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近代民族主義體育思想之特質
書刊名:體育學報
作者:許義雄
出版日期:1990
卷期:12
頁次:頁1-17
主題關鍵詞:中國民族主義體育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二十八畫生(1917)。體育之研究。新青年,3(2),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元善(19151100)。體育之價值。教育雜誌,7(11),9407-9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一冰(19141200)。論學校體育。教育雜誌,6(10),7603-76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一冰(19200105)。二十年來體操談。體育週報,1(特刊),6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俞(19130500)。兒童體育論。教育雜誌,5(2),4963-4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義雄(1988)。徐一冰體育思想初探。臺灣體育,39,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獨秀(19151015)。今日之教育方針。新青年,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獨秀(1920)。青年體育問題。新青年,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惲代英(1917)。學校體育之研究。青年進步,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維喬(19090500)。論學堂輕視體操之非。教育雜誌,1(6),450-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奮翮生(1902)。軍國民教育。新民叢報,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侯鴻鑑(19141200)。參觀蘇省聯合運動會感言。教育雜誌,6(10),7595-76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元培(19120200)。新教育意見。教育雜誌,3(11),3364-33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啟超(1902)。論教育當定宗旨。新民叢報,1,69-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程登科(1935)。讀方萬邦先生「我國現行體育之十大問題及其解決途徑」中所持對體育軍事化不切實用的檢討。體育季刊,1(3),353-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程登科(1936)。我們應否提倡中國的民族體育。勤奮體育月報,4(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程登科(1935)。怎樣利用軍警權力輔助民眾體育使全民體育化。體育季刊,1(2),179-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邵雋(1990)。精武體育會的發展及其影響。體育文史,41,16-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程登科(1936)。體育軍事化的教學芻議。教與學月刊,1(7),280-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梁啟超(1935)。論民族競爭之大勢。新民叢報,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柯樂克、錢智修(19150100)。體育講義。教育雜誌,7(1),8069-8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柯樂克、錢智修(19150300)。體育講義(續)。教育雜誌,7(3),8343-8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柯樂克、錢智修(19150600)。體育講義(續)。教育雜誌,7(6),8749-87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梁啟超(1902)。新民說。新民叢報,2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庚(1925)。國家主義與學校體育的改造。中華教育界,1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文忠(19750900)。中國武術發展簡史。中國武術史料集刊,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麥克樂(1922)。五十年來中國之體育及武術。申報,特刊,179-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獨秀(1920)。青年體育向性。新青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魯迅(1918)。隨感錄。新青年,5(5),566-5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魯迅(1919)。拳術與拳匪。新青年,6(2),241-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秉果(1985)。中國新武術與國粹主義。體育教育與科研,19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蘇雲峯(19721200)。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一八九一~一八九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下),421-4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義雄(1988)。試論兵式體操之存廢。中華民國大專體育總會學術研討會,7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義雄(1974)。中華民國の近代學校における「國術」の史的原理的考察。日本體育學會第25回大會,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世恩(1989)。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之體育思想(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傳輝(1981)。先秦儒家民族思想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浩萍(1974)。明清民族思想研究(碩士論文)。政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助慶(1971)。秦漢三國之民族思想研究(碩士論文)。政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元民(1990)。戰前十年中國體育思想之研究(1928∼193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良規(1988)。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逢泰(1976)。民族自決的理論和實際。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馮自由(1953)。華僑革命開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airbank, John K.、Reischauer, Edwin O.(1960)。East Asia: The Great Traditi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new window
5.國家體委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中國體育史學會(1989)。中國近代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谷世權(1989)。中國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公哲(1973)。武術發展史:精武會五十年。台北:華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穆(1960)。民族與文化。台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瞿立鶴(1984)。清末民初民族主義教育思潮。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泉湖(1979)。國父民族自決論之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延顥(1926)。不平等條約的研究。光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爾敏(1982)。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國祈(1980)。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田村榮一(1964)。ナシヨナズムと教育。東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孫中山(1985)。孫文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梁啟超(1898)。清議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浙江同鄉會幹事(1903)。浙江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孟堅(1986)。民報與辛亥革命。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原春輝(1963)。中國近代教方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振坤(1989)。中國古代體育思想史綱要。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程登科(19331017)。復興民族底體育目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20821)。國民體育實施方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谷世權(1989)。試論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體育的特點、歷史地位和作用。體育史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偉良(1989)。淺談民國時期我國武術活動發展的社會原因。中國體育史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義雄、黃瑩淨(1989)。麥克樂與近代中國體育。臺灣體育體育節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熊曉正(1987)。傳統的批判與批判的傳統--略論本世紀初提倡民族傳統體育的得失。體育史論文集。北京:中國體育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雪松(1990)。試論武術精神及其對民族民精神的塑造。中國武術與傳統文化。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中山(1985)。中國革命史。孫文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文(1985)。三民主義之具體辦法。國父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啟超(1935)。論民族競爭之大勢。飲冰室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廷以(1975)。近代西洋文化之輸入及其認識。近代現代史論集:近代思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廷以(1970)。近代科學與民主思想的輸入--晚清譯書與西學。近代現代史論集:近代思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之洞(1898)。上海強學會序。戊戌變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爾敏(1982)。清季學會與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文(1985)。精武本紀序。國父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正昭(1986)。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近代思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