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重構社會秩序—明代公案小說人物形象的文化闡釋
作者:張凱特
作者(外文):Kai-Te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林淑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明代小說公案小說清官文化法律文化禮教割股療親Ming Dynasty novelsdetective-style novels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culturelegal cultureFeudal ethical codesCutting Flesh to Heal Par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
本論文以明代公案小說集為研究範疇,包括了十二本公案小說集。向來公案小說的文化研究特別集中於律法文化與清官文化,無論從法律視角研究公案小說或以公案小說解讀律法文化,對於公案小說集涉及古代的文化心理,即「無訟」心態背後源於和諧秩序的追求,鮮少著墨。而關於此問題在討論中又多以社會學或法律觀點詮釋。如何將公案文本的文學性質予以呈現追求秩序的社會意識,進一步討論其關涉內容,而非僅停留於清官崇拜或律法意識的層面,再予以擴大領域。因此,欲從重構秩序的視角,觀察倫理秩序、禮教秩序、宗教秩序、天道秩序的變化。以裁判意識(判)作為清官重構社會秩序的方法,以正反人物對比命運趨向,提示庶民遵行的規範與內容。
本論文發現公案小說集的刑罰特點反映了明代現實中的司法審判,特別是「輕其輕,重其重」的原則,對於未婚男女私情的寬容,符合「法外容情」的特徵。罪僧故事凸顯明代宗教犯罪的惡化,並多集中於姦情類與人命類案件,已然視僧徒為強盜與土匪的代名。除此,採用正面人物之故事塑造典型,人物以節烈女性與孝親類型為主,正面人物的榮耀反映明代的現實操作方式,若官方旌表或頒贈匾額等措施。對於清官未能及時發現的冤案,多輔以鬼魂情節,以鬼魂意志綰合天道,證明正義必然實踐的路徑。清官為公案正義的樞紐,以惡吏或權貴等流行題材或史事情節,映襯清官的正面形象,其形象呈現出陰陽、權力、善惡、智愚性質的對蹠性特徵,清官具有神意代理與人間英雄的雙重性。
The essay took the 12 detective fictions of Ming Dynasty as research objects. Cultural studies of detective fictions had been centered on legal culture and culture of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s, and no matter studies of detective fi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or interpretation of legal culture with detective fictions, there are few studies about the ancient cultural psychology (in other words, the psychology of non-lawsuit is originated from the pursuit for harmonious orders) involved in detective fictions. However, discussions about this issue were usually illustrated with sociological or legal opinions. How to make literary natures of detective fictions to reveal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pursuing orders and further discuss connected contents instead of enlarging the field by remaining on worship of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s or legal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the essay tried to observe changes of ethical orders, feudal ethical codes, religious orders and natural la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onstruction of orders and put forward standards and contents abided by the common people by taking judgment consciousness as a method of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s to reconstruct social orders and comparing destini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igures.
The essay found that punis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etective-style fictions could reflect actual judicial adjudication of Mi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principle of lighting the light and weighing the heavy, and that the tolerance to 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ingle men and women conformed to the feature of mercy beyond laws. The story of the criminal monk had highlighted deterioration of religious crimes of Ming Dynasty which were centered on cases of amour and human life, and monk had been a code name of robbers and bandits. In addition, the fictions created examples with positive characters which were represented with virginities and filial piety. Glory of positive characters reflected actual operating modes of Ming Dynasty, awarding flags or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s. And for unjust cases which could not been discovered by honest official, ghost stories were often used to coil it up with natural law, proving justice would inevitably be carried out.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s were hubs of justice of legal cases, and popular themes like evil officials and influential officials or historic events were used to reflect positive images of honest officials who were featured with contrast like yin and yang, power and authority, good and evil, wisdom and stupid. And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s have the dual nature of agents of wills of God and heroes of the mortal world.
引用暨參考書目
說明︰
1.本文所徵引的參考文獻按文本、古籍、現代今人專著、外文譯著、專書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分列。
2.各類資料的排列順序先中文,後外文。
3.西文資料依作者姓氏字母依序排列。
一、公案文本(依作者筆劃先後排序)
〔明〕余象斗:《廉明奇判公案傳》,林羅山抄本,內閣文庫藏余氏雙峰堂刊本(1605年)。
〔明〕余象斗編:《皇明諸司公案》,收入《古本小說叢刊》第6輯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余象斗編:《廉明公案》,《古本小說叢刊》第28輯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佚名:《詳情公案》,收入《古本小說集成》第4輯第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佚名:《鼎雕國朝憲台折獄蘇冤神明公案》,《古本小説集成》第5輯第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吳沛泉輯:《明鏡公案》,《古本小說叢刊》第32輯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吳遷:《新民公案》,《古本小說叢刊》第3輯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完熙生編,〔韓〕朴在淵校點:《包公演義》,季羨林整理《韓國藏中國稀見珍本小說》(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明〕李春芳編:《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傳》,《古本小說叢刊》第7輯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陳玉秀選校:《新刻海若湯先生匯集古今律條公案》,《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輯第21冊。
〔明〕無名氏撰,顧宏義校注:《包公案》(臺北:三民書局排印,1998年)。
〔明〕寧靜子輯:《國朝名公詳刑公案》,收入《古本小說叢刊》第4輯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余象斗:〈序〉,《廉明奇判公案傳》,林羅山抄本,內閣文庫藏余氏雙峰堂刊(1605年)本。
〔明〕佚名:馮不異校點:《包公案》,(北京:寶文堂書店,1985年)。
〔明〕安遇時編,蕭相愷校點:《包龍圖判百家公案》,《明代小說輯刊》第二輯(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明〕無名氏,顧宏義校注,謝士楷,繆天華校閱:《包公案》(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二、古籍(依時代與出版時間排序)
〔先秦〕莊子著,陳鼓應注釋:《莊子今注今譯》(下)(修訂版),(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版,2000年)。
〔先秦〕不知撰人,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戴聖編、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漢〕劉安撰,張雙隸點校:《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漢〕鄭玄注,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北京: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附檢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漢〕應劭,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新編諸子集成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晉〕葛洪撰,王明點校:《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晉〕干寶撰,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唐〕長孫無忌撰:《故唐律疏議箋解》,《四部叢刊》三編第27-28冊(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據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五年版重印)。
〔唐〕韓愈,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五代〕和凝:《疑獄集》,王雲五編《四庫全書珍本五集》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宋〕羅燁:《醉翁談錄》(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宋〕桂萬榮撰,吳訥輯:《棠陰比事原編》,據陶越增訂《學海類編》,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皇都風月主人編:《綠窗新話》(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宋〕莊綽:《雞肋篇》(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宋〕鄭克:《折獄龜鑑》據墨海金壺本,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王讜著,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黎靖德编,王星賢:《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趙葵:《行營雜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周密:《癸辛雜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康與之:《昨夢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耐得翁《都城紀勝》《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
〔宋〕洪邁,魯同群、劉宏起校注:《容齋隨筆》(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5年)。
〔宋〕章炳文:《搜神秘覽》,《續古逸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羅燁:《新編醉翁談錄》,《續修四庫全書》126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歐陽修、宋祁編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洪邁,何卓點校:《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元〕不著撰人:《梓潼帝君化書》,《正統道藏》洞真部譜録類第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
〔元〕李道謙:《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道藏》洞神部川字號第3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
〔元〕脫脫:《宋史》等(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元〕不著撰人,陳高華、張帆、劉曉等點校:《元典章》,(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明]陳文等奉敕撰︰《明英宗實錄》,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實錄》(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年)。
〔明〕釋袾宏:《正訛集》,收入謝冠生編《蓮池大師全集》四集(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3年)。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明〕李贄:《焚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明〕馮夢龍:《增廣智囊補》收入《零玉碎金》第二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8年)。
〔明〕楊家駱主編:《平妖傳》(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
〔明〕祝允明:《野記》﹙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明〕凌濛初原著,劉本棟校訂、繆天華校閱:《拍案驚奇》(臺北:三民出版社,1981年)。
〔明〕陸粲撰:《庚巳編》,《叢書集成初編》據紀錄彙編本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葉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百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林近陽增編:《燕居筆記》,《古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馮夢龍:《情史》,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新平妖傳》,《古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3年)。
〔明〕赤心子編,俞為民校點,《繡谷春容》(含《國色天香》)(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周清源輯纂,陳美林校點:《西湖二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佚名:《僧尼孽海》,陳慶浩、王秋桂編《思無邪匯寶》(臺北:臺灣大英百科公司,1994年)。
〔明〕不著撰人:《五鼠鬧東京包公收妖傳》,《明代小說輯刊》第二輯(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明〕王同軌:《新刻耳譚》,《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二四八冊(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
〔明〕醉可子:《精選雅笑》,收入《中國歷代笑話集成》(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6年)。
〔明〕王同軌撰︰《耳談類增》,《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68冊,據明萬曆31年唐晟唐昹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余懋學:《仁獄類編》影印明萬曆36年直方堂刻本,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97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西湖漁隱主人著,李燁、馬嘉陵校點︰《歡喜冤家》,收入侯忠義主編《明代小說輯刊》第3 輯第4冊(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明〕陳建輯,江旭奇補訂:《皇明通紀集要》,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34冊,明崇禎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宋濓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
〔明〕夏允彝修纂:《崇禎長樂縣誌》,《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地方志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明〕無名氏撰,程毅中點校:《輪迴醒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洪楩輯,程毅中校注:《清平山堂話本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謝肇淛撰,傅成校點:《五雜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明〕豫章樂莘逸士編:《鼎鋟國朝史記事實類編評釋日記故事》明萬曆年間刊本。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刻本。
〔明〕江天一:《江止庵遺集》,清康熙祭書草堂刻本。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童範儼︰同治《臨川縣志》據同治九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王有光,石繼昌點校:《吳下諺聯》(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董誥:《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清〕王明德撰;何勤華、程維榮、張伯元、洪丕謨點校:《讀律佩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清〕周中孚著,黃曙輝、印曉峰標校:《鄭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清〕皮錫瑞撰,吳仰湘校注:《孝經鄭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三、現代專著
(一)中文(依作者筆劃排序)
丁肇琴︰《俗文學中的包公》(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于鐵丘︰《從包拯到海瑞:中國清官崇拜談》,(濟南︰濟南出版社,2004年),頁216。
王元鹿:《漢字中的人文之美》(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王天有、高壽仙:《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平:《古典小說與古代文化講演錄》(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玉鼎:《漢字文化學》(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年)。
王清原、牟仁隆、韓錫鐸編纂:《小說書坊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new window
石昌渝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白話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一弦校點:《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朱萬曙:《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5年)。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
艾永明:《保守視野下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東吳法學文叢》(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何世劍:《中國藝術美學與文化詩學論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呂小蓬:《古代小說公案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new window
沈湘平︰《理性與秩序——在人學的視野中》(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永平︰《包公文學及其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李夢生︰《中國禁毀小說百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李小龍:《中國古典小說回目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李劍國:《古稗斗筲錄—李劍國自選集》(天津市: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李豐春︰《中國古代旌表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new window
周俊:《新聞失範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孟犁野:《中國公案小說藝術發展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
林明德:《晚清小說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林保淳:《古典小說的類型人物》(臺北市: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林淑貞:《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林淑貞:《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范岳,沈國經主編︰《西方現代文化藝術辭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祁連休:《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邱紹雄:《中國商賈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
南炳文、何孝榮:《明代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柳立言:《宋代的宗教、身分與司法》(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new window
胡適:《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書店,1980年)。
胡懷琛:《中國小說概論》(臺北:世界書局,1934年)。
苗懷明:《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孫楷第︰《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徐永斌:《淩濛初考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徐忠明:《眾聲喧嘩︰明清法律文化的複調敘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皋于厚:《明清小說的文化審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國史稿校注:《清史稿校注》(第四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目錄》(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張志平:《情感的本質與意義:捨勒的情感現象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亮、熊嬰編:《倫理、文化與社會主義︰英國新左派早期思想讀本》(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
張國風:《公案小說漫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張國剛主編,余新忠:《中國家庭史》第四卷明清時期(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
曹亦冰:《俠義公案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曹亦冰:《俠義公案小說簡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梁治平:《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郭孟良:《晚明商業出版》(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陳玉堂:《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
陳旭:《清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陳桂聲:《話本敘錄》,(珠海:珠海出版社,2001年)。
陳益源:《小說與豔情》(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new window
陳麗君︰《判的再書寫︰明代公案小說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圖書館,2016年)。new window
陳寶良:《中國流氓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曾棗莊︰《中國古代文體分類學》,《中國古代文體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陶在樸:《理論生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傅承洲:《明代文人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富育光、郭淑雲:《薩滿文化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来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程毅中:《明代小說叢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程毅中:《程毅中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童恩正:《文化人類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黃永林:《中西通俗小說敘事:比較與闡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
黃岩柏:《中國公案小說史》(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黃岩柏︰《公案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4年)。
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編︰《新中國古籍整理圖書總目錄》(長沙:嶽麓書社,2007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
楊緒容:《百家公案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萬晴川編︰《中國古代小說文化學教程》(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8年)。
葉舒憲選編:《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葉慶炳:《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愛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路工:《訪書見聞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熊秉真、余安邦編:《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趙景深:《中國小說叢考》(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齊裕焜︰《獨創與通觀——中國古代小說論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鄭憲春,《中國筆記文史》(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魯迅:《魯迅小說史略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編入《魯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魯迅︰《古小說鉤沉》輯本《孔氏志怪》,收入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吳龍輝整理《魯迅全集》第三卷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魯德才:《魯德才說包公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錢穆:《靈魂與心》,《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鍾書:《管錐篇》(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戴不凡:《小說見聞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謝明勳:《古典小說與民間文學》,(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謝明勳:《六朝小說本事考索》(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謝雍君:《牡丹亭與明清女性情感教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会》(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瞿同祖:《瞿同祖法學論文集》(北京:中國北京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
瞿冕良編著:《中國古籍版刻辭典》(增訂本)。(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
譚正璧、譚尋:《古本稀見小說匯考》(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
譚正璧:《三言兩拍源流考(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譚正璧︰《評彈通考》,收錄於譚壎、譚篪編,《譚正璧學術著作集》第1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蘇力:《法律與文學:以中國傳統戲劇為材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二)外文或譯著(依字母與筆劃排序)
Anne Moir(安妮•莫伊爾)、David Jessel(大衛•傑賽爾)著,洪蘭譯:《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Anthony Giddens(吉登斯),郭忠華潘華淩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
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馬凌諾斯基)著,夏建中譯:《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Bronislaw Malinowski(布朗尼斯諾•馬凌諾斯基)著,費孝通譯:《文化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Carl Gustav Jung(榮格),林宏濤譯:《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臺北:桂冠出版社,2006年)。
Carl Gustav Jung(榮格)著,吳康、丁傳林、趙善華譯︰《心理類型》(臺北:基礎文化創意有限公司,2007年)。
Cesare Beccaria(貝卡利亞),黃風譯:《論犯罪與刑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年)。
Christine A. Courtois(庫特瓦)著,蔡秀玲,王淑娟譯:《治療亂倫之痛:成年倖存者的治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Edward Burnett Tylor(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1871年)。
Émile Durkheim(涂爾幹)著,汲喆、付德根、渠東譯:《亂倫禁忌及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Erik Zürcher(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Ernst Cassirer(卡西勒),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東海大學,文星書店發行,1959年)。
Ernst Cassirer(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
Francis Fukuyama(法蘭西斯•福山),劉榜離等譯︰《大分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Frederick W. Mote(牟復禮)、Denis Twitchett(崔瑞德)編,楊品泉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Georges Bataille(喬治•巴代伊)著,賴守正譯:《情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Gérard Genette(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敍事話語;新敍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Gilbert Ryle(吉爾伯特•萊爾)著,劉建榮譯:《心的概念》(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Harriet Evans(艾華),施施譯:《中國的女性與性相:1949年以來的性別話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James George Frazer(詹姆斯•喬治•弗雷澤)著,徐育新、汪培基等譯:《金枝》(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再版)。
James A.Hall(霍爾)著,廖婉如譯:《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臺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6年)。
Joseph Needham(李約瑟),周曾雄等譯:《煉丹術的發現和發明:金丹與長生》,《中國科學技術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五卷《化學及相關技術》第二分冊。
Joseph Campbell(喬瑟夫•坎伯)著,朱侃如譯:《神話》(ThePowerofMyth)(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Li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富路特),房兆楹原主編︰《明代名人傳(六)》(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
Max Scheler(馬克斯•舍勒)著,羅悌倫、林克、曹衛東譯:《價值的顛覆》(香港:牛津出版社,1996年)。
Paolo Santangelo (史華羅)著,林舒俐、謝琰、孟琢譯:《中國歷史中的情感文化—對明清文獻的跨學科文本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Patrick Hanan(韓南),王秋桂等譯:〈《百家公案》考〉,收錄於《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Peter Ludwig Berger(彼得•貝格爾)著,高師寧譯,何光盧校:《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Ruth Benedict(潘乃德),黃道琳譯:《文化模式》(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年)。
Thomas Carlyle(湯瑪斯•卡萊爾),周祖達譯:《論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上的英雄業績》(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Timothy Brook(卜正民)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Timothy Brook(卜正民)著,陳時龍譯:《明代的社會與國家》(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日〕莊司格一:《中國の公案小說》(東京:研文出版,1988年)。
〔日〕澤田瑞穗:《宋明清小說叢考》(東京:研文出版社,1996年)。
〔日〕大塚秀高:《增補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東京:汲古書院,1987年)。
〔日〕阿部泰記:《包公伝說の形成と展開》(東京:汲古書院,2004年)。
〔日〕原田季清:《話本小說論》(臺北古亭書屋,1975年)。
〔日〕大木康︰《中国明末のメディア革命―庶民が本を読む》(東京:刀水書房,2009年)。
〔日〕酒井忠夫著,劉岳兵等譯《中國善書硏究(增補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馬幼垣︰《實事與構想──中國小說史論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頁38-39。
四、專書論文
于賡哲:〈割股奉親緣起的社會背景考察〉,《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孔繁敏:〈包公故事與清官文化、包公故事在海外〉,《包拯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王立興:〈劉鶚筆下的清官形象的平議〉,《海峽兩岸明清小說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年)。
余舜德:〈中國氣的文化研究芻議:一個人類學的觀點〉,王秋桂、莊英章、陳中民主編《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
何大安:〈論斷符號—論「案」、「按」的語言關係及案類文體的篇章構成〉,收入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吳小如:〈略論舊公案小說中的清官〉,《書趣•文趣•理趣學人書話》(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年)。
吳燕娜:〈論明清文學對「割股」描寫的道德多義性〉,收入王成勉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李世新:〈俠義、公案小說合流的社會文化探源〉,《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第2輯》(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李焯然:〈論李贄在明代思想史上的地位〉,《明史散論》(臺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林保淳︰〈中國古代的「清官文化」及其省思〉,收入王璦玲、胡曉真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年)。
侯忠義:〈公案小說•清官•俠士〉,《書趣•文趣•理趣學人書話》(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年)。
范長華:〈元代報冤類雜劇的搽旦類型腳色〉,《元曲通融》(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孫旭︰〈明代官、民對司法官職業素質的不同理解——以官箴書、公案小說中有關品質的材料為中心〉,《吏治與中國傳統法文化中國法律史學會2010年會論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孫楷第:〈包公案與包公案故事〉,收入《滄州後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馬幼垣著,宏建燊譯:〈明代公案小說的版本系統〉,《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陳寶良:〈陰曹地府:明清文學中之陰司訴訟〉,收入李文儒主編《故宫學刊》總(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第七輯。
陳益源:〈《歡喜冤家》的和尚形象及其影響〉,《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88年)。
曾永義:〈雜劇中鬼神世界的意識形態〉,《元曲通融》(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閏曉君、毛高傑︰〈情理法與冤案——以公案小說為中心〉,霍存福主編《中國法律傳統與法律精神中國法律史學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2009年會論文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楊一凡:〈明代贖罪則例芻議〉,《明代贖罪則例芻議》,收入陳金全、汪世榮主編《中國傳統司法與司法傳統》上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葉漢明:〈妥協與要求:華南特殊婚俗形成假說〉,熊秉真、呂妙芬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蒲慕州:〈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new window
趙景深:〈百回本《包公案》〉,《中國小說叢考》(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劉世德:〈前言〉,收錄於劉世德、竺青编,佚名撰:《龍圖公案》(北京:群眾出版社,1999年)。
劉兆明:〈「報」的概念分析及其在組織研究上的意義〉,楊國樞、余安邦編著《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一九九二)》(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new window
蕭東發:〈明代小說家、刻書家余象斗〉,收入春風文藝出版社編《明清小說論叢》第四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
蕭相愷:〈《百家公案》與戲劇考論(上)〉,收錄於崔永清編《海峽兩岸明清小說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年)。
蕭相愷:〈《百家公案》與戲劇考論(下)〉,《明清小說研究》1991年第3期。
蕭相愷:《中國古代小說考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謝明勳:〈《包公案》之民間文學特性試論〉,《2001海峽兩岸民間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2001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與公案小說—黃岩柏「公案幼芽偏多萌生於魏晉志怪」說述評〉,《六朝小說考索》(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new window
魏軍︰〈我國古代公案小說與法律的關係〉,《中國法制文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
〔日〕阿部泰記:〈關於《通俗孝肅傳》的底本〉,《第三屆中國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項楚教授七十華誕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美〕馬幼垣:〈《全像包公演義》補釋〉,收錄於王秋桂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美〕馬幼垣著,宏建燊譯:〈明代公案小說的版本傳統─龍圖公案考〉,收錄於王秋桂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Marsden Anderson(馬斯頓•安德森):〈多命謀殺案:論公案小說裏的巧合與迷信風水〉,《逸步追風西方學者論中國文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五、期刊論文(筆劃排序,外文依國籍排序)
卜安淳:〈清官與清官意識〉,《古典文學知識》第3期(1992年)。
卜安淳︰〈公案小說與古代司法〉,《古典文學知識》第5期(1992年)。
于洪笙、胡小偉︰〈從公案到偵探——中國法制小說兩千年〉,《嶺南學報》第3期(2006年)。new window
王改萍、王勇︰〈從《詳情公案》看明代訴訟制度〉,《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2005年)。
王連仲:〈古代小說研究的新視角與新方法--評「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東嶽論叢》第4期(1997年)。
冉海燕〈黑暗中想像的光芒——淺談明清小說中的官場文化現象及清官理想〉《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2006年)。
石昌瑜:〈明代公案小說:類型與源流〉,《文學遺產》第3期(2006年)。
石豔梅︰〈從「三言」中的公案故事看中國古代的司法文化〉,《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
任曉燕:〈清官乎?贓官乎?——析《滕大尹鬼斷家私》中滕大尹形象〉,《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03期(2000年)。
向志柱:〈《百家公案》本事考補〉,《社會科學輯刊》第02期(2007年)。
朱恒夫:〈論明清時事劇與時事小說〉,《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2年)。
朱萬曙:〈「百家公案」「龍圖公案」合論〉,《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
牟潤孫:〈新民公案〉,《大陸雜誌》第2期(1952年)。
何世劍:〈公案小說的世俗品格與清官文化的民間情懷〉,《天中學刊》第05期(2012年)。
何世劍:〈公案小說的精神風尚與清官文化的美學質性〉,《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0年)。
吳光正、賴瓊玉:〈生命意識的浮沉—「三言」「兩拍」兩性公案題材小說文化論〉,《求是學刊》第2期(1997年)。
吳光正、賴瓊玉:〈歷史的盲點──「三言」「二拍」兩性公案題材小說文化論證之二〉,《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1998年)。
吳佩林、鍾莉:〈傳統中國“割股療親”語境中的觀念與信仰〉,《史學理論研究》第四期(2013年)。
吳燕娜︰〈禮教、情感、和宗教之互動:分析比較《型世言》第四回和〈麗水陳孝女傳碑〉對割股療親的呈現〉《文與哲》第12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宋亞莉:〈公案小說演變略考〉,《文學教育》第10期(2000年)。
宋華偉:〈心憂黎民誌托青天:從《胭脂》、《冤獄》、《席方平》等看蒲松齡公案小說中的人文關懷與清官救世情結〉,《安徽文學(下半月)》第10期(2011年)。
李俊穎:〈從“割股療親”看明清孝道的愚昧化走向〉,《黑龍江史志》第9期(2014年9月)
李惠綿:〈論「天人」關係在《竇娥冤》雜劇之演變及其涵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總64期(2006年5月)。
李隆獻:〈先秦至唐代鬼靈復仇事例的省察與詮釋〉,《文與哲》第16期(2010年6月)。new window
李曉璞︰〈從《包公案》和《威尼斯商人》談中西方法律思想〉,《南方論刊》(2007年)。
杜金、徐忠明:〈索象于圖:明代聽審插圖的文化解讀〉,《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12年)。
沈兼士:〈「鬼」字原始意義之試探〉,《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周致元︰〈從有關包公的小說看明代民間的法律意識〉,《包拯研究與傳統文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珊妏:〈《杜騙新書》之僧騙故事探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2卷第2期(2006年)。
林珊妏:〈明代短篇小說之僧人犯戒故事探討〉,《南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1期(2005年4月)。
林桂如:〈書業與獄訟——從晚明出版文化論余象斗公案小說的編纂過程與創作意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9期(2011年9月)。new window
林國清:〈元曲公案戲中的清官與陰陽文化〉,《重慶社會科學》第5期(2008年)。
林莉珊︰〈從短篇公案小說「悔婚」類型見明代戶律法與社會現象〉,《問學集》第16期(2009年)。new window
林惠勝:〈燃指焚身—中國中世法華信養之一面〉,《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林璀瑤:〈奸,邪,淫,盜:從明代公案小說看僧侶的形象〉,《歷史教育》第9、10期合刊(2003年)。new window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期(1998年8月)。new window
竺洪波:〈清官形象與清官意識—─關於公案小說的文化思考〉,《上海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1993年)。
竺洪波︰〈公案小說與法制意識——對公案小說的文化思考〉,《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1996年)。
竺洪波︰〈俠義小說與文化觀念-關於明清俠義小說的思考〉,《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1989年)。
邱仲麟︰〈人藥與血氣──「割股療親」現象中的醫療觀念〉《新史學》第10卷第4期(1999年)。new window
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初探〉,《新史學》6卷1期(1995年3月)new window
邱仲麟:〈親族血氣與神鑑觀念-割股療親現象中的醫療觀念與信仰行為〉,「明代家庭與社會學術研討會」(1997年6月)(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苗懷明︰〈從公案到偵探──論晚清公案小說的終結與近代偵探小說的生成〉,《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1)。
段寶林:〈包公崇拜的人類學思考〉,《民族藝術》第02期(2001年)。
胡和平︰〈公案小說中的偵破方法舉隅〉,《中國刑警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
唐琦︰〈《物權法》草案和明清公案〉,《文史月刊》第1期(2006年)。
孫隆基︰〈中國人身體化的宗教觀〉,《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5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孫楷第:〈談談《包公案》〉,《國語旬刊》1卷8期(1929年)。
徐志平:〈從「三言」看明代僧尼〉,《嘉義農專學報》第17期(1988年4月)。
徐志平:〈清代中期話本小說敘事模式析論〉,《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1期(2013年6月)。new window
徐忠明︰〈《金瓶梅》公案與明代刑事訴訟制度初探〉,《法學與文學之間》(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徐忠明︰〈從明清小說看中國人的訴訟觀念〉,《中山大學學報》第4期(1996年)。
徐清華︰〈從法律的角度看「二拍」中的公案小說〉,《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12年)。
皋于厚:〈明代公案小說的發展演進〉,《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第6期(1999年)。
康正果:〈女權主義文學批評述評〉,《文學評論》第1期(1988年)。
張文祿:〈底層文化對上層文化的逆襲——論明清亳州割股療親陋俗〉,《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4年5月)
張海英:〈明清水陸行程書的影響與傳承——以《一統路程圖記》、《士商類要•路程圖引》、《示我周行》為中心〉《江南社會歷史評論》第5期(2013年10月)。
張鵬宇︰〈從公案小說看我國古代司法的特點〉,《芒種》第21期(2012年)。
曹亦冰:〈明代小說與公案文化〉,《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2004年)。
曹玲:〈論明清公案小說興盛的原因〉,《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7年)。
許華峰︰〈明成祖《孝順事實》中的「孝感」思想〉,《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年1月)。new window
陳大康:〈熊大木現象: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第2期(2000年)。
陳玉女:〈明代婦女信佛的社會禁制與自主空間(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9期(2005年)。new window
陳麗君︰〈幻與奇——新民公案、居官公案的法律書寫〉,《法制史研究》第22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陳麗君:〈從跨領域視角談公案文學的幾個問題〉,《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97期,(2009年10月)。
陶成濤、何研:〈「滕大尹鬼斷家私」故事淵源綜論〉,《天中學刊》第1期(2014年)。
曾昭旭:〈骨肉相親•志業相承—孝道觀念的發展〉《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new window
曾玲:〈白話公案小說中判官形象的發展和演變〉,《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8年)。
程國賦:〈明代小說作家吳還初生平與籍貫新考〉,《文學遺產》2007年第4期
程毅中:〈韓國所藏《包公演義》考述〉,《北京圖書館館刊》第2期(1998年6月)。
閔宗殿:〈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的虎患及相關問題〉,《古今農業》第1期(2003年)。
黃立新:〈簡論古典小說中的清官形象〉,《上海大學學報》第2期(1996年)。
黃東陽:〈人性的寓言——明末豔情小說《僧尼孽海》對僧尼持守色戒之詮解〉《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總號第70號)2012年9月。new window
黃東陽:〈天理、人欲衝突的再思考──解讀《歡喜冤家》對女性情欲的理解與安置〉《成大中文學報》第十六期(2007年4月)。
黃東陽:〈唐人小說所反映之魂魄義〉,《新世紀宗教研究》第5卷第4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黃曉平︰〈從古代公案小說管窺中國古典能動司法——兼論其對中國當代司法的啟示〉,《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6期(2009年)。
黃霖、楊緒容:〈《杜騙新書》與晚明世風〉,《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6期(1995年)。
楊緒容:〈「公案」辨體〉,《上海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楊緒容:〈「百家公案」與明公案小說集〉,《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楊緒容:〈包拯斷案本事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1年)。
楊緒容:〈明書判體公案小說集之間的相互關係及文體演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5年)。
楊緒容:〈從兩個故事看「花影集」、「繡谷春容」和「燕居筆記」之間的關係及其對「百家公案」的影響〉,《明清小說研究》2003年第3期。
楊緒容:〈論「龍圖公案」的成書〉,《中華文化論壇》第4期(2003年)。
楊潔:〈明代公案小說智判初探〉,《濰坊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楊潔︰〈元明公案文學智判與法律之比較〉,《山東文學(下半月)》第9期(2008年)。
趙濤:〈從審美的維度解讀明清公案小說的清官形象〉,《棗莊學院學報》第1期(2007年)。
劉恆妏:〈由包公系列小說看傳統中國正義觀〉,《月旦法學》第53期(1999年)。
劉崇奎:〈論「三言」中的公案小說〉,《江蘇警官學院學報》第4期(2009年)。
潘建國:〈海內孤本明刊『新刻全像五鼠鬧東京』小說考〉《文學遺產》第5期(2008年)。
蔣興燕︰〈古代公案小說的法文化解讀——禮法混同〉,《固原師專學報》第2期(2006年)。
鄧百意:〈晚明的公案小說創作--小說觀念的變遷與敍事模式的曲折演進〉,《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2005年)。
鄧紹基:〈論元雜劇思想內容的若干特徵〉,《元曲通融》(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鄭琛:〈試論「割股療親」現象中的醫療心理問題——以《長安縣志•孝友傳》為例〉,《陝西中醫學院學報》第4期(2015年7月)。
鄭維寬:〈明清時期廣西的虎患及相關生態問題研究〉,《史學月刊》第1期(2007年)。
戴建:〈論明代公案小說與律治之關係〉,《江海學刊》第6期(2007年6月)。
戴健︰〈論明代公案小說與律治之關系〉,《江海學刊》第6期(2007年)。
簡齊儒︰〈通俗文學和法律的更多對話——評介徐忠明《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法制史研究》第5期(2004年)。
〔日〕大木康:〈明末「惡僧小說」初探〉,《中正漢學研究》20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日〕大塚秀高:〈包公說話と周新說話--公案小說生成史の一側面〉,《東方學》66(1983年7月)。
〔日〕佐立治人:〈不自然な呼びかけ―宋代の難事件からアイザック・アシモフまで〉,《關西大學圖書館館刊》11號(2006年)。
〔日〕岡崎由美、胡邦煒:《古老心靈的回音: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化-心理學闡釋》(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1年)。
〔日〕林雅清:〈明代通俗小説に描かれた悪僧説話の由来-仏教における「戒律」と「淫」の問題を手掛かりに〉,《京都文教短期大学研究紀要》(2009年)。
〔日〕林雅清:〈魯智深像の再検討(上)〉,《千里山文学論集》(2008年)。
〔日〕林雅清:〈魯智深像の再検討(下)〉,《同誌》(2008年9月)。
〔日〕大塚秀高:〈公案話本から公案小說集へ──「丙部小說之末流」の話本研究に占める位置〉,《集刊東洋學》第47號(1982年)。
〔日〕池田正子:〈「龍圖公案」類話考〉,《中國文學研究》通號4(1978年)。
〔日〕村上公一:〈論宋元明短篇白話小說中的冤獄描寫〉,《河池師專學報》第4期(1995年)。
〔日〕阿部泰記:〈《百家公案》の編纂〉,《東方學》第73輯(1987年1月)。
〔日〕阿部泰記著,陳鐵鑌譯:〈明代公案小說的編纂〉,《綏化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9年)。
〔日〕阿部泰記著,陳鐵鑌譯:〈明代公案小說的編纂(續完)〉,《綏化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1年4月)。
〔韓〕高淑姬:〈《百家公案》、《龍圖公案》與法醫學的世界〉,《中國小說論叢》第33輯(2011年4月)。
〔韓〕高淑姬:〈《百家公案》《龍圖公案》之犯罪與訴訟〉,《中國小說論叢》第26輯(2007年)。
〔韓〕高淑姬:〈《百家公案》與《龍圖公案》雙重空間之研究〉,《中國文化硏究》第2輯,(2003年6月)。
〔韓〕高淑姬:〈公案小說、法醫學:明代公案小說專集與傳統法醫學世界《無冤錄》命案為中心之研究〉,《中國小說論叢》第35輯(2011年12月)。
〔韓〕高淑姬:〈《百家公案》和《龍圖公案》的研究〉《中國文化研究》第2輯(2003年6月)。
〔韓〕高淑姬︰〈中國傳統法醫學和明代公案小說〉,《中國小說論叢》第40輯(2013年)。
〔韓〕錢錦:〈明代市井社會的理想法治追求小探—以明代包公案小說專集爲例〉,《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20輯(2007年)。
〔美]周啟榮:《明清印刷書籍成本、價格及其商品價值的研究》,《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1期(2010年1月)。
六、學位論文
方文烺︰《明末清初公案話本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王琰玲︰《明清公案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白琬綺︰《《杜騙新書》之騙行解析》(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向前:《明代公案小說的演變軌跡》(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何佳︰《三言二拍中的明代公案小說》(湘潭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吳尹薇︰《明代白話短篇公案小說集研究》(長春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吳甯寧︰《萬曆年間公案小說中的商人形象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吳詩興:《福德正神的傳說與信仰研究—以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李建明︰《包公文學研究》(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李紅︰《“三言”“二拍”中的姦情公案小說研究》(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李敏︰《《杜騙新書》新論》(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李淳儀︰《明代公案集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巍:《權力原型及其文學表現從神話圖騰到中國文學中的貪官與清官敘事》(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14年)。
林怡君︰《馮夢龍及《三言》犯罪故事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林奕豪︰《《杜騙新書》與晚明社會之考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邱仲麟:《不孝之孝──隋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考察》(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邱婉慧︰《明代公案小說形塑「清官典型」的社會意義》(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邵婷君︰《明代短篇公案小說專集模式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洪敬清︰《重刊與重寫─明代周曰校公案小說之文化生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倪連好︰《〈三言〉公案故事計謀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2年)。
夏元鴻︰《《杜騙新書》所呈現的社會現象》(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16年)。
高敏︰《明代《百家公案》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高琬婷:《「五鼠鬧東京」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張晨︰《中國古代白話短篇公案小說的敘事特徵》(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張凱特︰《「輪迴醒世」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曹一凡︰《明清公案小說中的包公形象研究》(青島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許睿倫︰《《杜騙新書》案例之研究》(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郭靜薇︰《三言獄訟故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陳富容:《明代流傳之元雜劇版本及其曲文改編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陳麗君︰《明代公案小說流變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new window
曾玲:《白話公案小說中的判官形象》(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
曾淑卿:《海瑞故事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馮英華:《明清話本小說中的清官形象研究》(寧夏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14年)。
黃琬甯:《通俗的性暴力─晚明公案小說集的書寫風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黃齡瑩︰《古代犯罪偵查與刑事鑑識案例之研究──以《百家公案》、《折獄龜鑑》、《洗冤集錄》為核心之展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楊靜琪︰《《龍圖公案》的成書及其公案性格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葉佳琪︰《明代公案小說中的官吏形象與官場現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詹淑杏:《《三言》公案小說所反映的明末社會現象》(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廖鴻裕:《《海公案》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蔣興燕︰《明代白話公案小說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鄭安宜:《「龍圖公案」之公道文化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鄭春子︰《明代公案小說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鄭慧英︰《論“三言”公案小說》(渤海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霍建國︰《《三言》公案小說的罪與法》(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簡瑞瑤:《明代婦女佛教信仰與社會規範》(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簡齊儒︰《明代公案小說「法律與文學文本」的融攝》(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蘇敏︰《《新民公案》研究》(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龔進輝:《王同軌及其《耳談》、《耳談類增》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所碩士論文,2010年)。

七、電子資源
林義正:〈中國哲學中孝概念發展之諸問題析義〉(國科會計畫成果)。編號為NSC 91-2411-H-002-012,資料來源: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4208/1/912411H002012.pdf,搜索日期︰2017.03.24。
台灣大學圖書館的數位典藏館查詢,網址︰http://cdm.lib.ntu.edu.tw/cdm/search/collection/ntu/searchterm/%E5%8E%9F%E7%94%B0%E5%AD%A3%E6%B8%85/mode/exact,搜索日期︰2017.03.24。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autorpa.lib.nccu.edu.tw/ihpc/hanji?@103^67060734^22^^^3@@1880,搜索日期︰2017.06.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