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
作者:陳龍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ong-ting C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呂興昌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布袋戲表演文本語言口頭文學臺灣化puppet theatreoral literaturelanguageperformance-textTaiwan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08
重新思考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所反省的語言與文字威望的關係,及學術界著名的「荷馬問題」,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口頭傳統的研究新視野。
以往我們所熟悉的詩詞、散文、小說等文學形式,可說屬於書面文學的範圍,書面文字對讀者而言,無論寫作的主體是否已經消失或死亡,都沒有任何差別。一旦說出來的話語變成文字,它既不能選擇讀者,也不能控制文章的語境。書面文字大多訴諸視覺感官,可以任由讀者的自由意志任意反覆閱讀,不受時間的限制。而神話、傳說故事、民間戲曲、講古等,則屬於口頭文學的範圍。口頭的場合,往往說話的敘述主體必須出現,憑著他活生生的意志而賦予話語生命力。而話語發出來的同時,一般都是立即讓人聽到、讓人理解。口語所憑藉的是我們的聽覺感官,會受到時間限制,因此敘述者的語言必須淺顯易懂,輔以表情動作的說明,讓聽者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全明白。
在過去不具備錄音條件的情況之下,書面語言佔有相當大的優勢,但「電子文化」包括唱片、錄音帶、廣播、電視等紀錄與呈現語言的媒介,使我們重新認識到口語乃是語言的第一種形式。現代的錄音技術,可在語言發生演變之前及時收集共時性的語言。使用書面語言,或使用錄音裝置,這是兩種不同的媒介工具與人體對應的不同器官,一者訴諸聽覺,一者訴諸視覺。事實上,這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具體的形式,前者為語音形式,後一種為文字形式,兩者都需要依賴現成的語彙以及語法。差異點在於:書面通常被認為比起口語要「謹慎」,盡量符合文法規則,藉助標點符號、段落、空白、字形、斜體字等手段表現,而由讀者獨自一人以閱讀的方式來領略其中意思。相對而言,口語表現方式比較自由鬆散,有時只是簡短的語彙,或以不同修辭的方式來重複相同的意思,或以姿態動作、音調來加強所要表達的感情,甚至可隨時糾正已經說過的話。
本論文從口頭文學的思考角度出發,我們會發現相對於書面文學,布袋戲可說是相當重要的庶民生活經驗的口頭文學。筆者研究布袋戲已逾十六年的經驗,很慶幸地以口頭的觀點,重新反省民間文學訴諸口頭—聽覺的審美過程。布袋戲口頭文學的研究,可以為我們打開這樣的一扇窗,讓我們見識到許多可能性。不僅可以讓我們避免陷入以簡略的手抄文本來研究口頭性的泥沼當中,也使得這些活潑的口頭表演得以從缺乏書寫文本的威脅中解脫出來。筆者相當勇敢地跨出這關鍵的一步,將蒐集的有聲資料,尤其是早期出版的LP唱片、錄音帶,或VCD光碟,轉換為書面文本。雖然這只是一小步,但筆者相信這對於整個布袋戲,或傳統戲曲的研究,乃至於母語文學、語言學的研究,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大步。對戲劇研究而言,本論文可提供接近真實口白表演的文本,這些文本的呈現可培養讀者更豐富多元的文學造詣,並提供文學史上相當空白的母語戲劇文本。對語言學者而言,本研究所蒐集的口頭書面化的資料,可提供更多語料讓我們瞭解近五十年來關於臺語的語音差異、語言轉換、語言混雜等語言現象。本論文更大的企圖,並不是歷史性的懷古回顧,而是進一步瞭解臺灣布袋戲創作力的源頭。本論文以「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為題,希望全面地討論布袋戲的語言、套語,及即興表演等課題。本論文主要分為七章: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論文問題的提出、文獻回顧、研究範圍與對象、研究方法,以及口頭文本的整理原則。本論文所蒐集羅列的錄音、影音資料目錄,可說是臺灣首次的學術較完整整理。研究方法,筆者受益於口頭文學,以及語言學等理論啟發甚大。最後從收藏與引用、敘事者/作者、表演文本/書面文本,及文學史的角度等角度,來釐清臺語書寫的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第二章〈布袋戲臺灣化的歷程與流派發展〉,筆者在此試圖提出「臺灣化」的觀點,或許可以調和臺灣學界「土著化」與「內地化」的概念歧異與不足之處。從唐山過臺灣的布袋戲、後場音樂的變革到自由創作、布袋戲的流派與發展等歷史發展,筆者發現布袋戲不斷地由其他「非布袋戲」的表演藝術吸收過來,如北管布袋戲的出現,即是吸收臺灣各地流行的亂彈戲的戲齣。後來傾向的「古冊戲」,則是吸收章回小說的情節,而進行舞臺表演的改編創作。臺灣布袋戲存在兩種不同的審美態度:以音樂抒情的美感為主的「準戲曲風格」,還有以欣賞故事情節為主的「敘事風格」布袋戲臺灣化的過程,最大的關鍵就在於:表演風格由「準戲曲風格」轉變為「敘事風格」。
第三章〈布袋戲發展歷程的語言考察〉,既然我們的研究要從口頭文學的角度出發,那麼應當考察布袋戲的語言問題。對文學史而言,白話意識的出現相當重要,這也是1930年代臺灣新文學運動的主要奮鬥目標之一。布袋戲白話意識覺醒相當古老,有助於布袋戲在眾多傳統戲曲有著特殊的強勁生命力。其次,臺灣從移民社會,轉型為土著社會的過程,移民分佈語與言腔調所形成的邊界,如何被布袋戲等表演藝術所跨越?而這些邊界的跨越,對於臺灣各地語言的腔調產生什麼作用?對於「臺灣話」的形成過程,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再者要進一步瞭解布袋戲藝人的語言能力來源。布袋戲主演經常強調他們高人一等的語文能力,實際上大多從生活的環境中鍛鍊而來的,特別是民間漢文傳統教育。最後要釐清布袋戲的口頭性與文字性的關係。這樣的思辨並非止於觀念的思辯,而必須放在布袋戲主演的學習與訓練,甚至是整個語言社會環境底下思考,特別是臺灣特有的「字幕」文化,對於口頭表演是否達到輔助的效果,抑或反過來因過份倚賴字幕而產生另一種質變。如果布袋戲的口頭表演能夠持續發展下去,這些基本的語言問題都是相當值得思考。
第四章〈布袋戲的套語分析〉套語研究,是從口頭傳統的研究所發現的重要研究途徑。口頭文學的套語,本身是具有重複性、穩定性的詞組。與其說是為了聽眾,不如說是為了創作者,使他在現場表演的壓力之下,仍可以快速、流暢地敘述。所謂套語,就是以一種讓表演者容易記憶、讓聽眾產生強烈印象的方法創造的說話方式。由於聲音是動態的,而非完全的靜態,因此,如何去捕捉聲音瞬間的動態,對口頭傳統的人們而言,無論說話者或聽者,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別是即興表演的能力,可能必須奠基在固定的套語之上,在該傳統允許的範圍內作有限度的變化。本章從布袋戲的戲曲語言、布袋戲口頭表演的基本結構、兩種套語的範例「四聯白」、「念khó仔」、套言的變異與創造性空間等四個主題來討論。
第五章〈文戲與武戲的主題分析〉主要探討布袋戲演出的段落的觀念,即典型場景或主題,雖然學者各有不同的觀點與堅持,但他們大多同意將主題當作是一個彈性的創作單位。本章焦點放在布袋戲常見的典型口頭表演主題,即文戲與武戲。文戲,主要是文字遊戲方面,包括ioh謎猜、猜藥味、作對仔、科場問試等。武戲表演,在此暫不討論尪仔架,談吐的粗獷氣勢,以及對打的招式,而僅討論武戲前的叫陣場景。而介於文戲與武戲之間的,屬於口角衝突的主題,包括庄腳人與讀書人等兩類不同的衝突場景,也是我們將討論的。
第六章〈笑詼戲的主題分析〉布袋戲演出的主題,除了「文戲」與「武戲」,最重要的「笑詼戲」。「笑詼戲」是廣受觀眾歡迎的場景,因而被當作布袋戲重要的戲劇元素,無論在整齣戲中作為穿插的場景,讓觀眾的情緒緩和、或調整過於緊張的戲劇張力。本章從語言喜劇、情境喜劇兩層面來論述。語言喜劇,包括諧音、外來語、供體與譬相,以及語法的喜感。而情境喜劇包括預期與事實顛倒、事件的交互干擾,以及「化裝」產生的喜劇。
第七章〈結論〉臺灣文學史上三次的母語文學運動,從某種角度來看,都是由於母語的覺醒所引發的。對自我身分的界定而言,語言是相當重要的問題。臺灣認同與文化的認同是當前臺灣社會相當重要的課題。面對全球化資本主義經濟的衝擊,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更需要重新反省自己是誰、自己的語言是什麼、自己的文化是什麼。本章從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來看布袋戲口頭文學的意義。最後思考臺灣口頭文學的未來,並為臺灣文學研究尋找另一條可能的途徑。
最後的附錄分兩部分,附錄一〈臺語基本的聲韻對照表〉,旨在提供讀者對本文整理的表演文本符號的基本瞭解。任何有心的讀者,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語言符號與語音之間的關係。附錄二〈布袋戲演出文本例舉〉,筆者整理無數布袋戲口頭表演的研究材料,可說是相當具有學術參考價值的副產品。但限於篇幅,僅選一小段採集自布袋戲唱片《六合魂斷雷音谷》的表演文本為例。
文學的生命力,常來自土地的關懷。除閱讀印刷品形式的文字作品外,我們還需要去傾聽底層的聲音,尤其是來自這塊土地最活潑的語言,無論是福佬話、客話以及原住民語。本論文從布袋戲的口頭文學出發,企圖建立一個學術的典範(paradigm),讓我們重新反省世界上幾乎每一個民族文學史的童年時期,所熱衷的口頭創作與書面文學的關係。
This thes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will explore the oral tradition of puppet theatre (po-te-hì) in Taiwanese. A great deal of effort has been made on Taiwan’s puppet theatre. What seem to be lacking, however, is to understand its problem of language, especially its aspect of oral performance. The puppet theatre is one of traditional folklores, which were once assumed to inevitable decline in Taiwan. It is a miracle that the puppet theatre unceasingly survived and presented Taiwan as a result of the icon election. The campaign “Show Taiwan to the World” launched last year (2005) by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it consisted in asking Taiwanese citizens to vote on which of 24 different images most distinctively symbolize Taiwan. With some 780,000 people voting, an image depicting the folk art of glove puppetry has emerged as the top choice of the people, garnering over 130,000 votes.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main process of Taiwanization in the puppet theatre developed from a form of local entertainment to symbol of national identity.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process of oral-aural in folk literature, we will discuss the formula, type-scene, and improvisation of performance-texts that I transcribed from puppet theatre’s recordings. This study can help the Taiwanese rediscover the oral literature of which they can feel proud.
The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motive, purpose, content and method, and narr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circumstance of the puppet, and sum up forefathers’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chapter two presents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s of Puppet Theater in Taiwan. We will begin by considering the concept of “Taiwanization” that includ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phenomena of puppet theatre. There is fairly general agreement that the glove puppet theatre was originated about three hundreds years ago in Hok-kiàn province, China. The local theatre can be reasonably dated from the early years of the 19 th century. In the beginning,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majority of puppet operators in Taiwan were formerly with the Hok-kiàn opera troupes and left to join the puppet theatre. The music of the glove puppet theatre consists of different vocal melody and speech types as well as percussion music, each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ramatic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se music styles, there are three main tradition or “schools” of glove puppet theatres in Taiwan: lâm-kóan, peh-ji-á and tiô-tiäu.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0 th century, the musicians of pak-kóan created the new tune for puppet theatre. The new style of music is more and more fashionable, which characterized by simple and variety. This tendency provided the more powerful and more improvisational performance. So far, we have seen that puppet theatre more and more use tape recorders and phonographs and changed their performance style from quasi-opera into the narrative.
The chapter three will discuss the 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of puppet theatre. First of all, it will explore the vernacular consciousness of puppet theatre. Secondly, it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 among the social change from “immigrant society” to “native society”, the accent boundar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uppet. At last, it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 of orality and literacy of puppeteer’s oral performance.
The chapter four will study the “formula” of puppeteer’s oral performance, which is an expression regularly used, under the same metrical conditions, to express an essential idea. We will deal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xpression,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 of puppet theatre, two categories of formula, variation and possibility of creation.
The chapter five will discuss these themes of puppet theatre. First, we will consider the concept of “type-scene” or “theme” that is fairly general agreement its definition as a plastic compositional unit. And then, it will dwell on three important themes of puppeteer’s oral performance: the civil theme, the fighting theme and the quarrel theme.
The chapter six will analyze the comedic theme (chhiò-khoe-hì) of puppeteer’s oral performance. We will begin by discuss two aspect of comedy: the comedy of word and the comedy of situation, and analyze many examples of puppet theatre.
The chapter seven will conclude with a recapitulation of entire thesis and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study, reflections and expectations.
At last appendix, we will list a table of vowel sound and consonant in Taiwanese, and a text-performance of œg Chùn-hiông’s puppet theatre that I transcribed.
(一)報紙/期刊

丁逸仙 1964〈本省的掌中戲〉青年戰士報1964.7.15
大方 1974〈黃俊雄布袋戲「雲州四傑傳」錄影側記〉電視週刊593:12-13
大方 1974〈黃俊雄電視木偶劇團〉電視週刊594,pp.24-26
尹建中1986〈民族藝術在文化變遷過程中之角色與功能〉社教雙月刊11:9-12
元元 1970〈談布袋戲〉臺灣新生報1970.11.7 第十版
尤召 1963〈六月份起播兒童木偶戲「岳飛傳」〉電視週刊35:5
王一剛 1975〈貓婆鬍鬚全拼命〉臺灣風物25(4):85
王家鳳 1982〈功名歸掌上:李天祿和傳統布袋戲〉光華雜誌7(5):2-8,
王家鳳 1982〈偶人戲〉民俗曲藝20::61-63
王嵩山 1984〈臺灣民間戲曲研究總論:一個人類學的初步研究〉民俗曲藝28:1-54new window
王嵩山 1984〈傳統與塑型:對於民間劇場活動的一些思考〉民俗曲藝32:1-20,new window
王嵩山1986〈“扮仙”與”真神”:臺灣地方戲的宗教信仰與儀式〉民俗曲藝43:109-131
王嵩山 1986〈從人類學角度看臺灣掌中戲〉黃仲正編,行政院文化委員會,亞太地區偶戲觀摩展,pp: 22-24
古蒙仁 1983a〈苦海女神龍捲土重來〉掃描線雜誌21:.11
古蒙仁 1983b〈黃俊雄為布袋戲演出新天地〉時報周刊258:.36-45
本可 1973〈行業有三百六十種,最難學演布袋戲〉電視週刊558:26-29
末泥1986〈掌中乾坤大:小西園布袋戲團紀實〉音樂與音響152:79-87
立石鐵臣1942〈布袋戲の人形〉民俗臺灣2(1):21
伍中梅1985〈「霹靂真象」內容無稽遭封殺〉電視週刊1180:90-91
江肖梅1943〈書房〉民俗臺灣3(8):23-24
江武昌1983〈小西園許王的掌上乾坤〉民俗曲藝26:155-160
江武昌 1984〈與邱坤良教授談民俗戲曲與民俗活動〉民俗曲藝32:45-52new window
江武昌 1985a〈五洲元祖:黃海岱〉民俗曲藝35:90-106new window
江武昌1985b〈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五洲園黃俊雄先生〉民俗曲藝37:128-135
江武昌1986〈執著傳統走向現代的布袋戲〉社教雙月刊11,pp.26-29
江武昌 1990a〈臺灣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67/68:.88-126new window
江武昌1990b〈臺灣布袋戲藝人名錄〉民俗曲藝67/68:.127-219
江武昌1991〈光復後臺灣布袋戲的發展〉民俗曲藝71:.52-69
江武昌1993〈臺閩偶戲藝術的衍變關係〉表演藝術雜誌3
江武昌 1997 〈臺灣歷史布袋戲:二八水風雲〉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k/kang-bu-chhiong/228.htm
江武昌 1999 〈虎尾五洲團掌中劇團之流播與變遷〉「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雲林縣立文化中心主辦
江長橋 1976〈布袋戲漸趨沒落〉中央日報1976.11.28
老沙 1958〈木偶戲西遊記〉中央日報1958.4.4 第五版
艾其 1962〈兒童布袋戲西遊記〉電視週刊8:36
何佩芬 1982〈布袋戲裡玩魔術的人〉電視週刊1055:.78-79
何秉昀 1984〈中國戲劇的友人:訪問班文干〉民俗曲藝30:77-96new window
余俐俐 1969〈掌中戲的新里程碑〉經濟日報1969.4.17 第八版
吳文星 1978 〈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3):264-291new window
吳明德 1999 〈開創布袋戲新紀元—論「霹靂布袋戲」的藝術成就〉「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雲林縣立文化中心主辦。
吳玲玲1981〈民間藝人演說會〉民俗曲藝8 :33-40
吳起光 1972〈再談布袋戲〉電視週刊485:.32
吳逸生 1967〈漫談本省舊戲〉臺灣風物17(4):18-21new window
吳逸生 1973〈談談布袋戲〉臺北文獻(直)25:89-92
吳逸生 1980〈談鬍鬚全〉民俗曲藝2 : 74-77
吳逸生1975〈一代藝人--鬍鬚全〉臺北文獻(直)33:101-104
吳槐1942〈臺北附近俚諺〉民俗臺灣2(8):18-19
吳麗紅 1989〈掌中天地寬、袖裏乾坤大:布袋戲〉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15,pp. 60-62
呂文秀 1982〈也談臺灣戲曲諺語〉民俗曲藝16 : 66-70new window
呂理政1990〈演戲、看戲、寫戲:臺灣布袋戲的回顧與前瞻〉民俗曲藝67/68:.4-40
呂理政1991〈臺灣布袋戲的傳統與展望〉臺灣風物41(4):110-134
呂興昌 1996 〈加減拾.較省共人借:談臺語文學資料兮收集佮整理〉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u-heng-chhiong/ke-kiam-khioh.htm
呂興昌 2005〈在地的經驗‧臺灣的聲腔--「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評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4月)
李天祿1985〈掌中戲略述〉文訊17:102-107
李國祁197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131-159
李維倫 1985〈布袋戲元老:李天祿〉民俗曲藝37:142-143
李繼賢 1981〈淺釋臺灣戲曲上的諺語〉民俗曲藝11 : 85-93
李繼賢 1982〈續談臺灣戲曲諺語〉民俗曲藝13 : 58-72new window
杜文靖 1976〈馬賽上演掌中戲,主角都是法國人〉自立晚報1976.7.6
沈平山 1976〈流傳三百年的布袋戲〉雄獅美術62:21-28
沈蕙萱 1982〈皮影,傀儡和布袋戲偶的特展:古都古民藝館六月特展〉藝術家15(1):268-269
秀吉 1984 〈布袋戲新兵強打〉華視綜合週刊663:25-28
良爾 1963 〈木偶戲上電視〉中央日報1963.7.18 第七版
辛晚教1997〈都市藝文活動及其設施、空間〉《第四屆兩岸城市發展研討會》。
阮昌銳1990〈掌中乾坤—布袋戲〉華文世界56,pp.51-53
周正 1970 〈有新潮派風格的雲州大儒俠〉電視週刊389:20-21
昌文 1972〈六合三俠傳花招百出舉辦大猜謎〉電視週刊523:26-27
林山青1985〈武松打虎:新興閣布袋戲團〉民俗曲藝37:110-113
林世榮 1968〈臺灣的布袋戲〉中華日報1968.6.13 第十版
林宏隆 1982〈金光閃閃的”新洲園”〉民俗曲藝14 :42-45new window
林宏隆1981〈李天祿的布袋戲生涯〉民俗曲藝12 :72-78
林宗源 1977 〈行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笠82
林宗源 1982 〈母語活在咱的心〉笠107
林宗源 1984 〈方言與詩〉笠123
林明德 1998〈臺灣偶戲乾坤〉《臺灣民俗技藝之美》133-186,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輯,臺灣省政府文化處出版
林美容1989〈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41-104。
林茂賢1990〈臺灣布袋戲劇目〉民俗曲藝67/68:.53-67
林茂賢、江武昌、傅正玲1985〈臺灣地方戲劇神傳說(六)〉民俗曲藝40:135-139new window
林淑蘭1985〈掌中技藝捨本逐末 業界應求表演創新〉中央日報1985.11.16
林鳳岐 2003〔1931〕〈我的改造臺灣鄉土文學的提案〉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林鋒雄 1974〈臺灣亂彈子弟的一個實例〉書評書目10:70-76
林鋒雄1988〈群音類選裏的水滸戲曲〉,《小說戲曲研究》 1:307-321
林鋒雄 1999〈臺灣布袋戲的發展—以西螺新興閣為例〉「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雲林縣立文化中心主辦
林衡道1995〈臺北傳統戲曲座談會記錄〉臺北文獻113:1-19。
林衡道、呂理政1991〈臺灣布袋戲的傳統與展望〉臺灣風物41(4):110-134。
林麗雲1985〈兒時觀樂掌中戲:記文大地方戲劇社的偶戲演出〉民俗曲藝37:136-141
竺強 1966 〈葉明龍先生與新型木偶戲〉電視週刊190:58-59
邱坤良 1978〈「哈哈笑」王炎的布偶人生〉時報周刊17:63
邱坤良 1980a〈臺灣民間戲曲表演的社會功能〉文藝復興月刊112
邱坤良 1980b〈民間戲曲的佼佼者〉民俗曲藝2:22-32
邱坤良 1981〈臺灣的民間戲曲〉臺灣風物31(4):133-140
邱坤良 1982a〈臺灣的開發與戲曲活動的興起〉民俗曲藝17 : 12-24new window
邱坤良 1982b〈禮失求諸野;看法國人表演中國布袋戲〉民俗曲藝16 :44-54new window
邱坤良1980〈現代社會的民間藝術活動〉民俗曲藝1 : 1-7
邱坤良1982〈法國的中國戲劇訓練班:郭安博物館〉民俗曲藝33:53-60
邱坤良1988〈布袋戲王做大壽〉人間10:12-20
金劍 1971 〈布袋戲〉中華日報1971.12.23 第九版
俞允平 1971〈幕後奇人黃俊雄和他的掌中世界〉電視週刊465:12-15
勁節 1963 〈大木偶歌舞特藝團的成長〉中華日報1963.7.21-22 第四版
施淑青 1977〈李天祿的掌中世界〉中國時報1977.8.1 第五版
施翠峰1986〈談民間工藝的淵源及其特性〉社教雙月刊11:14-15
春生 1976 〈說故事的人〉雄獅美術62 : 38-39
洪惟仁2001〈臺北褒歌之美〉《傳統藝術雙月刊》15: 14-17
秋悴 1968 〈木偶戲革命〉自立晚報1968.11.22 第七版
紀慧玲1997〈西田社搬新家 陳金次再擔重任〉民生報1997.3.7
紀慧玲1997〈金光戲偶草地建起霹靂王國〉民生報1997.1.23
胡萬川 1998a 〈變與不變:民間文學本質的一個探索〉清華大學中文系承辦「臺灣民間文學研討會」,1998/3/7-8。
胡萬川 1998b 〈民族、語言、傳統與民間文學運動--從近代的歐洲到日治時期的臺灣〉《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胡萬川 2000 〈論謎語的多元文化意涵──為許成章作品集出版而作〉《許成章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逆浪淘沙的臺語先覺》春暉出版社。
胡萬川 2001 〈論民間文學集體性之質變與發展〉《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興大學中文系
郎玉衡 1963〈改良後的木偶〉中央日報1963.3.4 第七版
修明 1982 〈「新西遊記」特技大觀〉華視綜合週刊563:.9-10
凌嵩郎1986〈我國傳統工藝的回顧與前瞻〉社教雙月刊11:13-14
夏竹林1985〈臺灣地方戲劇神傳說(二)〉民俗曲藝35:108-113
孫義崇1988〈臺灣的區域空間政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1(3)。
高升 1958〈也談木偶戲〉自立晚報1958.4.5-6 第二版
張我軍1925〈新文學運動的意義〉臺灣民報1925.8.26
張廋碧 1958〈木偶戲〉中央日報1958.4.3 第五版
張錦弘1989〈布袋戲有明天嗎?〉幼獅月刊436,pp.62-65
曹文傑1986〈中國偶戲的傳統與創新:亞太地區偶戲觀摩展討論會〉民俗曲藝44:134-149
莫平 1973 〈民俗藝術雕刻家徐炳垣〉電視週刊565:28-29
莫光華1993a〈歌仔戲改進之管見〉臺灣文獻44(2、3),頁229-241。
莫光華1993b〈歌仔戲興盛與衰退之初探〉臺灣文獻44(1),頁155-170。
許王1985 〈談傳統布袋戲〉臺灣風物35(1):105-110
許王、許國良1987a〈布袋戲劇本-三國因(下)〉民俗曲藝47:102-129
許王、許國良1987b〈布袋戲劇本-三國因(上)〉民俗曲藝46:124-152
許丙丁 1954a〈臺南地方劇(一)〉臺南文化季刊4(1):20-27
許丙丁 1954b〈臺南地方劇(二)〉臺南文化季刊4(3):17-21
郭秋生 2003〔1931a〕〈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郭秋生 2003〔1931b〕〈讀黃純青先生的「臺灣話改造論」〉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郭秋生 2003〔1932〕〈說幾條臺灣話文的基礎工作給大家做參考〉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許丙丁 1954c〈臺南地方劇(三)〉臺南文化5(1):31-40
許國良1985〈中國傳統劇場之規矩與禁忌:布袋戲〉民俗曲藝40:72-77
許國良1990〈傳統布袋戲的道具〉民俗曲藝67、68,pp.41-52
許嘉明 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78 。
許嘉獻 1984〈布袋戲放洋的意義〉民生報1984.9.19
郭明道1977〈布袋戲的社教功能〉嘉義文獻8:140-150
郭瑞鎮1985〈回首前塵寄望未來:莒光國小「微宛然」〉民俗曲藝37:114-119,
陳全永1932〈臺灣芝居の話〉臺灣時報昭和七年九月號:9-18
陳世慶 1964〈臺灣地方偶人類戲劇〉臺灣文獻15:143-155
陳炎鋒 1983〈亦宛然掌中戲在法國播種生根,民生報1983.8.16
陳長華 1970b〈黃俊雄發揚鄉土藝術〉聯合報1970.2.22 第五版
陳長華 1970c 〈布袋戲改良成功〉聯合報1970.2.22
陳長華 1975〈洋學生學演布袋戲,李老師先教火燄山〉聯合報1975.2.7
陳長華1970a〈從電視布袋戲荒誕的劇情說起〉臺灣日報1970.5.10 第六版
陳清風1996〈臺灣布袋戲需要本土化〉臺灣文藝157 : 145~149
陳處世 1982〈怎樣做布袋戲玩偶〉國教天地46:10-12
陳龍廷1990a〈電視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民俗曲藝67、68:68-87
陳龍廷 1990b〈電視布袋戲演出年表〉民俗曲藝67、68:.83-87
陳龍廷1991〈史豔文重現江湖〉民俗曲藝74:57~63
陳龍廷1992〈法國「小宛然」布袋戲團之特質初探與啟示〉臺灣風物42(2):15-22
陳龍廷1994a〈布袋戲名演師「隆興閣」廖來興〉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40:.51-54
陳龍廷1994b〈臺北地區布袋戲商業劇場--草創期(1954-1960)〉臺灣風物44(2):210-191
陳龍廷 1994c 〈布袋戲名演師「隆興閣」廖來興〉北縣文化40:51-54
陳龍廷 1995a〈從臺灣文化生態角度來研究臺北地區布袋戲商業劇場1961-1971〉臺灣文獻46(2):.149-187new window
陳龍廷1995b〈布袋戲界老先覺--巔豆錦華閣胡金柱〉臺灣風物45(3):25-31
陳龍廷 1997a〈臺灣化的布袋戲文化〉臺灣風物47(4)37-67new window
陳龍廷 1997b〈六O年代末臺灣布袋戲革命的另類觀察:同時代的外國人對黃俊雄木偶表演的論述〉臺灣史料研究10:132-139new window
陳龍廷 1998a〈看布袋戲學臺語:系列一臺灣文學e寶〉民眾日報85/1/3
陳龍廷 1998b〈看布袋戲學臺語:系列二活跳跳水噹噹的母語文化〉民眾日報85/1/17
陳龍廷 1998c〈看布袋戲學臺語:系列三虎尾詩詞上界嶄〉民眾日報85/1/19
陳龍廷 1998d〈布袋戲與政治:五O年代的反共抗俄劇〉臺灣史料研究12:3-13new window
陳龍廷 1999a〈布袋戲人物的政治詮釋:從史豔文到素還真〉臺灣風物49(4):171-188new window
陳龍廷 1999b〈李天祿布袋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49(2):141-157new window
陳龍廷 1999c〈五十年來的臺灣布袋戲〉歷史月刊139:4-11
陳龍廷 2000 〈臺灣布袋戲的文化生態探討:與民間社團曲館、武館的關係〉臺南文化新48:43-66new window
陳龍廷2003a〈布袋戲研究方法論〉民俗曲藝142:145-182
陳龍廷2003b〈布袋戲臺灣化歷程的見證者:五洲元祖黃海岱〉臺灣風物53(3):105-136
陳龍廷2003c〈走尋臺灣鄉野的聲音:布袋戲配音師盧守重〉傳統藝術31:36-39
陳龍廷2004a〈臺灣布袋戲的言語表演研究〉臺灣文學評論4(4):123-143
陳龍廷 2004b〈戰後臺灣的戲園布袋戲:布袋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文化視窗64:94-97new window
陳龍廷 2004c〈臺灣人集體記憶的召喚:三O年代《臺灣新民報》的歌謠採集〉發表於10月10日國家臺灣文學館主辦「臺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
陳龍廷 2004d〈戰後臺灣戲園布袋戲:戲班、劇場技術與歌手制度〉《2004年雲林國際偶戲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雲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頁90-107
陳龍廷 2005a〈文化產業與創意結合的一種典範:解讀早期的霹靂布袋戲〉文化視窗78:90-95
陳龍廷 2005b〈戲園、掌中班與老唱片--南投布袋戲的生態〉《南投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頁242-256
陳龍廷 2005c〈日治時代臺灣知識份子的內在殖民論述: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為例〉文學臺灣54:216-237
湯碧雲 1984〈布袋戲大舉放洋為的是振興民俗〉中國時報1984.9.17
湯碧雲 1984〈從小西園立下大功勞來看宣慰僑胞的方式可以翻新花樣〉中國時報1984.10.31
無腔笛1933〈新莊小西園布袋戲〉臺灣日日新報,1933.7.6
華農生1978〈漫談臺灣戲劇〉臺南文化,新5:107-121
黃永川1976〈從造型美看布袋戲〉雄獅美術62:4-20
黃石輝 2003〔1930〕〈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黃石輝 2003〔1933〕〈所謂「運動狂」的喊聲--給春榮克夫二先生〉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黃秀錦、傅正玲1985〈臺灣地方戲劇神傳說(四)〉民俗曲藝38:123-125new window
黃姍 1970〈電視機前新寵兒:木偶戲〉中國時報1970.7.20 第八版
黃姍 1971〈木偶藝人甘苦談〉中國時報1971.3.11第八版
黃明義 1963〈發揚民間藝術:簡介獨創風格大木偶戲〉儀器會刊2:.23
黃哲永1995〈淺註黃傳心的千古絕唱〉嘉義文獻25:47-60
黃春秀1990〈試尋繹布袋戲偶頭的造型美〉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8):29-33
黃美英 1983〈功名歸掌上:小西園劇團赴日公演〉民俗曲藝22:44-50new window
黃美英 1984〈民間劇場外的思考:探討民間戲曲的技藝與發展〉民俗曲藝32:21-32new window
黃純青 2003〔1931a〕〈臺灣話改造論〉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黃純青 2003〔1931b〕〈與郭秋生先生論臺灣話改造論〉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黃得時1943〈新莊街の歷史と文化〉民俗臺灣24:44-46
黃得時 1979〈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載於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出版社。
黃順仁 1985a〈談關廟玉泉閣:敬悼一代宗師黃添泉〉民俗曲藝36:62-71new window
黃順仁1985b〈布袋戲界的長青樹:第二代玉泉閣黃秋藤〉民俗曲藝37:94-98,
黃順仁1985c〈傳統與創新--布袋戲演師們的浮生偶談〉雄獅美術177:71
黃順仁1986〈民族藝術的薪傳〉社教雙月刊11:.6-38
黃雍銘1953〈閒談掌中班〉雲林文獻2(2):99-100
楊憲宏 1983〈小西園新戲臺,隆重亮相〉聯合報1983.10.9
楊憲宏 1983〈教授們端詳布袋戲〉聯合報1983.9.17
楊憲宏 1983〈許王到臺大客串一課〉聯合報1983.12.23
楊憲修 1985〈功名在掌中〉(布袋戲) ,自由青年73(1):56-59
葉文可 1975〈李天祿和他的木偶〉中央日報1975.2.17
葉來發 1971〈訪進興閣主廖英啟談布袋戲改良〉臺灣新生報,1971.12.15第五版
葉明德 1984〈中華民國布袋戲訪問團在匹茲堡〉中央日報1984.10.17
葉倩瑋1991〈清代臺灣的都市化-以臺北市為例〉卞鳳奎譯,臺北文獻95。
董芳苑1982 〈臺灣民間宗教技藝:宋江陣〉。《中國論壇》13(8):25-32
董婷 1973 〈「大唐五虎將」幕前幕後通通精彩〉電視週刊557,pp.20-21
董婷 1973 〈黃俊雄苦心孤詣演出布袋戲「新濟公傳」〉電視週刊552:10-17
詹惠登 1984 〈從歷代傀儡戲發展與中國傳統戲劇的關係談布袋戲〉載《中韓偶戲觀摩展特刊》:20-2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new window
詹惠登 1982a〈布袋戲的劇本與劇場組織〉民俗曲藝26:121-140new window
詹惠登 1982b〈布袋戲的劇場〉民俗曲藝21:1-15new window
嘉樹1953〈深入農村最廣的臺灣布袋戲〉聯合報1953/4/12
廖英啟1971〈廖英啟談今後布袋戲應走方向〉臺灣日報1971.9.30第六版
廖雪芳 1976〈掌中戲班的今與昔〉雄獅美術62 : 29-37
趙雅芬1990〈黃海岱大壽,重掌六六年前名作〉中國時報1990.10.24 第廿一版
鳳尾 1971 〈臺視推出布袋戲「新西遊記」〉電視週刊431:.14
劉美麗 1982〈黃俊雄為布袋戲塑造新形象〉電視週刊1028:.14-17
劉美麗 1982〈黃俊雄要提昇布袋戲的境界〉電視週刊1031:21-23
劉殤1985〈堅持傳統.尊重藝術:黃順仁的傳統布袋戲團美玉泉〉民俗曲藝37 : 100-105
劉還月1985〈掌上功名傳千古:傳統布袋戲滄桑史〉自立晚報1985.12.9-14
劉還月1985〈傳統與創新 布袋戲演師們的浮生偶敘〉雄獅美術:70-79
蔣為文 2001 〈白話字,囝仔人teh用e文字?臺灣教會白話字e社會語言學分析〉臺灣風物51(4):15-52new window
蔣為文 1997 〈漢字文化圈的脫漢運動〉發表於加州柏克萊大學第三屆北美洲臺灣研究論文年會。
蔡秀女1987〈臺灣影劇史的先鋒-呂訴上〉民俗曲藝47:9-14
蔡林 1973a 〈臺視布袋戲的一群幕後英雄〉電視週刊539,pp.12-14
蔡林 1973b 〈臺視布袋戲傑作—“大唐五虎將”〉電視週刊557:20-21
蔡林 1973c〈布袋戲—“新濟公傳”〉電視週刊552:16-17
蔡林 1973d 〈黃俊雄的起居注〉電視週刊538,pp.26-29
蔡春秀 1981〈記布袋戲藝師李天祿的巴黎行〉民俗曲藝11 :79-84
蔡啟國等1986〈中國傳統劇場之規矩與禁忌〉民俗曲藝40,pp.44-91new window
蔡淵洯 1986〈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載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45-67new window
鄭升波 1982〈臺灣布袋戲四大始祖〉民俗曲藝18:63new window
鄭正浩1983 〈樂神一考:臺田都元帥與西秦王爺信仰〉吳文理 (譯),民俗曲藝23/24
鄭坤五 2003〔1932〕〈就鄉土文學說幾句〉載於中島利郎編《一九三O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鄧綏1986〈我國地方戲劇概述〉社教雙月刊11,pp.16-22
憶人 1982〈華視「新西遊記」推出布袋戲〉電視週刊1032:.30
燕泥 1962〈兒童布袋戲主持人林玲珠小姐〉電視週刊25:38-39
盧健英1991〈讓傳統恢復生機﹣﹣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文訊月刊30:.109-112
賴素鈴1986〈掌中日月長〉東海文藝季刊21,pp.52-60
賴萬居 1982〈談傳統戲曲鑼鼓〉民俗曲藝15:18-23new window
戴玉珍1994〈掌中乾坤--布袋戲在課程中的運用〉美育48:49-56
薛鴻德1965〈漫談布袋戲〉青年戰士報1965.2.4
謝鵬雄 1982〈神話的世界--布袋戲〉電視週刊1031:70-71
蘇振明、洪樹旺 1980〈訪「巧成真」木偶雕刻:談木偶民藝的改革〉大世界10:44-46

(二)學位論文
丁士芳 2000《電視布袋戲「霹靂狂刀」之性別論述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川路祥代 2002《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明德 2004《臺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以小西園布袋戲、霹靂布袋戲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文懿 2001《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鸞 1995《光復後臺灣地方戲劇演出情形與社會轉型關係初探(1945-1970)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淑珍 2004《臺灣布袋戲偶雕刻之研究-以彰化「巧成真」為考察對象》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志成 1998《「五洲派」對臺灣布袋戲的影響》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雅玫 2000《臺灣布袋戲之後場音樂初探》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軒豪2005 《本土文化產業的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惠 2000《潮調布袋戲「金簪記」音樂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溪南 2002《黃海岱及其布袋戲劇本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梁慧婷 2000《明興閣掌中戲團營運方式之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章清 1989《臺北大稻埕的都市轉化》臺大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龍廷 1991《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建益 1993《當前臺灣野臺布袋戲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峰 2001《屏東縣布袋戲班之研究(1949-1999)─以〈全樂閣〉、〈復興社〉、〈祝安〉、〈聯興閣〉為例》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能揚 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惠登 1979《古典布袋戲演出形式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文華 2000《臺灣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之行銷傳播策略個案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皇傑 1998《傳統戲曲展演空間演化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振富 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鄭雁文 2002《肖像人格與產品代言力之研究~以凱蒂貓和葉小釵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慧翎 1991《臺灣布袋戲劇本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宏林 2001《霹靂布袋戲之幻想主題批評─以「霹靂異數」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秀珍 1993 《臺灣民間社區劇場:羅東福蘭社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世德 2001《臺灣專業布袋戲偶雕刻》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鈴琇 2002 《影響臺灣肖像商品之消費者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霹靂布袋戲會員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 1992《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三)專書
Althusser, Louis.1996〔1965〕. Lire le Capital. Paris: P.U.F.
Arnheim, Rudolf.1992〔1986〕New Essay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 《藝術心理學新論》郭小平、翟燦譯,臺北:臺灣商務書局
Benjamin, Walter. 1969. Illuminations. Ed. by Hannah Arendt. N.Y.: Schocken
Bergson, Henri. 1991〔1940〕. Le rire: essai sur la signification du comique. Paris: P.U.F.
Bourdieu, Pierre.2001. Langage et pouvoir symbolique. Paris: Fayard
Brooke, Peter. 1969. The Empty Space. N. Y.: Avon
Champell, William. 2004〔1913〕.A 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 臺南:人光出版社。
Chomsky, Noam.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homsky, Noam.1975. Topics in the Theory of Generative Grammar. Paris: Mouton.
DeFrancis, John.1990.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Derrida, Jacques.1967. De la grammatologie. Paris: Minuit
Douglas & Barclay. 1990〔18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of Amoy with Supplements. London: Trűbner & Co., 57 & 59 Ludgate Hill(1990年臺北南天書局影印出版)
Durkheim, Emile.1990〔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Paris: PUF
Fanon, Frantz. 1968. Black Skin, White Masks. Trans. by Charles Lam Marknann. N. Y.: Grove Weidenfeld
Fasold, Ralph. 1987.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nc.
Foley, John M. 1991〔1988〕 The theory of Oral Composition: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口頭詩學 :帕里-洛德理論》朝戈金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Foley, John M. 1990. Traditional oral epic:the Odyssey, Beowulf, and the Serbo-Croatian return so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oucault, Michel1998. “What Is an Author?” in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4th ed. by Robert Con Davis, Ronald Schleifer. N. Y.: Longman
Freud, Sigmund1964. 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James Strachey (trans. & ed.) N.Y.: W. W. Norton and Company
Goody, J.1997. Representations and contradictions: ambivalence towards images, theatre, fiction, relics and sexuality. Oxford: Blackwell.
Gramsci, A. 1997〔1971〕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 N. Y. :Internationnal Pub. pp.323-335。〈文化與意識形態霸權〉吳潜誠編《文化與社會》pp.63-73,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Gumperz, J. J. 1971. Language in Social Group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umperz, J. J. & Hymes, D. 1972. 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nc.
Gumperz, J. J. 1982. Discourse strateg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bwacha, Maurice. 1994〔1925〕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émoire. Paris: Albin Michel
Jakobson, Roman. 1983. Dialogues. Massachusetts : The MIT Press.
Jakobson, Roman. 1987. Language in Literature. Massachusetts : Belknap.
Kamenetsky, Christa. 1992. The Brothers Grimm & Their Critics: Folktales and the Quest for Mwaning. Ohio : Ohio Universty Press
Levi-Strauss, Claude. 1950. ‘Intoduction à l’oeuvre de M. Mauss.’ Sociologie et anthropologie. Paris : P.U.F.
Levi-Strauss, Claude. 1962. La pensée sauvage. Paris : Plon
Ong, Walter J. 1982. Orality and Literacy :The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London : Methuen
Propp, Vladimir 1970. Morphology du conte. Traductions de Maguerite Derrida, Tzventan Todorov et Claude Kahn. Paris :Seuil
Propp, Vladimir 1984. Theory and History of Folklore. Translated by Ariadna Y. Martin & Richard P. Martin.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aussure, Ferdinand de1985.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éd. par Tullio de Mauro. Paris : Payot
Souriau, Etienne.1990. Vocabulaire d’esthétique. Paris : P. U. F.
Steward ,Julian H. 1989〔1955〕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文化變遷的理論》張恭啟譯,臺北:遠流出版社,初版。
Taine, H. Adolphe. 1991〔1928〕Philosophie de l’art. Paris: Hachette。《藝術哲學》傅雷譯,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
Thomas, Rosalind. 1989. Oral tradition and written record in classical Athen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dorov, Tzvetan. 1971. Poétique de la prose. Paris: Seuil.
Wang, C. H. 1974.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Zumthor, Paul.1987. La lettre et la voixde la "littérature" médiévale. Paris:Seuil.
小川尚義1931《臺日大辭典》。臺北:臺灣總督府。
尹建中1983《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調查研究第三年報告書》臺北:臺大人類學系出版。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王育德2000《臺灣話講座3》黃國彥譯。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嵩山 1988《扮仙與作戲:臺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王崧興2001《漢人與周邊社會研究:王崧興教授重要著作選譯》臺北:唐山出版社。
王禎和1977《電視‧電視》。臺北:遠景出版社。
布羅凱特(Oscar G. Brockett)1974《世界戲劇藝術欣賞》胡耀恆(譯),臺北:志文出版社。
朱光潛1969《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朱光潛1982 《西方美學史》臺北:漢京出版社。
朱光潛1984《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佚名1993《聖朝鼎盛萬年清》李道英、岳寶泉點校,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呂理政1991《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初版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初版
李天祿 1991《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曾郁雯整理,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天祿1995I《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一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 1995II《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二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III《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三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IV《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四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IX《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九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V《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五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VI《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六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VII《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七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VIII《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八冊。臺北:教育部。
李天祿1995X《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十冊。臺北:教育部。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李如龍等1994《福州方言詞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獻璋1989〔1936〕《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沈平山 1986《布袋戲》臺北,作者自費出版。
沈富進1954《彙音寶鑑》嘉義:文藝學社。
怪我氏1996《百年見聞肚皮集》王月美、林美容註釋。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出版。
林央敏1997《臺語文學運動史論》修訂版第一刷,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明德 1999《小西園許王技藝保存計畫書:八十七年度成果報告》臺北:中華民俗研究學會承辦出版。
林美容1997 《彰化縣曲館與武館(下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林鋒雄 1995《中國戲劇史論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林鋒雄 1999《布袋戲「新興閣鍾任壁」技藝保存計畫報告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出版。
林衡道1996《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印行。
邱坤良1983《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出版社。
邱坤良1992《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邱坤良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出版社。
邱坤良1997《臺灣戲劇現場》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出版。
長澤規矩也 1989〔1977〕《明清俗語辭書集成》原版日本東京都 : 汲古書院出版。翻印版,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青木正兒1982〔1930〕《中國近世戲曲史》王吉盧(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姚一葦1966《詩學箋註》臺北:中華書局。
姚一葦1984《戲劇與文學》臺北:遠景出版社。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社。
洪惟仁1994《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
胡士瑩1983《話本小說概論》臺北:丹青出版社。
胡菊人 1979《戲考大全》臺北:宏業書局,再版。
容世誠1997《戲曲人類學初探》臺北:麥田出版社。
徐亞湘2004《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檢索光碟》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索緒爾1985《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張文環 1979〔1942〕 〈閹雞〉鍾肇政譯,載於鍾肇政、葉石濤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八)閹雞》臺北:遠景出版社。
張文環 1979〔1941〕 〈論語與雞〉鍾肇政譯,載於鍾肇政、葉石濤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八)閹雞》臺北:遠景出版社。
張文環 2002〔1942〕 〈關於臺灣話〉陳明臺譯,載於陳萬益主編《張文環全集卷六》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張文環 2002〔1943〕 〈荊棘之道繼續者〉陳千武譯,載於陳萬益主編《張文環全集卷六》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張庚、郭漢城1985《中國戲曲通史》第三冊。臺北:丹青圖書公司。
張裕宏2001《白話字基本論:臺語文對應&相關的議題淺說》。臺北:文鶴出版社。
許極燉1988 《常用漢字臺語詞典》。臺北:前衛出版社。
郭茂倩1984《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
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
陳奇祿 1994《文化與生活》臺北:允晨文化出版。
陳修1991《臺灣話大詞典》。臺北:遠流出版社。
陳夢林1962〔1717〕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曾永義 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曾永義 1998《我國的傳統戲曲》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焦桐 1990《臺灣戰後初期的戲劇》臺北:臺原出版社。
黃勁連1994《臺譯千家詩》。臺北:臺笠出版社。
葉石濤 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輝出版社。
葉榮鐘 2002〔1932a〕〈「第三文學」提倡〉載於葉芸芸、陳昭英主編《葉榮鐘早期文集》臺中:晨星出版社
葉榮鐘 2002〔1932b〕〈關於布袋戲--讀林炳耀氏的「臺灣人形劇調」〉載於葉芸芸、陳昭英主編《葉榮鐘早期文集》臺中:晨星出版社。
葉國良1988《千家詩譯註》。臺北:五南書局。
董同龢1967《記臺灣的一種閩南語》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董忠司2001《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五南出版社。
鈴木清一郎1995〔1934〕《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南天書局出版。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89《傳統布袋戲》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1928《臺灣にける支那演劇と臺灣演劇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遠景1999《雲州大儒俠史艷文圖鑑典藏特集》臺北:遠景出版社。
蔡培火1925《十項管見》臺南新樓書房
鄭良偉1987《從國語看臺語的發音》臺灣:學生書局。
鄭良偉1989 《走向標準化的臺灣話文》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鄭良偉(編)2000《大學臺語文學》臺北:遠流出版社。
謝德錫等1998《臺灣閣派布袋戲的承傳與發展》。傳統藝術中心委託計畫報告書。
簡上仁1987《臺灣民謠》。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顏元叔 1973a《西洋文學術語叢書(上)》譯自John D. Jump(ed.)The Critical Idiom.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顏元叔 1973b《西洋文學術語叢書(下)》譯自John D. Jump(ed.)The Critical Idiom.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羅鋼、劉象愚1999《後殖民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