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2017年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發展回顧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作者:蔡英欣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Ying-hsi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47:特刊
頁次:頁1931-1961
主題關鍵詞:公司法修正董事候選人提名董事會召集權監察人召集股東會裁判解任董事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內線交易犯罪所得Revision of Corporate LawNomination of director candidatesEntitlement to convene board meetingsConvening the shareholders' meeting by supervisorDirector dismissal by judgmentDisregard of corporate entityProfit from insider trad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王志誠(20120315)。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犯罪所得」之計算爭議。臺灣法學雜誌,196,2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仁光(20120400)。裁判解任董事及董事長。月旦法學教室,114,4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邵慶平(20150300)。投保中心代表訴訟的公益性:檢視、強化與反省。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4(1),223-2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英照(20131200)。內線交易的所得計算。中原財經法學,31,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薛智仁(20121000)。內線交易之犯罪所得概念。政大法學評論,129,245-2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智仁(20121115)。[裁判簡評]加重內線交易罪/最高院101臺上1857判決。臺灣法學雜誌,212,195-2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朝聖(20160400)。走出內線交易犯罪所得計算泥沼之嘗試--兼評最高法院104年度臺上字第2932號刑事判決。東海大學法學研究,48,117-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大穎(20160214)。內線交易罪與計算犯罪所得的爭議/最高104臺上2932刑事判決。臺灣法學雜誌,289,169-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曾宛如(20170900)。公司治理法制之改造。月旦法學,268,17-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賴英照(20170100)。內線交易犯罪所得如何計算?--評最高法院105年度臺上字第549號刑事判決。法令月刊,68(1),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宛如(20171000)。論董事候選人提名制。月旦法學教室,180,3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邵慶平(20171100)。2016年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發展回顧。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6(特刊),1531-15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英欣(20180900)。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明文化後之課題:以日本法之經驗為借鏡。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7(3),1345-14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彥良(20110100)。內線交易犯罪所得計算爭議研析--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臺上字第四八〇〇號判決。月旦法學,188,201-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