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學史視野中的孟、莊關係問題譾論
書刊名:新亞論叢
作者:沈相輝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7
頁次:頁63-77
主題關鍵詞:經學史孟子莊子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
  • 點閱點閱:49
期刊論文
1.程蘇東(2010)。《孟子》升經考--兼論兩宋正經與兼經制度。中華文史論叢,2010(3),137-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培瑜(2011)。孟子的生辰卒日及其公曆日期。孔子研究,2011(1),63-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以楷(1996)。莊子楚人考。安徽史學,19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洪興(1993)。唐宋間的孟子升格運動。中國社會科學,1993(5),10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杜澤遜(2002)。《孟子》入經和《十三經》彙刊。文獻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二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伯峻(2008)。孟子譯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固盛(2009)。老莊學文獻及其思想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行霈(2003)。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明煇、馬慶洲(2011)。漢書藝文志注解。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瀨武次郎、趙蘭坪(1925)。中國哲學史。上海:國立暨南學校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顧實(2011)。漢書藝文志講疏。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司馬遷(1982)。老子韓非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鴻典。莊子約解•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謙之(2002)。莊子哲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閻若璩。四書釋地又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柱、蔣伯潛、章太炎(2014)。諸子啟蒙。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白壽彝(2013)。上古時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彝尊。經義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燾(1990)。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熹(1983)。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譚家健(2007)。先秦散文藝術新探。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馮友蘭(1988)。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郭慶藩、王孝魚(2012)。莊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予同、朱維錚(1983)。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崔大華(1992)。莊學研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Kuhn, Thomas S.、金吾倫、胡新和(2003)。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朱彝尊、林慶彰(2010)。經義考新校。上海世紀(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孫以楷(2005)。莊子楚人考。浣雲集。合肥:安徵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選舉志。新唐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