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創造教育的多元生態--偏鄉教育政策與小校轉型創新
書刊名:教育研究月刊
作者:王慧蘭
作者(外文):Wang, Hui-la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287
頁次:頁38-51
主題關鍵詞:偏鄉小校轉型創新偏鄉教育政策教育的多元生態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small schoolsEducational policy for rural areasMultiple ecology of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林文生(20091200)。特色學校的爭論及其再概念化的契機。北縣教育,69,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慧蘭(20170300)。偏鄉與弱勢?法規鬆綁、空間治理與教育創新的可能。教育研究集刊,63(1),109-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振凎(2008)。沃植臺灣教育的先驅地--小校優質轉型的真諦。閱讀.雲林,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育忠、王慧蘭(20170500)。實驗教育在「實驗」什麼?臺灣實驗教育的核心關懷與實踐探索。教育研究月刊,277,4-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彭錦鵬、許添明、陳端容、李俊達、吳濟安、周延(2016)。偏鄉教育政策之檢視與未來發展:偏鄉資源配置與偏鄉學生能力提升 (計畫編號:NDC-104115)。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同僚、詹志禹、黃秉德、李天健、陳振淦、周珮琦(2008)。偏遠地區小校再生之研究 (計畫編號:PG9607-0031)。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淑玲、郭雄軍(2008)。在地遊學:臺灣生活與文化全體驗。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清圳(2013)。一雙手都不能放:力挽狂瀾的陳清圳校長。臺北市:寶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erry, B.、The Teacher Solutions 2030 Team、李弘善(2013)。未來教育:2030年教師備忘錄。臺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親子天下》雜誌編輯部(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聖謨(2015)。偏鄉學校發展:議題與研究。臺北市:華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聖謨(2016)。混齡教學:偏鄉小校新風貌。臺北市: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朝霖(2016)。善變的藝術--另類教育。新竹:道禾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志銘(2014)。在地深耕的村落小學堂。臺北市: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教育部(2013)。教育部103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教育部(2013)。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照(2016)。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臺灣家長的一封長信。臺北市: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親子天下雜誌編輯部(2016)。明日教育。臺北市:親子天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iehi, J.(1999)。The Murray Bookchin Reader。London:Black Ross Books。  new window
14.Tough, P.(2016)。Helping children succeeded: What works and why。New York, NY: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new window
15.Bronfenbrenner, Urie(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