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引詩賦詩到詩本義探求的詮釋轉向──《詩經》詮釋典範轉移中的文化意識、文本觀及存在闡釋的界域
作者:翁燕玲
作者(外文):Yen-Ling Weng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詩經詩本義文本觀典範毛詩詩集傳五四引譬連類作者觀Shi Jingoriginal meaning of poetrytextual viewparadigmMao ShiShi Ji ZhuanMay Fourth Movementanalogy and elaborationview of the writ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詩經》自五四以來現代詮《詩》典範生成後,《詩經》與詩文本解讀均受此一詮釋典範固定觀點的影響,這一典範主要受西方文化觀點和當時特殊歷史情境的限定,《詩經》經典詮釋和詩文本詮釋均強調以自我抒情為主的原作者本意,並貶斥傳統經學典範。然而這一觀點基本上忽視詩文本在中國文化傳統形構的原有傳承,因而難以突顯中國自身詩學傳統的要義和特質,亦難以反思現代詮詩模式自身的問題與限制。
本論文主要以詩本義的構成為核心觀點,透過古今詮《詩》三大典範──《毛詩》、《詩集傳》及五四古史辨學派,重新考察各典範詮釋詩本義的意義生成脈絡,探究其基本詮釋方法和模式,以求重新探討古今中國的詩文本觀與典範生成的歷史語境,觀察其承變關係。研究發現古今三大詮《詩》典範即使歷經典範轉移的過程,仍共同表現出中國傳統引譬連類等聯繫性思維的思考模式,價值與意義詮釋均呈現傳統一元論的思維模式。
然而三大詮《詩》典範亦各自形構其自身的典範意義和詩文本觀,漢代《毛詩》詩本義在於以美刺為詮釋原則,使詩成為輿論的再現,展現出詩史性質的詮詩行動,由之證明輿論的正當性,《詩經》詮釋成為一種「古代輿論原型」的重建;宋代《詩集傳》等朱熹詮詩論述的典範義在於使詩成為聖俗主體間相互通感以求身心修煉的文本,觀詩即可觀人品格的詮釋觀點因而建立,並產生以「諷誦涵濡」工夫為中心的一套身心修煉式的學詩方法論。現代詮《詩》典範的典範義來自於個人性與集體性兩種意義面向的矛盾綜合,雖看似回歸文本與原作者本意,實則將想像的俗民集體形象和現代民謠比附於詩文本進行詮釋,以符合自身以世俗化為中心的文化意識型態。
綜上所述,詩本義和詩文本觀的構成在中國文化傳統中不論古今皆有其複雜性,不能一概而論,且均應返回其所處歷史情境,才能理解其意義,因而在此一基礎上,現代詮詩觀點亦應面對因忽視和未深入理解傳統,所造成的經典意義萎縮及喪失的問題。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annotation paradigm of Shi Jing after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annotation of Shi and poem text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fixed view of this annotation paradigm, which is restricted by the perspectives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unique historic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The classical annotation of Shi Jing and the textual annotation of poetry both emphasize the original meanings to be conveyed by the writer who wrote for the purpose of self-expression, while denouncing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the study of classics. However, this view essentially neglects the poem text in the original heritage of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us failing to stress the main poi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poetry, and making it difficult to reflect the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involving the contemporary mode of poetry annotation.
With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poetry as the cor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ree main annotation paradigms of Shi Jing, from the past to the contemporary, including Mao Shi, Shi Ji Zhuan, and the ancient history conforming school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order to re-examine the formation context of the meaning for the annotation paradigm on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poetry, probe into the fundamental annotation method and mode, discus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view and paradigm of Chinese poetry, and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ir changes. This paper discovers that the three annotation paradigm of Shi, even having undergone paradigm shift, have all manifested the co-relative thinking in Chinese, such as analogy and elaboration. The annotation of values and meanings represent a traditional monism thinking model.
However, the annotation paradigm of Shi each composes its own paradigm meaning and poem textual view. Mao Shi in the Han Dynasty uses praise and satire as the principle for annotation, thus making poetry the represent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Moreover, it reflects the annotation action tha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history of poetry, and proves the legitimacy of the public opinions. The annotation of Shi Jing i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ototype of ancient public opinions”. The poetry annotation paradigm by Zhu Xi, as in Shi Ji Zhuan of Song Dynasty, makes poetry the textual synaesthesia between the sacred and secular entities for physical and spiritual practices. Reading Poetry is established upon the annotation perspective of the observa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thus generating a poetry learning methodology for physical and spiritual practice, which is centered on “reading with intonation and setting a good example”. The contemporary annotation of Shi comes from the complex of contradiction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ty, Although it seems that the contemporary annotation has returned to the text an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riter, it indeed uses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to compare the imaginary secular collectivity and contemporary folk songs with the ancient poetry text for annot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ecula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Based on the abov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textual view of poetry contain complexity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regardless of the time period, thus cannot be generaliz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Based on thi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mporary poetry annotation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the reduction or loss of the classical meaning due to the negligence and lack of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
古籍

毛亨傳,鄭玄箋:《毛詩》(北京:北京書局,1990年)。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錄於《十三經注疏‧第3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王世貞:〈讀《韓詩外傳》〉,收錄於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112》(萬曆五年世經堂刻本)。
朱熹:《四書集註》(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朱熹:《朱子文集》,巻三九,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二十三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朱熹:《朱子語類(四)》,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十七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朱熹:《詩集傳》,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朱熹:《詩傳綱領》,收入朱傑人等編:《朱子全書》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唐宋十三經》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頁13。
班固撰:顔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陳奐:《詩毛氏傳疏》,收入《皇清經解續編‧第12冊》(台北:藝文圖書館,1966年)。
陳澧:《東塾讀書記》(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
趙順孫:《四書纂疏》(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鄭玄注:《禮記鄭注》(台北:新興書局,1979年)。
鄭樵:《六經奧論》(台北:台灣商務,1983年)。
鄭樵:《通志》(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魏源:《詩古微》,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77冊》(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龔橙:《詩本誼》,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73冊》(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專著及專著論文

王汎森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2007年)。new window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常春:吉林出版集團,2011年)。new window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 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1987年)。new window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上海:中華書局,1935年)。
本傑明‧史華茲(Ben Jamin I. Schwartz)著,王中江編:《思想的跨度與張力 : 中國思想史論集》(鄭州:中州古籍,2009年)。
本傑明‧史華茲(Ben 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2004年)。
本傑明‧史華茲(Ben Jamin I. Schwartz)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 : 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1996年)。
田旭東:《二十世紀中國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1年)。
朱守亮著:《詩經評釋》(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9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何定生:《詩經今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1984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硏究》(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余英時:《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1999年)。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1982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長春市:吉林出版集團,2008年)。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
余英時著,沈志佳編:《余英時文集第二卷: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著,程嫰生、羅群等譯:《人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余培林著:《詩經正詁》(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吳宏一著:《白話詩經》(台北:聯經,1993年)。
吳萬鐘:《從詩到經──論毛詩解釋的淵源及其特色》(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吳銳編:《後古史辨時代之中國古典學》(台北 : 唐山,2006年)。
邢義田:《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朱漢民、肖永民著:《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李家樹:《詩經的歷史公案》(台北市:大安,1990年)。
杜維明著,錢文忠、盛勤譯:《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亞羅斯拉夫.普實克(Jaroslav Prušek)著,郭建玲譯:《抒情與史詩 : 現代中國文學論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
周予同著,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周振甫:《詩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台北 : 龍田,1980年)。
周策縱:《五四與中國》(台北 : 時報,1979年)。
周忠元:《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俗文學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屈萬里著:《詩經詮釋》(台北:聯經,1983年)。new window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1988年)。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增訂再版本)》(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 : 社會思想論叢》(台北:聯經,1989年)。
林燿德:〈世紀末台灣現代詩傳播情境〉,收入《世紀末現代詩論集》(台北:羚傑,1995)
林維杰:《朱熹與經典詮釋》(上海市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new window
侯外廬編:《中國思想通史‧卷2》(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年)。
胡適:《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2013年1月)。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蔡怡佳譯:《宗教經驗之種種》(台北:立緒,2001年)。
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2000年)。
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增注本)》(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高亨:《詩經今注》(台北:漢京文化,1984年)。
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84年6月),頁159-161。
婁子匡編:《中國民俗志》浙江篇(一)(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年)。
婁子匡編:《民俗週刊》第一冊(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北京:新星出版,2006年)。new window
張宏生:〈朱熹《詩集傳》的特色及其貢獻〉,收錄於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市:文史哲,1993年),頁246-256。
張京華著:《古史辨派與中國現代學術走向》(廈門 :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教育獨立與學術自由──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紀念「五四」八十週年》(台北:唐山,1999年)。
張海晏:〈經典崇拜與道德自覺──朱熹的詩學思想〉,收錄於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三卷》(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頁783-815。
張海晏:〈詩經在漢代的教化功能──齊魯韓毛四家《詩》學合論〉收錄於《經學今詮初編──中國哲學第22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頁334-374。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三聯,2012年)。
張豐乾:《《詩經》與先秦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莫礪鋒:《朱熹文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許倬雲:《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許倬雲著,鄒水杰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郭萬金編:《詩經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朮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其泰,張京華主編:《古史辨學說評價討論集:1949-2000》(北京:京華出版,2001年)。
陳岸峰:《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史的建構:胡適與顧頡剛》(濟南 : 濟魯書社,2011年)。
陳桐生:《禮化詩學──詩教理論的生成軌跡》(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1988年)。new window
陳榮捷著:《近思錄詳註集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陳壁生編:《國學與近代經學的解體》(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2010年)。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1999年9月),頁167。
程俊英,蔣見元著:《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黃忠愼:《朱子《詩經》學新探》(台北:五南,2002年)。
黃俊傑、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new window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年)。new window
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交融》(一)(二)(台北:喜瑪拉雅,2002年)。
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5)。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12月),頁183-185。new window
黃俊傑,林維杰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董作賓、徐芳主編,婁子匡校纂:《北京大學歌謠週刊》第一至三冊(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0年)。
楊晉龍:〈詩經的形成與流傳初探〉,收錄於林慶彰,蔣秋華主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台北 : 學生書局,2007年),頁121-189。
楊晉龍:《明代詩經學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頁331-337。new window
楊國榮:《實證主義與中國近代哲學》(台北:五南,頁222-225)。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 《眞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 時報文化,1993年)。
裴普賢:《詩經研讀指導》(台北:東大圖書,1978年)。
裴普賢編撰:《詩經評註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2年)。
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硏究 : 二十世紀詩經硏究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趙沛霖:《詩經研究反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1989年)。
劉立志:《漢代《詩經》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劉毓慶:《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商務,2001年)。
劉毓慶、郭萬金:《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滕志賢注譯:《新譯詩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市:桂冠,2000年)new window
蔡英俊:〈「修辭立其誠」:論先秦儒家的語用觀──兼論語言活動與道德實踐真偽的問題〉,收錄於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頁82-139。
鄭振鐸著,鄭爾康編:《鄭振鐸全集》(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2012年)。new window
魯迅:《集外集》(北京:人民文學,1973年)。
魯洪生:〈關於朱熹賦比興理論的幾點考辨〉,收錄於《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頁1274-1285。
錢穆:《朱子新學案(四)》(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年)。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2006年)。
顧頡剛編:《古史辨》第一至七冊(台北 : 藍燈文化,1993年)。
顧頡剛等輯,王煦華整理:《吳歌甲集.吳歌小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龔鵬程:《傳統.現代.未來──五四後文化的省思》(台北:金楓出版,1989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new window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龔鵬程主編:《讀經有什麼用 : 現代七十二位名家論學生讀經之是與非》(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顏崑陽先生:《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市:正中書局,1993年02月)。
顏崑陽先生:〈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新文豐,2003年4月),頁287-324。
顔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台北:里仁,2005)。
顏崑陽:〈「文學自覺說」與「文學獨立說」之批判芻論〉,收錄於許文齡等編:《慶祝黃錦鋐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台北:洪葉文化公司,2011年6月),頁917-946。
Van Zoeren, Steven Jay (1991). Poetry and personality:Reading, ecegesi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三、期刊論文
王冠懿:《唐宋詩史說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德威:〈現代中國文學理念的多重緣起〉,《政大中文學報》第13期,頁1-20。new window
王龍:〈朱熹《詩集傳》賦比興標詩探微〉,《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8年),頁37-41。
車行健:〈陳古諷今與毛詩序的歷史詮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1年9月。
朱孟庭:〈民初《詩經》白話註譯的發展--以疑古思潮建構文學性質的影響為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0期(2011年9月),頁27-66。new window
周延良:《詩經學案與儒家倫理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2月)。
姜龍翔:〈論朱子《詩集傳》對二〈南〉修齊治平之道的開展〉,《清華中文學報》第7期(2012年),頁61-105。new window
袁長江:〈說《韓詩外傳》〉,《中國韻文學刊》,第1期(1996),頁10-14。
梅廣:〈釋「修辭立其誠」:原始儒家的天道觀與語言觀──兼論宋論的章句學〉,《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頁217-238。new window
莫礪鋒:〈從經學走向文學:朱熹「淫詩」說的實質〉,《文學評論》第2期(2001年),頁79-88。
張鴻愷:〈從詩教傳統論《詩經》「風雅正變」〉,《詩經研究叢刊‧第18輯》,中國詩經學會,河北師範大學編(2010年5月),頁103-122。new window
許紀霖:〈「五四」的歷史記憶:什麼樣的愛國主義?〉,《讀書》第5期(2009年)。
許紀霖:〈「少數人的責任」: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士大夫意識〉,《近代史研究》第3期(2010年)。
許紀霖:〈作為社會運動的「五四」〉,《學術月刊》第5期(2009年)。
許紀霖:〈近代中國政治正當性之歷史轉型〉,《學海》第5期(2007年)。
許紀霖:〈近代中國政治正當性的價值沖突和內在緊張〉,《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8年)。
許紀霖:〈近代中國政治正當性的價值沖突和內在緊張〉,《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8年)。
許紀霖:〈個人主義的起源——"五四"時期的自我觀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第6期(2008年)。
許紀霖:〈國本、個人與公意——五四時期關於政治正當性的討論〉,《史林》第1期(2008年)。
許紀霖:〈國本、個人與公意——五四時期關於政治正當性的討論〉,《史林》第1期(2008年)。
許紀霖:〈從尋求富強到文明自覺——清末民初強國夢的歷史嬗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0年)。
許紀霖:〈現代中國的民族國家認同〉,《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6期(2005年)。。
許紀霖:〈現代中國的自由民族主義思潮〉,《社會科學》第1期(2005年)。
許紀霖:〈普世文明,還是中國價值?——近十年中國的歷史主義思潮〉,《開放時代》第5期(2010年)。
陳志信:〈詩境想像、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詩集傳》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漢學研究》第129卷第1期(2011年),頁1-34。new window
陳志信:〈理想世界的形塑與經典詮釋的形式——以朱熹《詩集傳》對〈二南〉的詮釋為例〉,《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頁279-306。new window
陳志信:〈倫理神話的形構——以《毛傳鄭箋》的詮釋體系析論經學運作的形式與意義〉,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5年10月。
陳逢源:〈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1期(2010年),頁1-64。new window
黃錦樹:〈文與現代性:俗的發現〉,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6年9月27日。
彭維杰:〈朱熹「淫詩說」理學釋義〉,《國文學誌》第11期(2005年),頁63-83。new window
鄒其昌:〈論朱熹「諷誦涵泳」的心理流程——朱熹詩經詮釋學美學詮釋方式研究之一〉,《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6期(2005年),頁645-649。
趙繼承:〈從「依經立義」到「以經證義」——試論古典詩學「《詩經》話語模式」的蛻變〉,《中國韻文學刊》,第1期(2012年)。
劉毓慶、郭萬金:〈〈詩小序〉與詩歌「美刺」評價體系的確立〉,《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7年)。
劉毓慶、郭萬金:〈〈詩小序〉與詩歌「美刺」評價體系的確立〉,《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6期(2007年)。
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new window
顏崑陽先生:〈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新28卷第2期,頁143-172(1998年)。
顏崑陽先生:〈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
顏崑陽先生:〈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