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三部全本《紅樓夢》電視劇改編研究――以1987版、1996版及2010版為探討核心
作者:張玉明
作者(外文):Yu-Ming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三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紅樓夢影視改編電視劇全本華視版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television dramacomplete versionCTS vers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此論文關注兩岸三部之全本《紅樓夢》電視劇如何改編情節,並以小說文本及三版的劇本、影視文本互相比照,第二章探討「從小說到電視劇」,第三章談前八十回如何「忠於原著」之命題,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依次探討後四十回「背景源流」、「改編探佚」及「時代接受」,訪談三個版本的編劇或紅學顧問當作參考,反映筆者對於「關係研究」的重視。
三部《紅樓夢》電視劇,彼此相距的年份約是十年,除了觀察兩岸對於《紅樓夢》的詮釋異同之外,更可從「不定式文本」這樣的角度,來觀察兩岸學者、觀眾如何接受《紅樓夢》電視劇,及編劇、導演如何順應時代背景及市場趨向,來詮釋《紅樓夢》。
第一章「緒論」,表格統整至2010年之兩岸三地《紅樓夢》影視作品,而本論文集中探討三部全本《紅樓夢》電視劇,並詳盡爬梳相關之學位論文。
第二章「從《紅樓夢》小說到電視劇」,先留意從文字媒介到圖象媒介表現手法的差異;再歸納整理出「《紅樓夢》小說文本與電視劇三版的情節比較表格」,依次比對三版改編之差異;最後探討脂評對於未來情節的暗示或人物預言,被如何接受與改編的議題。
第三章「《紅樓夢》之前八十回:如何『忠於原著』改編」,則針對重要的改編橋段「天香樓」、「黛玉葬花」與「紅樓二尤」,做細部的情節改編分析,觀察其中的人物形象,是否有時代與兩岸接受上的差異,並分論其優缺。
第四章「1987央視版《紅樓夢》八十回後之改編」,與第五章「1996華視版《紅樓夢》後四十回之改編」,及第六章「2010北視版《紅樓夢》後四十回之改編」,是針對後四十回的劇本改編,分章節做三個版本的分析。大體先介紹其「背景源流」,再針對後四十回的情節改編,做細部觀察與情節比對,考察三個版本電視劇劇本的版本依據為何。最後從「時代接受」的觀點,探討三版電視劇如何被觀眾及學界評價、如何看待前一部電視劇,與如何克服「接受焦慮」與「試圖超越」的命題。
SUMMARY
This dissertation pays attention to how three television adaptations of the complet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adapted the plots and compares their scripts and television drama texts with the text of the novel. Chapter 2 discusses “from novel to television drama.” Chapter 3 investigates how the first 80 chapters stay “authentic to the original work.” Chapter 4, Chapter 5, and Chapter 6 discuss in sequence the “backgrounds and origins,” the “adaptations and supplements,”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times” of the latter 40 chapters. Interviews with the screenwriter or the red study consultants of the three versions are used as a reference that reflects the author’s emphasis on “relationship research.” There are about ten years between each of the thre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elevision series. The dissertation observ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It also obser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designate text” how the scholars and audiences accepte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elevision dramas as well as how the screenwriters and directors adapted to the backgrounds of the times and market trends to interpret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傳統文獻
〔清〕曹雪芹著;脂硯齋等評點《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石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曹雪芹著,脂硯齋評,鄧遂夫校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
〔清〕曹雪芹著《乾隆鈔本百二十回紅樓夢稿》,台北:廣文書局印行, 1977年版。
〔清〕曹雪芹、〔清〕高鶚著《程甲本紅樓夢》,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2年
初版、2006年四刷。
〔清〕曹雪芹、高鶚著,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校注:《紅樓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初版,2005年重印。
[清〕曹雪芹原著,脂硯齋重評,周祜昌、周汝昌、周倫玲校訂:《石頭記會真》,鄭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清〕曹雪芹著:《紅樓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16年初版。
[清〕曹雪芹等著,徐少知新註:《紅樓夢新注》,台北:里仁書局,2018年9月初版。
近人專著
一粟:《紅樓夢卷》,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大勤、曉頌編:《熒屏紅樓》,西安:華岳文藝出版社,1987年6月。
太愚(松菁)〔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8年版。
中國應用電視學編輯委員會,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學術委員會編著:《中國應用電視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國維、林語堂等著、里仁書局編輯編:《紅樓夢藝術論(甲編三種)》,台北:里仁
書局,1984年版。
王夢阮、沈瓶庵:《紅樓夢索隱》,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王三慶:《紅樓夢版本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白先勇:《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16年7月初版。
皮述民:《李鼎與石頭記》,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皮述民:《蘇州李家與紅樓夢》,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版。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
朱亮采:《二百年來論紅樓夢》,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
朱淡文:《紅樓夢研究》,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版。
朱淡文:《紅樓夢論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朱一玄編:《紅樓夢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2003年二刷。
朱嘉雯:《林黛玉的異想世界》,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10月。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4年7月初版。
吳恩裕:《有關曹雪芹十種》,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版。
吳恩裕:《考稗小記:曹雪芹紅樓夢瑣記》,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9年版。
吳恩裕:《曹雪芹叢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吳世昌:《紅樓夢探源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呂啟祥、林東海主編:《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社,2001年北京一版、2002年二刷。
沈治鈞:《紅樓夢成書研究》,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
宋玉書:《堅守與應變:大眾傳媒時代的文學及傳播形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年9月。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7月。
何衛國:《紅樓夢影視文化論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7年5月。
金開鑫總編:《華視二十年》,台北:華視電視公司出版,1991年10月。
周雷、劉耕路、周嶺改編:《紅樓夢----根據曹雪芹原著改編》,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7月。
周雷、劉耕路、周嶺改編:《紅樓夢----根據曹雪芹原意新續》,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周汝昌:《紅樓夢新證》,香港:北斗書屋,1964年出版。
周汝昌:《紅樓夢新證(新修本)》,北京:華藝出版社,1998年修訂版。
周汝昌:《周汝昌點評紅樓夢》,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
周策縱:《紅樓夢案:棄園紅學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版。
林依璇:《無才可補天----紅樓夢續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林冠夫:《紅樓夢版本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版。
俞平伯:《紅樓夢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俞平伯:《俞平伯論紅樓夢》(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聯合出版,1988年版。
俞平伯:《紅樓夢研究》,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出版。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胡文彬、周雷編:《香港紅學論文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年。
胡文彬:《夢裡夢外紅樓緣》,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0年。
胡文彬:《紅樓夢與北京》,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胡適:《紅樓夢考證》,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61年。
胡適原著、宋廣波編校注釋《胡適紅學研究資料(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年版。
苗懷明:《風起紅樓》,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2月。
高陽:《紅樓一家言》,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初版、1985年四刷。
高陽:《高陽說曹雪芹》,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初版、2005年二版。
高陽:《紅樓夢斷第四部:延陵劍》,台北:聯合報出版,1993年8月第十二刷。
孫遜:《紅樓夢脂評初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孫遜:《紅樓夢探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版。
孫玉明:《紅學:195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梁世武、伍佩鈴主編:《研究方法》,新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16年9月初版。
張云:《誰能煉石補蒼天──清代《紅樓夢》續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張愛玲:《紅樓夢魘》,台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5年9月典藏版四刷、2010年8月16刷。
章國鋒:《文學批評的新範式----接受美學》,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3年。
陳犀禾:《電影改編理論問題》,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年8月。
陳維昭:《紅學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曹立波:《紅樓夢版本與文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郭豫適:《紅樓研究小史稿(清乾隆至民初)》,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
郭玉雯:《紅樓夢學----從脂硯齋到張愛玲》,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版。
馮其庸:《石頭記脂本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馮其庸、李希凡主編:《紅樓夢大辭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版、1991
年二刷。
馮其庸、李廣柏:《紅樓夢概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版。
葉志良:《大眾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趙岡、陳鍾毅:《紅樓夢研究新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5年、1984年三刷。
趙建忠:《紅樓夢續書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趙連元:《比較美學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劉夢溪:《紅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版。
劉夢溪:《紅樓夢與百年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版。
劉世德:《紅樓夢版本探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03月。
劉現成主編:《影視媒體生態與娛樂經濟》,台南:崑山科技大學媒體藝術研究,2010年10月。
劉廣定著,《化外談紅》,台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07月。
潘重規:《紅樓夢新解》,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版。
潘重規:《紅樓夢新辨》,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版。
潘重規:《紅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版。
潘重規:《紅樓血淚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版。
鄧狂言:《紅樓夢釋真》,瀋陽 : 遼寧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
歐陽健:《紅樓新辨》,廣州: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
歐陽健:《紅學辨偽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蔡元培:《石頭記索隱》,臺北 : 廣文出版社,1980年出版。
歐麗娟:《大觀紅樓(正金釵卷)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8月。
歐麗娟:《大觀紅樓(綜論篇)》,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2月。
謝柏梁:《中國當代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
龔鵬程:《紅樓夢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版。
《文革評紅樓》,香港:大風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法〕陳慶浩編著:《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增訂本》,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 司,1987年8月。
〔美〕喬治.普魯斯東(George Bluestone):《從小說到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美〕吉爾伯特•羅茲曼(Gilbert Roman),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比較現代化課題組譯:《中國的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2010年7月。
[德〕耀斯(Robert Jauss.H. )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4月。
Harold L. Vogel著,陳智凱、鄧旭茹譯:《娛樂經濟》,台北:五南圖書,2008年10月。
Joseph R. Dominick原著,王國讚、黃昶立合譯:《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社,2000年10月。
Robert C.Holub(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2000年初版。
影視文本
1.1987版 導演:王扶林:《紅樓夢----三十六集電視連續劇》,北京:中央電視台出品,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發行。未標示發行日期。
2.1996版 導演:李英:《紅樓夢----全七十三集電視連續劇》,台北:中華電視公司出品,華視文化事業公司發行,富翔文化事業公司經銷,2014年6月。
3.2010版 導演:李少紅:《紅樓夢----50集古典名著電視劇》,北京: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電視台,英皇星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華錄電子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發行。未標示發行日期。
劇本
丁亞民:《中華電視公司二十屆周年紀念鉅作----超級國語連續劇紅樓夢》,共五十集,每一集皆附集名。未刊行出版,筆者向丁亞民商借印製並完整收藏。
周雷、劉耕路、周嶺改編:《紅樓夢----根據曹雪芹原著改編》(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7月)。
周雷、劉耕路、周嶺改編:《紅樓夢----根據曹雪芹原意新續》(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
單篇論文
丁維忠:〈湘雲的歸宿:與誰「白首雙星」----曹雪芹原續後30回探佚之一〉,《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第25卷。
王三慶教授:〈宋元小說商品化的研究成果報告(二)〉及〈明代書肆在小說市場上的經營手法和行銷策略〉,均載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從文學產業商品化觀點對宋元小說的考察」(NSC 95-2411-H-006-021-)成果報告〉。
王三慶教授:〈唐五代俗講變文在市場上的運作研究〉,載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中國古典小說的商品化研究」(NSC 94-2411-H-006-021-)成果報告〉。
王昕:〈小說真實與電視劇真實----從曹雪芹美學觀念看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忠實化」傳播路徑〉,《中國電視》,2011年第1期。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收入《紅樓夢藝術論:甲編三種》(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王彩萍:〈讓古典名著走進現代生活—談中國古典名著的電視劇改編〉,載《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王湘、劉孝嚴:〈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得與失〉,《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1月,第21卷第1期。
何衛國:〈試論電視劇紅樓夢改編版本選擇的制約因素〉,《紅樓夢學刊》,2006年第6輯。
沈天佑:〈寶黛釵之間的愛情婚姻悲劇〉,《文藝理論與批評》,1987年第6期。
沈天佑:〈從連續劇紅樓夢所想到的〉,《中外電視》,1987年第6期。
沈治鈞:〈不潑冷水,不灌燒酒——平心關注紅樓夢重上熒屏〉,《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4輯。
李希凡:〈寶黛愛情悲劇與黛玉之死——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所想到的〉,《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李希凡、藍翎〈關於《紅樓夢簡論》及其他〉,山東大學學報《文史哲》月刊1954年第九期。
吳少平:〈「因麒麟伏白首雙星」解〉,《紅樓夢學刊》,1994年第1輯。
金燕:〈獨家專訪新版電視劇《紅樓夢》主創團隊〉,《藝術評論》,2010年第10期。
周嶺:〈「懸崖撒手」與「困頓以終」〉,《紅樓夢學刊》,1988年第3輯。
周嶺:〈甄、賈寶玉婚事證析〉,《紅樓夢學刊》,1989年第3輯。
胡文彬:〈膽識.探索.啟示----電視劇《紅樓夢》映後感言〉,《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胡開敏:〈紅樓夢電視連續劇評論綜述〉,《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桑大鵬:〈文學的深刻與文化的淺薄—電視劇《水滸》改編得失談〉,載《鄂周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4期。
郭玉雯:〈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與叔本華哲學〉,《漢學研究》19:1,2001年6月。
張晨曦:〈從2010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看經典文化的傳播困境〉,《紅樓夢學刊》,2013年第五輯。
梅新林:〈《紅樓夢》影視傳播的問題與思考〉,《紅樓夢學刊》,2018年第1輯。
馮其庸:〈看電視劇紅樓夢及其他〉,《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馮其庸:〈曹學敘論(續)〉,《紅樓夢學刊》,1992年第1輯。
管恩森:〈詩意美:《紅樓夢》影視改編的核心問題〉,《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3輯。
趙炎秋:〈實指與虛指:藝術視野下的文字與圖像關係再探〉,《文學評論》,2012年6月。
劉孔伏、潘良熾:〈評大陸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明道文藝》213,1993年12月。
蔡驤:〈「雅、俗、虛、實」論《紅樓》----電視劇《紅樓夢》觀後〉,《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蔣俊杰:〈論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的改編特色〉,《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12年3月。
戴哨:〈開學術研討會議 論熒屏「紅樓」短長----電視劇《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綜述〉,《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鍾藝兵:〈對尤三姐屏幕形象的一點質疑〉,《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韓小龍:〈新舊兩版電視劇《紅樓夢》美學風格之比較〉,《蘭州學刊》,2011年4月。
韓仁先:〈京劇中的紅樓戲研究----以梅派《黛玉葬花》及荀派《紅樓二尤》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003年第八期。
顏崑陽:〈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的文化原料性、不定式文本再製與價值兌現〉,《東華漢學》19輯,2014年6月。
羅自文:〈新舊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影視語言比較分析〉,《紅樓夢學刊》,2013年第4輯。
羅藝軍:〈站在巨人肩上和站在巨人邊上----評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4輯。
饒道慶:〈《紅樓夢》影視改編與傳播研究述評〉,《紅樓夢學刊》,2010年第1輯。
學位論文
卜喜逢:《從「紅樓二尤」故事看《紅樓夢》成書過程》,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學碩士論文,2007年。
王友蘭:《紅樓夢說唱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王時敏:《論紅樓夢的改編與接受---以新舊版紅樓夢為例》,上海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2年。
王德良:《紅樓夢的影視劇改編及其傳播與接受》,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王聰賢:《文化產業語境下2010版紅樓夢電視劇接受》,三峽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2年。
朱嘉雯:《「接受」觀點下的戰後台灣作家與《紅樓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8年4月。
李昭琳:《紅樓戲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李根亮:《紅樓夢的傳播與接受》,武漢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
李海琪:《中國大陸紅樓夢影視改編論略》,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論文,2011年。
李慧:《中國電視劇意境探索----以李少紅版紅樓夢為例》,上海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3年。
肖雪瑩:《語言視野下紅樓夢與紅樓夢電視劇比較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4年。
周蜜:《文字與圖像:以紅樓夢為個案的傳播與接受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周蕾:《論小說紅樓夢的電視劇改編》,河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2年。
林均珈:《紅樓夢本事衍生之清代戲曲、俗曲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昝園園:《紅樓夢的影視改編與傳播》,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崔玉煒:《對紅樓夢翻拍電視劇的若干思考----由1987版和2010版電視劇紅樓夢的對比所做的管窺》,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張妍婷:《從小說到電視劇----新版電視劇紅樓夢與小說紅樓夢的比較研究》,上海師範大學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妮:《李少紅版紅樓夢藝術審視與探析》,河北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晨曦:《從小說文本到影視文本----央視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碩士論文,2015年。
張鴦:《87版與2010版紅樓夢電視劇比較研究》,浙江師範大學廣播電視藝術碩士論文,2012年。
張薇:《影像文化語境下李少紅電視劇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曹珍:《新版電視劇紅樓夢研究》,河北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14年。
章佳:《電視劇「紅樓夢」歌曲分析》,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郭璉謙:《品讀、視聽與翫藏:水滸故事的商品化與現代化》,國立成功大學中文博士論文,2012年。
陶今:《紅樓夢的影視劇改編》,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黃清順:《「紅學史」相關議題研究—— 自《紅樓夢》作者家世至「新紅學」的若干課題探討》,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趙紅妹:《論紅樓夢的影視改編》,山東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羅曉霞:《從影視敘事及風格看87版和2010版紅樓夢電視劇》,上海師範大學廣播電視藝術碩士論文,2011年。
饒道慶:《紅樓夢影視改編與傳播》,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論文,2009年。
黨晨陽:《論傳播方式變革對紅樓夢傳播的影響》,青海師範大學文學碩士論文,2013年。
報刊
台北訊:〈全本「紅樓夢」可否上螢幕?〉,《聯合報》,1991年3月27日,第二十八版。
吳月輝:〈李少紅:只要是《紅樓夢》就離不開爭議〉,《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7月2日,第013版。
林雅慧:〈好戲不寂寞 願再看一次「紅樓夢」〉,《中國時報》,1999年3月30日,第二十九版。
凌憲初:〈新版《紅樓夢》音樂的幽怨與夢幻〉,《人民音樂》,2011年第4期。
浦樹柔、王可:〈總導演胡玫談「紅樓選秀」〉,《瞭望》新聞周刊,2007年第5期,1月29日。
張文輝:〈紅樓夢 八點檔夢難圓〉,《聯合報》,1995年5月8日,第二十二版。
張文輝:〈還珠格格加人加料拍續集 華視「紅樓夢」、「施公奇案」獲選優質節目〉,《聯合報》,1998年5月19日,第二十六版。
張文輝整理:〈溝通時間大家談:紅樓夢又調時段〉,《聯合報》,1997年6月22日,第二十七版。
粘嫦鈺:〈「紅迷」抗議周六播出時段太晚 「紅樓夢」改周五作夢〉,《聯合報》1996年12月3日,第二十一版。
粘嫦鈺:〈三台戲劇年底大清倉〉,《聯合報》,1996年11月8日,第二十二版。
陳孝凡:〈評鑑小螢幕 電研會大手筆:由十五名學者專家審視六大主流節目 首批「優質連續劇」名單出爐〉,《中國時報》,1998年5月17日,第二十二版。
陳慧娟:〈李少紅電視劇台詞語言藝術淺析----從《大明宮詞》到新版《紅樓夢》〉,《東方藝術》,2011年第S2期。
馮其庸:〈普及傳統文化的橋梁: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人民日報》,1987年11月3日。
葉錦添:〈解讀《紅樓夢》造型:我拉了崑曲的皮〉,《武漢晨報》,2008年6月17日。
雷新:〈夢醒「紅樓」:文化傳承的功與過〉,《人民政協報》,2010年9月30日,第A03版。

網路資源
〈紅學專家「盜夢」 李少紅 到底誰在編劇《紅樓夢》?〉,《中國新聞網》(2010年9月16日)。出處網址: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chinanews/file/20100916/20211839198.html)。
張燕雲:〈華視經典大戲《紅樓夢》終於見人了!〉,出自華視版紅樓吧,網址為:http://tieba.baidu.com/p/1057039573)。
陳定:〈華視紅樓夢噩夢不斷〉,出自華視版紅樓吧,網址為:http://tieba.baidu.com/p/937380776)。
發條貓:〈兩版《紅樓夢》爭議背後的紅學派系之爭〉,出自「網易.娛樂專題」,網址:http://ent.163.com/special/hongxue/)。
趙文俠:〈新版《紅樓夢》熱拍 李少紅迴應寶黛釵頭飾造型〉,《北方網 滾動新聞》(2008年6月27日)。引自http://ent.big5.enorth.com.cn/system/2008/06/27/003465398.shtml)。
〈丁亞民創作之路答客問〉,引自http://ding-studio.tumblr.com/?fbclid=IwAR0VvANs1OPWlMidxC_AgSkiTXMW5HNv2_R-NPslIreahD63W1BR4mm7SCU。

訪談錄音檔
丁亞民,〈訪問關於華視1996版人物形象與改編歷程.一〉,視訊訪問,2017.06.05。
丁亞民,〈訪問關於華視1996版人物形象與改編歷程.二〉,視訊訪問,2017.06.09。
丁亞民,〈訪問關於華視1996版人物形象與改編歷程.三〉,視訊訪問,2017.06.14。
胡文彬,〈訪問關於央視1987版人物形象與改編歷程.一〉,地點: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胡宅),2017.09.19。
胡文彬,〈訪問關於央視1987版人物形象與改編歷程.二〉,地點: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胡宅),2017.10.04。
胡文彬,〈訪問關於央視1987版人物形象與改編歷程.三〉,地點: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胡宅),2017.10.27。
張慶善,〈訪問關於北視2010版人物形象與改編歷程〉,地點: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張宅),2017.10.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