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中村惕齋《筆記詩集傳》對朱熹的繼承與發展--以「興」體詩為中心
書刊名: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作者:史甄陶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hih, Chen-tao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6:2=32
頁次:頁87-113
主題關鍵詞:興體中村惕齋筆記詩集傳朱熹詩經Implied-comparison style poemsNakamura TekisaiNotes of the Poetry with Collected CommentariesZhu XiClassic of Poe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史甄陶(2018)。十九世紀末韓國儒者朴文鎬「興」論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19,312-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忠慎(20160600)。新舊典範的交鋒--《毛詩注疏》與《詩集傳》之比較研究。文與哲,28,33-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怡菁(20151200)。「興」的基本輪廓與其在作品中的整體意義。清華中文學報,14,231-2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史甄陶(20181200)。朱公遷《詩經疏義》對《詩集傳》的繼承與發展--以「興」體詩的闡釋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63,57-59+61-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培懿(20031200)。日本多久聖廟與儒學。漢學論壇,3,165-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小敏(2013)。日本江戶町人文化與《詩經》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7(1),8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晉龍(2002)。《詩傳大全》來源問題探究。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317-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柴田篤、辺土名朝邦(1983)。中村惕齋.室鳩巢。東京:明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乾益(2004)。詩經之經義與文學述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井上哲次郎(1915)。日本朱子學派之哲學。東京:富山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樵(1983)。六經奧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曉平(2009)。日本詩經學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祖謙(1966)。呂氏家塾讀詩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公遷、李山(2013)。詩經疏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顧夢麟(1996)。詩經說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熹、朱傑人(2010)。詩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輔廣、田智忠(2017)。輔廣集輯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文煥(2008)。詩經嫏嬛。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村惕齋(1764)。筆記詩集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文朝(2012)。日本における『詩經』学史。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文朝(2017)。江戸時代における『詩集伝』の受容に関する研究。新北:華藝數位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種村和史、李棟(2017)。宋代《詩經》學的繼承與演變。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黎靖德、王星賢(1986)。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忠慎(20020000)。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江口尚純(2005)。江戶時期《詩經》研究的動向之一。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思想文化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