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薛寶釵的生命--她的「美」和「悲劇」
書刊名:鵝湖
作者:李淳玲
出版日期:1994
卷期:20:4=232
頁次:頁26-36
主題關鍵詞:薛寶釵紅樓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劉靜圻(1991)。薛寶釵的一面觀及五種困惑。紅樓夢學刊,19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述宇(1978)。金瓶梅的藝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77)。盱壇直詮。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3)。國文天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1975)。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淡文(19910000)。紅樓夢研究。臺北:貫雅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牟宗三(1984)。紅樓夢悲劇之演成。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答陳同甫書。朱子大全。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汝昌(1976)。談黛玉之致死及八十回後之寶釵。紅樓夢新證。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來新(1985)。雪裡的金簪--從命名談薛寶釵。石頭渡海:紅樓夢散論。漢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世昌(1980)。紅樓夢原稿後半部若干情節的推測。紅樓夢探源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述宇(1984)。紅樓夢的傳統藝術感性。紅樓世界。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扶明(1984)。古典戲曲對紅樓夢情節處理的影響。紅樓夢與戲曲比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愛玲(1977)。紅樓夢未完。紅樓夢魘。台北:皇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牟宗三(1985)。所欲、所樂與所性。圓善論。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牟宗三(1985)。圓教與圓善。圓善論。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92)。商榷。康德判斷力之批判。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啓祥(1992)。冷香寒徹骨雪裡埋金簪--談薛寶釵的自我修養。紅樓夢會心錄。台北:貫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