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子的道德世界
作者:黃麗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chuan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江建俊
唐亦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存天理去人欲禮教殺人格物朱熹朱子conserving justice and removing human’s desire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Pursuit of Knowledgeritual strangulationChu Hsimoral philosophyConfucianism murd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1
朱子的道德哲學自明清至今,引發學術爭議的兩大問題,其一、何以朱學至明清、民國初年以後衍生出「禮教殺人」之問題?其二、朱子的「格物致知」論真義為何?這兩大爭議的問題,在探討朱子道德哲學時,不得不面對處理。但處理此二問題,若直接處理,反而很難看出問題的癥結,所以最好是先對朱子道德哲學做一全面性的探討,方能找出問題的癥結。因此本論文不採取直接式的問題探討,而是先對朱子道德哲學做深入的研究,探討朱子是如何形成其道德哲學思想?其形成之脈絡為何?
Since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Zhu Zi has initiated two big problems of academic dispute. One problem is that when it comes to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y Zhu Zi's theory leads to the problem of "Ritual Strangulation" (or "Confucianism murder"). The other problem is: "What is the true maening of Zhu Zi's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Pursuit of Knowledge' ? " In the research of Zhu Zi'smoral philosophy, these two problems are something we need to face. But to investigate these two problems, if we discuss them directly, it seems hard to see the knots of the problems. So it is better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Zhu Zi's moral philosophy, so that we will see the knots of the problems clearly. Therefore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will hav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n Zhu Zi's Moral philosophy. We will try to see how Zhu Zi forms his philosophy and the context of its formation
引用文獻
一、傳統文獻
(一)主要文獻
宋.朱熹•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漢京文化出版,1987)。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漢京文化,1987年)。
宋.朱熹:《詩集傳》(台灣:中華書局,1989年12版)。
宋.朱熹:《朱熹集》(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
宋.朱熹•呂祖謙:《近思錄全釋》(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漢京出版社,1987)。
宋.朱熹著,陳俊民校訂:《朱文公文集》(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清.王懋竑:《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民.郭齊箋注:《朱熹詩詞編年箋注》(四川:巴蜀出版社,2000)。
民.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二)引用的傳統文獻
先秦.《論語》,《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先秦.《孟子》,《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先秦.《禮記》,《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劉向:《說苑》上冊(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商務書局,民65年)。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商務書局,民85年)。
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
東漢.鄭玄注:《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
魏晉.王弼:《老子王弼注》(臺灣:河洛圖書,1974年)。
《晉書》二十五史(臺北:藝文藝文印書館)。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臺灣古籍出版,2004年)。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78年6月)。
《宋史》.二十五史(臺北:藝文藝文印書館)。
宋.呂祖謙:《東萊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全集.四》(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1981)。
宋.程頤、程顥:《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宋.程頤、程顥:《二程全書》(臺北:中華書局,四部備要,子部,江寧刻本)。
宋.真德秀:《大學衍義》,《四庫全書蕙要》經部,第64冊。
宋:真德秀:《真西山先生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黃榦:《勉齋集》(臺北:商務書局)。
宋.陳淳:《北溪字義》(一)(臺北:藝文印書館)。
宋.陸九淵:《陸象山全集.上》(臺北:世界書局)
宋.韓元吉:《南澗甲乙稿》(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明史.儒林傳》.二十五史(臺北:藝文藝文印書館)。。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傳習錄》(臺北:正中書局,1975年)。
明.陳邦瞻:〈洛蜀黨議〉《宋史紀事本末》。
清.聖祖《康熙帝御製文集》(臺北:學生書局,民55)。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6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臺北:東方出版社,1968)。
清.張伯行:〈答冉永光檢討〉,《正誼堂文集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阮元:《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民50)。
清.唐鑑撰,《清學案小識》(臺北:商務書局,民54年)。
清.汪應辰,《文定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上〉,《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二、近人研究專書
孔令宏:《朱熹哲學與道家、道教》(保定:河北大學,2001)。
方豪:《宋史》(臺北:華岡出版社,1979)。
王忠林註譯:《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72)。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王懋竑:《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古清美:《宋明理學摡述》(臺北:臺灣書店,1996)。
古清美:《近思錄今註今譯》(臺灣:商務書局,民89)
史少博:《朱熹易學和理學關係探賾》(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6)。
申美子:《朱子詩中的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增訂本)。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民6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6)。new window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何乃川、林振禮:《朱熹與閩學淵源》(上海:三聯書店,1990)。
吳展良:《朱子學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宋天正:《大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
李文初、陳海烈選注:《歷代理詩精華》(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序。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1992)。new window
沈六:《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1986)。new window
汪學群:〈論錢穆朱子學〉,《中國文化月刊》(1995年 5 月)。
辛華 任菁編:《內在超越之路--余英時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new window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2003)。new window
林安梧:《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台灣商務,2006)。new window
林安梧:《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2003)。
林語堂:〈生命的享受〉《生活的藝術》(臺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林慶彰:《朱子學研究書目.1900-1991》(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書局,1998)。new window
柯紹忞撰:《新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民45年)。
姜亮夫:《歷代名人年里碑傳總表》(臺北:商務書局,199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香港:東方人文學會,1974)。
唐君毅:《青年與學問》。《唐君毅全集.卷二》(臺灣:學生書局,1991)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三之一•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學生書局)。new window
孫振青:《宋明道學》(臺北:千華出版社,1986)new window
徐公喜:《朱子理學法律思想研究》(中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徐吉軍、方建新、等著:《中國風俗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學生書局,1994)。new window
張加才:《中國哲學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立文:《心》(臺北:七略,1996)。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臺北:貫雅文化出版社,民80年)。
張亮采:《中國風俗史》(上海:三聯書店,1998)。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出版社,1995)。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2000)。new window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精選》(臺北:正中書局,2003)。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M.Maslow)(臺北:桂冠出版社,1990)
莫礪鋒:《朱熹文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臺北:學生書局,2002)。
郭齊勇編:《現代新儒學的根基──熊十力新儒學論著輯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陳志信:《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學生書局,2003)。new window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0)。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研究,2000)。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3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三聯書店,2007)。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轉化》(臺北:正中書局,1990)。
陳榮捷(Wing-tsit Chan):〈儒家仁的觀念的演進〉“The Evolution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Je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1995,1月)。案:轉引自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灣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陳榮捷:《朱熹》(臺北:三民書局,1980)。new window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陶水平:《船山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new window
勞思光:《大學中庸譯註》(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彭永康:《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出版,1985)。new window
程元敏:《王柏之詩經學》(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68)。。
項退結:《海德格》(臺北:東大書局,200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新原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馮達三、郭齊勇:《新編中國哲學史(下)》(臺北:洪葉文化,2005)。
黃玉石:《朱熹傳》,(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2000)。
黃坤譯注:《朱熹詩文選譯》(四川:巴蜀出版社,1990)。
黃忠慎:《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new window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 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new window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北京:人民大學,2003)。
楊天石:《朱熹及其哲學》(北京:中華書局,1982)。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辯錄,1998》,(臺北:鵝湖出版社,民87)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論爭》(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new window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臺北:五南書局,1996)。
楊國榮:《道德形上學引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new window
楊鶴皋:《宋元明清法律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1)。
萬中航等編:《哲學小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
鄒永賢:《朱熹思想叢論》(福建:廈門大學,1993)。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金出版社,1985)new window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趙沛霖:《詩經研究反思》(新華書店,1989)。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new window
劉昌元:《文學中的哲學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
劉紀曜:《中國文化新論---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new window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灣:文津出版社,199)0。new window
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學生書局,1983)。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臺北:學生書局,1999)。
蔡方鹿:《朱熹與中國文化》(中國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蔡茂松:《朱子學》(臺南:大千世界出版社,2007)。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new window
鄭克魯譯:《巴爾札克短篇小說選》(臺北:故鄉出版社,1995)。
賴炎元註譯,董仲舒:《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2)。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書局,2001)。new window
鮑家麟:《婦女問題隨想錄》(稻鄉出版社,1989)。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羅宗強:《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天津:南開大學,2006)。
羅波、張莉紅:《天理人欲》(新竹:花神出版社,2004年7月)。
J.F. Donceel,S.J.,劉貴傑譯:《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
Peter France 著,梁永安譯:《隱士:透視孤獨》(臺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
日.中野孝次著,李永熾譯:《清貧思想》(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5)。
日.井上靖著,劉慕沙譯:《樓蘭》(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
日.岡田武彥(Okada,Takehiko)著,張文朝譯:〈朱子學與現代社會〉,《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
日.荒木見梧(Araki,Kengo)著,連清吉譯:〈朱子學與大慧宗杲〉,《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下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
伊利亞德(Eliade,Mircea)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Nature of Religion)(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
美.阿拉斯代爾.麥金太爾(Alasdair Macintyre)著,龔群譯:〈A short history of ethics〉(北京:商務書局,2003)。
美.柯柏格(L.Kohlberg)著,單文經譯:《道德發展的哲學》(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臺北:黎明出版社,1986)。
英.培根(1561-1626),郭建淮編:《培根哲言錄》(臺北:智慧大學出版社,1994)。
瑪克斯.奧瑞利阿斯.安東耐諾斯(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著,梁實秋譯:《沉思錄》(Codex Palatianus )(臺南:能仁出版社,2003)。
德.海德格爾(Heidegger Martin)著,郜元寶譯:《人,詩意的安居》(桂林:廣西出版社,2000)。
德.莫里茨.石里克(Mortz Schlick)著,孫美堂譯:《倫理學問題》(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德.褚威格(Zweig Stefan,1881-1942)著,沈櫻譯:《同情的罪》(Bware of pity)(臺北:大地出版社,1980)

三、學術論文集
博碩士論文
陳立驤:「劉蕺山哲學思想研究」,成功大學中文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黃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林佳蓉:「承擔與自在之間----從朱熹的詩歌論其生命態度的依違」,國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民89年。new window
許英龍:「朱熹詩集傳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碩士論文,1985年。
王春謀:「朱熹詩集傳淫詩說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79年。
文集
包遵信:〈從啟蒙到新啟蒙──對五四的反思〉,《從五四到新五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9)。
林鎮國:〈詮釋與批判〉,《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4年)。
沈君山:〈科技、信仰與文明〉,《知識份子十二講》(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9)。
張玉法:〈腳踏五四,走出五四〉,《從五四到新五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9)。
張立文:<朱熹“心統性情”論的現代價值>,《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2月)。
張壽安:〈緒論〉《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曾春海:〈從規範倫理與德行倫理省察魏晉名教危機〉,「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2007年4月)。new window
黃克劍:〈「五四」文化價值取向論略〉,《從五四到新五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9)。
董金裕:〈心在朱子思想中的關鍵地位〉,《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國際學術會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2001)。
蔡美麗:〈朱子「格物致知」的現象學解讀〉,《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1991》(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0年)
劉雨濤:〈朱熹的歷史地位〉,《朱子學新論》(福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1991)。
鄭曉江:〈論朱熹的人生哲學及其現代價值〉,《海峽兩岸論朱熹---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文集》(福建:廈門大學,1998)new window
謝大寧:〈經典詮釋的認識論基礎──從經典存有論問題向認識論的過度〉,《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二)(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年10月)new window
日.佐藤仁(Sato, Hitoshi)著,陶長君譯:〈關於朱熹敬說的一個考察〉,《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
日.柴田篤(Shibata, Atsushi)著,陳玉女譯:〈利瑪竇與朱子學〉,《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下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


四、期刊論文
區紀復:〈淨土樂修〉,《人間福報》第10版,2008年3月9日。
方如金、江美芬:〈論宋代士大夫貞淫觀對婦女改嫁的影響及原因〉,《史學集刊》第3期(2006年5月)。
王志銘:〈朱熹哲學的當代詮釋與曲解-以牟宗三為例〉,「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5年3月)。
古清美:〈你好!我的感情。〉,《人間福報》,2006年3月26日。
古清美:〈明代朱子理學的演變───從薛敬軒、羅整菴到高景逸〉,《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籍》下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
江建俊:〈來自禮法之敵的「發其高致」──由伏羲〈與阮籍書〉探討阮籍超拔之思成立的反向動力〉,「第三屆國際儒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2007年4月)。
吳淡如:〈唸EMBA學到的事--- 課堂外的事情永遠比較重要〉,《中國時報》E7(人間副刊) , 2007年9月15日。
李川:〈在“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詞〉,《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建武夷山:三秦出版社,2001)。
李紅霞:〈道家隱逸與唐代山水藝術關係初探〉,《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2002年9月)。
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辨證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檢討〉,《思與言》第22卷第4期(1984年11月)。new window
林安梧:〈從「牟宗三」到「熊十力」再上溯「王船山」的哲學可能──後新儒學的思考向度〉,《鵝湖月刊》第319期(2002年1月)。new window
林安梧:〈我對朱子哲學的一些看法〉,「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2005年3月5-6日)。
林安梧:〈道的錯置:論良知的專制與自虐〉,《人間福報》第15版(副刊.藝文生活),2007年7月14日。
林安梧:〈說「儒學革命」的「三波」:「公民儒學的誕生」〉,《人間福報》第15版(副刊.藝文生活),2007年8月3日。
林安梧:〈關於朱子「格物補傳」的哲學反思──從陽明的《朱子晚年定論》說起〉,《鵝湖之會: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嘉義大學中文系,2007)。
林維杰:〈朱子解經中的方法論:以《語類•讀書法》為例〉,《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二),(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年10月)。
侯潔之:〈由張載、朱熹形上思維的分歧──論其功夫重心的移轉」〉,《中國學術年刊》27期(2005年4月)。new window
唐亦男:〈朱熹在傳統儒學中地位之批判與認定:「別子為宗」〉,《鵝湖月刊》第15卷第9期。
唐亦男:〈神會在禪宗史上地位之批判與認定-「別子為宗」〉,《鵝湖月刊》第180期,1990年6月。new window
唐亦男:〈從牟宗三先生的朱子研究看朱子思想的現代性〉,《海峽兩岸論朱熹---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文集》(福建:廈門大學,1998)new window
徐公喜:〈十六字心傳思想發展軌跡〉,《朱子學刊•紀念朱熹誕辰八七0周年國際學術會論文集》第11輯(合肥:黃山書社,2000)。
徐曉望:〈論朱熹與清官性格的塑造〉,《朱子學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2001)。
秦曉梅:〈晚清時期山東婦女的禮教觀念分析──以地方志所載《列女傳》為對象〉,《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0卷第5期(2004年)。
高柏園:〈論朱子的『心不即理』義〉,「第五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2004年4月)。
康來雲:〈朱熹道德觀的價值意義〉,《開封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張永儁:〈清代朱子學的歷史處境及其發展〉,《哲學與文化》卷28第七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張瑞:〈略論宋代婦女的社會地位〉,《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童小鈴:〈「飲食男女」是天理或是人欲?〉《孔孟月刊》34卷第10期(1996年)。
黃景進:〈朱子的詩論〉,《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
黃瑩暖:〈朱子論《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及其功夫〉,「經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2006年12月6日)
楊晉龍:〈朱熹《詩序辨說》述義〉,《中央文哲研究集刊》第12期(1998年3月)。new window
楊祖漢:〈心學的經典詮釋〉,「經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2006年12月6日)。new window
楊國榮:〈理念與境遇--論朱熹的倫理思想〉,《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楊儒賓:〈戰後臺灣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總76期)(民國89年11月)。new window
廖雲仙〈試析朱子《四書集註》於元代興盛的原因〉,《勤益學報》第十六期(台中:勤益科技大學,1998年11月)。
趙明媛:〈「淫詩」之辨-朱熹淫詩說與姚際恆的批評〉,《國立勤益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11月)。
劉淑梅:〈先秦隱士產生的社會基礎〉,《學術交流》2002年9月第5期。
劉曉娟:〈禮教桎梏下本質欲望的覺醒〉,《科教文化》(2006年10月)。
劉錦賢:〈儒家圓成之德教論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2005經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2005年12月9日)。new window
樂愛國,高令印:〈朱熹格物致知論的科學精神及其歷史作用〉,《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1期。。
潘德榮:〈經典與詮釋-論朱熹的詮釋思想〉,《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蔡仁厚:〈「繼別為宗」與「別子為宗」〉,《鵝湖月刊》第306期(2000 年 12 月)。new window
蔡方鹿:〈朱熹經典詮釋法〉,《朱子學刊》第十二輯(合肥:黃山書社,2003年4月)。
鄭石岩:〈當心過猶不及〉,《人間福報》第3版,2008年3月15日。
魯元貴、祁潤興:〈朱熹“理欲之辨”的邏輯解析和意義澄清〉,《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9卷第3期(2003年5月)。
鍾彩鈞:〈朱子的高蹈生活〉,《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2002年6月)。
韓秀玲、郝文利:〈試比較《西廂記》與《牡丹亭》〉,《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6卷第3期(2006年8月)。
韓煥忠:〈佛性論與程朱人性論重建〉,《孔子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6月)。
韓德民:〈前期儒家的生命哲學〉,《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第4期。
日.荒木見悟:〈朱子學與大慧宗杲〉,《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2002年6月)。

五、學術網站
李家樹(LEEKarShui):http://www.cciv.cityu.edu.hk。
孫效智網站: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gigabyte.fxsh.tyc.edu.tw/life2000/net_university/net_university_0_1.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