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有關觀音像流傳的研究成果和課題
書刊名:藝術學
作者:潘亮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an, Liang-wen
出版日期:1997
卷期:18
頁次:頁29-41
主題關鍵詞:觀音觀音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27
期刊論文
1.山本陽子(1989)。水月觀音圖の成立に關する一考察。美術史,125,28-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清香(19861100)。觀音造像系統述源。佛教藝術,2,24-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玉珉(19870200)。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5,227-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惠民(1987)。敦煌水月觀音像。敦煌研究,1987(1)=10,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曾文(1985)。觀世音信仰的傳入和流行。世界宗教研究,1985(3),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娟英(19870300)。武則天與唐長安七寶臺石雕佛相。藝術學,1,40-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上野照夫(1950)。敦煌畫觀音圖資料。佛教藝術,10,78-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佐和隆研(1950)。觀世音菩薩の展開。佛教藝術,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小林太市郎(1950)。晉唐の観音。佛教藝術,10,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梅原隆嗣(1950)。觀音菩薩の研究--觀音の基本的研究と奈良朝佛教に現われたる觀音信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小林太市郎(1948)。女媧と観音。佛教藝術,2,38-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小林太市郎(1948)。女媧と観音。佛教藝術,1,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小林太市郎(1955)。唐代の救苦觀音 -- 附救世觀音及び放光菩薩について。研究(哲學編),6,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道端良秀(1954)。中國に於ける民間信仰と觀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1)=5,337-3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小林太市郎(1953)。唐代の大悲観音。佛教藝術,20,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小林太市郎(1954)。唐代の大悲観音。佛教藝術,22,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小林太市郎(1954)。唐代の大悲観音。佛教藝術,21,89-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米澤嘉圃(1964)。平石如砥贊白衣觀音圖。國華,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澤田瑞穗(1959)。魚籃觀音--その說話と文藝。天理大學學報,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芳岡良音(1964)。觀世音菩薩の起源。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2(1)=23,182-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海老根聰郎(1971)。幻住永中--白衣觀音圖。古美術,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戶田禎佑(1972)。白衣觀音圖。國華,9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長岡龍作(1988)。十一面觀音再考--揚州出土六臂十一面觀音像を中心として。美術史學,1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田村節子(1985)。上海博物館藏‧隋代「銅佛像」について -- わが國の金銅觀音・勢至兩菩薩立像との關連。佛教藝術,159,91-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松田誠一郎(1988)。東京國立博物館保管十一面觀音像(多武峰傳来)につて。國華,1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松田誠一郎(1988)。東京國立博物館保管十一面觀音像(多武峰傳来)につて。國華,1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羅華慶(1987)。敦煌藝術中的觀音普門品變和觀音經變。敦煌研究,1987(3)=12,4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樓宇烈(1985)。東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觀世音靈驗故事雜談。中原文物,1985(特刊),10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沈以正(19861100)。談繪畫史上的觀音像。佛教藝術,2,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清香(19730500)。觀音菩薩的形像研究。華岡佛學學報,3,57-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保堯(19870200)。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二佛並坐與二觀世音的圖像構成及其成立基礎。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5,113-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玉權(1987)。榆林窟第3窟《千手經變》研究。敦煌研究,1987(4),13-18+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趙克堯(1990)。從觀音的變性看佛教的中國化。東南文化,1990(4),238-2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紹林(1992)。論唐代的觀音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92(3),76-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松柏(1993)。庫車古代佛教的觀世音菩薩。敦煌研究,36,35-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蕭明華(1993)。從兩尊觀音造像看唐宋南詔大理國的佛教。四川文物,3,4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王惠(1994)。敦煌千手千眼觀音像。敦煌學輯刊,25,6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彭金章(1994)。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觀音經變。敦煌研究,1994(2),89-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彭金章(1994)。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觀音考。敦煌研究,1994(3),42-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孫昌武(1995)。中國漢地觀音信仰與文學中的觀音。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3),38-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玉昆(1996)。我國的觀世音信仰與龍門石窟的觀世音造像。龍門石窟二千五百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57-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牧田諦亮(1970)。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平樂寺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後藤大用(1958)。觀世音菩薩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仏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濱田隆(1987)。觀音--尊像と變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豬川和子(1980)。觀音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牧田諦亮(1979)。變化觀音の成立と展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井上一稔(1992)。如意輪觀音像•馬頭觀音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副島弘道(1992)。十一面觀音像•千手觀音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牧田諦亮(1976)。疑經研究。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佐伯富(1961)。近世中國にゎける觀音信仰。塚本博士頌壽紀念佛教史學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濱田隆(1984)。密教觀音像の成立と展開。密教美術大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