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城市中心的策略性規畫:臺北市中正大安區地區發展構想
書刊名:城市與設計學報
作者:林德福劉昭吟楊友仁
作者(外文):Lin, Te-fuLiu, Chao-yinYang, Yeou-ren
出版日期:1998
卷期:4
頁次:頁215-251
主題關鍵詞:策略性綱要計畫城市中心都市中心性空間結構優勢產業區域角色Strategic guideline planCity centerUrban centralitySpatial structureAdvantage industryRegional ro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
  • 點閱點閱:33
     本文旨在討論「修訂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中正區、大安區地區發展構想」之規劃過程及其計畫內容。為兼顧計畫之全盤性與現實性,規劃者一方面從歷史、社會、產業、空間等四向度分析城市中心性,另一方面舉辦多場座談會以掌握市民的期待與需求,從而建構了不同歷史階段下多元的、複雜的、動態的城市中心。中正區與大安區扮演不同的區域角色:中正區自臺北建城以來即是漢民族的歷史的、政治的象徵中心;大安區堀起於二次戰後,八0年代以後成為臺灣地區最有活力、最具企業創新性的企業中心。 然而,各項指標則顯示近年來中正大安區的中心性優勢正逐漸衰退,對於臺北市蹐身全球城市的目標,這無疑是項警訊。同時,服務不足且多樣化不夠的都市公共設施——例如未盡方便的大眾運輸系統,未充分用於休閒、遊憩、資源保育的綠帶與藍帶,以及可創造社會互動卻被忽略的社區活動中心等——亦使得臺北在這場資本主義城市競爭體系中,處於不利位置。 緣此,為維繫並創造中正大安區的優勢條件,「中正大安地區構想」案研擬「策略性綱要計畫」作為地區發展的依據。其中,以行政、企業、人才培育三體系的整合﹐作為主要目標;而將這個目標轉化為實質建設,尤其是如何靈活利用公有土地作為社區、企業發展的契機,則是主要的行動策略。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planning process and the strategic guideline plan for the Chung-cheng and Ta-an Districts of Taipei. Studying the area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llowing its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making sense of reality are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planning process. Comprehensive study involved four aspects of the area--the historical, social, industri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The planners also held several meetings to keep in touch with different groups supposed to reflect general public interests in the area to find out their demands and requirements. An image of a divergent, complicated and dynamical urban centrality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was thus constructed: the Chung-cheng District and the Ta-an District play different roles. The Chung-cheng District has been a symbolic center of history and politics since Han people built Taipei City 119 years ago; The Ta-an District, a newly rising area after World War II, has become the most active and innovative enterprise center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Taiwan. However, the indicators of centrality show that this area has been losing its advantage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especially in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This is a warning sign for Taipei's ambitions to become a global city. In addition, the lack of high quality public services, such as an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mass transportation system, green and blue areas for leisure, recreation and resources preservation, active community centers to create more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so on, also make it difficult for Taipei to compete with other metroplises in a competitive capitalist system. This is wh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rea, a major goal of the strategic guideline plan is to integrate the bureaucracy, the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high quality labor training system. Furthermore, transforming such integration into physical plans, especially how to use actively and efficiently public land to raise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y. After all, this strategic guideline plan is to lead following plans to make the goals come true.
期刊論文
1.孫義崇(19880700)。臺灣的區域空間政策。臺灣社會研究,1(2/3),33-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鑄九(19880700)。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臺灣彰化平原的個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263-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臺北市路街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徵信所(1994)。臺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1996)。永康公園暨周邊道路環境改造計畫。永康公園暨周邊道路環境改造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1996)。修訂綜合發展計畫:永續發展城市之發展目標及策略之研擬。修訂綜合發展計畫:永續發展城市之發展目標及策略之研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華民國都會發展協進會(1996)。頂好空間計畫。頂好空間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民國都會發展協進會(1996)。臺北市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安和路人行徒步空間改善計畫。臺北市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安和路人行徒步空間改善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3)。臺北都會區空間結構與土地使用發展策略之研究。臺北都會區空間結構與土地使用發展策略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規劃室(1991)。臺北市古蹟與歷史性建築物及其附近地區發展管制與維護制度。臺北市古蹟與歷史性建築物及其附近地區發展管制與維護制度。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崔媽媽服務中心、大學社區發展協會(1996)。DIY逗陣造公園:溫州公園社區參與改善計畫。DIY逗陣造公園:溫州公園社區參與改善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崔媽媽服務中心、大學社區發展協會(1996)。臺北市工業發展目標、策略暨科技性產業空間規劃之研究。臺北市工業發展目標、策略暨科技性產業空間規劃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1992)。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2010。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2010。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北市政府交通局(1992)。南京東路公車專用道規劃評估報告。南京東路公車專用道規劃評估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995)。臺北市人民團體名冊。臺北市人民團體名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6)。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中程計畫。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中程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996)。首都核心區歷史保存與再發展計畫政策綱領。首都核心區歷史保存與再發展計畫政策綱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996)。老屋重生獎勵篇part II。老屋重生獎勵篇part II。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6)。不同土地使用開發型態停車供應與停車產生率計算之研究。不同土地使用開發型態停車供應與停車產生率計算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5)。臺北市棋盤式幹線便捷公車示範計畫。臺北市棋盤式幹線便捷公車示範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3)。都會區不同土地使用型態旅次產生率之研究。都會區不同土地使用型態旅次產生率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辛晚教、邱錦祥(1992)。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第二年度相關研究子題成果報告書(二):臺北市就業與居住活動之趼究。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第二年度相關研究子題成果報告書(二):臺北市就業與居住活動之趼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淡江大學建築系、淡水社區工作室(1996)。首都核心區歷史保存特定區計畫。首都核心區歷史保存特定區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4)。都市公共空間構成之調查分析。都市公共空間構成之調查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世孟(1992)。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都市發展部門技術報告書。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都市發展部門技術報告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世孟(1992)。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土地使用部門技術報告書。臺北市綜合發展計畫:土地使用部門技術報告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添本(1996)。臺北市停車場開發綜合研究。臺北市停車場開發綜合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森海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1995)。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利用規劃與都市設計之研究。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利用規劃與都市設計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愛民中心工作室(1996)。通化社區1995-臺北新社區生活。通化社區1995-臺北新社區生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經濟部統計處。臺北市工商及服務業普查。臺北市工商及服務業普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蔡政文(1996)。臺北國際化策略之研究。臺北國際化策略之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魏啟林(1996)。臺北市政府因應亞太營運中心構建之角色與功能研究。臺北市政府因應亞太營運中心構建之角色與功能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977)。Urban Centrality。The Urban Question。Cambridge, Ma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