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空間規劃與聚落空間性轉化之研究---西螺地方的構成
作者:廖本全
作者(外文):Pen-Chuan Liao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都市計劃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承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空間規劃人文主義地理學空間性西螺地方urban planningHumanistic GeographyspatialityHsi-Lo pl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2
當代台灣空間規劃專業領域熟習於經驗論、實證論以及結構主義和新馬克思主義的傳統研究主流典範,因之,亦上手於空間的實質規劃以及現代化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空間性(地方社會構成的外部力量)的分析。相對而言,對於由文化群體根植於文化歷史脈絡所建構的地方社會構成的內在存有空間性,則較少探究。本文之撰述即是基此學習對話、嘗試溝通而開展。
本文首先依存在現象學為根柢的人文主義地理學存在空間的思想內涵,建立文化歷史脈絡的詮釋取向,並透過人文活動在生活世界的深刻蘊含,彰顯文化歷史脈絡下西螺地方構成的地方性與鄉土特色以及空間性的轉化。
其次,藉由西螺地方由平埔原住民Babuza族群文化傳統,到漢文化傳統,再到現代化發展的聚落空間性轉化過程,省察現代空間規劃的發展脈絡、內涵與轉變,以及專家系統操控下生活世界的危機。本文認為,西螺地方空間性的轉化,正標示出現代化過程中外塑力量(系統)的彰顯以及內塑力量的解體的歷程,並在此一外彰而內解的過程中,改變整體社會的生產、分配與再生產的型態與關係,也就是地方社會整體文化系統的轉變。
最後,本文認為,現代空間規劃的問題癥結並非在於技術框架問題或體制的設計問題,而是在於「人的實踐」的社會與政治問題。因之,本文提出地方空間發展第三條路的觀點,並認為「民主的空間規劃」才是當代空間規劃的積極意涵,也就是,藉由空間規劃行動的民主化,以及行動者的社會集體參與,建立公民社會的共同體,並實踐一種深化的民主制度,達成一種社會風險的共同建構,才是真正作為建構公民社會行動的民主空間規劃。
The discipline of urban planning used to proceed the physical planning and to analyse the political-economic power of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approaches of empiricism, positivist, structuralist and new Marxism. On the contrary, the humanistic approach was seldom used to exploring the inner spatiality of the formation of place.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houghts of Existential Space of Humaniretstic Geography to interp the placenes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atiality in Hsi-Lo place.
Then, this research reflects on the context, meaning and changes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thoughts of urban plann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patiality from the tradition of Babuza culture, Han culture to modernization in Hsi-Lo Place. This process just shows the change of culture system from inner power of society to the political-economic power of state.
Finally, this research points that to form the civil ideology, to construct the common perception of social risk, and to build the civil society through the democratic planning will be the positive being for modern planning.
一、中文部分
1.天下編輯(1992)發現臺灣(上、下),天下雜誌發行。
2.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田園城市。
3.王世慶(1985)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臺灣文獻36(2):107-150。new window
4.仇德哉主編(1970)雲林縣志稿卷,雲林文獻委員會。
5.史濟增(1976)臺灣農業發展問題之重點檢討,臺灣經濟發展方向及策略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6.石朝穎(1997)現象學的反思,哲學雜誌21:172-190,業強。
7.西螺街役場(1938)西螺街市要覽。
8.台灣常民文化學會(1999)彰化平原的族群與文化采風錄,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9.台南州虎尾郡役所(1937)虎尾郡要覽。
10.台灣日日新報社(1932)台灣市街庄便覽全。
11.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台灣師大地理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12.池永歆(1996)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13.刑幼田(1990)進步式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1990春季號):95-111。
14.李亦園(1999)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立緒文化。new window
15.李亦園(199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16.李壬癸(1997)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常民文化。new window
17.李乾朗(1994)臺閩地區近代歷史建築調查:第二輯(彰化縣以南、花東及離島地區),內政部。
18.李清志(1993)西螺的臺灣裝飾派:析解老建築風格,中國時報(1993/9/30)21版。
19.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文津出版社。new window
20.李登輝(1971)農工不平衡發展的癥結與其解決途徑─兼論農業結構改善問題,臺灣農業發展問題,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new window
21.李承嘉(1998)台灣戰後(1949-1997)土地政策分析--「平均地權」下的土地改革與土地稅制變遷,中國地政研究所發行,正揚出版社。
22.李丁讚(1998)公共論述、社會學習與基進民主,收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臺灣現象》,桂冠圖書。
23.汪文聖(1995)胡賽爾與海德格,遠流出版公司。
24.余光弘(1988)媽公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九號。new window
25.沈清松、傅佩榮(2002)新世紀青年應有的文化觀與道德觀,哲學雜誌38:38-69。
26.沈清松(1998)解除世界魔咒,臺灣商務印書館。
27.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28.沈文台(2002)臺灣老街圖鑑,貓頭鷹出版。
29.何明修(1998)論哈伯瑪斯的系統與生活世界之區分:回到康德的批判理論,哲學雜誌26:150-166。
30.辛晚教(1986)都市及區域計劃,中國地政研究所。
31.林會承(1979)清末鹿港接鎮結構,境與象。
32.林會承(1995a)馬公市街空間組織之變遷,媽宮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33.林會承(1995b)漢民族空間模型之建立概說,《賀陳詞教授紀念文集》,台中:東海大學。
34.林朝綮(1957)台灣地形,台灣文獻委員會。
35.林鐘雄(1987)臺灣經濟發展40年,自立晚報。
36.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正中書局。new window
37.周婉窈(1998)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聯經。new window
38.周何總主編(1990),國語活用辭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9.周憲文(1958)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臺灣研究叢刊第五九種。
40.周桂田(2001)科學風險:多元共識之風險建構,《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41.涂照彥(1975)日本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大學出版會。new window
42.洪敏麟(1985)臺灣地名沿革,民族文化叢書第十五種,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
43.洪敏麟(1983)雲林縣舊地名的探測,雲林文獻第27卷,雲林縣政府。
44.洪鼎漢(2002)詮釋學史,桂冠圖書。
45.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文化局出版。new window
46.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中國民族學通訊,第二十七期。new window
47.施添福(1982)臺灣人口的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地理研究叢書第一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印行。new window
48.施植明譯(1996)雅典憲章,田園城市出版。
49.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公司。
50.段承璞編著(1992)臺灣戰後經濟,人間出版社。
51.高宣揚(1993)存在主義,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52.高宣揚(1991)哈伯瑪斯論,遠流出版公司。
53.馬潤潮(1999)人文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興起及西方新區域地理學之發展,收錄於《地理思想讀本》(姜蘭虹、張伯宇、楊秉煌編譯),頁321-338,台北:唐山出版社。
54.徐世榮(2001)土地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地政學術之補充論述,正揚出版社。
55.夏鑄九、王志弘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new window
56.夏鑄九(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臺灣彰化平原的個案,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3)(1988夏/秋季號):263-337。new window
57.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58.郭肇立(1998)傳統聚落空間研究方法,《聚落與社會》(郭肇立主編),頁7-24,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59.陳文尚(1993)臺灣傳統三合院式家屋的身體意向─地理知識學(Geosophy)例證研究之二,地理研究叢書No.3,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學系印行。
60.陳坤宏(1994)空間結構理論,明文書局。
61.陳奇祿(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2.陳其南(1994)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文化。new window
63.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允晨。new window
64.陳其南(1987)台灣鄉村民居和聚落的傳統格局與親屬制度,允晨文化。
65.陳其南(1986)文化的軌跡《上冊》:文化結構與神話,允晨文化。
66.陳其南(1970)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九期。
67.陳國川(2002)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地理研究叢書第廿九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印行。
68.陳正祥(1959)台灣地誌,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報告第94號。
69.陳玉峰(1997)展讀大坑天書,臺灣地球日出版社。
70.陳玉璽著,段承璞譯(1992)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依附型發展及其社會政治後果:台灣個案研究,人間出版社。
71.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new window
72.陳國川(2002)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地理研究叢書第廿九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印行。
73.陳秋坤(1997a)臺灣古書契(1717~1906),立虹出版社。
74.陳秋坤(1997b)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理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7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5.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月旦出版社。
76.陳誠(1961)臺灣土地改革紀要,中華書局。
77.陳嘉明(2001)人文主義思潮的興盛及其思維邏輯,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42-48。
78.陳潔明(1993)書評《歐洲科學危機與先驗現象學》,哲學雜誌4:208-215。
79.翁佳音(1986)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74,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發行。new window
80.許佩賢譯(1995)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台北:遠流。
81.黃秀政(1992)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灣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82.黃應貴(1995)主編,空間、力與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83.黃應貴(1990)人類學對於空間的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第二十七期。
84.黃應貴(1998)人類學的空間研究,聚落與社會(郭肇立主編),頁7-24,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85.黃富三(1985a)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月刊》11(1):19-36。
86.黃富三(1985b)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月刊》11(2):26-46。
87.黃富三、翁佳音(1984)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117-15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88.黃富三(1974)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食貨4(3):77-88。
89.黃素貞(1997)沿山鄉街的「存在空間」--以林屺埔街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90.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93)臺灣總督府,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91.黃靜嘉(1960)日據時期之臺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自印。
92.黃世孟編譯(1993)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胡氏圖書。
93.黃世孟(1987)日據時期臺灣都市計畫政經脈絡及歷程分期之探討,規劃學報14(1-15)。new window
94.黃武達(1996)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台灣都市史研究室。
95.黃俊傑(1995)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正中書局。new window
96.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三民書局。new window
97.許斗斗(1997)試論海德格爾的後期思想,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2):7-11。
98.賀長齡輯(1963)皇朝經世文編,台北,國風出版社。
99.程大學總主編(2000)西螺鎮志,西螺鎮公所。
100.溫吉編譯(1957)臺灣番政志,臺灣叢書譯文本第四種,臺灣省文獻會。
101.孫義崇(1988)臺灣的區域空間政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二、三期(1988夏/秋季號)。new window
102.孫治本(2001)個人主義化與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系列叢書: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99-126),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103.雲林縣政府(1997)雲林縣發展史,雲林縣政府。
104.雲林縣政府(2002)螺陽風華(國民小學教師自編鄉土教材系列7),雲林縣政府編印。
105.張炎憲(1996)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臺灣史論文精選(上、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玉山社出版。new window
106.張炎憲(1985)日據時代初期日本對臺灣的經營(1895~1905),第四次社會科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07.張瑞津(1985)濁水溪平原的地勢分析與地形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11:199-225。new window
108.張瑞津(1983)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7:85-100。
109.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20:90-115,業強。
110.張慶熊(1997)生活世界是人類主體間交流的基礎,哲學雜誌20:116-135,業強。
111.張景森(1993)臺灣的都市計畫(1895∼1988),業強出版。
112.張景森(1988)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88夏/秋季號。new window
113.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114.傅偉勳(1990)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東大圖書。new window
115.楊萬全(1989)濁水溪平原的水文地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13:57-91。
116.楊湛萍(2000)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廿九屆碩士論文。
117.葉肅科(1993)日落台北城:日治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自立晚報出版。
118.趙永富(1998)「大肚」地方性的構成---文化歷史地理的詮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廿七屆碩士論文。
119.蔡勇美、郭文雄(1992)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20.蔡勇美、章英華主編(1999)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2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8)臺灣的米。
122.臺灣省雲林農田水利會(2001)臺灣省雲林縣農田水利會志。
123.潘英(1996)台灣平埔族史,南天書局。
124.潘英(1993)平埔族史略,臺灣文獻44(1):113-153。new window
125.潘朝陽(2001a)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地理研究叢書第廿六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印行。
126.潘朝陽(2001b)明清臺灣儒學論,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127.潘朝陽(2000)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中研院文哲所。new window
128.潘朝陽(1996)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5:1-41。new window
129.潘朝陽(1995)「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23:83-107。new window
130.潘朝陽(1994)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裡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台灣師大地理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131.潘朝陽(1991)現象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9期,頁71-90。new window
132.潘朝陽(1990)苗栗嘉盛庄村廟的空間配置及其內涵,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十六期。new window
133.潘朝陽(1988)地理學與人文關懷,中等教育雙月刊39(2):81-88,台灣師大。new window
134.潘英海(1994)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89-123。
135.廖丑(1998)西螺七嵌開拓史,前衛出版社。
136.廖本全、李承嘉(2002a)「存在空間」的詮釋:傳統空間規劃的一個省察,臺灣土地研究6(1):83-104。new window
137.廖本全(2001a)人文主義觀點下空間文化之保存與建構─以西螺地方的構成為例,2001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學地政系。
138.廖本全(2001b)存在空間的詮釋與省察,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139.廖本全(2001c)平埔族Babuza的存在空間─西螺社的詮釋,2001區域科學學會研討會論文集。
140.廖本全(1999)運用社區總體營造於農村發展規劃之初探,第九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山大學。
141.廖本全(1998)台灣地區規劃思潮及其間政治參與關係的演變,第三屆國土規劃實務論壇論文集,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
142.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93)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八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43.鄭雅清(1998)新埤庄的空間性─以宗教景觀和祭祀活動為例的詮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144.劉其偉(1994)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45.劉枝萬(1963)清代臺灣之寺廟,台北文獻,5:62。
146.劉鳳翰(1997)日軍在台灣(上):1895年至1945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灣史研究論叢3,國使館印行。
147.劉進慶著,王宏仁等譯(1992)臺灣戰經濟分析,人間出版社。
148.劉維公(2001)第二現代理論:介紹貝克與季登斯的現代性分析,風險社會系列叢書: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17-45),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149.錢永祥(2001)縱欲與虛無之上:現代情境裡的政治倫理,聯經。new window
150.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151.戴國煇著,魏廷朝譯(1992)臺灣總體相:住民、歷史、心性,遠流出版公司。new window
152.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臺灣私法物權編》,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種。
153.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
154.蕭國和(1987)臺灣農業興衰40年,自立晚報出版。
155. 顧忠華(2001)風險、社會與倫理,風險社會系列叢書: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17-45),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156.六十七(乾隆年間)《番社采風圖考》,台灣文獻叢刊第九0種。
157.余文儀(1760)《續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
158.吳子光(光緒年間)《台灣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三十六種。
159.吳德功(1959)《割臺三記╱讓臺記》,臺灣文獻叢刊第五十七種。
160.周元文(1710)《重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六十六種。
161.周鍾瑄(1717)《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
162.周璽(1834)《彰化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六種。
163.范咸(1746)《重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Ο五種。
164.洪棄生(1959)《瀛海偕亡記》,臺灣文獻叢刊第五十九種。
165.郁永河(1697)《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十四種。
166.倪贊元(1894)《雲林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三十七種。
167.高拱乾(1694)《台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十五種。
168.陳第(1603)《東番記》,台灣文獻叢刊第五十六種。
169.黃叔璥(1736)《臺海史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四種。
170.劉良璧(1742)《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七十四種。
171.藍鼎元(1958)《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十二種。
172.大塚久雄著,于嘉雲譯(1999)共同體的基礎理論,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73.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1969)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臺灣研究叢刊第102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74.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海峽學術出版社。
175.竹越與三郎(1907)臺灣統治志,東京。
176.安倍明義(1998)台灣地名研究,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77.後藤新平著,中村哲解題(1935)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日本膨脹論,日本評論社發行。
178.喜安幸夫(1997)臺灣抗日秘史:從台北到屏東的抗日壯烈史,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79.富田芳郎(1997)西螺探訪記,民俗臺灣第六輯:41-45,武陵出版社。
180.富田芳郎(1954)臺灣鄉都市之地理學的研究─西螺,臺灣風物第五卷第一期:40-45。new window
181.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時報文化。
182.伊能嘉矩(1957)臺灣番政志(一)(二)(溫吉編譯),臺灣叢書譯文本第四種,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183.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桂冠圖書。
184.哈伯馬斯著,曹東衛等合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聯經。
185.約翰斯頓著,唐曉峰等譯(1999)地理學與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186.約翰斯頓著,江濤等譯(2000)哲學與人文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187.海德格著,陳嘉映、王慶節譯(1989)存在與時間,唐山出版社。
188.海德格著,孫周興譯(1993)走向語言之途,時報文化。
189.海德格著,孫周興選編(1996)海德格爾選集(上、下),上海三聯書店。
190.Barrett, W.著,彭鏡禧譯(2001)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的現代面貌與西方傳統淵源,立緒文化。
191.Barrett, W.著,段德智譯(1992)非理性的人,上海譯文出版社。
192.Forester, J.著,江明修、劉梅君譯(1995)面對權力的規劃,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3.Giddens, A.著,鄭武國譯(2002),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聯經出版社。
194.Johnston, R. J. and Gregory, S.(1984)(陳清目、張伯宇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地理學─英國,地理思想讀本(姜蘭虹、張伯宇、楊秉煌編譯),頁159-184,台北:唐山出版社。
195.Light, D & Keller, S著,林義男譯(1995)社會學(精節本),巨流。
196.Monson, D著,倪世槐譯(1965)臺灣人口都市化與都會區域計畫,土木工程7(3):71-75。
197.Norberg-Schulz著,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築,臺隆書店出版。
198.Relph, E.,謝慶達譯(1998)現代都市地景,田園城市。
199.Robinson, J.L.(1976)(張伯宇譯)地理學四大傳統新觀地理思想讀本(姜蘭虹、張伯宇、楊秉煌編譯),頁159-184,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Schutz, A,盧嵐蘭譯(1991)社會世界的現象學,桂冠圖書。
二、外文部分
1.Adams, T.(1932)Recent Advances in Town Planning, J. & A. Churchill, London.
2.Brookfield, H. C.(1969)On the environment as perceived, In C. Board et al.(eds), Progress in Geography 1, London:Edward Arnold, 51-80.
3.Buttimer, A.(1976)Grasping the Dynamism of Lifeworld, A.A.A.G.,66(2):277-292
4.Buttimer, A.(1979)Reason, rationality and human creativity.Geogr Annlr. 61B, pp.43-9.
5.Beck, U.(1999)World Risk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6.Beck, U.(1993)Die Erfindung des Politischen, Frankfurt/M.: Suhrkamp.
7.Beck, U.(1986)Risikogesellschaft, Frankfurt/M.: Suhrkamp.
8.Castells, M.(1983)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Castells, M.(1977)The Urban Question.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0.Clock, P. ,Philo, C. & Sadler, D.(1991),Approaching Human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Debates,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11.Davidoff, P.(1965)Advocacy and Pluralism is Planning,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1(4).
12.Entrikin, J. N.(1977)Geography’s Spatial Perspective and The Philosophy of Ernst Cassirer, Canadian Geography, XXI(3):209-222.
13.Eyles, J.(1985)Sense of place, Warrington, UK: Silverbrook Press.
14.Forester, J.(1989)Planning in the face of pow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5.Friedmann, J.(1973)Retracking American: A Theory of Transactive Planning, Garden City: Doubleday and Anchor.
16.Gerth & Mills(1946)From Max Weber.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Giddens, A. (1998) 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8.Giddens, A.(1991)Modernity & Self-Identity:Self & Society in the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Giddens, A.(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Hall, P.(1992)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Peter Hall,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1.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B. Thomas, Trans.).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22.Habermas, J.(1987)The Theory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2,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23.Habermas, J.(1985)Der philosophische Diskurs der Moderne, Frankfurt: Suhrkamp.
24.Habermas, J.(1979)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25.Habermas, J.(1975)Legitimation Crisis, trans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 Beacon Press.
26.Habermas, J.(1971)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
27.Haggett, P.(1979)A Modern Synthesis Geography,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28.Harvey, D.(1976)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London:Edward Arnold.
29.Harvey, D.(1973)Explanation in Geography, Edward, Arnold.
30.Heidegger(1971)Poetry、Language、Thought(trans. by A. Hofstadter),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31.Husserl, E.(1970)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Evanston: Nor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32.Hall, P.(1992)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33.Johnston, R. J.(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34.Johnston, R. J.(1992)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New York:Edward Arnold.
35.Johnston, R. J.(1990)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Anglo-American Human Geography Since 1945,Edward Arnold.
36.Kuhn, T.(1970)The Structure ofScientific Revolu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7.Luhmann, N.(1991)Soziologies des Risiko, Berlin: de Gruyter.
38.Ley, D.(1979)Social Geography and the Taken-for-Granted World. In Gale, S. & G.Olsson (eds.), pp.215-236, Philosophy in Geography, London: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39.Lee, Teng-Hui(1972)Inter-sectoral Capiti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1895-196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40.Marcuse, H.(1964)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Boston: Beacon Press.
41.Nelkin, D.(1974)Jetport: The Boston Airport Controversy, Brunswick: Transaction Books.
42.Prince, H. C.(1971)Real, imagined and abstract world of the past, In C. Board et al. (eds.), Progress in Geography 3, London:Edward Arnold, 1-86.
43.Relph, E.(1985)Geographical Experiences and Being-In-The-World: The Phenomenological Origins of Geography, edited by Seamon, D. and Mugerauer, R., Dwelling, Place and Environmen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5-31.
44.Relph, E.(1981)Rational landscapes and humanistic. London: Croom Helm.
45.Relph, E.(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Pion.
46.Rist, R.(1977)On the Relations among Educational Research Paradigms: From Disdain to Détente.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47.Sack, R.(1980)Conception of Space in Social Thought, Macmillan PressLtd.
48.Samuels, M. S.(1981)An Existential Geography, Theme in Geography Thought.
49.Soja, E.(1989)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 Verso.
50.Tuan, Yi.-Fu.(1979a)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in Gale, S. & G. Olsson(eds.)Philosophy in Geography, Lond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51.Tuan, Yi.-Fu.(1979b)Thought and Landscape: The Eye and the Mind’s Eye, in D. W. Meining(ed.)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2.Tuan, Yi.-Fu.(1977)Mythical Space and Place, Space and Place(92-94), Edward Arnold.
53.Tuan, Yi.-Fu.(1976)Humanistic Geography, A.A.A.G., 66(2):266-267.
54.Tuan, Yi.-Fu.(1975)Place: 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5(2):151-165.
55.Tuan, Yi.-Fu.(1974)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6.
56.Tuan, Yi-Fu(1971)Geography 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Candian Geographer, XV:6-8.
57.Tuan, Yi-Fu(1965)Environment and World,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7(5):6-8.
58.Whyte, W. H.(1982)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59.Wright, J.K.(1947)Terrace incognitae: the place of imagination in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37,1-1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