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新聞學教育模式的歷史選擇與當代創新
書刊名: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作者:駱正林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8)
頁次:145-150
主題關鍵詞:新聞教育教育模式密蘇里模式蘇聯模式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
  • 點閱點閱:3
我國新聞學教育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相聯系。20世紀初新聞學教育開始在華夏大地生根開花,早期新聞教育的創始者選擇了美國密蘇里大學的新聞教育模式;中國共產黨則借鑒蘇聯共產主義新聞教育模式,從解放區開始逐漸建設起中國社會主義新聞學教育體系。當前中國與世界幾乎同步進入信息化時代,中國的社會環境與媒體環境已經沒有了向外借鑒的土壤,中國的新聞傳播教育必須要創新屬于自己的新模式。正在形成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模式具有意識形態性、人文性、公共性和社會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之間還有很多價值沖突和發展悖論的地方。解決這些沖突和悖論的過程,就是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模式不斷成熟與成型的過程。
期刊論文
1.黃旦(2015)。重造新聞學--網絡化關係的視角。國際新聞界,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顯明(1982)。蘇聯的新聞教育。國際新聞界,19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良榮(2016)。中國新聞學學科發展面臨的挑戰及重構路徑。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耿(1987)。蘇聯新聞教育現狀。國際新聞界,19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史和(1986)。蘇聯舉行討論新聞教育問題的會議。新聞大學,1986(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懿慧(2015)。公共關係學科在中國的正當性危機。第一期戰略傳播與公共關係工作坊會議。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72)。列寧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秀雲(2004)。中國新聞學術史(1834-1949)。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西奧多.彼得森、威爾伯.施拉姆、戴鑫(2008)。傳媒的四種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金銓(2008)。文人論政:知識分子與報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培汀(2006)。中國新聞傳播學術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辛欣、雷躍捷(2009)。中外新聞傳播教育發展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非、胡逢瑛(2006)。俄羅斯傳媒體制創新。南方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項德生(2007)。新聞教育的靈魂:同步思維的養成。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志安(20160801)。從新聞傳播到公共傳播--關於新聞傳播教育範式轉型的思考,http://jour.cssn.cn/xwcbx/xwcbx_gcsy/201608/t20160801_3144175.s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咏、李金銓(2008)。密蘇里新聞教育模式在現代中國的移植--兼論帝國使命:美國實用主義與中國現代化。文人論政:知識分子與報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新(2016)。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簡史。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漢奇(2008)。新聞學學科建設的回顧與前瞻。新時期中國新聞學學科建設30年。經濟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