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天人感應到庶民教化--吳地流通的竇娥故事寶卷研究
書刊名: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作者:丘慧瑩
作者(外文):Chiu, Hui-yi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40/41
頁次:頁23-56
主題關鍵詞:竇娥金鎖記天人關係寶卷惜陰書局Dou EThe Golden CangueGod-man relationshipBoajuanXiyin shuj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施靜(2003)。近二十年《竇娥冤》研究綜述。前沿,2003(3),12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惠綿(20060500)。論「天人」關係在《竇娥冤》雜劇之演變及其涵義。臺大文史哲學報,64,73-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建德(20151000)。試論印順法師對雙修法門的理解與評判。法印學報,5,77-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見成(20071100)。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陰符經》的修道思想。弘光人文社會學報,7,141-1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恆夫(2003)。《竇娥寶卷》與北雜劇《竇娥冤》之比較。戲曲研究,63,67-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世瑜(1998)。民間秘密宗教與寶卷。曲藝講壇,199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淑貞(20131200)。超越宗教與神話的閾限:論《竇娥冤》敘述結構及人物性格的衝突與訴願。宗教哲學,65/66,47-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燦山(20150100)。唐代道士施肩吾《西山群仙會真記》的養生與修道。鵝湖,40(7)=475,2-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見成(20070600)。養氣與坐忘:司馬承禎的修道思想。宗教哲學,40,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釋性廣(20151000)。從定、慧原理,論「法門無諍」--以念佛法門為例。法印學報,5,2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詩珮(20100100)。宿命.平反.教化觀:論兩本《竇娥冤》。戲劇學刊,11,129-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關漢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1994)。關漢卿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關漢卿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昌文(2002)。都市化進程中的上海出版業(1843-1949)(博士論文)。蘇州大學,江蘇省蘇州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漁(1977)。閒情偶寄。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志明(1993)。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漢秋、袁有芬(1988)。關漢卿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鋼(1988)。關漢卿研究資料匯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酒井忠夫、劉岳兵、何英鶯(2010)。中國善書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車錫倫(20020000)。信仰、教化、娛樂--中國寶卷研究及其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關漢卿(1989)。感天動地竇娥冤。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袁于令、李復波(2000)。金鎖記(與醉鄉記合刊)。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005)。竇娥寶卷。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014)。竇娥寶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繪圖竇娥六月雪寶卷。上海:惜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007)。金鎖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010)。炎靝降雪寶卷。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015)。竇娥寶卷。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史琳(2011)。蘇州勝浦宣卷。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文科(2003)。中國曲藝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汪耀華(2011)。上海書業名錄。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葉慶炳(1985)。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冊四):戲劇之部。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Lévi-Strauss, Claude、李幼蒸(1985)。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廷英(1924)。勸善書目提要‧自序。勸善書目提要。武昌:精華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澤田瑞穗、車錫倫、佟金銘(1997)。寶卷的系統和變遷。中國寶卷研究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陶思炎(2007)。[中國靖江寶卷]序。中國靖江寶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盧昌五(2005)。曲藝表演論。中國曲藝概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rthes, Roland(1988)。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符號學要義。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