robert J.(1986)。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Psychological Review,93(2),119-135。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顗穎(2003)。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慧玲(2003)。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琇方(2007)。兒童在Tell-Me-A-Story中之核心衝突關係主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戴瑋庭(2008)。年輕人對情歌性別意涵之解讀(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昭容(2005)。從國語流行情歌看現代性之下的愛情(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曉燕(2006)。台灣流行音樂歌詞中的兩性圖像(2002-200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嘉揚(2004)。愛情流行歌曲對歌迷愛情態度之影響關聯--以五月天之愛情歌曲與歌迷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芳枝(200007)。評「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